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4张PPT)项目二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任务2.4 环境空气中臭氧的测定前言/PREFACE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使用、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臭氧浓度出现了显著的上升趋势,且臭氧超标日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臭氧污染形势不容乐观。在当前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的背景下,我国部署的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作之一就是聚焦夏秋季臭氧污染,大力推进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协同减排,着力打好臭氧污染防治攻坚战。为支撑臭氧污染防治,加大臭氧污染监测工作力度,推进PM2.5和O3协同监测能力建设,加强VOCs、NOx等对臭氧生成影响较大前体物的监测显得尤为重要。学习目标掌握环境空气中臭氧的测定方法和操作要点,并掌握初步评价方法。知识目标技能目标1、能根据监测方法的要求选择合适的采样方法和采样器,并能熟练操作采样仪器;2、能规范采集臭氧样品,并准确填写采样记录;3、能根据现场采集的样品类型选择合适的保存和运输方法;4、能准确分析样品,填写分析测试原始记录表,并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5、能正确选择评价标准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价;6、能把质量控制与保障措施贯穿运用在整个监测过程中。1、理解臭氧浓度监测的意义和重要性,以工匠精神学习环境空气中臭氧测定的知识与技能;2、学会获取、判别、利用臭氧测定所需的资料及信息,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3、科学、依法、诚信开展环境空气中臭氧的测定,强化监测过程中的质量意识。素质目标目录/Contents0102030405基础知识测定准备样品采集分析测定结果计算与评价06质量控制与保证01基础知识一、基础知识——概述臭氧(Ozone,O3)是氧气的同素异形体,由三个氧原子组成。又称三氧、三原子氧、超氧,因其类似鱼腥味的臭味而得名,在常温下可以自行还原为氧气。比重比氧大,易溶于水,易分解。在常温下,它是一种有特殊臭味的淡蓝色气体。臭氧具有极强的氧化性和杀菌性能,是自然界最强的氧化剂之一,在水中氧化还原电位仅次于氟而居第二位。同时,臭氧反应后的产物是氧气,所以臭氧是高效的无二次污染的氧化剂。臭氧的作用及危害在距离地球表面大约20-50千米的高空,臭氧能吸收太阳光中的大部分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伤害。臭氧还是一种强氧化剂,在污水处理、消毒和漂白等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在近地面,臭氧是一种污染物。当空气中臭氧超过一定浓度后,就会对人体和某些动植物产生一定的危害。空气中的臭氧浓度过高,很容易引起人体上呼吸道的炎症病变,出现咳嗽、头疼等症状,还会对皮肤、眼睛、鼻黏膜产生刺激。臭氧也会使植物叶子变黄甚至枯萎,对植物造成损害,甚至造成农林植物的减产、经济效益下降等。一、基础知识——作用及危害来源由平流层输入、光化学反应生成、植物直接排放交通运输燃煤电厂的烟羽生物质燃烧一、基础知识——对流层臭氧的产生与来源主要的自然源主要的人为源石油化工综合工业氮氧化物以及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产生臭氧的两种“原料”,被称为生成臭氧的前体物。它们在强烈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下,经过光化学反应,就会产生臭氧。温度越高、光照时间越长,挥发的量也就越大,反应程度越充分,所以臭氧浓度往往也就更高。