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七章力运动和力课件(共10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七章力运动和力课件(共105张PPT)

资源简介

(共105张PPT)
1.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重力、弹力和摩擦力,认识力的
作用效果。
2.能用示意图描述力。会测量力的大小。
3.探究并了解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4.了解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知道二力平衡条件。
5.通过实验和科学推理,认识牛顿第一定律。能运用物体的惯
性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考点 课本 内容摘要
力的
作用
效果 ①力(F)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国际单位是牛顿
(N)。
②发生作用的两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
是受力物体。
③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
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考点 课本 内容摘要
力的
示意
图 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力
的三要素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②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叫力的示意图。力
的示意图关键是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
③在力的示意图中,用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作用
方向;用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用线段的起
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④在同一图中,力越大,表示的线段应该越长。
力相等,线段的长度就应该一样。
(续表)
考点 课本 内容摘要
力的
相互
性 ①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的同时,也会受到另一个物体的反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②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成对出现,叫做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弹力 ①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
②物体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能恢复原形的特性叫弹性,不能恢复原形的叫塑性。
(续表)
考点 课本 内容摘要
弹簧
测力
计 ①原理:在弹性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
伸长量就越大(成正比)。
构造:拉环、弹簧、指针、挂钩、刻度板、外壳。
②注意:“弹簧的长度”跟“弹簧的伸长”是两个不同
的概念。拉力越大,弹簧的长度就越长,但两者不是正
比关系。
③使用前,先要清楚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并观
察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要调零。所测量力不能超
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④使用时,弹簧测力计必须沿着所测力的方向。读数时,
视线应垂直刻度面。
(续表)
考点 课本 内容摘要
重力 ①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对周围物体产生的力叫重力,通常用字母G表示。
②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或者说是垂直水平面向下。
③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重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下落、挤压支持面。
④苹果自由下落的方向就是竖直方向。把物体用细线悬挂起来,静止时细线的方向就是竖直方向,叫铅垂线(或重垂线)。
(续表)
考点 课本 内容摘要
重力
的大
小 ①在地球上,物体受到的重力跟物体质量成正比,两者
比值是一个定值:g= =9.8 N/kg。
重力和质量关系:G=mg。
②物体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质量越大,受到的重力也越大。
③物体在不同的位置质量不会发生改变,但物体的重力会发生变化,是因为在不同地方g值略有变化,如g山顶<
g山脚。
g地=9.8 N/kg只是地球上的平均值。
④不同星球,g值不同,跟星球的质量和大小有关。
(续表)
考点 课本 内容摘要
重心 ①物体的每一部分都受到重力,把这些重力
合起来,就像集中作用在某个点上,这个点
就叫重心。
简单地说,重心就是重力在物体上的(等效)
作用点。
②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
中心上、在其对称轴上。
(续表)
考点 课本 内容摘要
牛顿
第一
定律 ①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
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著名的牛顿第
一定律。
②牛顿第一定律讲的就是“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
的原因”,当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物体的运
动状态保持不变。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而不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③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
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得出的。不能用实验直接证明。
(续表)
考点 课本 内容摘要
惯性 ①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
性。
一切物体,任何时候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固有
的性质。
②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运动状态就越难改变,
如运动的火车很难一下子停下来。质量小的物体
惯性小,运动状态就容易改变,如歼击机在进入
作战状态前要扔去副油箱,使自身更加轻便。
(续表)
考点 课本 内容摘要
二力
平衡 ①物体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并处于静止或匀速直
线运动状态,则这两个力平衡,是一对平衡力。
②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
线上。
③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将处于静止或匀速直
线运动状态,叫平衡状态。
(续表)
考点 课本 内容摘要
摩擦
力 ①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
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
力叫做摩擦力。
②物体静止,但跟接触面间有相对运动趋势(可
能),物体也受到接触面摩擦力的作用,叫静摩擦。
如静止在爬杆上的人。
③摩擦也是相互的:沿着地面推动木箱,地面则
受到向前的摩擦,木箱则受到向后的摩擦阻力。
(续表)
考点 课本 内容摘要
摩擦
力的
大小 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跟
接触面间压力的大小有关。
②接触面越粗糙,受到的压力越大,则滑动摩擦力越
大。
注意:摩擦力的大小跟运动的速度无关、跟接触面积
大小无关、跟拉力的大小无关。
③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如在物体转动部位安
装滚动轴承,用滚动代替滑动,可以大大减少摩擦。
(续表)
考点 课本 内容摘要
摩擦
的利
用和
防止 ①人走路和跑步时,鞋底与地面的摩擦是有利
的,这种摩擦要设法增大。
②机器运转时,部件间的摩擦是有害的,这种
摩擦要设法减小。
(续表)
1.物体间力的作用一定要接触吗?
