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熟悉常用的库存管理方法 课件(共35张PPT)《仓储与配送管理实务》(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2 熟悉常用的库存管理方法 课件(共35张PPT)《仓储与配送管理实务》(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35张PPT)
库存管理
与仓储安全管理
《经营管理篇》 项目八
任务二
熟悉常用的库存管理方法
某自行车厂根据市场需求和仓库情况,计划对生产自行车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库存进行控制。
那么,什么是库存控制?常见的库存控制方法有哪些?
任务
导入
第二节——一、经济订货批量库存控制模型(一)EOQ基本模型EOQ基本模型是指不允许缺货、瞬间到货,也不考虑数量折扣及其他问题的订货模式。在一定假设条件下,利用该模型能够计算出最经济的订货批量,使库存总成本最低。第二节——一、经济订货批量库存控制模型(一)EOQ基本模型1.EOQ基本模型的假设条件(1)货物需求量不变,需求速率是均衡的,且为常数。(2)供货周期固定且已知。(3)货物是集中、一次性入库的,而不是陆续入库的。(4)订货提前期为零。(5)不会出现缺货情况,即缺货成本(如停工待料的损失)为零。(6)货物价格不变,不考虑现金折扣。(7)只针对某一种货物的库存。(8)企业资金充足,不会因资金短缺而影响进货。第二节——一、经济订货批量库存控制模型(一)EOQ基本模型2.EOQ基本模型的原理EOQ基本模型的运行原理为:库存量以速率v下降,当库存量下降到0时,按经济订货批量Q*发出订货单后,所订货物立即到库,即重新达到最佳库存量。如此不断循环。利用EOQ基本模型,企业可始终保持最佳库存量Q,并使每个订货周期内的平均库存量为,从而平衡订货成本与储存成本,使库存的总成本达到最低。设经济订货批量为Q*,货物需求速率为v,订货周期为T,则EOQ基本模型如图所示。第二节——一、经济订货批量库存控制模型(一)EOQ基本模型3.EOQ基本模型的计算公式推导EOQ基本模型主要研究库存总成本、订货成本、储存成本与订货批量之间的关系。各种成本与订货批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订货成本与订货批量成反比,即订货成本随订货批量的增加而降低;储存成本与订货批量成正比,即储存成本随订货批量的增加而增加。库存总成本最低时所对应的订货批量就是经济订货批量。第二节——一、经济订货批量库存控制模型(一)EOQ基本模型3.EOQ基本模型的计算公式推导通常情况下,库存总成本为库存总成本 采购成本 订货成本 储存成本 缺货成本而在EOQ基本模型的假设条件下,缺货成本为零。所以库存总成本 采购成本 订货成本 储存成本即式中,TC为货物年库存总成本,D为货物年需求总量,P为单位货物的采购成本,C为每次订货成本,Q为每次订货批量,H为单位货物年储存成本。第二节——一、经济订货批量库存控制模型(一)EOQ基本模型3.EOQ基本模型的计算公式推导当QEOQ时,对上述公式中的Q进行求导,可得出经济订货批量EOQ的计算公式,即式中,F为单位货物年储存费率。年订货次数,平均订货间隔周期,单位为天。——(一)堆码的基本要求某企业年需某货物1 200件,该货物的单价为10元,年储存费率为20%,每次订货成本为300元。试求该货物的经济订货批量EOQ、最低年库存总成本、每年的订货次数及平均订货间隔周期。解:由题中所给条件可知,D1 200件,P10元,F20%,C300元,根据EOQ的计算公式可得因此,每次订货批量为600件时,年库存总成本最低,且为13 200元。每年的订货次数为2次,平均订货间隔周期为182.5天。第二节——一、经济订货批量库存控制模型(二)考虑价格折扣因素的经济订货批量按照EOQ基本模型的经济订货批量计算公式,先计算出货物在原价情况下的经济订货批量,然后计算出货物在折扣价情况下的经济订货批量。计算无折扣时的经济订货批量1按照货物在原价情况下的经济订货批量计算出库存总成本,再按照货物在折扣价情况下的经济订货批量计算出库存总成本。比较货物在原价情况下的库存总成本和货物在折扣价情况下的库存总成本。若前者的值大于后者,则表明货物在折扣价情况下的经济订货批量为最佳订货批量。[步骤]计算库存总成本2分析和判断3——(一)堆码的基本要求甲仓库中A货物的年需求量为8 000件,每件货物的购买价格为100元,每次订货成本为30元,货物的年保管费为3元/件。