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2.8 实训 大气颗粒物及其组分中铅的测定 课件(共28张PPT)-《大气环境监测》同步教学(化学工业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任务2.8 实训 大气颗粒物及其组分中铅的测定 课件(共28张PPT)-《大气环境监测》同步教学(化学工业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任务2.8 环境空气中铅的测定
项目二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
实训
大气颗粒物及其组分中铅的测定
1
实训目的
2
实训任务与要求
3
实训准备
4
大气颗粒物的测定
目录
CONTENTS
5
颗粒物中铅的测定
颗粒物采样器使用及校准
实训目的
熟练掌握颗粒物采样器的使用和校准方法。
大气中颗粒物的测定
规范采集大气颗粒物样品,并完成样品的分析测定与评价。
颗粒物中铅的测定
理解并掌握颗粒物中铅的测定方法,并对测定结果进行评价。
一、实训目的
1
实训目的
2
实训任务与要求
3
实训准备
4
大气颗粒物的测定
目录
CONTENTS
5
颗粒物中铅的测定
配制试剂,准备实训仪器和设备。
按标准要求完成颗粒物样品的测定分析,包括颗粒物及其组分中铅的测定。
规范采集环境空气颗粒物样品,正确填写现场采样记录。
规范记录实训数据,进行结果计算与评价,并完成实训报告。
一准备
二采样
三分析
四计算
二、实训任务与要求
1
实训目的
2
实训任务与要求
3
实训准备
4
大气颗粒物的测定
目录
CONTENTS
5
颗粒物中铅的测定
准备仪器设备
实训准备
崂应2050型空气/智能TSP综合采样器;崂应7040型便携式气体、粉尘、烟尘采样仪综合校准装置;恒温恒湿箱、分析天平、多孔玻璃过滤器。
准备材料
滤膜、滤膜袋、镊子。
准备试剂
硝酸-过氧化氢混合液,过氧化氢溶液,硝酸溶液,铅标准溶液。
三、实训准备
1
实训目的
2
实训任务与要求
3
实训准备
4
大气颗粒物的测定
目录
CONTENTS
5
颗粒物中铅的测定
1采样前准备
2开机显示
①选择干燥、避阳处,平稳放置采样器;
②将颗粒物采样滤膜装进 PM2.5/PM10 /TSP 采样头里面并根据采集的颗粒物种类正确组装采样头,再将其拧紧在采样器上;
③确认电源为交流 220V 后,接通电源线,打开电源开关,查看采样器自检时屏幕有没有错误提示。若有,应修好后再使用。
开机后,照明灯点亮,采样器进入初始状态,进行自检,并显示采样器型号、名称、版本号。
①状态切换:在主菜单状态按“切换”键切换到“粉尘采样”状态;
②采样时间及频次设置:进入设置菜单,采样模式分“非间隔采样”和“间隔采样”两种。根据实际情况进设置采样时间、间隔及次数;
③自动校零:进入“②校零”菜单,采样器自动进行粉尘流量校零,以消除电路、压力传感器等产生的漂移误差,保证采样的准确性;
④采样模式设置:进入“③采样”菜单,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即时采样或定时采样;
⑤采样信息查询:进入“④查询”菜单,显示的是最后一次采样的数据,包括文件号、采样日期和采样时间。
3粉尘采样
四、大气颗粒物的测定——颗粒物采样器的使用
(一)颗粒物采样器的使用(以崂应2050型空气/智能TSP综合采样器为例)
现场采样记录:采样过程中进行气象参数测定,记录气温、气压、风向、风速、相对湿度等数据,做好现场采样记录。
三、大气颗粒物的测定——颗粒物采样器的使用
(一)颗粒物采样器的使用(以崂应2050型空气/智能TSP综合采样器为例)
三、大气颗粒物的测定——颗粒物采样器的校准
1、颗粒物采样器的检查
气密性检查、功能性检查。
2、颗粒物采样器的校准
采样前使用综合校准装置对颗粒物采样器流量(100L/min)进行校准。
2~3人一组,一人校准一次,校准三次,记录三次校准实测值,求平均值。误差不大于2%即满足要求。
(二)颗粒物采样器的校准
三、大气颗粒物的测定——颗粒物采样器的校准
(二)颗粒物采样器的校准(以崂应2050型空气/智能TSP综合采样器为例)
四、大气颗粒物的测定——颗粒物样品采集
(三)颗粒物样品采集
①标准滤膜的准备
