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废品损失与停工损失费用的核算 课件(共33张PPT)-《成本会计》同步教学(高教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6章 废品损失与停工损失费用的核算 课件(共33张PPT)-《成本会计》同步教学(高教社)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成本会计
第六章
废品损失与停工损失的核算
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1.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废品损失(包括可修复废品和不可修复废品)的相关概念,停工损失的概念,理解废品损失、停工损失的归集和分配的程序,掌握废品损失和分配的计算和账务处理。
2.重点难点
重点:废品的概念和种类、停工损失的概念;可修复、不可修复废品损失的归集和分配
难点:可修复、不可修复废品损失的归集和分配
本章知识结构图
生产损失
废品损失
停工损失
第一节 废品损失的归集与分配
引例
红光机车车辆厂机加一车间9月份的废品通知单显示波纹管废品损失为:材料费1 412元、人工费用318元、制造费用200元,总计损失1930元;残值收入500元,责任人赔偿50元。请问:该厂机加一车间9月份的废品净损失是多少?如何进行该厂废品损失的会计处理?
一、 废品和废品损失的涵义
表6-1 废品的分类及判断标准
【同步链接】
下列不属于废品损失:
经过质量检验部门鉴定不需要返修、可以降价出售的不合格品的成本与合格品的成本相同,其降价损失不应作为废品损失处理。
产成品入库后,由于保管不善等原因而损坏变质的损失,属于管理上的问题,应作为管理费用处理。
实行“三包”的企业,在产品出售以后发现的废品所发生的一切损失,应计入销售费用,不包括在废品损失内。
二、废品损失的归集与分配
(一)不可修复废品损失的归集和分配
一般有两种方法:
一是按废品所耗实际费用计算
二是按废品所耗定额费用计算
(一)不可修复废品损失的归集和分配
1.按废品所耗实际费用计算
在废品报废时根据废品和合格品发生的全部实际费用,采用一定的分配方法,在合格品与废品之间进行分配,计算出废品的实际成本,从“基本生产成本”账户贷方转入“
废品损失”账户的借方。
举例
【例6-1】星光工厂甲车间20×6年9月生产A产品4 000件,生产过程发现不可修复废品200件;全部产品生产工时为20000小时,其中废品的生产工时为400小时。按所耗实际费用计算废品的生产成本。A产品成本计算单(即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所列合格品和废品的全部生产费用为:直接材料88 000元;直接人工48 000元;制造费用20000元,共计156000元。废品残料回收入库价值500元,原材料是生产开工时一次投入。原材料费用按合格品数量和废品数量的比例分配;其他费用按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根据上列资料,编制废品损失计算表,如表6-2所示。
根据表6-1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1)计算不可修复废品成本,结转废品成本(实际成本):
借:废品损失——A产品 5 760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5 760
(2)回收废品残料价值:
借:原材料 500
贷:废品损失——A产品 500
(3)将废品净损失转入合格产品成本: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5 260
贷:废品损失——A产品5 260
根据以上资料登记废品损失明细账和生产成本明细账,如表6-3、表6-4所示。

(一)不可修复废品损失的归集和分配
2. 按废品所耗定额费用计算
也称按定额成本计算方法,是按不可修复废品的数量和各项费用定额计算废品的定额成本,再将废品的定额成本扣除废品残料回收价值,算出废品损失,而不考虑废品实际发生的费用。
举例
【例6-2】红林工厂乙车间20×6年10月在B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发现不可修复废品10件,材料已全部投入,加工程度为50%。B产品单位费用定额为500元,其中直接材料300元、直接人工120元、制造费用80元。废品残料回收价值400元,应收责任人的赔偿款1 000元。根据上述资料,编制废品损失计算表,见表6-5。
根据表6-5,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1)计算废品成本,结转废品成本(定额成本):
借:废品损失——B产品 4 000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B产品) 4 000
(2)回收废品残料价值和应收赔款:
借:原材料 400
其他应收款—— **责任人 1 000
贷:废品损失——B产品 1 400
(3)将废品净损失转入合格产品成本: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B产品)2 600
贷:废品损失——B产品 2 600
(二)可修复废品损失的归集和分配