若供应商给出的折扣条件是:一次订购量少于600件时,每件的价格为100元;一次订购量大于或等于600件时,每件的价格为80元。请问:该货物的最佳订货批量为多少?解:(1)计算无折扣时的经济订货批量。 (2)比较EOQ与折扣数量。EOQ折扣数量(3)比较两种情况下的年库存总成本TC。采用EOQ订货时,年库存总成本为采用折扣数量订货时,年库存总成本为(4)根据可知,按照供应商提供的数量折扣进行购买时,可以减少年库存总成本。因此,该仓库的最佳订货批量为600件。第二节——二、定量订货法和定期订货法(一)定量订货法1设订货点为Qd,最高库存量为Qm,订货批量为p,订货提前期为tn(n1,2,…,m),货物需求速率为vn(n1,2,…),安全库存量为Qa,则定量订货法的原理可以通过如图所示的模型图得以体现。1.定量订货法的原理——(一)堆码的基本要求订货提前期、货物需求速率和安全库存量的含义如下:(1)订货提前期:从发出订单到货物入库并可投入使用的时间段。(2)货物需求速率:因客户需求而产生的库存每日减少的速率。(3)安全库存量:为了满足波动的客户需求而设定的最低库存量。第二节——二、定量订货法和定期订货法(一)定量订货法1如图所示,当库存量以速度v1下降到订货点Qd时,定量订货系统发出订货单,订货批量为p。当原库存量继续下降到A点时,订货提前期t1结束,订购的货物到库,库存量增加p并到达B点。库存量因客户需求继续下降,当库存量以速度v2下降到订货点Qd时,定量订货系统又发出订货单,订货批量为p。库存量继续下降到C点时,订货提前期t2结束,所订购的货物到库,库存量增加p并到达D点。如此不断循环。1.定量订货法的原理
知识链接
实际库存量总低于计划库存量的原因
利用定量订货法控制库存时,计划库存量和实际库存量的计算公式分别为
计划库存量 安全库存量Qa 订货批量p
实际库存量 安全库存量Qa 订货批量p tn vn
只有当tn为零(货物随订随到),或者vn为零(提前期内没有库存需求)时,实际库存量才等于计划库存量。然而在实际操作中,通常不能实现货物随订随到,也难以保证提前期内没有库存需求,因此实际库存量总低于计划库存量。
第二节——二、定量订货法和定期订货法(一)定量订货法1影响订货点的因素有三个,即订货提前期、平均需求量和安全库存,因此可根据这三个因素确定订货点。订货点的确定可按如下步骤进行:(1)在需求确定和订货提前期不变的情况下,不需要设置安全库存。此时,订货点的计算公式为订货点 订货提前期的平均需求量每天需求量 订货提前期订货提前期 (全年需求量/360)2.定量订货法的实施1)确定订货点第二节——二、定量订货法和定期订货法(一)定量订货法1(2)在需求和订货提前期都不确定的情况下,需要设置安全库存。此时,订货点的计算公式为订货点订货提前期的平均需求量安全库存平均需求量最大订货提前期安全库存2.定量订货法的实施1)确定订货点——1某货物在过去三个月中的实际需求量分别为:一月份126箱,二月份110箱,三月份127箱。该货物的最大订货提前期为2个月,安全库存为19箱,求该货物的订货点。解:平均需求量(126110127)/3 121(箱),则订货点平均需求量最大订货提前期安全库存121219261(箱)即该货物的订货点为261箱。第二节——二、定量订货法和定期订货法(一)定量订货法12)确定订货批量订货批量直接关系到最大库存量水平,也会影响货物的供应程度。确定订货批量时,需要综合考虑需求速率和经营费用两大因素。通常按照经济订货批量确定订货批量。2.定量订货法的实施第二节——二、定量订货法和定期订货法(一)定量订货法13.定量订货法的优缺点每次订货之前都要详细检查和盘点库存(看库存是否降低到订货点),通过检查和盘点,能及时了解和掌握库存动态。此外,因每次订货数量固定,故该方法实施起来较为简便。优点经常对库存进行详细检查和盘点,工作量大且需花费大量时间,从故库存管理成本较高。此外,使用该方法时,需对每个品种单独订货,因此会增加订货成本和运输成本。缺点第二节——二、定量订货法和定期订货法(二)定期订货法11.定期订货法的原理设订货周期为T,最高库存量为Qm,订货提前期为tn,货物需求速率为vn,订货批量为pn,安全库存量为Qa,则定期订货法的原理可以通过如图所示的模型图得以体现。第二节——二、定量订货法和定期订货法(二)定期订货法12.定期订货法的实施订货周期一般根据经验确定,或根据企业的供应周期确定。此外,还可利用经济订货批量的计算公式来确定使库存成本最低的订货周期。1)确定订货周期第二节——二、定量订货法和定期订货法(二)定期订货法12.定期订货法的实施最高库存量包含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订货周期和提前期内的平均货物需求量;另一部分是安全库存量。