一、基础知识——方法选择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方法选择HJ 504-2009、GB/T 18204.2-2014都是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两种方法的测定原理相同,试剂、仪器设备、采样、分析及数据处理等内容相差不大。准确度高,显色明显;但操作复杂,臭氧没有标准气体。其中HJ 504-2009是目前主要使用的国家标准分析方法。紫外光度法(HJ 590-2010)应用较为广泛的自动分析方法,适用于环境空气中臭氧的瞬时测定,也适用于环境空气中臭氧的连续自动监测。可连续自动长时间采集样品,不受常见气体干扰;但部分有机物会产生干扰,颗粒物浓度超过100 g/m3时影响测定。化学发光法(HJ/T 167-2004附录G.3)根据臭氧与乙烯气相发光反应的原理制成臭氧分析器。手工分析方法自动分析方法一、基础知识——HJ 504-2009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环境空气中臭氧的测定。相对封闭环境(如室内、车内等)空气中臭氧的测定也可参照本标准。当采样体积为30L时,检出限为0.010mg/m3,测定下限为0.040mg/m3。当采样体积为30L时,吸收液质量浓度为2.5 g/ml或5.0 g/ml时,测定上限分别为0.50 mg/m3 、1.00mg/m3。当空气中臭氧质量浓度超过该上限时,可适当减少采样体积。臭氧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环境空气 臭氧的测定 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HJ 504-2009)环境空气一、基础知识——臭氧的测定原理靛蓝二磺酸钠磷酸盐缓冲剂褪色反应空气中的臭氧在磷酸盐缓冲剂存在下,与吸收液中蓝色的靛蓝二磺酸钠等摩尔反应,褪色生成靛红二磺酸钠,在610nm处测量吸光度。环境空气 臭氧的测定 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HJ 504-2009)一、基础知识——测定步骤四大测定步骤环境空气 臭氧的测定 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HJ 504-2009)样品采集结果计算分光光度法定量测定准备02测定准备二、测定准备——试剂硫代硫酸钠标准工作溶液,c(Na2S2O3 )=0.00500 mol/L溴酸钾-溴化钾标准溶液,c(1/6 KBrO3 )= 0.010 0 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c(KH2PO4 -Na2HPO4)=0.050 mol/LIDS标准贮备液IDS 标准工作溶液IDS 吸收液l临用前,取硫代硫酸钠标准储备液用新煮沸并冷却到室温的水准确稀释20倍。吸取 10.00 mL 溴酸钾标准贮备溶液(①)于100 mL 容量瓶中,加入 1.0 g溴化钾(KBr),用水稀释至标线。称取0.25gIDS溶液水,移入500ml棕色瓶容量瓶,用水稀释至刻度线,摇匀,在室温暗处存放24h后标定,浓度待标定。将标定后的 IDS 标准贮备液用磷酸盐缓冲溶液(④)逐级稀释成每毫升相当于1.00 g 臭氧的 IDS 标准工作溶液,此溶液于 20℃以下暗处存放可稳定 1 周。取适量 IDS 标准贮备液,根据空气中臭氧质量浓度的高低,用磷酸盐缓冲溶液(0.050 mol/L)稀释成每毫升相当于2.5 g(或5.0 g)臭氧的 IDS 吸收液,此溶液于20℃以下暗处可保存 1个月。试剂环境空气 臭氧的测定 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HJ 504-2009)称取 6.8 g 磷酸二氢钾(KH2 PO4)、7.1 g 无水磷酸氢二钠(Na2HPO4),溶于水,稀释至1 000 mL。质量意识:注意应正确配制、使用和保存各种试剂!二、测定准备——IDS标定标定方法:准确吸取 20.00 mL IDS 标准贮备溶液于 250 mL 碘量瓶中,加入 20.00 mL 溴酸钾-溴化钾溶液(②),再加入 50 mL 水,盖好瓶塞,在 16℃±1℃生化培养箱(或水浴)中放置至溶液温度与水浴温度平衡时,加入 5.0 mL 硫酸溶液,立即盖塞、混匀并开始计时,于16℃±1℃暗处放置 35 min±1.0 min 后,加入1.0 g碘化钾,立即盖塞,轻轻摇匀至溶解,暗处放置 5 min,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至棕色刚好褪去呈淡黄色,加入 5 mL 淀粉指示剂溶液(2.0 g/L),继续滴定至蓝色消退,终点为亮黄色。