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入库作业 《配送作业篇》 项目七 任务二 配送线路优化设计 任务 导入 F公司负责一家家电连锁企业的电器配送工作。最近,该公司经常出现货车不够用的情况,货运部主管张经理认为是公司的运力不足,要求公司购买或租赁货车。财务部主管却持反对意见:“我们有8辆载重量为5 t的货车,如果每辆货车每天送货两次,就有80 t的运力。而现在每天的送货量大约为50 t,最高峰的时候也不超过65 t。怎么可能是运力不足呢?” 为了解决货车不够用的问题,张经理陪同财务主管考察了货车的送货过程,发现尽管货车一刻不停,车厢内货物减少的速度还是慢得出奇。货车就像在一个迷宫里打转一样,常常在同一条马路上来回好多次,偶尔还会遇到本公司的其他货车。 针对上述情况,你认为F公司应如何设计配送线路,才能提高配送效率? 第二节 — 4 — 一、配送线路的类型 往复式行驶线路是指一个供应点专程为一个客户送货,配送车辆在两个物流节点间往复行驶的路线类型。从物流优化的角度来看,当客户的需求量接近或大于承运车辆的额定载重量,需专门派一辆或多辆车进行一次或多次送货时,可采用往复式行驶线路。 (一)往复式行驶线路 形 式 说 明 特 点 单程有载往复式 车辆回程不载货 里程利用率较低,一般不到50% 回程部分有载往复式 车辆在回程时有货物要运送,但货物不是运到线路的终点,而是运到线路中间的某个节点,或中途载货运到终点 里程利用率大于50%小于100% 双程有载往复式 车辆回程时全程载有货物 里程利用率为100% 往复式行驶线路的三种形式 第二节 — 5 — 一、配送线路的类型 环形行驶线路是指配送车辆在由若干物流节点组成的封闭回路上所进行的连续、单向运行的行驶路线。车辆在环形行驶线路上行驶一周,至少应完成两个运次的货物的运送任务。 (二)环形行驶线路 (a)简单环形式 (b)交叉环形式 第二节 — 6 — 一、配送线路的类型 (二)环形行驶线路 (c)三角环形式 (d)复合环形式 图 环形行驶线路 第二节 — 7 — 一、配送线路的类型 汇集式行驶线路是指配送车辆沿运行线路,在各物流节点外依次完成相应的装卸任务(每一运次的装卸量均小于该车的额定载重量),直到整辆车装满或卸空,然后返回出发点的行驶线路。 (三)汇集式行驶线路 形 式 说 明 分送式 车辆在运行线路上各物流节点处依次进行卸货,卸完所有待卸货物返回出发点的行驶线路,如图(a)所示 聚集式 车辆在运行线路上各物流节点处依次进行装货,装完所有待运货物返回出发点的行驶线路,如图(b)所示 分送—聚集式 车辆在运行线路上各物流节点处分别进行装货和卸货,装卸完所有待运货物返回出发点的行驶线路,如图(c)所示 汇集式行驶线路的形式 第二节 — 8 — 一、配送线路的类型 (三)汇集式行驶线路 (c)分送—聚集式 图 汇集式行驶线路 (a)分送式 (b)聚集式 第二节 — 9 — 一、配送线路的类型 (四)星形行驶线路 星形行驶线路是指车辆以一个物流节点为中心,向其周围多个方向上的一个或多个节点行驶而形成的辐射状行驶线路。 O是中心节点,A~H是不同方向上的节点。 如果就一个行驶方向看,车辆的运行路线可以简化成一个往复式行驶线路,如O→A→O; 如果就一个局部看,车辆的运行路线又可以简化成一个环形行驶线路,如O→F→H→G→F→O。 如果各节点更广泛地连通,车辆在多个节点之间运行,则从整体上看,又可形成一个复杂的网络式行驶线路。 第二节 — 10 — 二、配送线路优化设计的意义 配送线路优化设计就是整合影响配送运输的各种因素,适时、适当地利用现有的运输工具将客户所需的货物及时、安全、方便、经济地送到客户手中。在设计配送线路时,配送中心应根据不同客户群的特点和要求,选择不同的线路设计方法,以达到节省时间、缩短运距和降低配送运输成本的目的。 第二节 — 11 — 三、直送式配送运输 直送式配送运输是指货物由发运地到接收地,中途不需要中转的配送运输。这种运输方式具有中间环节少、送达速度快、运输成本低等特点,且通常以整车为基本单位订立运输合同,并使用汽车进行整车运输。 