最高库存量可以按以下公式计算:式中,为最高库存量,v为货物的需求速率,T为订货周期,t为订货提前期,为最高库存量。2)确定最高库存量第二节——二、定量订货法和定期订货法(二)定期订货法12.定期订货法的实施订货批量可按以下公式计算:式中, 为订货批量, 为第n期检查时的库存量。3)确定订货批量第二节——二、定量订货法和定期订货法(二)定期订货法13.定期订货法的优缺点定期订货法的优点由于订货周期固定,因此可同时采购多种货物,这样不仅可以降低订单的处理成本,还可以降低运输成本。另外,采用该方法时,不需要经常检查和盘点库存(只需在订货时集中查点即可),有利于节省这方面的费用。定期订货法的缺点由于不经常检查和盘点库存,仓管员对货物的库存动态不能及时掌握,因此在遇到突发性的大量需求时,仓库容易出现缺货现象。企业为了应对订货间隔期内需求的突然变动,往往会保持较高的安全库存量。第二节——三、物料需求计划库存控制法(一)MRP库存控制法的基本原理1MRP库存控制法的基本原理:企业根据客户的需求制订生产计划和进度,然后根据产品的结构和当前的库存状况,逐个计算出生产该产品所需物料的数量和时间,从而确定物料的加工进度或订货日程,使所需物料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仓库。其逻辑原理图如图所示。MRP库存控制法的逻辑原理图第二节——三、物料需求计划库存控制法(二)MRP系统的输入1.主生产计划信息主生产计划是一个综合性计划,也是MRP系统的主要输入信息,包括:① 总需求量,即主产品及其零部件的总需求数量;② 需求时间,即生产主产品及其零部件所需要的时间,该时间通常以日、周、旬或月为单位。第二节——三、物料需求计划库存控制法(二)MRP系统的输入1.主生产计划信息某仓库对A、B两种产品的需求计划如表8-8所示。其中,在第5周需要A产品80台,在第9周需要该产品20台;在第6周、第8周和第10周分别需要B产品80台、10台和50台。产品需求时间/周12345678910A产品/台8020B产品/台801050主生产计划信息表第二节——三、物料需求计划库存控制法(二)MRP系统的输入2.物料清单信息物料清单又称主产品层次结构文件,它是确定主产品及其各个零部件的需求数量、所需时间和装配关系的基础,主要包括:① 主产品零件清单,即将主产品逐层展开后零部件的名称、规格、数量等;② 提前期,即一个主产品及其零部件从投入生产到制成成品,或者从发出订单到收到货物所需要的时间。第二节——三、物料需求计划库存控制法(二)MRP系统的输入3.库存文件信息① 原始库存量,即运行MRP系统前结存的物料库存量;② 计划到货量,即已经在途的和将在指定时间内到库的物料数量。第二节——三、物料需求计划库存控制法(三)MRP系统的输出1.库存状态记录2.净需求量3.计划产出量4.计划投入量库存状态记录可反映出MRP系统运行后,每个需求周期结存的物料数量,具体表现为现有库存量。企业需要外界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供的物料数量即为净需求量。实际到库的物料数量就是计划产出量。一般情况下,计划产出量等于净需求量。根据计划产出量和产出时间倒推,提前订购的物料数量就是计划投入量。它在数量上等于计划产出量,但在时间上比计划产出量早一个订货提前期。
MRP库存控制法在实践中的应用
某企业B产品的初期库存量为20个,提前期为2周。已知B产品在不同时间段的需求量和计划到货量如表所示。
时段/周 1 2 3 4 5 6 7 8
订单需求量/个 15 45 40 25
计划到货量/个 30 20 10
B产品的需求量和计划到货量
将上表中的数据输入MRP系统后,系统会自动按照相应的公式计算出每周的库存量、净需求量、计划产出量和计划投入量,如下表所示。
表所示数据中,每周的库存量 上一周的库存量 本周的计划到货量 本周的总需求量。若库存量出现负数,则表示企业需要向外界订购B产品了。
例如,在第4周,B产品的库存量为 10,表明此时企业需要向外界订购10个B产品,因此,表格中第4周的净需求量和计划产出量均为10。由于B产品的提前期为2周,所以企业应该在第2周发出订单,以保证B产品在第4周到库,故表格中第2周的计划投入量为10个。
B产品的MRP运行表
项目 时段/周 1 2 3 4 5 6 7 8
总需求量 15 45 40 25
计划到货量 30 20 10
库存量 20 5 35 10 20 20 10 15
净需求量 10 20 15
计划产出量 10 20 15
计划投入量 10 20 1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