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11张PPT)成本会计第三章 要素费用的核算第一节 直接材料费用的核算第二节 外购动力费用的核算第三节 直接人工费用的核算主要内容第三章 要素费用的核算第一节 直接材料费用的核算【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及重点、难点:1.学习目标通过本节学习,了解直接材料费用这个成本项目的内容;熟悉直接材料费用的确认和计量方法;掌握直接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原理,重点掌握重量分配法和消耗定额标准分配法。2. 重点、难点:本节的重点是直接材料费用的确认和计量、归集和分配原理,各种材料费用分配的方法都要求熟悉、懂得运用,难点是消耗定额标准分配法。本节知识结构图【篇头案例】大嘴巴食品公司生产夹心饼、薄脆饼两种饼干。6月份耗用面粉34 000元,生产了夹心饼800kg、薄脆饼900kg。请问:夹心饼和薄脆饼分别承担多少的材料费用?第一节 直接材料费用的核算产品成本中的直接材料费用,是指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以及有助于产品形成的主要材料和辅助材料,包括生产工艺过程中直接消耗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包装材料等。第一节 直接材料费用的核算一、直接材料费用的归集直接材料费用的归集就是要计算本期耗用材料的总成本,进行材料发出的核算。材料成本的计算要求正确计算产品生产过程中材料消耗的数量和价格,正确计量各种材料的发出数量及发出材料的单位成本是保证材料费用归集顺利进行的基础。第一节 直接材料费用的核算(一)材料数量的计算材料数量的计算有两种方法:一是永续盘存制;二是实地盘存制。1.永续盘存制永续盘存制,它是指每次收入、发出材料时,都根据有关收料、发料凭证的数量记入材料明细账,在材料明细账中能够随时计算出材料结存数量。2.实地盘存制实地盘存制,它是指每次材料发出时,都不做记录,材料发出(消耗)数量是根据期末实地盘点确定结存数量以后,倒挤出来的。材料消耗量的计算公式为:本期材料消耗量=期初结存材料数量+本期收入材料数量-期末结存材料数量※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原始记录和计量验收制度,严格材料收入和发出的凭证手续。※原始凭证包括:领料单、限额领料单、领料登记表、退料单等※对于已领未用的材料,应当填制“退料单”,办理退料或假退料手续 ,从当月领用数量中扣除。※期末,根据全部原始凭证编制“发料汇总表”,确定直接材料的费用。※发料汇总表按照用途和类别分别汇总,凡能分清用料对象的,应当单独列示;凡属于共同用料的,应当选择适当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永续盘存制每次材料发出时,都不做记录,材料发出(消耗)数量是根据期末实地盘点确定结存数量以后,倒挤出来的。期初结存本期收入期末结存实际耗用实地盘存制第一节 直接材料费用的核算(二)材料价格的计算在实际工作中,材料的日常收发有按实际成本计价和按计划成本计价两种核算方式,因此,各期发出材料成本的归集计算分如下两种情况:第一节 直接材料费用的核算1.按实际成本计价材料发出的核算知识拓展:先进先出法和加权平均法应用比较普遍,个别计价法实务操作困难。在材料日常收发核算按实际成本计价时,发出材料的成本与收入材料成本一样,都应按材料的实际成本计价,其实际成本即为材料的采购成本或自制完工入库材料的生产成本。如果同一种材料因为采购地点、采购数量、生产批次不同等原因造成的实际单位成本不一致,此时,发出材料的实际单位成本可按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方法加以确定。 企业对于性质和用途相似的材料,应当采用相同的成本计算方法确定发出材料的成本。发出材料成本的计算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应当按照规定履行相关批准和备案手续。企业确定发出材料成本所采用的方法,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假设先入库的材料先发出※该方法工作量大,一般适用于收发存货次数不多的情况。※当物价上涨时,会高估企业当期利润和库存存货价值;反之,会低估利润和存货价值。①先进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比较简单,但是平时账上无法提供存货的收、发、存情况,不利于管理。※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数据较为准确,单价比较接近于市场价格。但是计算量较大,特别是购进和发出存货批次多的时候。②加权平均法※计算合理、准确,但实务操作的工作量繁重、困难※具备两个条件:①材料项目可辨认;②必须对每一特定材料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记录。※适用于不能替代使用的材料、为特定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的材料。如:房屋、船舶、飞机、汽车、珠宝名画等数量和品种较少、单位价值高的存货。※这种方法不能用于可以替代使用的材料,不然可能会导致企业任意选用较高或较低的单位成本进行计价,从而调整当期利润。③个别计价法第一节 直接材料费用的核算2.按计划成本计价材料发出的核算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核算时,消耗材料的成本仍应当是实际成本。