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七年级生物下册 预习篇4.4 输血与血型1.血量:占体重的7%-8%。2.血型: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O型,这就是ABO血型。人类还有其他血型分类系统,如Rh血型系统,汉族人中99%是Rh阳性,1%是Rh阴性(熊猫血)。3.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紧急情况下,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接受(输入)少量O型血。(成分输血:如血小板减少的病人,就只需输入血小板;烧伤病人输入血浆。即病人缺什么输什么)4.倡导无偿献血:从1998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ml血液不会影响健康。1.陈东在地震灾区的废墟中被救出后需输血,经检验他的血型为B型,此时输血可以输( )A.A型血 B.B型血 C.AB型血 D.O型血【答案】B【分析】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如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详解】一般来说,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只有在紧急情况下,如果找不到同型血,O型血可以少量的输给其他三种血型的病人,AB型血的病人原则上可以接受所有血型的血液。因为陈东的血型是B型,所以根据输血原则,应该给其输B型血,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2.一个健康成年人一次献血多少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A.200~400毫升 B.400~500毫升 C.500~600毫升 D.600~700毫升【答案】A【分析】血液的总量占体重的7%~8%。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次失血超过体内血量的30%(1200~1500毫升),就会发生生命危险。一次失血超过体内血量的20%(800~1000毫升),就会出现头晕、眼前发黑和出冷汗等症状。但是一次失血不超过体内血量的10%(约400毫升),所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期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详解】从1998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鼓励公民自愿献血,无偿献血的年龄是18~55周岁,男体重大于等于50公斤,女体重大于等于45公斤,经检查身体合格者,可以参加献血。每次可献血200~400毫升,两次献血间隔期应为6个月,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3.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示意图,图中所标注的是不同的血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B.③富含血红蛋白,成熟时没有细胞核C.②有细胞核,人体出现炎症时,数量会明显增加D.A型血患者输入B型血时,①会凝集成团【答案】D【分析】图中①血小板,②白细胞,③红细胞。【详解】A.①血小板是体积最小的血细胞,无细胞核,形状不规则,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A正确。B.③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也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B正确。C.②白细胞中有细胞核,能吞噬病菌,有防御保护功能。人体出现炎症时,白细胞的数量会明显增加,C正确。D.输血应输同型血,A型血患者输入B型血时,③红细胞会凝集成团,D错误。故选D。4.某AB型血的癌症患者由于化疗导致血小板大量减少危及生命。为救治该患者需要马上输血。下列关于输血与血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B.根据“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只输入血小板成分,提高病人输血治疗效果C.由于血库缺乏AB型血,为及时救治病人,可快速地输入大量A型或B型血D.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答案】C【分析】人类的ABO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输血时必须先明确输血的原则和输血的规律,并会灵活运用。临床上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在没有同型血的情况下,在不出现血液凝聚现象的前提下,可以考虑输其它血型的血。【详解】A.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如血型为A型的人,要输入A型血,A正确。B.该患者血小板大量减少危及生命,根据“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成分输血),只输入血小板成分,提高病人输血治疗的效果,B正确。C.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是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为及时救治AB型血的癌症患者,可缓慢地输入少量A型或B型血,C错误。D.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因为所丧失的血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D正确。故选C。5.第18个世界献血者日主题是“献血,让世界继续跳动”。下列有关献血和输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国提倡18~55周岁的公民自愿献血B.健康成年人一次献血200mL不会影响健康C.患有乙肝、艾滋病等疾病的公民禁止献血D.紧急情况下,其他血型的病人可以缓慢输入少量AB型血【答案】D【分析】成年人的血量为体重的7%~8%。医学研究证明,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400mL,血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恢复到正常水平。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mL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详解】A.