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课 题 语文园地 统编版 六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1课时
学 校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 1.结合学生阅读学习经验,了解多方面、多角度认识人物的方法。 2.感受夸张手法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品味翻译外国文学“信达雅”的境界。 3.积累人生格言,走进《增广贤文》。
学习 重难点 1.结合学生阅读学习经验,了解多方面、多角度认识人物的方法。 2.感受夸张手法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品味翻译外国文学“信达雅”的境界。
学情分析 经过六年的语文学习,学生对语文的认识和理解有了拓展,能大胆尝试和探究问题,对于开放性的问题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教学辅助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完成自主预习卡。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交流平台
1.分析:同学们,本单元的课文让我们接触到了一些外国文学名著,那些血肉丰满、性格迥异的人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莎士比亚曾说过:“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回忆一下,在本单元,或者在之前学习的名著中你认识了哪些鲜明的人物形象?
师生交流。相机课件出示:
汤姆·索亚——热爱自由、喜欢冒险 桑娜——善良、勇敢
武松——性格豪爽、武艺高强 诸葛亮——足智多谋、神机妙算
……
2.自由读“交流平台”,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
读名著时,我会对书里的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如,在我眼里,汤姆·索亚是一个热爱自由、喜欢冒险的孩子,同时他又很有趣,还有点儿虚荣心。从小说中的很多地方都能看出他的这些特点。
我特别留意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从中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之前学习《穷人》,读到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我想,她是多么善良而勇敢啊!
每个人都是立体的、多面的,评价人物时角度不能太单一。如,很多人觉得尼尔斯太淘气、太顽皮,但是当我读到他心里想“父母回来时,发现雄鹅不见了,他们会伤心的”,我觉得尼尔斯其实也是一个体贴父母的孩子。
3.如何评价人物:
①留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
②对书里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
③评价人物要立体化,多面化。
4.合作探究:回顾本单元课文,画出相关语句,在旁边作批注,写出自己对人物的评价和评价依据。
人 物 课 文 评 价 依 据
鲁滨逊 《鲁滨逊漂流记》 生活能力强,聪明不畏艰难 能驯养动物、培育庄稼、建房……
学习评价人物
示例:读《骑鹅旅行记》时,抓住尼尔斯、鸡群、大黑猫和牛群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我体会到尼尔斯以前是一个经常欺负小动物,喜欢恶作剧。淘气、调皮的坏孩子。但读到“父母行教堂回来时,发现熊鹅不见了,他们会伤心的”时,又可以体会到尼尔斯是一个热爱家庭、体贴父母的好孩子。
6.小结: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不是一个面,而是多面的。我们在阅读的时候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学习了《两茎灯草》,我们都知道严监生是一个吝啬鬼。但是如果通读《儒林外史》就会知道他还有慷慨与不乏人情的一面。我们要立体、多元地评价文学人物。
学习任务二:词句段运用
(一)体会夸张的妙用。
1.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加点的部分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镇上的人排着队来到撒切尔法官家,搂着两个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泪水如雨,洒了一地。
?★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
?★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2.学生自由发言,师生交流,相机课件出示:
【预设1】:“泪水如雨,洒了一地”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村里的人们看到两个得救的孩子喜极而泣的情景,写出了人们激动的心情。
【预设2】:“眨眼就到了”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节即将到来人们激动的心情,用“眨眼”写出了时间过得飞快,春节瞬间就要到来。
【预设3】:用“发疯”一词夸张地表达了八儿内心十分喜悦的心情。
【知识链接:夸张是指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突出的描绘,或者扩大,或者缩小。恰当运用夸张,可以突出所写对象的特点,激发读者的想象,增强表达效果。】
(二)对比阅读,体会夸张的写作手法的表达效果
1.对比阅读,体会表达效果。(学生阅读思考;小组交流;集体分享体会。)
(1)读一读,比一比。思考:夸张的表现手法有什么效果?