初中物理研究的相互作用力有下面五种:
(1)弹力(拉力、压力、支持力、浮力等);(2)重力;(3)摩擦力;
(4)电荷间作用力;(5)磁体间作用力。
不接触也能发生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接触才能发生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2.(1)一个足球的重力接近(
)
A.420 g
B.4.2 kg
C.0.42 N
D.4.2 N
你排除其他答案的理由是什么?
(2)如图,运动员使劲踢向足球,足球将________,你判断的
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
(3) 踢球的同时,运动员的脚将________ ,你判断的根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空中飞行的足球,如果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足球将
________,你判断的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事实上,在空中运动的足球会抛物线地掉回地面,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在图中画出此时足球的受力示意图,要标大小(忽略空气
作用力)。
3.判断说理题:
(1)天平平衡,在左盘上摆物体,天平左端下沉,是因为受到
物体重力的作用。
(2)鸡蛋砸石头,鸡蛋破了,是因为鸡蛋受到的力大于石头受
到的力。
(3)踢出去的足球能在草地上滚动,是因为受到踢力的作用。
(4)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最终停了下来,是因为没有受到力
的作用。
4.(1)“运动状态”包括运动的________和________。
(2)“运动状态改变”包括________ 的改变或________ 的改
变,即________运动和________运动。
(3)“运动状态不变”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变,即
________运动(包括________)。
(4)物体的运动状态不会无缘无故地改变,________是物体运
动状态改变的唯一原因。成熟的苹果从树上掉了下来,苹果由静
止变成了运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施力物体是______。
(5)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是________的结果。但物体受到力
的作用,运动状态________改变。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组 物体受到的重力 物体对接触面的
压力 物体受到的
支持力
①水平面
②斜面
5.(1)请按要求,画出力的示意图,注意力的作用点和方向:
水平桌面上的书 物块静止在斜面上 物块冲上斜坡 球挂在墙上
(2)画出下面各种情况中物体的受力示意图:
弹簧受到的拉力/N 0 1 2 3 4 5
弹簧的长度/cm 6.0 9.0 12.0 15.0 19.0 21.0
6.在探究弹簧测力计工作原理的实验中,记录的数据如下:
表格中记录错误的数据是________应该为________。你判断
的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关于重力的问题:
(1)物体的重力跟质量________,关系式为________。请画出
G-m 图象。
(2)但我们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质量相同的物体,重力一定相
等”,请说明原因。
(3)10 kg 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________N,你的计算过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为 10 N 的物体的质量约为________kg,你的计算过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1)请在图甲中画出小球受到的一对平衡力。



(2)请在图乙中画出小球和桌面之间的一对相互作用力。
(3)请你在图丙中将“一对平衡力”与“一对相互作用力”不
同点写在图丙中相应位置。
9.判断说理题:
(1)水平路面上的汽车,汽车受到的支持力和汽车对地面的压
力是一对平衡力。
(2)推停在水平路面上的汽车,没有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
擦力。
(3)汽车运动速度越快,则惯性越大,向前滑行得越远。
(4)汽车紧急刹车,乘客会向前倾,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10.学习摩擦力,请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1)有没有摩擦的问题:分析下面物体 A 是否受到摩擦力的作
用?