从1998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A正确。B.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mL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而且还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B正确。C.乙肝、艾滋病具有传染性,因此患有乙肝、艾滋病等疾病的公民禁止献血,C正确。D.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只能输给自己,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D错误。故选D。6.每年的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下列关于献血与输血的叙述错误的是( )A.健康的青少年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B.患有新冠肺炎、猴痘、流感等传染病的病人禁止献血C.在没有同型血且紧急的情况下,AB型血的病人可输入A型血D.成分输血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可避免血液浪费【答案】A【分析】(1)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2)输血时不一定都是输全血,临床上要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浆成分输入病人体内。(3)我国鼓励无偿献血的年龄是18~55周岁,男体重大于等于50公斤,女体重大于等于45公斤,经检查身体合格者,都可以参加献血。每次可献血200~400毫升,两次献血间隔期应为6个月。【详解】A.失血时如果一次不超过400毫升,所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所以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但是,青少年属于未成年人,不能献血,A错误。B.患有新冠肺炎、猴痘、流感等传染病的病人禁止献血,容易造成传染,B正确。C.AB型血的人,可以接受AB型、A型、B型、O型,可以输给AB型。可见,在没有同型血且紧急的情况下,AB型血的病人可少量输入A型血,C正确。D.成分输血是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液成分进行输血。成分输血既提高了输血治疗的效果,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又避免了血液浪费,D正确。故选A。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成年人体内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10%B.如果健康成年人一次失血800毫升,就一定会发生生命危险C.在情况紧急时,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缓缓地输入少量的AB型血D.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答案】D【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无偿献血的原则及意义。解答时可以从无偿献血的原则、意义、要求等方面来分析。【详解】A.成年人体内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A错误。B.一个成年人失血量少于400毫升时,1次失血量不超过血液总量的10%,可以没有明显的症状,不用输血;当失血量在800-1000毫升时即20%,会出现面色、口唇苍白,皮肤出冷汗,手脚冰冷、无力,呼吸急促,脉搏快而微弱等症状,可以输血;当失血量在1200到1500毫升时即30%时,可能会发生生命危险,B错误。C.在没有同型血而情况又十分紧急时,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O型血,C错误。D.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鼓励公民自愿献血,无偿献血的年龄是18-55周岁,男体重大于等于50公斤,女体重大于等于45公斤,经检查身体合格者,可以参加献血。每次可献血200-300毫升,两次献血间隔期应为6个月。血液的总量占体重的7%~8%。一个健康的人,按规定献血,对身体不会有任何影响,还会刺激人体的造血功能,D正确。故选D。8.下列几种输血情况,哪种会出现危险( )A.O型血输给B型血的人 B.A型血输给A型血的人C.B型血输给AB型血的人 D.AB型血输给A型血的人【答案】D【分析】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注意:虽然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原则是输同型血。【详解】由分析可知,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它不能输给其他血型的人,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它只能接受O型血。 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可见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9.医疗救助,输错血型时,会凝集成团并阻碍血液循环的是( )A.红细胞 B.血小板 C.白细胞 D.血浆【答案】A【分析】ABO血型系统包括:A型、B型、AB型、O型四种血型,输血要以输同型血为原则。【详解】A.人类有多种血型系统,其中最基本的是ABO血型系统。包括A型、AB型、B型和O型四种血型。当含有A(或B)凝集原的红细胞与含有抗A(或抗B)凝集素的血清混合时,由于相对抗的凝集原和凝集素(如A与抗A) 的相互作用,使红细胞凝集成团,堵塞小血管,引起血液循环发生障碍。所以,输血时必须注意血型的选择,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如果血型不合,红细胞会发生凝集成团的现象,阻碍血液循环,引发生命危险,A正确。B.血小板是体积最小的血细胞,无细胞核,功能是止血和加速凝血,B错误。C.白细胞是体积最大的血细胞,有细胞核,功能是吞噬细菌和防御疾病,C错误。D.血浆的主要成分是水,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D错误。故选A。10.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心脏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B.