这时,应单独核算材料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正确计算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将消耗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材料实际成本等于计划成本加上应分摊的成本差异。第一节 直接材料费用的核算二、直接材料费用的分配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费用,在产品成本中一般占有较大的比重。按照重要性原则,在产品成本明细账中设有单独的成本项目,即“直接材料”成本项目。如果是生产一种产品领用的原材料费用,属于直接计入费用,可以直接记入该种产品成本的“直接材料”成本项目;如果是生产几种产品共同消耗的原材料费用,属于间接计入费用,应采用既合理又简便的分配方法,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再记入各种产品成本的“直接材料”成本项目。第一节 直接材料费用的核算直接材料费用的分配标准很多,可以按照产品的重量、体积比例分配;也可以采用系数分配法;在材料消耗定额管理基础较好的企业,也可以按照产品的定额消耗量的比例或材料定额费用的比例分配。第一节 直接材料费用的核算(一)重量分配法重量分配法,是以各种产品的重量为标准来分配材料费用的方法。如果企业生产的几种产品共同耗用同种材料,耗用量的多少与产品重量又有直接联系,可以选用重量分配法。其计算公式如下: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的重量×材料费用分配率第一节 直接材料费用的核算【例3-1】宇光工厂第一车间生产A、B、C三种产品,根据耗用材料汇总表,6月份三种产品共同耗用甲材料120 000元;根据产量记录,本月三种产品的净重分别为1 000kg、2 000kg、3 000kg。采用重量分配法,A、B、C三种产品的材料费用计算如下:(1)材料费用分配率=120 000÷(1 000+2 000+3 000)=20(2)A产品的材料费用=1 000×20=20 000(元)B产品的材料费用=2 000×20=40 000(元)C产品的材料费用=3 000×20=60 000(元)第一节 直接材料费用的核算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如表3-1所示:第一节 直接材料费用的核算引例解答材料费用分配率=34 000÷(800+900)=20夹心饼应分配的材料费用=800×20=16 000(元)薄脆饼应分配的材料费用=900×20=18 000(元)第一节 直接材料费用的核算(二)消耗定额标准分配法所谓消耗定额,是指单位产品可以消耗的数量限额;定额消耗量,是指一定产量下按照消耗定额计算的可以消耗的数量。费用定额和定额费用,则是消耗定额和定额消耗量的货币表现。原材料费用定额和原材料定额费用,就是原材料消耗定额和原材料定额消耗量的货币表现;工时定额和定额工时,则是工时消耗定额和工时定额消耗量的货币表现。第一节 直接材料费用的核算1.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法按原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原材料费用,首先,应计算各种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其次,计算单位产品的原材料定额消耗量应分配原材料实际消耗量(即原材料消耗量分配率);再次,计算各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消耗量;最后,计算出各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费用。计算公式如下:某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该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某产品分配的原材料数量=该产品原材料定额耗用量×材料消耗量分配率某产品分配的原材料费用=该产品分配的原材料数量×原材料实际单价第一节 直接材料费用的核算2.按计划成本计价材料发出的核算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核算时,消耗材料的成本仍应当是实际成本。这时,应单独核算材料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正确计算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将消耗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材料实际成本等于计划成本加上应分摊的成本差异。第一节 直接材料费用的核算【例3-2】宇光工厂第二车间生产D、E两种产品,6月份共同领用乙材料4 950千克,每千克15元,共计74 250元。本月投产D产品170件,E产品210件;原材料消耗定额分别为:D产品20kg/件,E产品10kg/件。