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项目二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任务2.3 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实训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1实训目的2实训任务与要求3试剂配制4样品采集5分析测定目录CONTENTS6结果计算与表达样品采集实训目的熟练掌握采样仪器的校准和使用方法,规范采集环境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样品。分析测定熟练掌握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按标准要求完成标准曲线的绘制及样品的测定分析。计算评价理解并掌握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的计算方法,并对测定结果进行评价。一、实训目的1实训目的2实训任务与要求3试剂配制4样品采集5分析测定目录CONTENTS6结果计算与表达配制试剂,准备实训仪器和设备。按标准要求绘制标准曲线,并完成样品的测定分析。规范采集环境空气二氧化硫样品,正确填写现场采样记录。规范记录实训数据,进行结果计算与评价,并完成实训报告。一准备二采样三分析四计算二、实训任务与要求1实训目的2实训任务与要求3试剂配制4样品采集5分析测定目录CONTENTS6结果计算与表达甲醛缓冲吸收液试剂配制移取2.5ml甲醛缓冲吸收贮备液用水定容至250ml容量瓶,临用现配。氨磺酸钠溶液( 6.0g/L)取0.15g氨磺酸置于烧杯中,加入1.0ml氢氧化钠溶液,用水搅拌至完全溶解后稀释至25ml烧杯中,摇匀。二氧化硫标准工作液(1.00μg/ml)移取10.00ml二氧化硫标准中间液于100ml容量瓶中,用甲醛缓冲吸收液稀释至标线。三、试剂配制注意:公共试剂放置在实验桌中间位置,配有专用移液管/吸量管。1实训目的2实训任务与要求3试剂配制4样品采集5分析测定目录CONTENTS6结果计算与表达四、样品采集——校准大气采样器仪器检查1、大气采样器的检查气密性检查、功能性检查。流量校准2、大气采样器的校准采样前后使用皂膜流量计对大气采样器两个管路(Ⅰ路和Ⅱ路)流量(0.5L/min)进行校准。1人一组,每个管路校准三次,记录三次校准实测值,求平均值。校准的溶液不可用于采样。①误差不大于±5%,气体流量取采样前后校准流量的平均值;②误差大于±5%,需查找原因重新进行校准。四、样品采集——采样短时间采样干扰及消除样品采集1、短时间采样(1h以内)取一支多孔玻板吸收瓶,装入10.0ml吸收液,标记吸收液液面位置后以0.5L/min的流量采样45~60min。采样时吸收液温度应保持在23~29℃范围内。采集2个平行样,设置1个现场空白。2、干扰及消除①臭氧:样品放置一段时间可自动分解;②氮氧化物:加入氨磺酸钠溶液可消除干扰;③某些重金属元素:加入CDTA可以消除干扰。注意:样品的采集、运输和贮存过程中应避光。当气温高于30℃时,采样后如不能当天测定,可将样品溶液贮于冰箱。1实训目的2实训任务与要求3试剂配制4样品采集5分析测定目录CONTENTS6结果计算与表达五、分析测定—绘制标准曲线1取14支10ml具塞比色管,分A、B两组,每组7支,分别对应编号(A0,A1,A2,A3,A4,A5,A6;B0,B1,B2,B3,B4,B5,B6)。3B组各管加入1.00ml PRA使用溶液。5将A组各管的溶液迅速地全部倒入对应编号并装有PRA使用溶液的B管中,立即具塞混匀,放入恒温水浴装置中显色。显色温度与室温之差应不超过3℃,显色温度与显色时间见表2。7以空白校正后各管的吸光度为纵坐标,以二氧化硫的含量为横坐标,用最小二乘法建立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2A组按表1格配制标准系列。4A组各管分别加入0.5ml氨磺酸钠溶液和0.5ml氢氧化钠溶液,混匀。6比色测定:波长577nm,1cm比色皿,以水为参比。8要求标准曲线绘制①b 值为0.042±0.004②a一般要求小于0.005测定样品一离心分离四排除干扰五加液显色六比色测定二静置分解三转移定容样品溶液中如有混浊物,则应离心分离除去。往比色管中加入0.5ml氨磺酸钠溶液,摇匀。放置10min以除去氮氧化物的干扰。样品放置20min,以使臭氧分解。往比色管中再加入0.5ml氢氧化钠溶液混匀后将溶液迅速倒入另外一组对应编号并装有1mlPRA溶液的比色管管中,立即加塞混匀后放入恒温水浴装置中显色。在波长577nm处,用10mm比色皿,以水为参比测量吸光度。将吸收管中样品溶液全部移入10ml比色管中,用少量甲醛吸收液洗涤吸收管,洗液并入比色管中并稀释至标线。