取清洁滤膜若干张,在恒温恒湿箱(室),按平衡条件平衡24h,称重。每张滤膜非连续称量10次以上,求每张滤膜的平均值为该张滤膜的原始质量。以上述滤膜作为“标准滤膜”。每次称滤膜的同时,称量两张“标准滤膜”。若标准滤膜称出的重量在原始质量±5mg(大流量),±0.5mg(中流量和小流量)范围内,则认为该批样品滤膜称量合格,数据可用。否则应检查称量条件是否符合要求并重新称量该批样品滤膜。
②滤膜的称重
空白滤膜按样品分析步骤进行平衡处理至恒重,称量后,放入干燥器中备用。
对于PM10和PM2.5颗粒物样品滤膜,两次重量之差分别小于0.4mg或0.04mg为满足恒重要求。
1、滤膜的准备
四、大气颗粒物的测定——颗粒物样品采集
(三)颗粒物样品采集
2、颗粒物样品的采集
①样品采集要求
(1)环境空气监测中采样环境及采样频率的要求,按HJ 194的要求执行。采样时,采样器入口距地面高度不得低于1.5m。采样不宜在风速大于8 m/s等天气条件下进行。采样点应避开污染源及障碍物。如果测定交通枢纽处PM10和PM2.5,采样点应布置在距人行道边缘外侧1m处。
(2)采用间断采样方式测定日平均浓度时,其次数不应少于4次,累积采样时间不应少于18h。
②样品采集
采样时,将已称重的空白滤膜用镊子放入洁净采样夹内的滤网上,滤膜毛面应朝进气方向。将滤膜牢固压紧至不漏气。如果测定任何一次浓度,每次需更换滤膜;如测日平均浓度,样品可采集在一张滤膜上。采样结束后,用镊子取出。将有尘面两次对折,放入样品盒或纸袋,并做好采样记录。
每个小组采集一个有尘样品,采样流量设置为100L/min,采样时间为30min。同时,设置一张现场空白滤膜。
③样品保存
滤膜采集后,如不能立即称重,应在4°C条件下冷藏保存。
将采样后的有尘滤膜和现场空白滤膜放在恒温恒湿箱(室)中平衡24h(时间紧张改为10min,实际工作中不允许),平衡条件为:温度取15°C~30°C中任何一点,相对湿度控制在45%~55%范围内,记录平衡温度与湿度。在上述平衡条件下,用感量为0.1mg或0.01mg的分析天平称量滤膜,记录滤膜重量。同一滤膜在恒温恒湿箱(室)中相同条件下再平衡1h(时间紧张改为10min ,实际工作中不允许)后称重。对于PM10和PM2.5颗粒物样品滤膜,两次重量之差分别小于0.4mg或0.04mg为满足恒重要求。
四、大气颗粒物的测定——颗粒物样品分析步骤
(四)颗粒物样品分析步骤
四、大气颗粒物的测定——结果表示与计算
(四)结果表示与计算
PM10和PM2.5浓度按下式计算:
式中: ρ——PM10或PM2.5浓度,mg/m3;
w2 ——采样后滤膜的重量,g;
w1 ——空白滤膜的重量,g;
V ——实际采样体积,m3。
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小数点后数字可保留到第3位。
四、大气颗粒物的测定——数据记录
校准次数 采样器设定流量值Qs 校准器实测值QR 校准器标况值Q 测量误差(%)
1
2
3
平均值
环境温度: 环境压力: 颗粒物采样器校准记录表
四、大气颗粒物的测定——数据记录
方法名称/依据 仪器名称和编号 干燥箱: 天平: 称量条件 W1:温度: ℃相对湿度: % W2:温度: ℃相对湿度: % 样品前处理方法 在温度 ℃ ,相对湿度为 %的条件下平衡24h 方法检出限
序号 样品编号 实际采样体积V(L) 采样前滤膜恒重W1(g) 采样后滤膜恒重W2(g) 样品浓度C(mg/m3) 标准限值(mg/m3) 是否合格
1 2 3 终值 1 2 3 终值

分析: 校核: 审核: TSP/PM10/PM2.5分析原始记录表
样品名称: 收样日期: 分析日期:
1
实训目的
2
实训任务与要求
3
实训准备
4
大气颗粒物的测定
目录
CONTENTS
5
颗粒物中铅的测定
五、颗粒物中铅的测定——仪器
环境空气中铅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5264-94
(一)仪器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光源选用空心阴极灯。
真空抽滤装置。
微波消解装置或电热板。
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中流量或大流量采样器。
五、颗粒物中铅的测定——实验试剂
(二)实验试剂
1、铅:含量不低于99%;
2、硝酸(HNO3):ρ=1.42 g/mL,优级纯 ;
3、硝酸(HNO3):ρ=1.42 g/mL,分析纯;
4、过氧化氢(H2O2):约30%(m/m);
5、氢氟酸(HF):约40%(m/m);
6、硝酸溶液:1%,用优级纯硝酸配制;
7、硝酸溶液:1+1,用优级纯硝酸配制;