按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法,D、E两种产品的材料费用计算如下:(1)D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170×20=3 400(千克)E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210×IO=2 100(千克)(2)原材料消耗量分配率=4 950÷(3 400+2 100)=0.9(3)D产品分配的甲材料数量=3 400×0.9=3 060(千克)E产品分配的甲材料数量=2 100×0.9=1 890(千克)(4)D产品分配的甲材料费用=3 060×15=45 900(元)E产品分配的甲材料费用=1 890×15=28 350(元)第一节 直接材料费用的核算2.按计划成本计价材料发出的核算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核算时,消耗材料的成本仍应当是实际成本。这时,应单独核算材料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正确计算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将消耗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材料实际成本等于计划成本加上应分摊的成本差异。第一节 直接材料费用的核算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如表3-2所示:第一节 直接材料费用的核算按此方法分配原材料费用,可以同时考核各种产品原材料消耗定额的执行情况,有利于进行原材料消耗的数量管理,但分配计算的工作量过大。为了简化分配的计算工作,也可以采用按原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直接分配原材料费用的方法。按原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直接分配原材料费用,首先,计算各种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其次,计算单位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应分配的原材料费用(即原材料消耗量的费用分配率);最后,计算各种产品应分配的实际原材料费用。第一节 直接材料费用的核算【例3-3】仍以【例3-2】的资料为例,产品的材料费用分配见表3-3:上述两种分配方法计算结果相同,但后一种分配方法不能提供各种产品原材料实际消耗量资料,不利于进行原材料消耗的数量管理。第一节 直接材料费用的核算2.定额费用比例分配法按原材料定额费用比例分配原材料费用,首先,计算各种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其次,计算单位产品的原材料定额费用应分配原材料实际费用(即原材料费用分配率);最后,计算出各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费用。计算公式如下:某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该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原材料费用定额某产品分配的实际原材料费用=该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材料费用分配率第一节 直接材料费用的核算【例3-4】宇光工厂第三车间生产F、G两种产品,6月份共同耗用丙、丁两种材料,总额38 280元,耗用量无法按产品划分。本月有关材料定额资料如表3-4所示:第一节 直接材料费用的核算按材料定额费用比例分配法,F、G两种产品的材料费用计算如下:(1)F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500×(10×3+5×2)=20 000(元)G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400×(7×3+8×2)=14 800(元)(2)材料费用分配率=38 280÷(20 000+14 800)=1.1(3)F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费用=20 000×1.1=22 000(元)G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费用=14 800×1.1=16 280(元)第一节 直接材料费用的核算另外,由于丙、丁两种材料耗用量无法按产品划分,那么计算出F产品和G产品的材料费用之后,可以将该材料费用按照丙材料和丁材料的单耗量分配。则:F产品耗用丙材料费用=22 000÷(10+5)×10=14 666.67F产品耗用丁材料费用=22 000-14 666.67=7 333.33G产品耗用丙材料费用=16 280÷(7+8)×7=7 597.33G产品耗用丁材料费用=16 280-7 597.33=8 682.67丙材料费用=14 666.67+7 597.33=22 264丁材料费用=7 333.33+8 682.67=16 016在各种产品共同耗用原材料的种类较多的情况下,采用此法分配材料费用可简化分配计算工作,但不能同时考核材料消耗定额的执行情况。第一节 直接材料费用的核算2.按计划成本计价材料发出的核算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核算时,消耗材料的成本仍应当是实际成本。这时,应单独核算材料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正确计算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将消耗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材料实际成本等于计划成本加上应分摊的成本差异。