通常一次义务献血量为200--400m1C.贫血患者的红细胞数量不一定偏低D.O型血可以接受其他三种血型的血液【答案】D【分析】心脏内的瓣膜:房室瓣位于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瓣膜,只能向心室开;动脉瓣位于心室与动脉之间的瓣膜,只能向动脉开;这些瓣膜的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保证血液只能朝一个方向流动(心房→心室→动脉)。【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心脏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A正确。B.通常一次义务献血量为200-400m1,B正确。C.贫血是因为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者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造成的,C正确。D.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不能接受其他类型的血,D错误。故选D。11.如图是血涂片在显微镜下的一个视野图。 (1)血液的颜色主要决定于图中的[ ]红细胞。(2)成熟的红细胞 (填“有”或“没有”)细胞核,细胞中含有血红蛋白,具有运输 和部分二氧化碳的功能。(3)当人体某处受伤出血时,具有止血和凝血作用的是[ ] ,若伤口受病菌感染发炎,数量明显增高的是[②] 。(4)小红经常面色苍白,容易疲劳,经血液化验,红细胞的数量为3×1012个/L(女子正常值为4.2×1012个/L),据此判断可能患有 症。平时应该多吃含 和 丰富的食物。(5)④的功能是 。(6)输血应以输 为原则,若血型不同,混合时会凝集成团的是 。【答案】(1)①(2) 没有 氧气(3) ③血小板 白细胞(4) 贫血 蛋白质/铁 铁/蛋白质(5)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6) 同型血 红细胞【分析】血液分为两部分: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它们具有不同的功能。图示中①红细胞、②白细胞、③血小板、④血浆。【详解】(1)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饼状,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①红细胞之所以呈红色,就是因为含有血红蛋白。(2)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血红蛋白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此外,红细胞还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3)③血小板比红细胞和白细胞都小得多,形状不规则,没有细胞核;皮肤内的血管受损后,血液中的血小板会在出血的伤口处聚集成团;血小板破裂所释放的一些物质,能够促使血液凝固成块,这两种情况都可以堵塞伤口而止血。可见,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功能;若伤口受病菌感染发炎,数量明显增高的是②白细胞,因为白细胞具有抑制和杀死病菌的作用。(4)当红细胞的数量及血红蛋白的含量偏低,可能患贫血,因为铁是合成血红蛋白必不缺少的物质。所以平时应多吃一些含蛋白质和铁丰富的食物。(5)④血浆:淡黄色、半透明,主要成分为水(90%),还有血浆蛋白(7%),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3%)。有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的功能。(6)输血时应该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否则,红细胞会凝集成团,阻碍血液循环,严重者会危及生命。12.张老爹近来感觉身体不适,腮腺区肿痛,便到医院抽血化验。下面是他验血报告单的部分结果,请分析回答:化验项目 检验结果 正常参考值红细胞(RBC) 2.6×1010/L 3.5-5.5×1010/L白细胞(WBC) 12.5×109/L 5.0-10.0×109/L血小板(PLT) 2.8×1011/L 1.5-3.5×1011/L血红蛋白(Hb) 85g/L 110-160g/L(1)经医生诊断 (有或无)炎症,诊断依据之一是:报告单上他的 数量过多。(2)报告单显示,张老爹的红细胞和 的量都比正常值少,医生诊断他还可能患有 ,除了要吃医生开的药物外,在饮食上还应多吃一些富含铁和 的食物。(3)经鉴定张老爹的血型为B型血,若他因失血过多,原则上应该给他输 型血,紧急情况下,在没有该血型的血液时,也可以缓慢少量地向其体内输入 型血。【答案】(1) 有 白细胞(2) 血红蛋白 贫血症 蛋白质(3) B O【分析】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据表可知:红细胞的测定值低于正常值,白细胞的测定值高于正常值,血红蛋白的测定值低于正常值,血小板的测定为正常值。【详解】(1)白细胞有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人体的作用,所以当人体有炎症时,白细胞的数目会增多。杨大叔白细胞的计数高于正常值,根据他的表现,可判断他可能患有炎症。(2)血液中红细胞数量过少或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称为贫血。杨大叔的红细胞的计数和血红蛋白的含量都过少,表明他可能患有贫血病。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所以要使红细胞的数目和血红蛋白的含量增多,就要多吃富含蛋白质和铁的食物。(3)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杨大叔因失血过多急需输血,其血型为B型,因此首先考虑的应该是输同型血,即B型血。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故紧急情况下,在没有该血型的血液时,也可以缓慢少量地向张老爹体内输入O型血。13.如图为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注:[ ]内填字母或者数字) (1)心脏四个腔中壁最厚的是[ ] ,在A与C、B与D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 ,保证血液在心脏内只能单向流动。(2)当血液从血管1流出,流经①肺泡后,血液中的氧气 (填“增多”或“减少”)。在1、2、3、4四种血管中,流动脉血的是[3]主动脉和[ ] 。(3)若 ②表示小肠处的组织细胞,则血液流经 ②后,血液中的营养物质会增多。吸收的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后,会参与呼吸作用,该过程主要在细胞的 (填结构名称)中进行。