(2)摩擦力方向问题:摩擦力一定是阻力,方向跟运动方向相
反,对吗?
请举例说明。
(3)摩擦力的大小问题:压力越大,摩擦力一定越大,对吗?
如图甲,按在墙上静止不动的物体,是否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方向、大小如何?

答:__________________。你判断的根据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用两倍的压力压住物体,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你判断的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1)如图所示,某乘客在乘坐电梯,让乘客站立在磅秤上,
当电梯静止,磅秤的示数为600 N。由此可知,人的重力为____N,
人受到的支持力为________N。为什么?
(2)当电梯以 0.5 m/s 的速度匀速上升时,乘客受到的支持力为
________N;当电梯以 0.7 m/s 的速度匀速上升时,乘客受到的支
持力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600 N;为什么?
(3)当电梯以 0.7 m/s 的速度匀速下降时,乘客受到的支持力
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600 N。为什么?
12.在研究摩擦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如图甲,应该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在水平桌面上
________。则此时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拉力的大小为________。
(2)当用 5 N 的力去拉时,物体将________,此时摩擦力的大
小为________。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物体的上面加砝码,重复步骤(1)的实验,结果示数更大,
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研究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应该怎
样进行实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图乙,拉着物体在斜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的拉力
________(填“等于”或“不等于”)摩擦力。为什么?
一、考查力的概念(力的相互性、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
例题1:将纸餐盘、纸杯和吸管按照如图方式黏合在一起即成
“纸杯船”。
(1)往纸杯里倒些水,水从吸管喷出时,纸杯船就会前进,说
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水不再喷出时,船会慢慢停下来,说明力可以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 由于重力的缘故,水从高处流向低处然后从吸管射出,
可以说是高处的水挤压低处的水,而使低处的水射出,根据力的
相互性,杯里的水也受到射出的水的反作用而向右运动。这说明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也说明力的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
状态。
故答案为:(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名师点拨
学习力的概念要注意: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肯定同时存
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我们要改变自
身的运动状态,就要主动施力,然后靠作用力的“反作用力”来
实现。如游泳时用力向后划水,获得向前的动力;跑步时、跳远
时用力蹬地,获得向前的动力等等。而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
对相互作用力),必定大小相等,且同时存在。如“以卵击石,卵
破”是因为石头对卵的作用力更大的说法是错误的。
1.(2023·天津)如图所示,建筑工人在砌墙时常用铅垂线来检查
)
墙壁是否竖直。这是利用了(
A.重力的方向
B.重力的大小
C.重力的作用点
D.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答案:A
2.(2022·福建)用大小相同的力,分别在不同位置按图示方向开
门,最容易的是(
)
A
B
C
D
答案:C
面条用力拉长。关于上述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3.(2022·成都)甜水面是成都的传统美食,制作的关键是做出有
筋道的面条。其制作方法是用上等面粉加盐和水,揉匀后静置半
小时,用面杖擀成面皮,再切成适当宽度的面条,然后两手抓住
)
A.揉捏面团时,面团既是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
B.面团被擀制成面皮,力改变了面团的运动状态
C.手推面杖来回运动,力改变了面杖的运动状态
D.用手拉长面条,面条受力的同时,手也受到力
答案:B
. . .