第一节 直接材料费用的核算(三)系数分配法系数分配法,也叫标准产量比例分配法,是将各种产品的实际产量按照预定的折合系数折算为标准产量,以标准总产量(总系数)为分配标准来分配直接材料费用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分配过程包括五个步骤:选择标准产品、计算各产品的系数、计算总系数(标准总产量)、计算费用分配率和计算各种产品应分配费用。第一节 直接材料费用的核算2.按计划成本计价材料发出的核算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核算时,消耗材料的成本仍应当是实际成本。这时,应单独核算材料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正确计算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将消耗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材料实际成本等于计划成本加上应分摊的成本差异。第一节 直接材料费用的核算【例3-5】铭金工厂主要生产101、102、103、104、105五种产品,本月共同耗用W材料448 875元。单位产品W材料消耗定额分别为24kg、27kg、30kg、36kg和39kg,本月实际产量(投产量)分别为1 000件、2 500件、5 000件、3 000件和2 000件。W材料费用采用系数分配法计算如下:第一节 直接材料费用的核算(1)选择标准产品企业一般应当选择正常生产、大量生产的产品作为标准产品,也可以选系列产品中规格、型号居中的产品作为标准产品。本题选择103产品为标准产品。第一节 直接材料费用的核算(2)计算各产品的系数系数是某种产品与标准产品的比例关系。企业可以根据单位产品的定额消耗量、定额费用、重量等来计算各种产品的系数,标准产品的系数为1。系数一经确定,在年度内一般不作变动。产品系数计算公式如下:第一节 直接材料费用的核算103产品的系数为1,其他产品的系数计算见表3-5:第一节 直接材料费用的核算(3)计算总系数(标准总产量)总系数就是各种产品的实际产量按预定系数换算成标准产品的产量,也就是费用分配的标准,其计算公式如下:某产品总系数(标准总产量)=该产品本期实际产量×该产品系数第一节 直接材料费用的核算铭金工厂各种产品的总系数(标准总产量)计算见表3-6:第一节 直接材料费用的核算(4)计算费用分配率费用分配率即单位标准产品应分配费用,其计算公式如下:第一节 直接材料费用的核算(5)计算各种产品应分配费用各种产品应分配费用为该产品折合的标准产量乘以费用分配率,公式如下:某产品应分配的费用=该产品总系数×材料费用分配率第一节 直接材料费用的核算铭金工厂W材料费用分配见表3-7:第一节 直接材料费用的核算三、材料费用分配的账务处理企业的“材料发出汇总表”汇集了全部材料费用,“材料费用分配表”对共同耗用的材料有了分配结果。材料费用分配的账务处理按领料用途分配:生产车间领料用于生产产品的,计入“生产成本”,单独计入相关产品生产成本明细账的“直接材料”成本项目;车间领料用于一般耗用的,计入“制造费用”;领料用于大型固定资产建造用途的,应计入“在建工程”;领料用于无形资产研发的,应计入“研发支出”;企业管理部门以及专设销售机构一般耗用的材料费用,应计入“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明细账的相应费用项目。第一节 直接材料费用的核算【例3-6】宇光工厂本月“材料发出汇总表”见表3-8,请根据该“材料发出汇总表”和【例3-1】至【例3-4】作账务处理。第一节 直接材料费用的核算根据表3-8和【例3-1】至【例3-4】作会计处理如下:借:生产成本——A产品 20 000——B产品 40 000——C产品 60 000——D产品 45 900——E产品 28 350——F产品 22 000——G产品 16 280制造费用 30 300管理费用 31 600销售费用 4 000贷:原材料——甲材料 137 800——乙材料 103 050——丙材料 41 564——丁材料 16 016第一节 直接材料费用的核算本节小结:产品成本项目中的直接材料费用,是指产品生产工艺过程中直接消耗的原料、外购半成品等,其数量的计算有永续存制和实地盘点法,其价格的计算有实际成本法和计划成本法;材料费用分配方法有重量分配法、消耗定额标准分配法和系数分配法;材料费用分配的账务处理中,要注意车间领料用于一般消耗的,应计入“制造费用”科目。第二节 外购动力费用的核算【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及重点、难点:1.学习目标通过本节学习,了解外购动力费用的基本内容;熟悉外购动力费用的确认和计量方法;掌握外购动力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原理,重点掌握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2. 重点、难点:本节的重点知识是外购动力费用的确认和计量方法,特别是掌握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整体内容相对简单,没有难点知识。本节知识结构图【篇头案例】大嘴巴食品公司的基本生产车间生产夹心饼、薄脆饼两种饼干。6月份该车车间耗用外购电力1 200元,夹心饼、薄脆饼的生产工时分别为700小时、800小时。请问:夹心饼和薄脆饼分别承担多少的直接材料费用电费?