五、分析测定—测定样品测定样品移取5.00ml盲样至具塞比色管中。每个同学做2根盲样。按照标准曲线绘制步骤进行显色。往比色管中加入5.00ml甲醛缓冲溶液。在波长577nm处,用10mm比色皿,以水为参比测量吸光度。一取样二加液三显色四测定五、分析测定—测定盲样1实训目的2实训任务与要求3试剂配制4样品采集5分析测定目录CONTENTS6结果计算与表达①体积换算②浓度计算六、结果计算与表达——结果计算将采样体积换算成参比状态下的采样体积式中:V0 ——参比状态下的采样体积(L或m3);Vt ——现场状态下的采样体积(L或m3);t ——采样时的温度(℃);P ——采样时的大气压力(kPa)。带入公式计算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二氧化硫(SO2,mg/m3)式中:A ——样品溶液的吸光度;A0 ——试剂空白溶液的吸光度;b ——回归方程式的斜率,A/μg·SO2/10ml;Vt ——样品溶液总体积,ml;Va——测定时所取样品溶液体积,ml;Vs——换算成参比状况下(298.15K,101.325kPa)的采样体积,L。二氧化硫浓度计算结果应准确到小数点后第三位。将精密度和准确度检验结果与标准比较,判断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判断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将二氧化硫浓度测定结果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相比,评价其空气质量是否达到功能区划要求。评价其空气质量是否达标结果评价六、结果计算与表达——结果评价六、结果计算与表达——数据记录气体采样器流量校准记录校准器型号: 校准器编号:采样器型号: 采样器编号:采样前气温(℃): 采样前气压(KPa): 校准时间: 年 月 日采样后气温(℃): 采样后气压(KPa): 校准时间: 年 月 日序号 采样器通道 采样前校准记录 采样后校准记录 采样器设定流量值Qs(L/min) 校准器实测值QR(L/min) 校正流量平均值(L/min) 误差% 采样器设定流量值Qs(L/min) 校准器实测值QR(L/min) 校正流量平均值(L/min) 误差%1 2 3 1 2 3 1 Ⅰ 0.5 Q1 Q2 Q3 Q=(Q1+Q2+Q3)/3 0.5 Q4 Q5 Q6 Q’=(Q4+Q5+Q6)/3 2 Ⅱ 0.5 0.5 校准结果 Ⅰ通道采样平均流量(L/min) 误差≤±5%,(Q+Q’)/2 Ⅱ通道采样平均流量(L/min) 校正人员 日期 检查是否完整:□是 □否 审核人员 日期 检查是否完整:□是 □否 六、结果计算与表达——数据记录大气采样原始记录表项目名称: 采样日期: 年 月 日方法依据: 采样器型号: 采样器编号:天气状况:采样位置 监测因子 样品编号 采样起止时间 累积采样时间(min) 采样流量(L/min) 气温(t)℃ 气压P (KPa) 采样体积Vt(L) 参比状态下采样体积V0(L)开始 结束 实训楼楼道 SO2 XX XX:XX XX:XX 60 (Q+Q’)/2 现场气温 现场气压 采样时间 采样流量 交样人 日期 检查是否完整:□是 □否 接样人 日期 检查是否完整:□是 □否 采样人员: 校核人员: 审核人员: 六、结果计算与表达——数据记录标准曲线绘制原始记录表曲线名称:SO2校准曲线 标准溶液来源: 适用项目:环境空气中SO2的测定仪器型号: 仪器编号: 方法依据:测定波长: 比色皿厚度: 参比溶液: 绘制日期:比色皿配对皿差:分析编号 二氧化硫标准工作液加入体积(mL) 二氧化硫含量(ug) 仪器响应值(A) 空白响应值(A0) 仪器响应值-空白响应值(A-A0) 备注0 0 0 减去皿差后的值 1 0.50 0.50 2 1.00 1.00 3 2.00 2.00 4 5.00 5.00 5 8.00 8.00 6 10.00 10.00 回归方程: a: b: r: 分析人员: 校核人员: 审核人员: 六、结果计算与表达——数据记录样品分析结果表方法依据: 检出限:样品编号 样品溶液总体积Vt(mL) 测定时所取试样的体积Va(mL) 样品吸光度(A) 试剂空白吸光度(A0) A-A0 样品浓度(mg/m3) 平均值 相对平均偏差(%) 标准限值(mg/m3) 是否达标 10 10 减去皿差后的值 现场空白 —— —— —— 分析人员: 校核人员: 审核人员: 六、结果计算与表达——数据记录盲样分析结果表样品编号 取溶液体积V(ml) 稀释倍数D 样品吸光度(A) 空白吸光度(A0) A-A0 样品浓度(ug/ml) 平均值 相对误差(%) 盲样1 5 2 减去皿差后的值 盲样2 5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