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4.2 实训 工业源烟尘烟气测定(低浓度颗粒物) 课件(共32张PPT)-《大气环境监测》同步教学(化学工业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任务4.2 实训 工业源烟尘烟气测定(低浓度颗粒物) 课件(共32张PPT)-《大气环境监测》同步教学(化学工业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32张PPT)
任务4.2 工业废气常规污染物的测定
项目四 固定污染源监测
工业源烟尘烟气测定(低浓度颗粒物)实训
3
现场采样与监测
4
分析测定
5
结果计算与表示
6
质量控制与保证
目录
CONTENTS
1
测定依据
2
测定准备
1
测定依据
一、测定依据
a.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 16157-1996)
b.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_T 16157-1996)修改单
c. 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_T 397-2007)
d. 固定污染源废气 低浓度颗粒物的测定 重量法 (HJ 836-2017)
e. 固定污染源废气 二氧化硫的测定 定电位电解法(HJ 57-2017代替HJ_T 57—2000)
f. 固定污染源废气 氮氧化物的测定 定电位电解法(HJ 693-2014)
2
测定准备
二、测定准备——主要的仪器设备
宇隆博YLB-3330D大流量低浓度烟尘烟气测试仪
宇隆博YLB-3130多功能烟气工况检测仪
宇隆博YLB-L18高效多功能尘气同采取样管
宇隆博YLB-4630电子综合校准仪
二、测定准备——主要的仪器设备
KQ-300DE型数控超声波清洗器
箱式电阻炉
DHG-2200B电热鼓风干燥箱
BTPM-MWS1滤膜半自动称重系统
二、测定准备——试剂和材料
1.全套低浓度烟尘采样头(含滤膜、不锈钢托网、密封铝圈、防静电密封袋)
2.丙酮
二、测定准备——其他材料
变色硅胶、卷尺、胶带、劳保手套、防静电手套、抹布、安全帽、安全带、防护背心等
二、测定准备——采样头的准备
1、采样前处理
①采样前,在去离子水介质中用超声波清洗前弯管、密封铝圈和不锈钢托网,清洗5min后再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以去除各部件上可能吸附的颗粒。
采样头清洗
②将上述部件放置在烘箱内烘烤,烘烤温度为105~110℃,烘干至少1h。
采样头烘烤
③石英材质滤膜放进马弗炉内烘焙1h,烘焙温度应取180℃或大于烟温20℃两者中较高的温度。
滤膜烘焙
④放入玻璃干燥器内冷却后,将滤膜和不锈钢托网用密封铝圈同前弯管封装在一起,放入滤膜半自动称重系统内平衡至少24h,滤膜半自动称重系统设置温度为(15~30)℃任意一点,相对湿度控制在(50±5)%RH范围内。
采样头平衡
二、测定准备——采样头的准备
2、采样前称量
滤膜称量方法
①在滤膜半自动称重系统内(温湿度设置保持不变)用天平称重,每个样品先进行第一次称量,间隔1h后再进行第二次称量,2次称量的质量差应在0.2mg以内。
滤膜称量结果
②记录称量结果,以2次称量的平均值作为称量结果。
滤膜称量判断
③当同一采样头2次称量中的质量差大于0.2mg时,可将相应采样头再平衡至少24h后称量;如果第二次平衡后称量的质量同上次称量的质量差仍大于0.2mg,可将相应采样头再平衡至少24h后称量;如果第三次平衡后称量的质量同上次称量的质量差仍大于0.2mg,在确认平衡称量仪器和操作正确后,此样品作废。
可使用交流或直流电源:①使用交流220V电源,连接好电源线,打开电源开关,工作指示灯亮,检查显示器、键盘、采样泵等是否正常;②使用直流电源箱,同样可用连接线接至仪器,按开直流电源箱输出按钮,并检查仪器各功能是否正常。
二、测定准备——仪器设备检查
检查大流量低浓度烟尘烟气测试仪的功能:
二、测定准备——仪器设备气密性检查
安装采样头
连接管线
启动气密性检查
检查通过



①安装一个空白采样头,并用堵套塞住采样嘴。
②连接好管线,确保进气口堵严。
③启动气密性检查(即启动检测)。
④仪器自行进行气密性检查,检查通过,则显示气密检测良好,按返回退出。
若检查不通过,应分段排查原因重新进行气密性检查。
对大流量低浓度烟尘烟气测试仪进行气密性检查:
二、测定准备——仪器设备烟尘流量校准
对大流量低浓度烟尘烟气测试仪的烟尘流量进行校准:
仪器连接
使用硅橡胶管将低浓度烟尘烟气测试仪与综合校准装置相连。
校准仪设置
打开电子综合校准仪,设置校准温度、大气压,选择流量测量范围。
测试仪设置
打开低浓度烟尘烟气测试仪,输入环境温度、大气压,选择流量标定。
流量校准
选择低、中、高三种流量进行校准,观察低浓度烟尘烟气测试仪的瞬时流量值和校准仪的实测流量值。
校准记录
当低浓度烟尘烟气测试仪的瞬时流量为设置流量时(假设30L/min),记录校准仪上的实测流量值。若二者的相对误差小于2.5%,则满足要求。
当相对误差不符合要求时,需要修改倍率值进行流量标定。
二、测定准备——仪器设备烟气组分校准
