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滴定分析 教案(表格式)-《化学分析检测》同步教学(化学工业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滴定分析 教案(表格式)-《化学分析检测》同步教学(化学工业出版社)

资源简介

授课章节任务/项目 项目一 分析检验工作准备 授课方式 理论课□ 实践课□理实课 其 他□ 授课次数
授课内容 1.1 滴定分析 计划课时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1. 掌握滴定分析的概念、基本术语及其分类;2. 掌握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能力目标: 能根据化学反应的特点选择适宜的滴定分析方法。 素养目标:1.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2. 树立岗位规范操作和安全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滴定分析的概念、基本术语及其分类难点: 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处理方法:利用多媒体教学法通过动画演示加深对概念及原理的理解。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视频、参考教材
教学过程 主题/任务/活动 教学方法/教具 时间分配
课堂教学 新课导入 启发引导 / PPT 1min
滴定分析的概念、基本术语 启发引导 讲授 多媒体教学 /PPT 图片 动画 1min50s
滴定分析法的分类 图示 启发引导 讲授 多媒体教学/PPT 图片 动画 2min
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 启发引导法 归纳总结法 讲授法/PPT 1min
本节小结 讲授/PPT 30s
作业/技能训练 课后习题
教学评估 根据学生课堂讨论及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教 学 设 计
【新课导入】通过对化学分析检测任务的回顾,引入滴定分析法的概念。【新课内容】滴定分析 1.概念 滴定分析就是用滴定管将标准溶液滴加到待测物的溶液中,通过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的到达,根据标准溶液的浓度和所消耗的体积,算出待测组分的含量。 2.滴定分析法的特点1.准确度较高,相对误差不大于0.1%;2.测定常量组分含量一般在1%以上;3.简便快速,可测定多种元素,该法常作为标准方法使用。二、滴定分析的常用术语滴定:用滴定管向待测溶液中滴加标准溶液的操作过程;标准溶液: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一般达到四位有效数字);化学计量点:滴加的标准溶液与待测组分恰好反应完全的“点”;滴定终点:指示剂变色,停止滴定的点;滴定误差: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点不符合所产生的误差;指示剂:在固定的条件时变色,被利用来指示滴定终点;滴定曲线:描绘出滴定过程中溶液(pH、pM、电极电位φ值)的变化情况,所得的V- (pH、pM、电极电位φ值)关系曲线。三、滴定分析的分类1.按照化学反应酸碱滴定:以质子传递反应为基础。沉淀滴定:以沉淀反应为基础。氧化还原滴定: 以配位反应为基础。配位滴定: 以氧化还原反应为基础。2.按照滴定方式直接滴定间接滴定概念:通过另外的化学反应,以滴定法定量进行。适用范围:主要适用于不能与滴定剂起化学反应的物质。3)置换滴定:a. 概念:先用适当试剂与待测物质反应,定量置换出另一种物质,再用标准溶液去滴定该物质的方法。b. 适用范围:主要适用于无明确定量关系的反应。4)返滴定a. 概念:指先准确定量加入过量标准溶液,使与试液中的待测物质或固体试样进行反应,待反应完成以后,再用另一种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标准溶液的方法。b. 适用范围:主要适用于反应较慢或难溶于水的固体试样。四、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 1. 反应定量完成。也就是计量关系明确、无副反应且反应完全(≥99.9% ) ;2. 反应速度快;3. 有比较简便的方法确定反应终点【课堂小结】 1滴定分析法的概念、基本术语;2.滴定分析的分类;3.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 启发引导法启发引导法多媒体教学法讲授法利用动画讲解滴定分析法的概念,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启发引导法归纳总结法讲授法引导学生分析滴定分析法的概念,归纳总结滴定分析法的特点。讲授法图示法通过图片形象地展示滴定曲线的概念,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多媒体教学法讲授法利用动画形象展示酸碱滴定、沉淀滴定的原理,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启发引导法归纳总结法讲授法讲授直接滴定、间接滴定、置换滴定、返滴定的概念,引导学生分析直接滴定、间接滴定、置换滴定、返滴定的适用范围。启发引导法归纳总结法讲授法通过对滴定分析概念的回顾,启发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讲授法。
课后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