(4)某人身高有190厘米,但他脚部的血液也能顺流回心脏,依赖下肢静脉中的 (填结构名称),这个结构随随着年龄增长而老化,导致静脉曲张。(5)某人患肺炎需在手背静脉处点滴青霉素进行治疗,则药物最先到达心脏的 。(6)若某人发生车祸失血过多,需要大量输血,验血得知其血型为B型,医生应给他输入 型血。【答案】(1) D左心室 房室瓣(2) 增多 4肺静脉(3)线粒体(4)静脉瓣(5)右心房(6)B【分析】据图可知,A是右心房,B是左心房,C是右心室,D是左心室。1是肺动脉,2是上、下腔静脉,3是主动脉,4是肺静脉,①是肺泡处的毛细血管,②是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详解】(1)心脏有四腔,四个腔中壁最厚的是D左心室,它是体循环的起点,射血能力强,适于血液循环途径长的体循环;心脏同侧的心房和心室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房室瓣。即在A与C、B与D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房室瓣,保证血液在心脏内只能单向流动。(2)在肺循环中,从右心室射入肺动脉的静脉血,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这样,经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所以当血液从血管1肺动脉流出,流经①肺泡后,血液中的氧气增多。在1肺动脉、2上、下腔静脉、3主动脉、4肺静脉四种血管中,流动脉血的是3主动脉和4肺静脉。(3)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主要部位是所有活的细胞,场所是细胞中的线粒体。若②表示小肠处的组织细胞,则血液流经②后,血液中的营养物质会增多。吸收的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后,会参与呼吸作用,该过程主要在细胞的线粒体中进行。(4)在我们人的四肢的静脉内表面通常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所以某人身高有190厘米,但他脚部的血液也能顺流回心脏,依赖下肢静脉中的静脉瓣,这个结构随随着年龄增长而老化,导致静脉曲张。(5)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二者通过心脏连结成一个完整的循环途径。某人患肺炎需在手背静脉处点滴青霉素进行治疗,则药物到达肺部所经历的途径是:药物→各级静脉→2上腔静脉→A右心房→C右心室→1肺动脉→①肺部毛细血管→肺。所以药物最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6)输血原则是以输同型血为原则,避免发生凝集反应,危及生命。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其它血型的血,O型血可以输给其它血型的人,但输血时要慢且少。因此,若某人发生车祸失血过多,需要大量输血,验血得知其血型为B型,医生应给他输入B型血。14.下面为人体血液循环途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注:[ ]内填序号,横线上填名称) (1)人体血液循环包括 和 两条循环途径。(2)静脉血变为动脉血的场所是[ ]肺部毛细血管。(3)李大爷患急性咽喉炎,医生给他静脉注射药物(打吊针),药物到达患病部位的路径如下:上肢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 →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 →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患病部位。(4)失血过多可能危及生命,需要及时输血。输血时应以输入 为原则。紧急情况下,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 型血。【答案】(1) 体循环/肺循环 肺循环/体循环(2)8(3) 右心室 肺静脉(4) 同型血 O【分析】图示血液循环途径:1上腔静脉;2肺静脉;3主动脉;4右心房;5右心室;6下腔静脉;7身体上部毛细血管;8肺部毛细血管;9肺动脉;10左心房;11左心室;12内脏器官内毛细血管;13身体下部毛细血管。【详解】(1)人体的血液循环如图所示: 据图可知,血液循环的途径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循环途径,这两条循环途径在心脏处汇合。(2)在肺循环过程中,当血液流经8肺部毛细血管时发生气体交换,肺泡中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因此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3)李大爷感染急性咽喉炎,医生给他静脉注射药物,根据血液循环图可知,药物到达患病部位的路径如下:上肢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患病部位。(4)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但在紧急情况下,如果实在没有同型血,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是万能受血者,但输的时候要慢而少。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O型血的人是万能输血者,因此紧急情况下,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O型血。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七年级生物下册 预习篇4.4 输血与血型1.血量:占体重的7%-8%。2.血型: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O型,这就是ABO血型。人类还有其他血型分类系统,如Rh血型系统,汉族人中99%是Rh阳性,1%是Rh阴性(熊猫血)。3.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紧急情况下,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接受(输入)少量O型血。(成分输血:如血小板减少的病人,就只需输入血小板;烧伤病人输入血浆。即病人缺什么输什么)4.倡导无偿献血:从1998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ml血液不会影响健康。1.陈东在地震灾区的废墟中被救出后需输血,经检验他的血型为B型,此时输血可以输( )A.A型血 B.B型血 C.AB型血 D.O型血2.一个健康成年人一次献血多少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A.200~400毫升 B.400~500毫升 C.500~600毫升 D.600~700毫升3.