第二节 外购动力费用的核算外购动力费用是指企业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从外部购买各种动力而付出的费用,如电力费、热力费、煤气费等。第二节 外购动力费用的核算一、外购动力费用的归集外购动力费用的归集就是确定本期外购动力费用的发生额。工作中,一般以计量仪器仪表所显示的用量乘以供应单价来计算应支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即为本期耗费的外购动力费用发生额。第二节 外购动力费用的核算二、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实际工作中,各车间、部门的动力使用一般都分别装有计量仪器,因此,应根据各部门、各产品计量仪器所显示的耗用的动力数量和单价进行核算。当企业生产多种产品,没有分产品安装仪表,外购动力费用需要在各种产品(各成本核算对象)之间进行分配。外购动力费的分配方法主要有生产工时分配法、机器工时分配法、定额耗用量分配法等。第二节 外购动力费用的核算【例3-7】铭金公司基本生产车间A、B两种产品本月直接耗用外购动力费用6 750元,没有分产品安装仪表。本车间按机器工时比例分配动力费用,本月各产品耗用机器工时分别为:A产品6 000小时,B产品7 500小时,则外购动力费用分配情况计算如下:(1)外购动力费用分配率=6 750÷(6 000+7 500)=0.5(2)A产品负担的外购动力费用=6 000×0.5=3 000(元)B产品负担的外购动力费用=7 500×0.5=3 750(元)第二节 外购动力费用的核算引例解析外购动力费用分配率=1 200÷(700+800)=0.8夹心饼应分配的电费=700×0.8=560(元)薄脆饼应分配的电费=800×0.8=640(元)第二节 外购动力费用的核算三、外购动力费用分配的账务处理月末,会计人员应根据本期外购动力费用发生额及有关仪表记录、工时记录等编制 “外购动力费用分配表”,并据以编制会计分录,登记有关成本、费用的账户及其明细账。外购动力费用应按用途进行分配:凡是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动力费用,如生产工艺用电力,应该单独计入相关产品生产成本明细账的“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如企业未专设“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则用于基本生产的动力费用计入“制造费用”);用于辅助生产的外购动力费用,计入各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的“动力费”项目;基本生产车间一般耗用的外购动力费用,如照明用电力,应计入“制造费用”明细账的“水电费”项目;企业管理部门以及专设销售机构一般耗用的外购动力费用,应计入“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明细账的相应费用项目。第二节 外购动力费用的核算【例3-8】铭金公司本月的外购动力费用分配表如表3-9所示。第二节 外购动力费用的核算根据动力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3 000——B产品 3 750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4 000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1 500——运输车间 1 200管理费用 5 600销售费用 2 200贷:应付账款(或银行存款) 21 250第二节 外购动力费用的核算本节小结:外购动力费用是指企业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从外部购买各种动力而付出的费用,如电力费、热力费、煤气费等。外购动力的核算相对简单,购买动力的单位每个会计期间都会支付费用,也会收到相应的发票和单据。要注意在费用分配时采用的分配标准,进行账务处理的时候要注意生产车间一般耗用的动力费用应计入“制造费用”。第三节 直接人工费用的核算【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及重点、难点:1.学习目标通过本节学习,了解直接人工费用的基本内容;理解工资总额的计算原理,重点掌握计时工资的计算;掌握直接人工费用的归集和分配,重点掌握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2. 重点、难点:本节的重点知识是直接人工费用的确认和计量方法,各种人工费用分配的方法都要求掌握,特别是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难点知识是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的计算。本节知识结构图【篇头案例】大嘴巴食品公司的基本生产车间生产夹心饼、薄脆饼两种饼干。6月份该车间生产工人的工资为60 000元,夹心饼、薄脆饼的生产工时分别为700小时、800小时。请问:夹心饼和薄脆饼分别承担多少的人工费?第三节 直接人工费用的核算产品成本中的直接人工费用,指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生产工人的职工薪酬。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及其他相关支出,包括:视野拓展:2014年修订会计准则,发布关于印发修订《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的通知》(1)短期薪酬。