4.(2022·内江)如图所示,右边小船上的人用力撑开左边那一只
小船,结果两只小船将向________(填“相同”或“相反”)方向移
动,这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__的。
答案:相反 相互
5.(2022·甘肃)在 2022 年 3 月 28 日的亚洲杯女足决赛中,中国
姑娘在落后两球的情况下,顽强拼搏,最终实现了史诗般的逆转,
赢得冠军。如图所示是中国队员“头球攻门”的情景,当运动员
用头顶球时,球的运动方向改变了,说明力能改变物
体的____________(填“形状”或“运动状态”)。滚
动的足球会在草坪上慢慢地停下来,是因为足球
________(填“受到”或“不受”)力的作用。
答案:运动状态 受到
二、考查受力分析、力的示意图
例题2:滑块被固定在光滑斜面底端的压缩弹簧弹出。滑块离
开弹簧后沿斜面向上运动的过程中,不考虑空气阻力,下面关于
滑块的受力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错解
支持力垂直于接触面,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沿
斜面向上运动是因为弹簧的推力,选 D。
分析
准确分析物体受到的力,并画成受力示意图,这是高
中阶段进行深入学习的重要方法和能力。这种能力在初中阶段就
要打下良好的基础。分析物体的受力时,先考虑“非接触性的
力”,如重力、场力等;然后考虑“接触性的力”,如弹力、摩
擦力、支持力等。本题中,斜面是光滑的,所以没有摩擦力。
故答案为:B。
答案:C
7.(2021·长沙)怀旧的竹蜻蜓给孩子们的童年带来了无穷的乐
趣,下列静止的竹蜻蜓所受支持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8.(2023·广东)如图所示,书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请在 O 点
画出书受到的重力 G 和支持力 F 的示意图。
答案:如图
9.(2022·广东)如图所示,物体 A 保持静止,画出 A 所受重力
G 和拉力 F 的示意图。
答案:如图
10.(2022·扬州)如图所示,用一根细绳拴着一个石子,甩动起
来,请画出此时石子的受力示意图。(不考虑空气对石子的作用)
答案:如图
11.(2023·内江)如图所示,用细线把一个小球悬挂起来,将小
球拉到位置 A,松开手后小球在 A、B、C 点之间来回摆动。画出
小球在位置 A 时的受力示意图。
答案:如图
三、考查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使用
例题3:一弹簧测力计如图所示,其刻度________(填“是”
或“不是”)均匀的,量程为________N,分度值为________N,
读数为________N。
分析 如图所示的测力计,其刻度是均匀的;最大刻度为 5 N,
量程是 0~5 N;每 1 N 中间又分为 5 个小格,所以分度值为0.2 N;
此时指针所在刻度,即读数为 2.6 N。
故答案为:是;0~5;0.2;2.6。
12.(2022·江西)如图所示,圆筒测力计的分度值为________N;
此时,该测力计的读数是 ________N。
答案:0.1 1.5
13.(2021·枣庄)如图甲所示,弹簧的一端挂在墙上,一人用4 N
的力 F 拉另一端,弹簧伸长了5 cm;如图乙所示,两个人分别拉
该弹簧的两端,弹簧也伸长了5 cm,则每个人的力F分别为(
)
A.4 N,0
B.0,4 N
C.4 N,4 N
D.8 N,8 N
答案:C
拉力/N 0 0.5 1.0 1.5 2.0 3.0 4.0
弹簧长度/cm 6.5 7.5 8.5 9.5 11.0 14.2 18.0
14.(2021·杭州)小金同学为了制作弹簧测力计,对一根弹簧进
行了探究: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钩码,记录弹簧的长
度与它受到的拉力之间的关系。如表所示:
若用此弹簧制作弹簧测力计,请回答以下问题:
(1)从表格信息可得,它的最大称量是______N。
(2)若该弹簧测力计的最小刻度为 0.1 N,则相邻刻度线之间的
距离为______cm。
(3)当该弹簧测力计悬挂 75 g 的重物时,弹簧将伸长_____cm。
答案:(1)1.5 (2)0.2 (3)1.5
15.(2022·扬州)利用一根长橡皮筋自制简易测力计,装置如图
甲所示。在制作测力计刻度面板时,小明和小华的方法不同。
小明:在回形针上挂 6 个 50 g 的钩码,记下指针静止时的位
置,等分刻度,画出的刻度线如图乙所示。
小华:在回形针上每次加挂一个 50 g 的钩码,分别记下指针
静止时的位置,画出相应的刻度线如图丙所示。