可修复废品损失是指废品在修复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修复费用。而可修复废品返修以前发生的生产费用,在“基本生产成本”科目及有关的成本明细账中不必转出,这是因为它不是废品损失。返修时发生的修复费用,应根据原材料、工资及福利费、辅助生产费用和制造费用等分配表记入“废品损失”科目的借方,贷记“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辅助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等科目。如有残值和应收赔款,根据废料交库凭证及其他有关结算凭证,从“废品损失”科目的贷方转入“原材料”、“其他应收款”等科目的借方。将废品净损失(修复费用减残值和赔款)从“废品损失”科目的贷方转入“基本生产成本”科目的借方及其有关成本明细账的“废品损失”成本项目。
【例6-3】蓝月亮工厂丙车间20×6年8月在C产品验收入库时,发现有5件可修复废品。当即进行修理,修复过程中发生材料费用300元,修复耗用20小时,每小时人工费用10元,每小时制造费用6元,修复过程中回收残料价值50元,应收责任人赔偿100元。
根据上述资料,计算废品的修复费用并编制会计分录。
根据上述资料,废品的修复费用= 300+20×(10+6) = 620(元)
根据所给资料,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1)将修复过程中发生的费用计入废品损失:
借:废品损失——C产品 620
贷:原材料 300
应付职工薪酬 200
制造费用 120
(2)回收废品的残料价值:
借:原材料 50
贷:废品损失——C产品 50
(3)应收责任人赔款:
借:其他应收款—— **责任人 100
贷:废品损失——C产品 100
(4)计算并结转废品净损失:
废品净损失= 620 - 50 - 100 = 470(元)
借:基本生产成本——(废品损失)C产品 470
贷:废品损失——C产品 470
引例解答
该厂机加一车间9月份的废品净损失= 1 930 - 500 - 50 = 1 380(元)
借:废品损失——波纹管 1 930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波纹管) 1 930
(2)回收废品的残料价值:
借:原材料 500
贷:废品损失——波纹管 500
(3)应收责任人赔款:
借:其他应收款—— **责任人 50
贷:废品损失——波纹管 50
(4)结转废品净损失: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波纹管) 1 380
贷:废品损失——波纹管 1 380
第二节 停工损失的归集与分配
引例
20×6年9月,华强工厂的一个基本生产车间因为机器设备故障停工5日,停工期间应支付生产工人的薪酬为3 600元,应负担的制造费用为2 000元。请问:该厂9月份的这次停工是否应核算停工损失?如需核算,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本节知识结构图
一、停工损失的涵义
停工损失是指企业生产车间或车间内某个班组在停工期内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停工期内支付的生产工人工资和提取的职工福利费、所耗用的燃料和动力费,以及应负担的制造费用等。
企业的停工可分为计划内停工和计划外停工。
季节性生产企业的季节性停工和大修理期间的停工是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其停工期内发生的费用不属于停工损失,不应作为停工损失核算。
二、停工损失的归集
1.单独核算停工损失的企业,应设置“停工损失”账户。
“停工损失”账户应按车间设立明细账,账内按成本项目分设专栏或专行,进行明细核算。停工期间发生应该计入停工损失的各种费用,应归集在该账户。根据停工报告单和各种费用分配表、分配汇总表等有关凭证,将停工期内发生、应列作停工损失的费用记入“停工损失”账户的借方进行归集,借记“停工损失”科目,贷记“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和“制造费用”等科目。
2.不单独核算停工损失的企业不设置“停工损失”账户,停工期间发生的属于停工损失的各种费用直接记入“制造费用”和“营业外支出”等账户。这种核算方法简便,但对于停工损失的分析和控制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二、停工损失的分配
在“停工损失”账户借方归集的停工损失中,应取得赔偿的损失,以及应计入营业外支出的损失,应从该账户的贷方分别转入“其他应收款”和“营业外支出”账户的借方;应计入产品成本的损失,则应从该账户的贷方,转入“基本生产成本”账户的借方。
四、停工损失的核算
(1)发生各种停工损失时
借:停工损失——**车间
贷:应付职工薪酬/制造费用等
(2)应收责任人赔款:
借:其他应收款—— **责任人
贷:停工损失——**车间
(3)分配结转停工损失:
借:基本生产成本——**产品(计入成本部分)
其他应收款—— **责任人(过失方或保险公司的赔款)
营业外支出(非正常损失)
贷:停工损失——**车间
引例解答
该厂9月份的这次停工应核算停工损失。具体处理如下:
(1)发生停工损失时:
借:停工损失——**基本生产车间 5 6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3 600
制造费用 2 000
(2)结转停工净损失: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产品) 5 600
贷:停工损失——**基本生产车间 5 600
谢 谢 大 家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