短期薪酬是指企业在职工提供相关服务的年限报告期间结束后12个月内需要全部予以支付的职工薪酬,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除外。具体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医疗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短期带薪缺勤;短期利润分享计划;非货币性福利以及其他短期薪酬。第三节 直接人工费用的核算(2)离职后福利。离职后福利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在职工退休或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后,提供的各种形式的报酬和福利,短期薪酬和辞退福利除外。(3)辞退福利。辞退福利是指企业在职工劳动合同到期之前接触与职工的劳动关系,或者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给予职工的补偿。(4)其他长期职工福利。其他长期职工福利是指除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之外所有的职工薪酬,包括长期带薪缺勤、长期残疾福利、长期利润分享计划等。根据考勤记录、产量记录和其他有关凭证计算当期工资总额、职工福利费,并根据用途在部门和产品之间分配工资及福利费用,是人工费用核算的主要内容。第三节 直接人工费用的核算一、直接人工费用的归集工资费用是指企业根据职工的劳动成果,以货币形式支付给职工的工资以及按规定比例从费用中提取的职工福利费。工资费用的计算是工资费用归集和分配的基础,也是企业与职工之间进行工资结算的依据。第三节 直接人工费用的核算(一)工资总额的计算1.计时工资的计算计时工资是根据考勤记录和规定的工资标准计算每一职工应得的工资额。按具体的计算方法不同,计时工资的计算又分为月薪制和日薪制两种。第三节 直接人工费用的核算(1)月薪制。月薪制下计时工资是根据职工的标准工资扣除缺勤工资计算的。其特点是不论大月还是小月,只要职工当月出满勤,就可以得到固定的月标准工资。企业固定职工的计时工资一般按月薪制计算。其计算公式如下:应付计时工资=月标准工资-缺勤天数×日工资率第三节 直接人工费用的核算其中月标准工资可以根据工资卡片的记录取得,缺勤天数可以根据考勤记录取得,日工资率的计算通常有两种方法:①每月固定按30日计算日工资率,则:日工资率=月标准工资÷30这种日工资率下,法定节假日视同出勤应计付工资,但事假、病假等缺勤期间的节假日也视为缺勤,扣发工资。在职工的月标准工资未发生变动的前提下,其各月的日工资率总是相等的。第三节 直接人工费用的核算②每月按20.83天计算日工资率,则:日工资率=月标准工资÷20.83其中20.83天是根据年日历日数365天减去104个双休日和ll个法定节假日,再除以12个月算出的月平均工作天数。这种日工资率下,法定节假日不付工资,因而缺勤期间的节假日不扣工资。只要职工的月标准工资不变,各月份的日工资率也是相等的。第三节 直接人工费用的核算【例3-9】出纳小李的月标准工资3 000元,8月份出勤20天,病假2天,事假1天,缺勤期间无法定节假日,本月共8个休息日,其病假工资按80%计发,则月薪制下小李本月应得工资额计算如下:①每月按30天计算:日工资率=3 000÷30=100缺勤工资=1×100+2×100×(1-80%)=140(元)月应得工资额=3 000-140=2 860(元)②每月按20.83天计算:日工资率=3 000÷20.83=144.02缺勤工资=1×144.02+2×144.02×(1-80%)=201.63(元)月应得工资额=3 000-201.63=2 798.37(元)第三节 直接人工费用的核算(2)日薪制。日薪制是根据职工每月实际出勤天数和日工资率计算其应得工资额的方法。在日薪制下,由于各月日历天数不同,各月全勤工资也不同。每位职工当月应得工资额可按下式计算:应付计时工资=出勤天数×日工资率其中,日工资率可按月标准工资/30天计算,也可按月标准工资/20.83天计算。但日工资率的计算方法不同,当月的出勤天数的计量方式也不同:如果日工资率按30天计算,则节假日应视为出勤计发工资,缺勤期间的节假日视为缺勤不发工资;如果日工资率按20.83天计算,则节假日不视为出勤,缺勤期间的节假日也不扣工资。第三节 直接人工费用的核算【例3-10】日薪制下【例3-9】中出纳小李本月应得工资额计算如下:①按30天计算日工资率(日工资率100元):月应得工资额=(20+8)×100+2×100×80%=2 960(元)②按20.83天计算日工资率(日工资率144.02元):月应得工资额=20×144.02+2×144.02×80%=3 110.83(元)通过以上计算可以看出,不同的工资计算方法其计算结果不同,具体采用哪种方法,可由企业自行确定,但方法一旦确定,为保持会计资料的可比性,不得随意变动。第三节 直接人工费用的核算2.计件工资的计算计件工资是根据有关产量记录的个人(或班组)完成的合格品数量乘以规定的计件单价计算支付的工资额。此外,生产中产生的废品,如果是材料缺陷(料废)原因造成的,应按计件单价照付工资;如果是加工失误(工废)造成的,则不付计件工资。其计算公式如下:应付计件工资=(合格品数量十料废数量)×计件单价公式中的产量资料应以产量记录为依据,计件单价应根据单位产品的定额工时乘以该产品的小时工资率计算求得。计件工资按照结算对象不同,可分为个人计件工资和集体计件工资两种。第三节 直接人工费用的核算(1)个人计件工资的计算。个人计件工资是根据产量记录中每一生产工人完成的产品产量乘以计件单价计算并支付给个人的报酬。