A.镇上的人排着队来到撒切尔法官家,搂着两个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泪水如雨,洒了一地。
B.镇上的人排着队来到撒切尔法官家,搂着两个获救的孩子,和他们亲吻……到处都像下雨一般掉了满地的眼泪。
(“泪水如雨”,语言简洁、形象具体地描述了人们见到汤姆和贝琪平安归来时的激动的心情和场面。)
A.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
B.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春节很快就到了。
( 所作的描述都超越了客观事实,“眨眼就到了”,并不是真的眨眼就到了,而是表现春节来临之快。)
A.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B.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非常高兴。
( “喜得快要发疯了”,通过夸张的手法把八儿过腊八节时的欢快、喜悦的心情逼真地表现出来了。)
2.教师小结:教材所给的例句中都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用言过其实的方法,增强了语句的表达效果,烘托了气氛,引起了读者丰富的想象和强烈的共鸣,也将人物或事物的情态更加生动地表现出来。同时我们在运用夸张表情达意时,也要根据实物特点合情合理地想象。
(三)仿写练习。(课件出示:盼望、饿、安静、喜欢、厚)
(1)从课件出示的词语中选择一两个词语,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2)全班展示交流。(课件出示)
★他饿得眼睛都要发绿光了。
★班级里安静得落针可闻。
★他总是犯错误,脸皮厚得像城墙。
★网上订的新书还没到,他盼望得简直是望眼欲穿了。
★她特别喜欢吃糖,恨不得每顿饭都是糖做的。
(注意:夸张不是浮夸,是合理的夸大,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
(三)品味不同译文
1.分析:请大家观察表格,看看这三个《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不同译本中的一段话,说说你更喜欢哪一个?它们有何异同? (课件出示)
2.学生交流:【预设】
(1)补充介绍马克·吐温作品风格特点的资料。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1876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小说运用了对比和夸张的写作手法,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少年儿童自由活泼的心灵,深刻讽刺了小市民的庸俗、保守、贪婪以及资产阶级和宗教的虚伪。小说的心理描写细致生动。从风格上说,专家和一般读者都认为,幽默和讽刺是他的写作特点。
(2)集体交流
预设一:我更喜欢第一个,语言简洁、凝练,能够生动地再现当时的情景,并且“前所未有”“辉煌”“泪水如雨”等词语运用恰当,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预设二:我更喜欢第三个,语言口语化,直白浅易就像我们平时说话一样,读起来比较好动,读时给人以亲切感。
预设三:我更喜欢第二个,第二句中“伟大场面”“从来没有见到过的”比“前所未有的最辉煌的”“最激动人心的”更能让读者体会当时镇上人们的心理活动,这是第一次,足以见得那天晚上的不一般。
3.师生交流异同:(课件出示):
(1)句段内容相同,但译者不同、表达方式不同。
(2)翻译外国文学应力求信、达、雅。
(3)忠实于原文谓信,文辞畅达谓达,有文采谓雅。
4.教师小结:我们选择外国文学作品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挑选不同译本。
学习任务三:日积月累
了解《增广贤文》(课件出示):
《增广贤文》为中国古代儿童启蒙书目。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是中国明代时期编写,最早见之于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据此可推知此书最迟写成于万历年间。后来,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集结中国从古到今的各种格言、谚语,才改成现在《增广昔时贤文》,通称《增广贤文》。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增广贤文》中的几句民间谚语。(课件出示《增广贤文》中的几句话)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1)指名读,再齐读。
(2)小组讨论交流:这几句民间谚语是什么意思?
3.全班交流汇报。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读书时应该下苦功夫,书中的每个字都价值千金。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别说你出发的早,还有比你更早的人。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与对方交谈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受益很大,胜过读很多年的书。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路途遥远,才可以知道马脚力的高低;经历的事情多了,时间长了,才可识别人心的善恶好歹。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临近水边,时间长了,就会懂得水中鱼的习性;靠近山林,时间长了,就会知道林中鸟儿的习性。
4.教师小结:
《增广贤文》的内容汇集了为人处世的各类谚语,很有哲理性,传统文化的思想均在里面有所体现。人们都说“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走天下”,对《增广贤文》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一读,背一背。
5.拓展积累(课件出示):
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
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相逢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
5.根据情境,引导学生选择《增广贤文》中恰当的语句填入其中。
(1)小明读书总是囫囵吞枣,不认真品读,而且他的作文总也写不好,所以妈妈教导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叔叔早晨去医院挂号,本以为自己是前几名,结果却排得很靠后。这可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跟老教授交谈过之后,我深受启发,这是我读的书中没有的道理。我不禁感慨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一些人,表面看起来很凶,相处久了才知道他的本性是善良的,还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爷爷家养了很多鸽子,他经常喂食。时间久了,爷爷就能推算出鸽子何时会下蛋,蛋壳何时才会破裂。爷爷说这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以及作用,学习了不同语言的表达的巧妙之处,理解并积累了《增广贤文》里的许多谚语、俗语。语文是不断积累的, 在我们以后的语文学习中,一定要多积累、多对比、多运用,才能够灵活巧妙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自主作业:根据自己的情况,可以选择一项或两项完成。
1.完成分层作业单。
2.背诵日积月累。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
修辞手法:夸张
锤炼语言:连贯,清晰,精炼
《增广贤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