(1)实际操作后发现两人的刻线并不完全重合,你认为图_____
的刻度较准确;若采用小明的测力计测力,读数为 2.0 N,则测量
值__________真实值。
拉力 F/N 0.5 1.0 1.5 2.0 2.5 3.0
刻线到零刻线的
距离 L/cm 1.00 2.20 3.60 5.20 7.00 9.00
(2)小华想在原有刻度基础上进一步画出分度值是 0.1 N 的刻
线,但未找到 10 g 的钩码。他注意到拉力越大,橡皮筋形变____,
于是想通过探寻形变与拉力的定量关系进行细分刻度。他测量了
每根刻线到零刻线的距离 L,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他在坐标纸上画出对应的 F-L 图象如图丁所示,请你利用图
象信息在图戊中标出 2.2 N 力对应的刻度线。



(3)小华将钩码逐个取下,测量每次指针到零刻度线的距离 L,
画出拉力逐渐减小过程的 F-L 图象,如图己中图线②所示,与拉
力逐渐增大过程的图线①不重合。若用此测力计连续不间断测量
两个大小不等的拉力(小于 3 N),为使测量准确,请针对此橡皮筋
的特性提出操作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丙 小于
(2)越大 如图
(3)先测小的拉力,紧接着测大的拉力
四、考查对惯性、惯性现象和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例题4:(2022·百色)关于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可以用实验直接验证
B.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C.牛顿第一定律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D.小轿车行车时,司乘人员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惯性
分析
牛顿第一定律又称惯性定律,是指一切物体在不受任
何外力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惯性是物体保
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
物体的质量有关。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概括推理得出的,不
可能用实验直接验证,故 A 错误;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
不变的性质,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都有惯性,故 B 正确;牛顿第
一定律给出了物体不受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同时也说明了力是
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故 C 错
误;小轿车行车时司乘人员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伤害,
但不能减小惯性,故 D 错误。
故答案为:B。
16.(2023·徐州)子弹从枪膛里射出后,仍能向前运动,这是因
为子弹(
)
A.具有惯性
B.受到推力
C.受到重力
D.不受力
答案:A
17.(2023·广东)如图所示,公交车上的乘客都拉好了扶手,当
车的运动状态突然发生改变时,乘客都向东倾,产生此现象的原
因可能是(
)
A.车由静止突然向东启动
B.车匀速前行时突然加速
C.车匀速前行时突然减速
D.匀速倒车时突然减速
答案:C
18.(2023·安徽)如图所示,汽车上配有安全带和头枕,司机和
乘客都必须系好安全带。当向前行驶的汽车分别出现突然加速、
紧急刹车两种状况时,对乘客人员起主要保护作用的分别是(
)
B.安全带、安全带
D.头枕、安全带
A.头枕、头枕
C.安全带、头枕
答案:D
19.(2023·宜宾)在图中能防范惯性给人们带来危害的是(
)
A.紧固锤头
B.掷铅球
C.开车系安全带
D.跳远
答案:C
F1 与 F2 在同一水平直线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五、考查二力平衡、平衡状态
例题5:(2023·成都)如图所示,是“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
验,小车置于水平桌面,两端的轻质细绳绕过定滑轮挂有等重钩
码。F1 是小车受到的向左的拉力,F2 是小车受到的向右的拉力,
. . .
