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1张PPT)项目二 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基本结构分析影响预测辅助分析措施五、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五、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1.环境影响预测分析的基本类型根据项目对各环境要素环境影响程度的大小,可以把环境影响预测分析分为定量的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简要的(定性或半定量)环境影响分析两大类。其中简要的环境影响分析根据项目不同的过程阶段又可分为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和退役期环境影响分析。(1)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环境影响预测评价一般是在项目环境影响程度较大,相关环境要素评价工作等级二级及以上时,需要采用复杂的预测模式进行的定量的详细预测和评价。例如水泥生产企业建成后对大气环境影响的预测与评价。五、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1)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环境影响预测评价一般是在项目环境影响程度较大,相关环境要素评价工作等级二级及以上时,需要采用复杂的预测模式进行的定量的详细预测和评价。例如水泥生产企业建成后对大气环境影响的预测与评价。(2)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是在项目正常工况运行时相关环境要素评价等级三级及以下(环境影响程度较小)的时候,对相关要素的环境影响进行定性或半定量的简要分析与评价。例如医院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对大气环境影响的分析。1.环境影响预测分析的基本类型(2)(3)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是针对项目在施工阶段因为各种施工内容对空气、水、声及生态产生的影响进行简要的分析。一般是施工过程时间较短(两年以内),施工内容不多(不涉及到开山取土)或施工影响规模较小(面积2km2以内或长度50公里以内),施工影响对象不敏感(施工范围内不存在环境敏感目标)的情况下进行的环境影响简要分析。这时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不必单独设章。1.环境影响预测分析的基本类型(3)当施工期很长且施工内容复杂或施工影响规模较大,又存在环境敏感对象时,要有针对性的选择项目重点环境影响要素(一般是生态要素,在城市区域的项目还要考虑噪声和大气要素)进行深度的环境影响预测评价。这时报告书应设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专章,有的还需要把施工期的主要环境影响要素单独设章。例如,高速公路项目的施工期很长且施工内容多、影响规模大,一般沿线都会有生态、噪声和大气敏感点,因此要对其施工期的环境影响进行深度的预测分析评价,其报告书应设置“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和“施工期其它环境影响评价”两个专章。1.环境影响预测分析的基本类型(4)(4)退役期环境影响分析退役期环境影响分析一般是对项目停止使用(或搬迁后)仍然可能对环境产生污染或生态影响的项目进行的分析评价。例如矿山开采完毕后尾矿渣堆放占地对生态的影响、尾矿渣渗滤液对水环境(包括地下水)的污染等。当退役期某种污染要素影响规模较大时,应当重点进行深度的定量预测分析。例如金属矿山尾矿渣渗滤液(大多含有重金属、硫化物、酸腐蚀性等有毒有害物质)对水环境(包括地下水)、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2.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的程序与要求(1)预测评价的基本程序针对需要进行定量预测评价的环境要素(目前技术导则有明确规范的有地表水、地下水、大气、噪声和土壤),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基本程序如下:①给出污染源项特征参数(来自于工程分析,重点)瞬时源强、排放方式、预测因子②给出预测环境条件(本章节审查重点一)水文参数 :纳污水体给出具体形状、规模,流速流向、潮汐规律气象参数:下垫面地形特征、近地面气象观测数据、高空气象观测数据声环境参数:障碍物类型、影响对象的竖向分布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的基本程序(2)③选择合适的预测模式及参数(审查重点二)结合项目污染源项特征及环境参数条件,选择恰当适用的预测模式 ,并给出参数取值及其依据。④给出相关评价标准要在环境现状调查确定项目影响范围内环境功能区划类型的基础上,给出预测评价因子(污染物)的环境质量评价标准值,以便对预测结果进行评价。⑤制作背景底图预测结果一般都需要用分布图的方式表达,因此要根据相应要素评价范围预先制作好评价范围内的背景底图,一般要用带有敏感目标分布的地形图或卫星照片地图做底图。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的基本程序(3)⑥利用预测软件进行预测打开相应预测软件、选定预测模式、载入背景底图,输入污染源项特征参数和环境条件参数、设定预测结果表达参数(预测距离步幅、预测数据步幅等)、启动软件预测计算功能、查看并保存相关预测结果。⑦预测结果评价针对预测因子,评价项目的影响值叠加环境质量现状背景值之后的预测结果是否能够达到相应环境质量标准要求。如果预测结果全部达标的,一般要计算预测结果的占标率。如果出现不达标的,除了占标率外,一般还要给出超标区域(点)、超标幅度等指标。环境影响预测的基本要求(1)(2)预测的基本要求①预测因子应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同一毒害类型的多种污染物一般选择1-2个排放量大的因子做代表。项目排放的污染物中环境容量接近饱和或已经超标的应作为典型对象选为预测因子。②预测模式必须符合项目具体的排放源特征和纳污环境特征。③预测的项目影响值(或叫“项目贡献值”)应在叠加背景值之后才能与评价标准进行比较评价。环境影响预测的基本要求(2)④预测结果出现超标时,要分析识别出超标区域(点)、超标时段,计算超标幅度,并说明超标区域是否覆盖环境敏感点或覆盖哪些敏感点。⑤给出所有环境敏感目标预测结果,如果敏感目标有超标因子,则应给出相应改善对策措施要求,然后按照改善后的预测条件重新进行预测评价,直到正常工况下没有超标情况发生为止。环境影响预测的基本要求(2)⑥对于非正常工况瞬时排放源强大且持续时间相对较长的,也应进行预测评价。⑦对于事故排放的预测,一般可在环境风险评价章节进行,也可在相应要素环境影响预测章节进行(此时环境风险评价章节可引用相应预测评价结论)。预测评价结论的基本要求(1)(3)预测评价结论表达方法①对于预测结果采用占标率进行评价,(1)项目贡献值部分的占标率;(2)叠加背景值后的占标率。②考虑是否会导致相应要素环境功能级别的改变。预测评价结论的基本要求(2)③达标区的建设项目:若出现超标情况,认为环境影响是不可接受。此时必须提出采取相应有效措施减轻影响、确保影响区域环境质量达标的要求。并根据改变预测条件后重新预测能够达标的结果,给出相应对策措施。④不达标区的建设项目:在考虑区(流)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要求、削减替代源的基础上,同时满足污染控制有效性评价、水环境影响评价的情况下,认为环境影响可以接受,否则认为环境影响不可接受。预测评价结论的基本要求(3)⑤对事故排放时预测结果严重超标的,应提出预防事故发生的工程措施和管理措施要求,并提出应急预案。⑥对于非正常工况排放时预测结果超标的,应提出非正常工况时的污染治理要求。环境影响分析内容与要求(1)3.环境影响分析内容与要求对于不需要进行定量预测评价的环境影响因素,可参照环境影响报告表中有关环境影响分析的要求进行简要的环境影响定性分析。(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首先要说明项目施工内容与施工方法,然后有针对性的说明各施工内容及施工方法产生的污染物或生态影响因子,并提出相应环境保护措施要求。环境影响分析内容与要求(2)(2)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可参照环境影响报告表的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的要求,对相关环境要素从三个层次进行分析总结:①介绍该污染因素的主要污染物产生及排放量②介绍计划采取及必须补充和改进的环保措施方案及要达到的治理效果③简单分析各污染物排放或生态影响因子对环境质量的影响(3)退役期环境影响分析退役期环境影响分析可参照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方法进行三个层次的分析说明。本节重点1、环境影响预测分析的基本类型2、预测评价的基本程序(7个步骤)3、预测评价结论需要先明确属于达标区还是不达标区,然后给出相应结论。本节内容结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