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项目二 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概述、总则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基本结构分析影响预测辅助分析措施一、概述概述可简要说明建设项目的特点、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分析判定相关情况、关注的主要问题及环境影响、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结论。1.1项目由来(项目背景)1.2建设项目的特点1.3评价工作程序1.4项目相关判定1.5关注的主要问题1.6环境影响评价主要结论1.1 项目由来(1)项目建设单位决策该项目建设的背景(即建设目的,由建设单位提供);(2)拟建项目的主要内容(项目主体工程的内容);(3)依据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法规,确定项目是需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4)说明评价单位接受评价委托的情况;(5)说明编制该项目环评报告书的作用与用途。对于经专家评审后修改报批的报告书还要在此补充说明专家评审时间。评价工作程序来自总纲的写法项目相关判定。可以包括产业政策相符性判定、环保规划相符性判定、区域规划相符性判定、土地利用规划相符性、平面布局合理性判定等。项目的特点,主要说明该行业的污染特点。例如以水污染为主还是大气污染为主的项目。水污染项目是属于哪种类型的废水?(印染废水、电镀废水等简单说明)主要关注问题,即评价重点。根据项目特点,报告评价重点对应是哪些方面等。评价结论。要突出“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环评报告书的总则部分主要是规定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应遵循的依据、评价因子与评价标准,确定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范围、相关规划及环境功能区划、主要环境保护目标等。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部分:2.1编制依据 2.5评价范围2.2评价因子 2.6环境保护目标2.3评价标准 2.7环境功能区划2.4评价等级二、总则2. 总则--编制依据编制依据一般分为法规依据、技术依据和其它依据三大部分,仅用条目形式列出,不必给出具体条文内容。法规依据又可分为全国性法律法规及规章、地方性法律法规及规章两部分。一般是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的,在全国或地方区域普遍施行有效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政府规章和各种规范性文件。列出时除了给出法规的全称外,还要给出相关法规的最新修订发布和实施时间及制定机关。法律依据(例子)(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4月修正);(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年修订);。。。。及时更新颁布、修订的时间。过了期的法律条文是没有法律效力的,不可作为依据法规依据(例子)1、全国性法规依据(1)《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44号,2002年);(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5年6月1日起施行);(3)《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务院 [2005]39号);2、地方性法规及规范性文件(1)《****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府函[2011]29号)(3)《印发****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实施意见的通知》(*府[2010]19号)2.总则—编制依据(续)技术依据一般包含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环境标准两部分。其中环境标准又可分为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与控制标准、其它环境技术政策与规范等三部分。在具体选择时要列出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真正使用的技术依据,同时需要注意相关技术依据的最新修订发布与实施时间。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例子)(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2.1-2011);(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3)《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5085.1~3-2007);(4)《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HJ/T298-2007),2007年7月1号实施其它依据是与项目直接相关的资料,一般包括建设单位提供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计划书),环评委托书,以及政府及其相关部门针对项目建设内容或选址选线方案给出的相关批文(例如项目用地的土地预审批文、项目所在地局部环境功能区划核准批文等)。1)经专家组或技术评估机构评审评估后修改报批的报告书,要在“编制依据”的其它依据中补充报告书专家评审意见或技术评估机构的评估意见。2)在编制报告书阶段搜集到的与项目紧密相关的证明文件或材料(例如主要原辅材料和能源成分化验单据、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报告、危险废物委托处理意向协议、污染排放总量来源核准批文等),也要在“编制依据”的其它依据里列出名单。项目所在环境功能区划属性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功能属性应根据环境现状初步调查结果确定,主要是搜集相关环境功能区划文件进行查阅核对(配图说明)。当涉及的小河流或农村地区的噪声功能区划没有明文规定时,应由环评人员依据有关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拟定具体方案报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核准,在编制依据中应列明该核准文件名称及发文单位和文号。根据老师提供的资料,写出**医院所在地环境功能属性表。评价因子和评价标准评价因子分列现状评价因子和预测评价因子。现状监测评价因子(可简称监测因子)是指项目产生的所有污染因子或破坏因素可能带来环境质量变化的相关指标因子,因子数量相对较多。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因子(可简称预测因子)则是选择项目排放源强较大且环境相对敏感的因子,因子数量相对较少,但是影响环境质量的关键因子。医院评价因子有哪些?水:现状评价因子: pH、水温、DO、氨氮、 SS、总磷、 COD、 BOD5、 LAS、粪大肠菌群共10项。预测评价因子: COD、氨氮、粪大肠菌群气:现状评价因子: SO2、 NO2、 PM10、PM2.5、CO、O3、臭气、TVOC预测评价因子: SO2、 NOx、 PM10、 TVOC评价标准给出各评价因子所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排放标准及具体限值。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项目各环境要素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一般简称为评价等级)是根据该要素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规定,结合相应项目特征和环境特征确定的(具体确定方法见各要素环境影响评价专业课程)。评价等级的不同决定了不同的评价范围要求,也决定了相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环境影响预测等方面不同的技术深度,有的还涉及到对工程分析内容的不同程度要求。一、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一、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二、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二、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三、大气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四、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确定和水、大气一样,声环境影响评价也划分为三个评价等级,定级依据有三个:1、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声环境功能区类别2、项目建设前后噪声级变化情况3、受建设项目影响的人口数量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划分评价工作等级 声环境功能区类别 声环境质量变化程度 影响的人口数量一级评价 0类区域 增高量达5dB(A)以上(不含5dB(A)) 显著增多二级评价 1类、2类地区 增高量达3dB(A)~5dB(A)(含5dB(A)) 增加较多三级评价 3类、4类地区 增高量在3dB(A)以下(不含3dB(A)) 变化不大评价范围根据各环境要素评价等级的确定,划定评价范围。环境敏感目标环境敏感目标一般也可称为环境保护对象或环境保护目标,一般是指在项目评价范围内的所有对项目产生的污染和生态破坏因素敏感的对象。www.themegallery.com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