资源简介 (共10张PPT)第四章 注射剂和滴眼剂概述第一节第四章 注射剂和滴眼剂一、注射剂的概念与特点第一节 概述1. 概念 注射剂系指原料药物或与适宜的辅料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无菌制剂。2. 特点优点:给药剂量准确,药效迅速,作用可靠;适用于不宜口服的药物;适用于不宜口服给药的患者;即可发挥全身作用又可发挥局部定位作用。缺点:使用不便,疼痛;制备过程复杂,价高;不如口服给药安全。二、注射剂的分类第一节 概述《中国药典》把注射剂分为三类:注射液按分散系统分为溶液型——磺胺嘧啶钠注射液乳状液型——静脉营养脂肪乳注射液混悬型——醋酸可的松注射液注射用无菌粉末——青霉素粉针剂注射用浓溶液三、注射剂的给药途径1. 皮内注射(ID) : 常用于过敏性试验或疾病诊断,主要是水溶液如青霉素皮试液、白喉诊断毒素等。第一节 概述部位:前臂,表皮与真皮之间量:<0.2ml用途:皮试、诊断三、注射剂的给药途径2. 皮下注射(SC) :具有刺激性的药物及油或水的混悬液,一般不宜作皮下注射。第一节 概述部位:上臂外侧,真皮与肌肉之间的松软组织量:1~2ml注:吸收速度慢于肌注三、注射剂的给药途径3. 静脉注射(IV) : 凡能导致红细胞溶解或使蛋白质沉淀的药液,均不宜静脉给药。第一节 概 述静脉注射分静脉推注与静脉滴注,前者用量小,一般5~50ml;后者用量大,多达数千毫升三、注射剂的给药途径4. 肌内注射(IM): 除水溶液外,油溶液、混悬液及乳浊液均可肌内注射,且有延效作用。第一节 概述部位:臀肌、上臂三角肌量 :1~5ml三、注射剂的给药途径5. 脊椎腔注射:渗透压应该与脑脊液相等,pH应控制在5~8之间,一次注射量在10ml以内,缓慢注入。主要为麻醉药、减轻术后疼痛药物以及缓和痉挛的药物。第一节 概述1. 无菌2. 无热原3. 可见异物4. 安全性5. 渗透压6. pH 一般情况下根据药物性质可以控制在pH4~9的范围。7. 稳定性8. 其他 注射剂中降压物质、有效成分含量、最低装量及装量差异等,均应符合药品标准要求。第一节 概述四、注射剂的质量要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