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9张PPT)任务4.8 恶臭气体臭气浓度的测定项目四 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前言/恶臭污染物定义:一切刺激嗅觉器官引起人们不愉快感觉及损害生活环境的异味气体,如:氨、三甲胺、硫化氢、甲硫醇、甲硫醚、二甲二硫、二硫化碳、苯乙烯危害:气味引起人不适,部分恶臭污染物有毒排放源:垃圾填埋场、养殖场、人造石、化肥、制药、化工等企业《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控制典型物种的排放浓度,同时控制臭气浓度两个基本概念臭气浓度:进行恶臭嗅觉测定时,用无臭空气连续稀释至嗅辩员阈值时的稀释倍数。无量纲嗅觉阈值:可以嗅觉气味存在的感觉阈值或能够定出气味特性的识别阈值。2018年征求意见稿 恶臭污染物排放限值标准目录/Contents0405060102恶臭污染监测相关标准介绍恶臭嗅觉实验室建设恶臭气体嗅辩试验结果计算与评价质量控制与保证03臭气样品采集学习目标1、掌握恶臭气体臭气浓度的排放控制要求及检测方法;2、掌握臭气浓度测定实验室的设计要求;知识目标技能目标1、掌握真空箱采集有组织排放气体臭气浓度样品的方法;2、能利用真空瓶采集无组织排放恶臭气体;3、能完成臭气样品的嗅辨试验;4、能准确记录和判定嗅辨结果。1、训练学习和应用标准检测方法的能力;2、提高多人协作监测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3、强化科学、依法、诚信的检测人员职业素养;4、牢固树立监测过程质量意识。素质目标01恶臭污染监测相关标准恶臭污染监测相关标准恶臭嗅觉实验室建设技术规范 HJ 865恶臭污染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 905环境空气和废气 臭气的测定 三点比较式臭袋法 HJ 1262规定了恶臭嗅觉实验室的选址、布局以及内部设计等技术要求;适用于恶臭嗅觉实验室的建设。适用于实验室分析方法进行环境空气、有组织排放源和无组织排放源排放的恶臭污染监测;重点规范了不同类型恶臭气体的采样。适用于环境空气、无组织排放监控的空气和固定污染源废气样品中臭气的测定;重点规范嗅辩实验和结果计算,以及质量控制要求。恶臭污染监测相关标准02恶臭嗅觉实验室建设恶臭嗅觉实验室建设技术规范 HJ 865选址恶臭嗅觉实验室应远离异味污染源及噪声源,如与其他实验室相邻,应有效隔离,并设置独立的进出通道。恶臭嗅觉实验室选址时,应对拟建恶臭嗅觉实验室室外的空气进行臭气浓度测定,臭气浓度最大值应小于10。布局——独立的采样准备室、样品配制室和嗅辩室,设置样品传递窗样品传递窗恶臭嗅觉实验室建设技术规范 HJ 865内部设计实验室内墙、门、窗、地面需采用无味、低吸附性的材质,嗅辩室应有效隔音;实验台宽度不小于0.75m,采样准备室实验台总长度不小于1.5m,样品配制室实验台总长度不小于4.0m。嗅辨台高度为0.80m,通过隔板分隔成6个独立的嗅辨位,每个嗅辨,位长度不小于10m,宽度不小于0.50m,隔板高度不小于0.30m。噪音低于45 dB(A);室内温度17~25℃,波动不超过±3℃;相对湿度40~70%设置通风计空气净化装置,无异味设置安全标识环境条件03臭气样品采集恶臭污染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 905采样点位有组织排放源:依据GB/T 16157中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的相关要求进行。无组织排放源:依据HJ/T 55中的相关要求进行,一般至少选择3个点位,并设置参考点。采样频次有组织排放源a)连续有组织排放源按生产周期确定采样频次,样品采集次数不小于3次,取其最大测定值。生产周期在8h以内的,采样间隔不小于2h;生产周期大于8h的,采样间隔不小于4h。b)间歇有组织排放源应在恶臭污染浓度最高时段采样,样品采集次数不小于3次,取其最大测定值。无组织排放源a)连续无组织排放源每2h采集一次,共采集4次,取其最大测定值。b)间歇无组织排放源应在恶臭污染浓度最高时段采样,样品采集次数不少于3次,取其最大测定值。采样方法1、真空瓶采样将除湿定容后的真空瓶,在采样前抽真空至负压1.0×105 Pa。观测并记录真空瓶内压力,至少放置2小时,真空瓶压力变化不能超过规定负压1.0×105 Pa的20%,否则不能使用,更换真空瓶。系统漏气检查:关上采样管出口三通阀,打开抽气泵抽气,使真空压力表负压上升到13kPa,关闭抽气泵一侧阀门,如压力在1min内下降不超过0.15kPa,则视为系统不漏气。接通采样管路,打开真空瓶旋塞,使气体进入真空瓶,然后关闭旋塞,将真空瓶取下。采样方法2、真空采样箱——气袋采样打开采样气体导管与采样袋之间阀门,启动抽气泵,抽取气袋采样箱成负压,气体进入采样袋,采样袋充满气体后,关闭采样袋阀门。采样前按上述操作,用被测气体冲洗采样袋三次。采样结束,从气袋采样箱取出充满样气的采样袋,送回实验室。