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示意图,图中所标注的是不同的血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B.③富含血红蛋白,成熟时没有细胞核C.②有细胞核,人体出现炎症时,数量会明显增加D.A型血患者输入B型血时,①会凝集成团4.某AB型血的癌症患者由于化疗导致血小板大量减少危及生命。为救治该患者需要马上输血。下列关于输血与血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B.根据“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只输入血小板成分,提高病人输血治疗效果C.由于血库缺乏AB型血,为及时救治病人,可快速地输入大量A型或B型血D.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5.第18个世界献血者日主题是“献血,让世界继续跳动”。下列有关献血和输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国提倡18~55周岁的公民自愿献血B.健康成年人一次献血200mL不会影响健康C.患有乙肝、艾滋病等疾病的公民禁止献血D.紧急情况下,其他血型的病人可以缓慢输入少量AB型血6.每年的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下列关于献血与输血的叙述错误的是( )A.健康的青少年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B.患有新冠肺炎、猴痘、流感等传染病的病人禁止献血C.在没有同型血且紧急的情况下,AB型血的病人可输入A型血D.成分输血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可避免血液浪费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成年人体内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10%B.如果健康成年人一次失血800毫升,就一定会发生生命危险C.在情况紧急时,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缓缓地输入少量的AB型血D.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8.下列几种输血情况,哪种会出现危险( )A.O型血输给B型血的人 B.A型血输给A型血的人C.B型血输给AB型血的人 D.AB型血输给A型血的人9.医疗救助,输错血型时,会凝集成团并阻碍血液循环的是( )A.红细胞 B.血小板 C.白细胞 D.血浆10.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心脏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B.通常一次义务献血量为200--400m1C.贫血患者的红细胞数量不一定偏低D.O型血可以接受其他三种血型的血液11.如图是血涂片在显微镜下的一个视野图。 (1)血液的颜色主要决定于图中的[ ]红细胞。(2)成熟的红细胞 (填“有”或“没有”)细胞核,细胞中含有血红蛋白,具有运输 和部分二氧化碳的功能。(3)当人体某处受伤出血时,具有止血和凝血作用的是[ ] ,若伤口受病菌感染发炎,数量明显增高的是[②] 。(4)小红经常面色苍白,容易疲劳,经血液化验,红细胞的数量为3×1012个/L(女子正常值为4.2×1012个/L),据此判断可能患有 症。平时应该多吃含 和 丰富的食物。(5)④的功能是 。(6)输血应以输 为原则,若血型不同,混合时会凝集成团的是 。12.张老爹近来感觉身体不适,腮腺区肿痛,便到医院抽血化验。下面是他验血报告单的部分结果,请分析回答:化验项目 检验结果 正常参考值红细胞(RBC) 2.6×1010/L 3.5-5.5×1010/L白细胞(WBC) 12.5×109/L 5.0-10.0×109/L血小板(PLT) 2.8×1011/L 1.5-3.5×1011/L血红蛋白(Hb) 85g/L 110-160g/L(1)经医生诊断 (有或无)炎症,诊断依据之一是:报告单上他的 数量过多。(2)报告单显示,张老爹的红细胞和 的量都比正常值少,医生诊断他还可能患有 ,除了要吃医生开的药物外,在饮食上还应多吃一些富含铁和 的食物。(3)经鉴定张老爹的血型为B型血,若他因失血过多,原则上应该给他输 型血,紧急情况下,在没有该血型的血液时,也可以缓慢少量地向其体内输入 型血。13.如图为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注:[ ]内填字母或者数字) (1)心脏四个腔中壁最厚的是[ ] ,在A与C、B与D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 ,保证血液在心脏内只能单向流动。(2)当血液从血管1流出,流经①肺泡后,血液中的氧气 (填“增多”或“减少”)。在1、2、3、4四种血管中,流动脉血的是[3]主动脉和[ ] 。(3)若 ②表示小肠处的组织细胞,则血液流经 ②后,血液中的营养物质会增多。吸收的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后,会参与呼吸作用,该过程主要在细胞的 (填结构名称)中进行。(4)某人身高有190厘米,但他脚部的血液也能顺流回心脏,依赖下肢静脉中的 (填结构名称),这个结构随随着年龄增长而老化,导致静脉曲张。(5)某人患肺炎需在手背静脉处点滴青霉素进行治疗,则药物最先到达心脏的 。(6)若某人发生车祸失血过多,需要大量输血,验血得知其血型为B型,医生应给他输入 型血。14.下面为人体血液循环途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注:[ ]内填序号,横线上填名称) (1)人体血液循环包括 和 两条循环途径。(2)静脉血变为动脉血的场所是[ ]肺部毛细血管。(3)李大爷患急性咽喉炎,医生给他静脉注射药物(打吊针),药物到达患病部位的路径如下:上肢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 →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 →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患病部位。(4)失血过多可能危及生命,需要及时输血。输血时应以输入 为原则。紧急情况下,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 型血。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预习篇 2024年七年级生物下册 4.4 输血与血型 导学案 学生版.docx 预习篇 2024年七年级生物下册 4.4 输血与血型 导学案 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