如果某个工人在月份内生产几种产品,且各种产品有着不同的计件单价,计算公式如下:应付计件工资=∑[(某产品合格品数量十该产品料废数量)×该产品计件单价]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料废产品并不一定都是在完工以后发现的,如果中途质检发现料废应立即将其报废,这些料废产品没有完成整个加工过程,就不能按计件单价全额计算计件工资。对于这种情况,可根据料废产品所完成的定额工时折合约当产品产量,计算计件工资。第三节 直接人工费用的核算【例3-11】车间工人小黄本月加工完成A产品100件,均为合格产品;完成B产品200件,其中合格品190件,工废品2件,料废品8件。A产品的工时定额20分钟,B产品工时定额40分钟。标准小时工资率为15元/小时。该工人本月应得计件工资的计算结果如下:A产品计件单价=15×20÷60=5(元/件)B产品计件单价=15×40÷60=lO(元/件)王某应得工资额=100×5+(190+8)×1O=2 480(元)第三节 直接人工费用的核算(2)集体计件工资的计算。集体计件工资是根据集体完成的工作量乘以计件单价计算求得整个集体应得计件工资后,再采用适当的方法,将其在集体成员内部进行分配的一种方法。集体计件工资的计算原理与个人计件工资相同,关键在于如何进行集体内部各成员之间的分配,既要考虑各成员工作技能的高低,又要考虑各成员工作时间的长短。因此,在分配时,可用各成员工作时间与其小时工资率的乘积(即个人计时工资)作为分配标准进行集体内部计件工资的分配。第三节 直接人工费用的核算【例3-12】某生产小组由甲、乙、丙三人组成,完成某项工程获得集体计件工资18 000元。该三人的工资标准分别为15元/小时、20元/小时和25元/小时,工作时间分别为140小时、150小时和156小时。三人计件工资分配计算如下:分配率=18 000÷(15×140+20×150+25×156)=2甲工人应得工资额=140×15×2=4 200(元)乙工人应得工资额=150×20×2=6 000(元)丙工人应得工资额=156×25×2=7 800(元)第三节 直接人工费用的核算3.其他工资的计算工资总额组成内容中的奖金,包括生产奖、节约奖、劳动竞赛奖和其他奖金应根据企业内部的奖励制度进行计算。津贴和补贴,津贴包括岗位津贴、保健性津贴、技术性津贴和年功性津贴等,补贴包括副食品价格补贴、粮价补贴、煤价补贴等,应根据国家规定的种类和标准进行计算。第三节 直接人工费用的核算加班加点工资应按加班加点天数(或时数)乘以日工资率(或小时工资率)进行计算。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包括按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应支付给职工的工伤、病假、事假、产假、计划生育假、婚丧假、探亲假、定期休假、停工学习、执行国家和社会义务的工资以及支付给职工的附加工资、保留工资等,应按国家规定的标准和考勤记录计算。企业根据职工考勤记录和工作量记录等原始记录计算出应付工资以后,要填制“工资结算单”,再按人员类别编制“工资结算汇总表”。第三节 直接人工费用的核算【例3-13】四海公司6月份的“工资结算汇总表”见表3-10。第三节 直接人工费用的核算(二)职工福利费的计算职工福利费是企业为承担职工个人方面的义务,而根据工资总额的14%计算提取的用于职工福利方面的开支。计算公式为:本月应提取的职工福利费=该月应付的工资总额×14%企业提取的职工福利费主要用于职工的医疗费,企业医护人员的工资、医务经费、职工因公负伤赴外地就医的路费,职工生活困难补助费,职工浴室、理发室、幼儿园、托儿所人员的工资,以及按照国家规定应由福利费用开支的其他支出。但其不能用于企业职工集体福利设施的投资支出,这类支出应由企业税后利润提取的公益金负担。第三节 直接人工费用的核算(三)社会保险费的计算对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包括基本养老费和补充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国家规定了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的,企业应当依据国家规定的标准计提。第三节 直接人工费用的核算【例3-14】四海公司6月份的“工资结算汇总表”见表3-11,根据有关规定,分别按照工资总额的8%、20%、2%、0.8%、0.8%的比例计提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见表3-12。第三节 直接人工费用的核算第三节 直接人工费用的核算(四)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的计算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等,国家规定了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的,企业应当依据国家规定的标准计提。第三节 直接人工费用的核算【例3-15】四海公司6月份的“工资结算汇总表”见表3-11,根据有关规定,分别按照工资总额的8%、2%和1.5%的比例计提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见表3-12。第三节 直接人工费用的核算第三节 直接人工费用的核算(五)应付职工薪酬汇总表的编制为了方便进行分配结转本月职工薪酬的账务处理,企业应当根据各项薪酬的计算结果汇总编制应付职工薪酬汇总表。