记录所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标准工作溶液(③)的体积。二、测定准备——IDS标定滴定中(棕色褪去呈淡黄色)加入淀粉溶液后(蓝色)滴定终点(亮黄色)二、测定准备——IDS标定20ml IDS标准贮备溶液20ml 溴酸钾-溴化钾溶液16℃生化培养箱平衡50ml 水5ml硫酸溶液开始反应暗处放置35min1.0g碘化钾反应终止滴定操作摇匀硫代硫酸钠滴定[达到平衡的时间与温差有关,可以预先用相同体积的水代替溶液,加入碘量瓶中,放入温度计观察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平行滴定所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体积不应大 0.10 mL]标定步骤二、测定准备——IDS标定标定反应蓝色无色化学反应二、测定准备——IDS标定标定计算公式:每毫升靛蓝二磺酸钠溶液相当于臭氧的质量浓度ρ( g/mL):ρ =式中: ρ ——每毫升靛蓝二磺酸钠溶液相当于臭氧的质量浓度, μ g/mL;C1 ——溴酸钾-溴化钾标准溶液(0.010 0 mol/L)的浓度,mol/L;V1 ——加入溴酸钾-溴化钾标准溶液的体积,mL;C2 ——滴定时所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V2 ——滴定时所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V ——IDS 标准贮备溶液的体积,mL;12.00——臭氧的摩尔质量(1/4 O3),g/mol。二、测定准备——IDS标定配置IDS标准工作液和IDS吸收液:IDS标准贮备液IDS标准工作液(1.00 g /ml)100mlIDS吸收液(2.50 g /ml)100ml假设标定得到的IDS标准贮备液浓度为30.00 g /ml,需要配制浓度分别为1.00 g /ml的IDS标准工作液、2.5 g /ml的IDS吸收液各100ml,具体计算和配制过程如下:C1V1=C2V230.00*V1=1.00*100V1=3.33取3.33ml的IDS标准贮备液至100ml容量瓶内C1V1=C3V330.00*V1=2.5*100V1=8.33取8.33ml的IDS标准贮备液至100ml容量瓶内计算过程配制过程再用磷酸盐缓冲溶液分别稀释至100ml磷酸盐缓冲溶液分光光度计空气采样器吸收瓶气象参数测定仪器仪器设备二、测定准备——仪器设备现场采样仪器设备环境空气 臭氧的测定 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HJ 504-2009)多孔玻板吸收瓶03样品采集三、样品采集——样品环境空气 臭氧的测定 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HJ 504-2009)1.样品采集与保存用内装 10.00 mL ± 0.02 mL IDS 吸收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管,罩上黑色避光套,以 0.5 L/min 流量采气5~30 L。当吸收液褪色约 60%时(与现场空白样品比较),应立即停止采样。样品在运输及存放过程中应严格避光。当确信空气中臭氧的质量浓度较低,不会穿透时,可以用棕色玻板吸收管采样。样品于室温暗处存放至少可稳定 3 d。2.现场空白样品用同一批配制的 IDS 吸收液,装入多孔玻板吸收管中,带到采样现场。除了不采集空气样品外,其他环境条件保持与采集空气的采样管相同。每批样品至少带两个现场空白样品。规范采集三、样品采集——干扰020103空气中的二氧化氮可使臭氧的测定结果偏高,约为二氧化氮质量浓度的6%。二氧化氮空气中氯气、二氧化氯的存在使臭氧的测定结果偏高。但在一般情况下,这些气体的浓度很低,不会造成显著误差。氯气、二氧化氯空气中SO2、H2S、PAN、HF的质量浓度分别高于750、110、1800、2.5 g/m3时,干扰臭氧的测定。SO2、H2S、PAN、HF环境空气 臭氧的测定 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HJ 504-2009)04分析测定四、分析测定——标准曲线绘制1、标准曲线绘制(1)取 10 mL 具塞比色管 6 支,按下表制备标准色列。