直送式配送运输方式的特点是“多装快跑”,即选择最短的配送线路,提高配送效率。因此,直送式配送线路的优化可通过寻找物流网络中最短的配送路径来解决。 第二节 — 12 — 三、直送式配送运输 ? 标号法是求解最短配送路径最常用的方法。使用标号法不仅可以求出起点到终点的最短配送路径及其长度,还可以求出起点到其他任何一个顶点的最短配送路径及其长度,因此该方法适用于求解有向图或无向图上的“最短”问题。 将起点的配送距离记作“0”。 1 找出与起点相邻但未标标号的点,计算该点与 起点的最小距离值,并在相应的点处标上标号。 2 找出与已标标号的点相邻的未标标号的点,计 算该点与起点的最小距离值,并在相应的点处 标上标号。 3 重复步骤(3),直到所有的点都标上标号。 4 用标号法选择最短路径的计算过程如表所示。 步骤 计算过程 示意图 1 在V1点处标上L1=0 2 求与V1相邻但未标标号的点(V2和V3)与起点V1的最小距离值,即 V1—V2:0 1 1 V1—V3:0 4 4 两条路径中的最小距离值为1,则在V2点处标上标号L2=1,并将V1—V2标记为双线 3 求与V1、V2相邻但未标标号的点(V3、V4和V5)与起点V1的最小距离值,即 V1—V2—V3:1 2 3 V1—V2—V4:1 7 8 V1—V2—V5:1 5 6 三条路径中的最小距离值为3,则在V3点处标上标号L3 3,并将V2—V3标记为双线 用标号法找出V1到V6最短路径的步骤 用标号法选择最短路径的计算过程如表所示。 步骤 计算过程 示意图 4 求与V1、V2、V3相邻但未标标号的点与起点V1的最小距离值,即 V1—V2—V3—V5:3 2 5 V1—V2—V4—V5:8 1 9 V1—V2—V5:1 5 6 三条路径中的最小距离值为5,则在V5点处标上标号L5 5,并将V3—V5标记为双线 5 求与V1、V2、V3、V5相邻但未标标号的点(V4和V6)与起点V1的最小距离值,即 V1—V2—V3—V5—V4:5 1 6 V1—V2—V3—V5—V6:5 2 7 V1—V2—V4:1 7 8 三条路径中的最小距离值为6,则在V4点处标上标号L4 6,并将V5—V4标记为双线 用标号法找出V1到V6最短路径的步骤(续表) 用标号法选择最短路径的计算过程如表所示。 步骤 计算过程 示意图 6 求与V1、V2、V3、V4、V5相邻相邻但未标标号的点与起点V1的最小距离值,即 V1—V2—V3—V5—V4—V6:6 5 11 V1—V2—V3—V5—V6:5 2 7 两条路径中的最小距离值为7,则在V6点处标上标号L6 7,并将V5—V6标记为双线 用标号法找出V1到V6最短路径的步骤(续表) 综上所述,V1到V6的最短路径为V1—V2—V3—V5—V6,最小距离值为7。 某配送中心V1向客户V7配送货物,V1到V7的道路示意图如图7-5所示,各条道路的距离已标在路线旁。配送车辆如何运行,才能使行程最短? 配送中心V1到客户V7的道路示意图 第二节 — 17 — 四、分送式配送运输 (1)配送的货物可以装载在同一辆车上。 (2)各个客户的坐标(x,y)及需求量均为已知条件。 (3)各个客户之间、配送中心到客户之间的最短距离为已知条件。 (4)配送中心有足够的运输能力。 (一)节约里程法的假设条件 为了便于介绍节约里程法的基本原理及解题步骤,可假设: 第二节 — 18 — 四、分送式配送运输 最简单的做法是利用两辆车分别向A和B两地配送货物,此时,车辆的实际运行距离为2La+2Lb。如果改用一辆车配送,则运行的实际距离为La+Lb+Lc。2La+2Lb?(La+Lb+Lc)= La+Lb?Lc,由于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故La+Lb?Lc>0。距离的节约量“La+Lb?Lc”被称为“节约里程”。 (二)节约里程法的基本原理 设P为配送中心所在地,A和B为客户所在地,三者之间的道路距离分别为La、Lb、Lc,如图所示。 谢 谢 观 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