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第十九章 财政金融的宏观调控了解信贷收支平衡的含义和实现信贷收支平衡的主要对策,进一步理解信用膨胀和信用萎缩的特点及其对实现信贷平衡的负面作用;了解财政平衡、信贷平衡和社会总供求平衡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财政、信贷平衡,对实现社会总供求平衡的重要作用;掌握货币政策的目标、工具和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进而理解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相互配合的必要性和相互配合的方式;了解金融监管的必要性和金融监管的体制,金融监管的主要内容,以及存款保险制度的功能。学习目的第一节 信贷收支概述一、信贷收支的构成信贷收支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是国民经济各部门货币收支的总和来源方项目 余额 运用方项目 余额一、各项存款 1.单位存款 其中:活期存款 定期存款 通知存款 保证金存款 2.个人存款 其中:储蓄存款 保证金存款 结构性存款 3.财政性存款 4.临时性存款 5.委托存款 6.其他存款 二、金融债券 三、流通中货币 四、对国际金融机构负债 五、其他 1 054 359.41 507 007.17 198 381.69 153 038.58 14 600.04 57 207.04 485 585.88 464 224.94 710.63 20 650.30 35 887.15 1 371.27 184.02 24 323.92 8 242.14 62 320.92 857.95 80 294.05 一、各项贷款 (一)境内贷款 1.短期贷款 2.中长期贷款 3.融资租赁 4.票据融资 5.各项垫款 (二)境外贷款 二、有价证券 三、股权及其他投资 四、黄金占款 五、外汇占款 六、在国际金融机构资产 738 589.17736 696.03298 058.36411 144.108 127.4918 431.92934.171 893.14126 718.8246 542.63669.84291 959.951 594.05资金来源总计 1 206 074.46 资金运用总计 1 206074.46 金融机构信贷收支报表(人民币部分)2014年2月 单位:亿元二、信贷收支平衡是指银行信贷资金来源与信贷资金运用相协调的对比关系。一是收大于支,称为信贷收支的存差;二是支大于收,称为信贷收支的贷差;三是收支大致相等,即信贷收支平衡。存款+现金发行=贷款存贷差额:贷款—存款=现金发行存款+必要的现金发行=贷款真实存款+必要的现金发行=必要的贷款三、信用膨胀、流动性过剩与信用萎缩信用膨胀,指银行信用提供的货币量,超过国民经济发展对货币的需要量而产生的物价上涨、货币贬值的经济现象。流动性过剩问题,实际上就是信用膨胀的问题,只是提法不同而已。信用萎缩是指贷款太少,落后于国民经济发展对贷款的需要。第二节 财政、信贷与社会总供求平衡一、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社会总供给,通常指一定时期(如1年)一个国家或地区提供的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商品和服务总量,包括本国或本地区生产活动提供的商品和劳务、进口的国外商品和输入的国外劳务等。社会总需求,是指一定时期(如1年)一国或地区发生的商品和劳务购买的总量,其中包括居民消费者购买、企业购买、政府购买和出口等。保持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平衡 :保证经济社会协调地发展。保证国民收入的合理分配。保证市场物价稳定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保证宏观调控目标的顺利实现。二、财政、信贷平衡对社会总供求平衡的重要作用社会总供求的均衡,要依赖货币供求的均衡;而货币均衡的实现,关键又在于财政、信贷的平衡。社会总供求中的“供”,指商品劳务的可供量,由商品劳务的数量和市场价格两个因素所决定。社会总供求中的“求”,指有支付能力的货币购买力形成的需求。财政、信贷对社会总供求均衡的作用,不仅仅体现总量上,还体现在结构上。第三节 货币政策一、货币政策目标(一)稳定物价(二)经济增长(三)充分就业(四)国际收支平衡二、货币政策的工具一般性工具:(一)存款准备金政策(二)再贴现政策(三)公开市场业务俗称“三大法宝”三、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货币政策从运用政策工具到实现最终目标之间的作用过程,就是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货币政策工具1.公开市场业务2.存款准备率3.再贴现率操作目标1.基础货币2.银行准备金3.短期利率中介目标1.货币供应量2.银行信贷规模3.长期利率4.汇率最终目标1.稳定物价2.充分就业3.经济增长4.国际收支平衡货币政策传导过程第四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一、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配合的必要性(一)两种政策作用的机制不同(二)两种政策在调节社会需求方面的作用和力度不同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方式(一)主辅关系(二)搭配方式紧的货币政策与紧的财政政策搭配,即“双紧”政策。松的货币政策与松的财政政策搭配,即“双松”政策。松的货币政策与紧的财政政策搭配。紧的货币政策与松的财政政策搭配。第五节 金融监管一、金融监管的意义是包括中央银行在内的金融主管机关依法对金融机构及其业务活动实施监督管理的简称。金融监管的重要性,首先与金融业的特殊性相联系。金融监管的重要性,还与金融业的高风险性相联系。加强金融监管所要达到的目的:确保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保障投资者和存款人的利益;维护信用秩序、维护金融稳定;维护金融体系公平、有效的竞争。二、金融监管体制四种模式:“一线一头”体制“双线多头”体制“一线多头”体制完全由中央银以外的专门机构履行金融监管职责的体制三、金融监管的内容(一)市场准入和退出的监管(二)对金融机构业务范围的监管(三)对金融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管(四)对金融机构违纪违规行为的处罚(五)对国际银行业的监管四、存款保险制度由官方或半官方(行业协会参与)举办的特种机构,对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所吸收的存款承担保险义务的一种制度安排。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