表 标准色列管 号 1 2 3 4 5 6IDS 标准溶液/mL 10.00 8.00 6.00 4.00 2.00 0.00磷酸盐缓冲溶液/mL 0.00 2.00 4.00 6.00 8.00 10.0臭氧质量浓度/( g/mL) 0.00 0.20 0.40 0.60 0.80 1.00正确、规范进行标曲绘制四、分析测定——标准曲线绘制1、标准曲线绘制(2)各管摇匀,用 20 mm 比色皿,以水作参比,在波长 610 nm 下测量吸光度。以校准系列中零浓度管的吸光度(A0)与各标准色列管的吸光度(A)之差为纵坐标,臭氧质量浓度为横坐标,用最小二乘法计算校准曲线的回归方程:y = bx + a式中: y —— A0 A ,空白样品的吸光度与各标准色列管的吸光度之差;x ——臭氧质量浓度, g/mL;b ——回归方程的斜率,吸光度·mL/ g;a ——回归方程的截距。6个实验室 IDS 标准曲线的斜率在 0.863~0.935 之间,平均值为 0.899四、分析测定——样品测定2、样品测定采样后, 在吸收管的入气口端串接一个玻璃尖嘴, 在吸收管的出气口端用吸耳球加压将吸收管中的样品溶液移入25 mL(或50 mL)容量瓶中,用水多次洗涤吸收管,使总体积为25.0 mL(或50.0 mL)。用20 mm 比色皿,以水作参比,在波长610 nm 下测量吸光度。正确、规范进行样品测定05结果计算与评价将采样体积换算成参比状态下的采样体积①体积换算带入公式计算环境空气中臭氧浓度②浓度计算五、结果计算与评价——结果计算式中:V0 ——参比状态下的采样体积(L或m3);Vt ——现场状态下的采样体积(L或m3);t ——采样时的温度(℃);P ——采样时的大气压力(kPa)。式中:ρ(O3)——空气中臭氧的质量浓度,mg/m3;A0 ——现场空白样品吸光度的平均值;A ——样品的吸光度;b ——标准曲线的斜率;a ——标准曲线的截距;V ——样品溶液的总体积,mL;V0 ——换算为参比状态(101.325 kPa、298.15 K)的采样体积,L。所得结果精确至小数点后三位。正确计算和评价监测结果将精密度和准确度检验结果与标准比较,判断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判断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将臭氧浓度测定结果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相比,评价其空气质量是否达到功能区划要求。评价其空气质量是否达标结果评价五、结果计算与评价——结果评价正确计算和评价监测结果序号 污染物项目 平均时间 浓度限值 单位一级 二级 1 臭氧(O3) 日最大8小时平均 100 160 μg/m3小时平均 160 20006质量控制与保证多孔玻板吸收管的阻力为6.0kPa±0.6kPa,2/3玻板面积发泡均匀,边缘无气泡溢出。多孔玻板吸收管使用时,用皂膜流量计校准采样系统在采样前和采样后的流量,相对误差应小于±5%。采样仪器多孔玻板吸收管罩上黑色避光套进行样品采集,当吸收液褪色约60%时应立即停止采样。当确信空气中臭氧浓度较低不会穿透时,可用棕色玻板吸收管采样。采样要求样品在运输及存放过程中应严格避光,样品在室温暗处存放至少可稳定3d。保存及运输要求6 个实验室测定 0.085~0.918 mg/L 三个质量浓度水平的 IDS 标准溶液,每个质量浓度水平重复测定 6 次,重复性精密度≤0.004 mg/L,再现性精密度≤0.030 mg/L。精密度和准确度6 个实验室 IDS 标准曲线的斜率在 0.863~0.935 之间,平均值为 0.899。校准曲线现场加采不少于10%的平行样,平行样结果相对偏差≤20%。平行样设置每批样品至少测定2个现场空白,结果小于方法检出限。现场空白设置1、质量控制与保证六、质量控制与保证质量意识Q2 点击输入您的问题标题文本内容 2、注意事项IDS标准溶液标定市售 IDS 不纯,作为标准溶液使用时必须进行标定。用溴酸钾-溴化钾标准溶液标定 IDS 的反应,需要在酸性条件下进行,加入硫酸溶液后反应开始,加入碘化钾后反应即终止。为了避免副反应使反应定量进行,必须严格控制培养箱(或水浴)温度(16℃ ± 1℃)和反应时间(35 min ± 1.0 min)。一定要等到溶液温度与培养箱(或水浴)温度达到平衡时再加入硫酸溶液,加入硫酸溶液后应立即盖塞,并开始计时。滴定过程中应避免阳光照射。IDS吸收液的体积本方法为褪色反应,吸收液的体积直接影响测量的准确度,所以装入采样管中吸收液的体积必须准确,最好用移液管加入。采样后向容量瓶中转移吸收液应尽量完全(少量多次冲洗)。装有吸收液的采样管,在运输、保存和取放过程中应防止倾斜或倒置,避免吸收液损失。六、质量控制与保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