A.因为摩擦可忽略,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只受到 F1、F2 作用
B.增减钩码个数,是探究二力大小对小车平衡的影响
C.F1、F2 大小相等时,小车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D.将小车水平扭转 90°时,F1、F2 仍在同一直线上
分析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
反,并且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是互相平衡的。
在本题中实验忽略摩擦,小车水平方向只受到水平向左的拉
力 F1 和水平向右的拉力 F2;增减钩码个数,小车受到的两个拉力
大小不相等,是探究二力大小对小车平衡的影响;小车两端受到
的两个拉力大小相等时,小车处于静止状态,即处于平衡状态;
将小车水平扭转 90°时,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松手后小车不
能平衡,小车会发生转动,是探究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
平衡。
故答案为:D。
名师点拨
(1)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
①一对相互作用力一定是同时成对出现的,其大小相等,方
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但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撤去
其中一个力,另一个力也同时消失。
②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撤去一个力,另一个力不受影响。
(2)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而
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具体如下:
20.(2023·益阳)如图所示,人骑在马背上,人和马均处于静止
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面对马的支持力和马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马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马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马对人的支持力和人受到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地面对马的支持力大小等于人和马受到的重力之和
答案:D
21.(2021·常州)2021 年 4 月 19 日,“机智号”电动直升机在
火星地表首飞成功,如图所示。在匀速上升、空中悬停、匀速下
降阶段,“机智号”旋翼受到的升力分别为 F1、F2、F3,不计机
身受到的火星气体阻力,则(
)
B.F1<F2<F3
D.F1=F2=F3
A.F1>F2>F3
C.F1=F3>F2
答案:D
22.(2022·荆州)如图所示,人坐在吊椅(椅面水平)上静止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对吊椅的压力和吊环对吊椅的拉力是一
对平衡力
B.人所受的重力和吊椅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吊椅所受的重力和吊椅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人所受的重力和人对吊椅的压力是同一个力
答案:B
23.(2021·嘉兴)用如图装置研究二力平衡时,在轻质塑料片两
端的细绳上挂等重的钩码,手放开塑料片后,可观察到塑料片将
(
)
B.向右上运动
D.转过一定角度
A.向左下运动
C.仍静止不动
答案:C
24.(2023·苏州)如图,将质量均匀的木棒切割并组装成两个形
状相同、质量均为 m 的木模,用三根竖直细线 a、b、c 连接,在
水平面上按照“互”字样静置,上方木模呈现悬浮效果,这是利
用了建筑学中的“张拉整体”结构原理。则(
)
A.a 的拉力等于 mg
B.b 的拉力大于 a 的拉力
C.沿左右方向平移三根细线在上方木模的接线点,线仍竖直,
线上拉力会改变
D.沿左右方向平移三根细线在上方木模的接线点,线仍竖直,
地面受到的压力会改变
答案:C
六、考查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例题 6:(2023·南充)如图甲所示,各个面粗糙程度相同的 a、
b 两个铁块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拉力 F1=10 N 的作用下,
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a 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N;如图
乙所示,将 a、b 并排放于同一桌面上,在水平推力 F2 的作用下,
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F2=________N。


分析
a、b 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 a、b 没有相对运
动的趋势,a、b 间没有摩擦力;甲图,a 和 b 整体在水平方向上受
到水平向右的推力 F1 和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做匀速直线运动,F1
是 10 N,受到地面的滑动摩擦力是 10 N,改变 a 和 b 的放置情况,
压力大小不变,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a 和 b 整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不变,仍然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图中推力 F2 大小是 10 N。
故答案为:0 10。
)
25.(2023·北京)如图所示的实例,目的是减小摩擦的是(
答案:A
26.(2023·菏泽)以下设计中,不是利用摩擦的是(  )
B.桥面上刻的条纹
D.下水管上的条纹
A.瓶盖边缘的条纹
C.握笔处的条纹
答案:D
. .