注∶排气温度较高时,应注意气袋的适用温度。思考采样方法真空瓶采样真空瓶为玻璃材质,防止破碎;根据采样点位数和采样频次,规划采样瓶数量;采样前和采样后都要防止真空瓶漏气;真空瓶的橡胶塞可能有异味,注意及时更换;真空瓶应清洁。采样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真空箱—气袋采样根据采样点位数和采样频次,规划气袋数量;注意气袋清洁,避免异味残留污染;采样前和采样后都要防止气袋漏气。做好采样工作规划落实质量控制措施职业素养04恶臭气体嗅辩试验嗅辩试验(1)试剂材料标准嗅液:甲基环戊烷等五种,优级纯活性炭:选用食品医用级细颗粒状后形态或活性炭棉。物质 甲基环戊酮 β-苯乙醇 异戊酸 γ-十一烷酸内酯 β-甲基吲哚气味 甜锅巴气味 花香 汗臭气味 成熟水果香 粪臭气味能够分辨出五种标准嗅液纸条嗅辩试验(2)仪器设备——无臭空气净化装置A-三升无臭袋;B-供气分配器;C-玻璃瓶;D-活性碳;E-气体分散管;F-进气口;G-供气量控制调节注射器∶硼硅玻璃材质。型号包括300ml、100ml、50ml、10ml、5ml、1ml、500μl、100μl,根据实验具体需要,可增加其他型号注射器。注射器针头∶不锈钢材质。针头直径选择1.2mm、0.9mm、0.6mm,根据实验具体需要,可增加其他型号注射器针头。3L嗅辨袋:选用PET或PVF等无味材质。出口处附有内径10mm,外径12mm,长6cm的玻璃管及硅胶塞,3个为一组。嗅辨袋充入气体后即为嗅辨气袋。嗅辨袋连接头:硼硅玻璃材质;硅胶管和硅胶塞∶硅橡胶材质;配气系统连接管∶PTFE材质。嗅觉试验方法科学准确公正禁止吸烟避免鼻炎/感冒避免使用香水/化妆品嗅辩员状态三点比较式臭袋法HJ 1262-2022嗅辩小组: 6名嗅辩员 1名配气师 1名鉴定师嗅觉试验S1:准备18只气袋,分成6组,每组3个。S2:将气袋充满无臭空气。S3:利用注射器,从真空瓶中准确抽取一定体积的气体。取样量影响稀释倍数,决定测量结果准确性。S4:每组气袋中随机选择1个,将样品全部注入该气袋。准确抽取到预定刻度固定污染源有组织排放源样品最少需要4组。嗅觉试验取样准确,安全防护,随机配制,准确记录A123BCDEF嗅觉试验在3L无臭袋中注入样品的量,mL 100 30 10 3 1 0.3 0.03 0.01 ...稀释倍数 30 100 300 1000 3000 1万 10万 30万 ...稀释梯度可由配气员(必须是嗅觉检测合格者)首先对采集样品在3L无臭袋内按上述稀释梯度配制几个不同稀释倍数的样品,进行嗅辨尝试,从中选择一个既能明显嗅出气味又不强烈刺激的样品,以样品的稀释倍数作为配制小组嗅辨样品的初始稀释倍数。05结果计算与评价结果计算与评价环境空气和无组织排放废气嗅辨员进行嗅后,嗅辨结果以嗅辨气袋号(1、2、3)+自信度(猜测或肯定)给出;鉴定师进行判定,答案正确+肯定时,记为正确;答案正确+猜测时,记为不明确;答案错误时,记为错误。M=181.00×+0.33×+0.00×——嗅辩正确个数——嗅辩错误个数——嗅辩不明个数当M值大于0.58时,则继续按10倍梯度扩大对臭气样品的稀释倍数并重复试验和计算,直至得出M1和M2,满足:0.58<M1<1;M2<0.58当第一级10倍稀释样品平均正解率小于(或等于)0.58时,不继续对样品稀释嗅辨,其样品臭气浓度以“<10”或“=10”表示。结果计算与评价环境空气和无组织排放废气式中:Y—样品臭气浓度;t1—小组平均正解率为M1时的稀释倍数;t2—小组平均正解率为M2时的稀释倍数。平均正解率11.65/18=0.65(M1)FEDCBA嗅辨员判定结果321实验次序100(第二阶段)稀释倍数平均正解率6.99/18=0.39(M2)FEDCBA嗅辨员判定结果321实验次序10(第一阶段)稀释倍数结果计算与评价环境空气和无组织排放废气结果计算与评价固定污染源有组织排放废气将嗅辨员每次嗅辨结果汇总至答案登记表,每人每次所得的正确答案以“ ”表示,不正确答案以“×”表示。稀释倍数 30 100 300 1000 3000 1万 3万 个人嗅阈值 个人嗅阈值平均值对数值(lga) 1.48 2.00 2.48 3.03 3.48 4.00 4.48 嗅辨员 A 0 0 0 × 2.74B 0 0 0 0 0 × 3.74 C 0 0 0 0 × 3.24 D 0 0 0 0 × 3.24 (1)计算个人嗅阈值Xi:式中:a1—个人正解最大稀释倍数;a2—个人误解稀释倍数;(2)计算平均个人嗅阈值:(3)计算臭气浓度:06质量控制与保证0102030405新采购的实验材料需进行空白实验;定期开展空白实验,确保材料没有被显著污染无平行实验要求能够分辨出五种标准嗅液纸条建立嗅辩员资料库,每月1天嗅觉检测根据资料库选择合适的嗅辩员环境管理要求无组织和有组织的真空瓶具不能混用采样袋和嗅辩袋不得重复使用使用无油空压机,确保稀释空气无臭嗅辩后嗅辩袋应在通风橱内排气嗅辩员试验当体不使用有气味物质准确记录试验数据空白试验嗅辩员要求嗅辩室采样要求实验要求质量与安全意识六、质量控制与保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