8、硝酸-过氧化氢混合液:用优级纯硝酸和过氧化氢,按(1+1)配制,临用时现配。
9、铅标准溶液:c=0.100g/L,用移液管取10.00mL铅标准储备溶液至100mL容量瓶内,用硝酸溶液(1%)稀释至标线,混匀;
环境空气中铅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5264-94
五、颗粒物中铅的测定——样品采集
(三)样品采集
打开采样头顶盖,取出滤膜夹。用清洁干布擦去采样头内及滤膜夹的灰尘。
中流量采样器,玻璃纤维滤膜过滤直径为8 cm时,以50~150 L/min流量,采样30~60m3。采样时应将滤膜毛面朝上,放入采样夹中拧紧,盖好采样头顶盖,启动采样。 (请同学们使用前面颗粒物采样获得的有尘样品和现场空白样品)
采样后小心取下滤膜尘面朝里对折两次叠成扇形,放回纸袋中,并详细记录采样条件。
环境空气中铅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5264-94
五、颗粒物中铅的测定——分析步骤
(四)分析步骤
1、校准曲线的绘制
参照下表,取7个50mL比色管,分别加入铅标准溶液,然后用硝酸溶液稀释至标线,配制成工作标准溶液,其浓度范围包括试料中被测铅浓度。
在283.3nm波长下,测定工作标准溶液的吸光度。以吸光度对铅浓度(mg/L),绘制标准曲线。
按校准曲线绘制时的仪器工作条件,吸入硝酸溶液,将仪器调零,吸入空白和试料溶液,记录吸光度值。
序号 0 1 2 3 4 5 6
铅标准溶液加入体积,mL 0 0.25 0.50 1.00 2.00 4.00 5.00
工作标准溶液,mg/L 0 0.50 1.00 2.00 4.00 8.00 10.00
环境空气中铅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5264-94
五、颗粒物中铅的测定——分析步骤
(四)分析步骤
2、样品预处理
(1)硝酸-过氧化氢溶液浸出法
取试样滤膜剪碎后置于高型烧杯中,加入10mL硝酸-过氧化氢混合溶液浸泡2h以上,微火加热至沸腾,保持微沸10min,冷却后加入过氧化氢10mL,沸腾至微干,在通风橱里面冷却后加入20mL 1%硝酸溶液,再沸腾l0min,热溶液通过多孔玻璃过滤器,收集于烧杯中,用少量热硝酸溶液冲洗过滤器数次。待滤液冷却后,转移到50mL容量瓶中,再用硝酸溶液稀释至标线,即为试料溶液。
(2)空白溶液制备
取同批号等面积空白滤膜,按和样品滤膜同样的处理操作,制备成空白溶液。
环境空气中铅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5264-94
五、颗粒物中铅的测定——结果计算
(五)结果计算
式中:C——铅及其无机化合物(换算成铅)浓度,mg/m3;
a——试料溶液中铅浓度,μg/mL;
b——空白溶液中铅浓度,μg/mL;
V——试料溶液体积,mL;
Vn——实际采样体积,m3;
St——试料滤膜总面积,cm2;
Sa——测定时所取滤膜面积,cm2。
计算结果小数点后数字可保留到第3位。
环境空气中铅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5264-94
五、颗粒物中铅的测定——数据记录
分析编号 铅标准溶液加入体积(mL) 工作标准液浓度(mg/L) 仪器响应值(A) 空白响应值(A0) 仪器响应值-空白响应值(A-A0) 备注
0
1
2
3
4
5
6
回归方程: a: b: r: 分析人员: 校核人员: 审核人员: 标准曲线绘制原始记录表
曲线名称:铅校准曲线 标准溶液来源: 适用项目:颗粒物组分中铅的测定
仪器型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仪器编号: 绘制日期:
测定波长: 方法依据:
五、颗粒物中铅的测定——数据记录
方法名称/依据 仪器名称和编号 方法检出限 测定条件 测定波长: nm; 灯电流: mA;狭缝宽度: nm 测量方式: 火焰法 样品预处理方法 样品编号 试料溶液体积V(mL) 试料滤膜总面积(m2) 测定时所取滤膜面积(m2) 试料溶液中铅浓度a(ug/mL) 空白溶液中铅浓度b(ug/mL) a-b 铅浓度(mg/m3) 平均值 相对平均偏差(%) 标准值 (mg/m3) 是否合格

分析人员: 校核人员: 审核人员: 样品分析结果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