27.(2023·潜江)水平桌面上有物体 A、B。如图甲,A 在 F1 的
作用下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A、B 用轻绳水平连接,在
F1 和 F2 共同作用下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拉力 F1=6 N 、
)
F2=20 N。在图乙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 与桌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B.A 与桌面的摩擦力为 14 N
C.B 与桌面的摩擦力为 8 N


D.绳子的拉力为 6 N
答案:C
C.其所受摩擦力为原来的
28.(2022·黑龙江)如图所示,物体 A 在水平方向的力 F 的作用下,
)
匀速下滑,此时对于物体 A 的描述正确的是(
A.其所受摩擦力和原来一样
B.其摩擦力始终等于水平力
D.其所受摩擦力为原来的
答案:A
29.(2022·娄底)如图所示,在“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实验
中,应拉着木块在长木板上做__________运动,此时摩擦力大小
为________N。
答案:匀速直线 2.2
七、考查力学实验(阻力对运动的影响、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
的因素)
例题7:如图甲是“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


(1)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_______(填“必须”或“不必”)
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弹簧测力计示数。
(2)比较 a、b 实验,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________
有关;比较 b、c 实验,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_________
______________有关。(以上两空均填“压力”或“接触面粗糙程
度”)
(3)小丽同学对实验装置进行改动,如图乙所示,重复实验,
发现效果更好。实验中,小丽同学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
定”)要匀速拉动长木板。
分析 其实,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猜想):接触面的
粗糙程度、接触面的面积大小、接触面间压力大小、物体运动的
快慢等。所以,研究这样的问题应该采取“控制变量法”。
但通过实验才发现,摩擦力的大小只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
接触面间压力大小有关,而跟接触面的面积大小以及物体运动的
快慢等无关。
图甲的实验方法,必须沿水平方向、匀速直线地拉动物体,
此时拉力的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从测力计的示数可以知
道,三次实验中,摩擦力最大的是 c。a、b 实验,是为了研究滑
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关系;b、c 实验,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
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图乙实验,不一定要匀速拉动长
木板。
故答案为:(1)必须;等于;(2)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3)不
一定。
30.(2023·金昌)物理兴趣小组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
响”实验中,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自由滑下,
分别通过水平面上的毛巾、棉布、木板表面,如图所示。
(1)让小车从同一斜面上的同一高度处,沿斜面由静止开始运
动,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__________相同。
(2)小车在________(填“毛巾”“棉布”或“木板”)表面速
度减小的最慢。
(3)我们可以推断: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运动的物体将保持
__________________状态。
(4)根据以上结论,关于运动和力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__(填选项符号)。
A.沿水平方向没有推动桌子,是桌子受到的推力小于摩擦力
B.轮船漂在水面上,是因为轮船受到的浮力等于轮船和货物
总共受到的重力
C.地面上滚动的足球最终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的阻力大于
向前的惯性作用
(5)三组实验中小车在水平面上从运动到静止消耗的机械能大
小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答案:(1)速度
(2)木板
(3)匀速直线运动
(4)B
(5)相等
31.(2023·绥化)如图是“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
(1)把小车放在比较光滑的水平面上,用手按住小车不动,在
两托盘中放入质量相等的砝码,放手后小车静止;在两托盘中放
入质量不相等的砝码,放手后小车运动。这说明相互平衡的两个
力______________。用手按住小车不动,把两个托盘放在小车的
同一侧,放入质量相等的砝码,放手后小车运动,这说明相互平
衡的两个力____________。
(2)把小车放在水平桌面上,保持两托盘砝码质量相等,使小
车静止,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后释放,观察到小车__________,
这说明相互平衡的两个力作用在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为了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应选择质量较_____
的砝码进行实验(填“大”或“小”)。
答案:(1)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2)转动 同一直线上
(3)大
32.(2022·宁夏)如图所示,是“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
素”的实验。




(1)为了测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实验时应沿水平方向拉物块
做__________运动。这样测量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
(2)甲、乙、丙三次实验中,滑动摩擦力最小的是________(填
“甲”“乙”或“丙”)实验。
(3)单杠运动员上杠前要在手上涂防滑粉,是用到________两
次实验得出的结论;他在做回环动作时手不能握杠太紧,是用到
________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
(4)比较甲、丁两次实验,某同学发现甲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
数大于丁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由此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
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小红同学认为结论是错误的,她判
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匀速直线 二力平衡
(2)甲
(3)乙、丙 甲、乙
(4)实验没有控制压力大小相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