第三节 直接人工费用的核算【例3-16】四海公司6月份各项职工薪酬见【例3-12】至【例3-14】,根据计算结果汇总编制“应付职工薪酬汇总表”,见表3-13第三节 直接人工费用的核算第三节 直接人工费用的核算二、直接人工费用的分配(一)应付工资总额费用的分配生产工人的计件工资,属于直接计人费用,应根据工资结算凭证直接计人某种产品成本的“直接人工”成本项目;生产工人的计时工资,则应区别两种情况:为生产某一种产品而单独发生的计时工资,属于直接计入费用,应直接计入该种产品成本的“直接人工”成本项目;在生产多种产品时,同时为几种产品生产共同发生的工资,则属于间接计人费用,应按照产品的生产工时(实际或定额)比例等分配标准分配计人各种产品成本明细账的“直接人工”成本项目。按生产工时(实际或定额)比例分配计算公式如下:某产品应分配工资费用=该产品生产工时×工资费用分配率第三节 直接人工费用的核算【例3-17】四海公司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本月份甲、乙、丙三种产品耗用的定额工时分别为:2 000工时、3 000工时和6 000工时;本月发生生产工人计时工资总额131 208元。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工资费用计算如下:工资费用分配率=131 208÷(2 000+3 000+6 000)=11.928甲产品分配工资费用=2 000×11.928=23 856(元)乙产品分配工资费用=3 000×11.928=35 784(元)丙产品分配工资费用=6 000×11.928=71 568 (元)第三节 直接人工费用的核算工资费用的分配,应根据工资结算单和有关的生产工时等记录,通过编制“工资费用分配表”进行分配。根据工资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登记有关账户及其明细账。四海公司的“工资费用分配表”如表3-14所示:第三节 直接人工费用的核算三、人工费用分配的账务处理工资费用的分配,应按用途在各受益对象之间分配:直接进行产品生产的生产工人的工资,应记入“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及所属明细账的“直接人工”成本项目;辅助生产工人的工资,应记入“辅助生产成本”账户及所属明细账的“直接人工”成本项目;分厂或车间等管理人员的工资应记入“制造费用”账户及所属明细账的“工资费用”项目;企业各职能部门管理人员的工资、专设销售机构人员的工资、医务及福利部门人员的工资以及在建工程人员的工资则应分别记入“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应付职工薪酬”、“在建工程”账户及其所属明细账的“工资费用”项目。第三节 直接人工费用的核算【例3-18】根据四海公司6月份的“应付职工薪酬汇总表”(见表3-13)和“工资费用分配表”(见表3-14),编制分配结转本月职工薪酬的会计分录如下:借:生产成本——甲产品 23 856——乙产品 35 784——丙产品 71 568制造费用 9 244.2管理费用 11 928销售费用 2 982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104 200——福利费 6 252——社会保险费 32 927.2——住房公积金 8 336——工会经费 2 084——职工教育经费 1 563第三节 直接人工费用的核算引例解答人工费用分配率=60 000÷(700+800)=40夹心饼应分配的材料费用=700×40=28 000(元)薄脆饼应分配的材料费用=800×40=32 000(元)第三节 直接人工费用的核算本节小结:直接人工费用,是指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生产工人的薪酬。工资总额的计算分为计时工资的计算和计件工资的计算,计时工资又分为月薪制和日薪制,计件工资又分为个人计件工资和集体计件工资。人工费用分配的方法主要是生产工时比例法。人工费用分配的账务处理要注意,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应计入“制造费用”科目。第三节 直接人工费用的核算外购动力费用是指企业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从外部购买各种动力而付出的费用,如电力费、热力费、煤气费等。第三节 直接人工费用的核算外购动力费用是指企业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从外部购买各种动力而付出的费用,如电力费、热力费、煤气费等。第三节 直接人工费用的核算外购动力费用是指企业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从外部购买各种动力而付出的费用,如电力费、热力费、煤气费等。第三节 直接人工费用的核算外购动力费用是指企业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从外部购买各种动力而付出的费用,如电力费、热力费、煤气费等。第三节 直接人工费用的核算外购动力费用是指企业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从外部购买各种动力而付出的费用,如电力费、热力费、煤气费等。第三节 直接人工费用的核算外购动力费用是指企业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从外部购买各种动力而付出的费用,如电力费、热力费、煤气费等。第三节 直接人工费用的核算外购动力费用是指企业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从外部购买各种动力而付出的费用,如电力费、热力费、煤气费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