对大流量低浓度烟尘烟气测试仪的烟气组分进行校准:
测试仪设置
打开低浓度烟尘烟气测试仪,选择烟气标定,进行烟气校准。
标气连接
使用连接短管将标气瓶(以SO2为例)与低浓度烟尘烟气测试仪的烟气接口相连,打开标气,调整烟气流量为1L/min。
烟气校准
通入标气后,观察测试仪上烟气组分(如SO2)的浓度值变化情况。
校准记录
待烟气组分浓度数据稳定后记录三次数据,算出平均值与标准气(如SO2)浓度值进行比较,仪器示值偏差不高于±5%则满足要求。
倍率值调整
若仪器示值偏差不符合要求,需要修改烟气组分的倍率值。选择自动标定模式,输入标气浓度值,仪器自动修改倍率值。
3
现场采样与监测
三、现场采样与监测
现场采样与监测
1设
2布
3况
4湿
5采
6查
5尘气同采:气密性检查-烟气校零-烟尘采样-烟气测量,同步采集全程序空白样品。采样结束后,取下采样头,用聚四氟乙烯材质堵套塞好采样嘴,将采样头放入防静电密封袋内,再放入样品箱。
6查询记录:按数据查询进入数据查询菜单,输入文件号打开文件进行数据查询,做好现场采样记录。
4测含湿量:使用仪器法测定含湿量后,将含湿量数据输入低浓度烟尘烟气测试仪。
2烟道布点:圆形烟道输入直径和套管长度;矩形烟道输入两个边长和套管长度。
3工况预测:皮托管悬空自动调零;每个点的动压值基本稳定后确认当前值,按完毕退出预测流速;查看采样嘴型号。
1系统设置:测试类别选烟尘;烟温、大气压选测量;输入皮托管系数;勾选防倒吸。
7洗
7管路清洗:选择“测含湿量”,使测试仪在湿度测试状态空转(5~10min),清洗完毕后按“完毕”退出,停止测量。
三、现场采样与监测——全程序空白样品采集
全程序空白样品采集
单独采集
新安装一个同样型号的采样头,取下聚四氟乙烯材质堵套,断开采样管与采样器主机的连接,将低浓度颗粒物取样管的烟尘接口用保护帽密封,再将高效尘气同采取样管背对气流方向伸入烟囱内,按照实际样品的采集方法在各采样点上停留同样的时间后,再将高效尘气同采取样管保持背对气流方向从烟囱内取出,取下采样头,用聚四氟乙烯材质堵套塞好采样嘴,将采样头放入防静电密封袋内,再放入样品箱。
同步采集
在高效尘气同采取样管的基础上搭配使用低浓度烟尘空白取样管,即可在烟尘样品采集时同步采集全程序空白样品。
低浓度烟尘空白取样管
三、现场采样与监测——采样记录
黄色为示例
三、现场采样与监测——采样记录
黄色为示例
4
分析测定
四、分析测定
将采样后的采样头运回实验室后,在通风橱中用蘸有丙酮的石英棉对采样头外表面进行擦拭清洗。清洗后,在烘箱内烘烤采样头,烘烤温度为105~110℃,时间1h。将采样头放入玻璃干燥器内进行干燥冷却后放入滤膜半自动称量系统内平衡至少24h。应保证采样前后的恒温恒湿平衡条件不变。
01
采样后处理
将处理平衡后的采样头,在滤膜半自动称量系统内用天平称重,称重步骤和要求与处理前称量相同。采样前后采样头重量之差,即为所取的颗粒物量。
应对称重后的采样头进行检查,检查是否存在滤膜破损或其他异常情况,若存在异常情况,则样品无效。
02
采样后称量
四、分析测定——填写记录
黄色为示例
5
结果计算与表示
1、实测浓度
颗粒物实测浓度
式中: —— 烟尘实测浓度(标准状态下干排气的质量浓度),mg/ m3,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 滤筒捕集的烟尘量,g;
—— 标准状态下干气的采样体积,L。
五、结果计算与表示——实测浓度
2、折算浓度
污染物折算排放浓度
计算燃料燃烧设备污染物排放浓度时,如工业锅炉、垃圾焚烧炉、危险废物焚烧炉等,污染物浓度需按规定的过量空气系数进行折算。
五、结果计算与表示——折算浓度
3、排放速率
排放速率的计算
式中: ——标准状态下干排气流量,m3/h
——标准状态下干烟气实测浓度,mg/m3
五、结果计算与表示——排放速率
6
质量控制与保证
六、质量控制与保证——仪器与设备
仪器与设备
运行和维护
检定与校准
仪器设备的检定与校准
仪器设备的运行和维护
仪器设备的检定和校准应符合HJ/T 397中仪器设备检定和校准的要求
仪器设备的运行和维护应符合HJ/T 373中仪器设备运行和维护的要求
六、质量控制与保证——称量质量控制
01
02
03
04
在采样前、采样后称重时,必须进行天平校准
采样前、采样后平衡及称量时,应保证环境温度和环境湿度条件一致。应避免静电对称量造成的影响
保证同一称量部件在采样前后称量为同一天平,并避免称量前后人员不同引起的误差
采样前后,放置、安装、取出、标记、转移采样部件时应戴无粉末、抗静电的一次性手套
六、质量控制与保证——采样时质量控制
2
现场应及时清理采样管,减少样品沾污。在现场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选取入口直径大的采样嘴。
采样过程中,采样断面最大流速和最小流速比不应大于3:1。
1
4
样品采集时应保证每个样品的增重不小于1mg,或采样体积不小于1m3。
任何低于全程序空白增重的样品均无效。全程序空白增重除以对应测量系列的平均体积不应超过排放限值的10%。
3
6
测定同步双样时,同步双样的相对偏差应不大于允许的最大相对偏差。
颗粒物浓度低于方法检出限时,对应的全程序空白增重应不高于0.5mg,失重应不多于0.5mg。
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