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1张PPT)配送中心运营管理实务8配送中心成本管理与绩效评价Part eight熟悉配送中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03熟悉配送中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任务导入针对桂林家宜鲜配送中心出现的问题,该配送中心的张经理主要围绕拣货作业和送货作业进行绩效评价。在开展绩效评价工作之前,需要先确定绩效评价指标。拣货作业和送货作业主要包括哪些绩效评价指标?除此之外,进出货作业、储存作业、订单处理作业又包括哪些绩效评价指标?请思考:?一、进出货作业绩效评价指标熟悉配送中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出货作业的主要任务是在合适的时间段内采购货物,并将货物迅速、合理地入库储存和出库装车。要想做好进出货作业,配送中心需要充分利用进出货站台的泊位,并合理组织人力、设备等进行货物的装卸搬运。进出货作业绩效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人员负担和时间耗用指标、作业设施设备的利用指标,以及进出货作业的质量指标。1.指标公式(1)若进货人员与出货人员是同一批人员,则评价指标的计算公式分别为:(一)人员负担和时间耗用指标(2)若进货人员与出货人员不是同一批人员,则评价指标的计算公式分别为:活学活用某配送中心4月份的进货量为3万件,有3名作业人员处理进货业务,每人工作25天,每天工作8小时。试计算该配送中心4月份每人每小时处理进货量。请思考:?一、进出货作业绩效评价指标熟悉配送中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一、进出货作业绩效评价指标熟悉配送中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2.指标分析在实际作业过程中,配送中心会出现每人每小时处理进出货量偏高或偏低、进出货时间率偏高或偏低的情况。(一)人员负担和时间耗用指标出现的情况 分析原因 改进措施每人每小时处理进出货量偏高且进出货时间率偏高 进出货人员每天的工作负担较重,这可能是由配送中心当前的业务量较大引起的 增加进出货人员的数量每人每小时处理进出货量偏低且进出货时间率偏高 配送中心每天的进出货时间长,但是每位作业人员的工作负担很轻,这可能是由进出货人员过多或进出货过程比较繁杂引起的 减少进出货人员的数量;及时培训工作效率低的作业人员;尽量减少装卸次数,减轻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如实现托盘化、机械化作业等每人每小时处理进出货量偏高且进出货时间率偏低 进货作业和出货作业可能集中在某一时间段内,导致作业人员必须在此时间段内完成较大的作业量 可考虑分散进出货时间,以平衡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并避免因车辆太多而出现站台拥挤的情况一、进出货作业绩效评价指标熟悉配送中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1.站台使用指标配送中心可通过站台利用率判断是否因站台泊位数不足或规划不佳而造成人员拥挤或作业效率低下,通过站台高峰率衡量站台在进出货高峰期的使用情况。站台利用率和站台高峰率的计算公式分别为:(二)作业设施设备的利用指标出现的情况 分析原因 改进措施站台利用率偏高 站台泊位数不足或进出货时间过于集中等 增加站台泊位数;做好时段管理,以便进出配送中心的车辆有序地行驶、停靠;增加进出货人员的数量,以加快作业速度,缩短每辆车的装卸停留时间站台利用率偏低,站台高峰率偏高 虽然车辆停靠站台的平均时间不长,且站台泊位数充足,但是站台在进出货高峰期仍存在拥挤现象。此种情况主要是由配送中心没有控制好进出货时间造成的 要求供应商按照计划准时送货,同时与客户协商好送货时间,从而合理规划发车时间,避免高峰期站台拥挤活学活用(1)A配送中心进出货站台泊位数为10,进出货人员每月工作22天,每天工作8小时,进出货车次每月装卸停留总时长为880小时。试计算该配送中心每月的站台利用率。(2)B配送中心的站台利用率为30%,站台高峰率为200%。请分析该配送中心的站台使用情况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请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请思考:?一、进出货作业绩效评价指标熟悉配送中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一、进出货作业绩效评价指标熟悉配送中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2.设备利用指标设备利用指标主要用于考核每台进出货设备所承担的工作量是否合理、达标。常用的设备利用指标有设备能力利用率和设备时间利用率。这两个指标的计算公式分别为:(二)作业设施设备的利用指标若每台进出货设备的设备能力利用率和设备时间利用率均偏低,则表示设备利用率低。此时,配送中心应积极开拓市场,增加进出货量。如果不能通过增加业务量来提高设备利用率,配送中心可考虑将部分进出货设备转至他用,如出租等。一、进出货作业绩效评价指标熟悉配送中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常用的进出货作业的质量指标有进货误差率、进货合格率、进货延迟率、出货误差率和出货延迟率。这些指标的计算公式分别为:(三)进出货作业的质量指标二、储存作业绩效评价指标熟悉配送中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储存作业的主要任务是妥善保管配送中心内的货物。要想做好储存作业,配送中心不仅要充分利用仓库的储存面积,加强对存货的管理,降低缺货率,而且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做好盘点作业,以免因库存过多而占用资源。配送中心可通过储存空间利用指标判断其仓库空间是否得到充分利用。常用的储存空间利用指标有储区面积率、可保管面积率、储位容积使用率、单位面积保管量和平均每品项所占储位数。这些指标的计算公式分别为:(一)储存空间利用指标以上各项指标均应设置合理的区间范围,以保证配送中心的货物有足够的储存空间,并且不会造成空间浪费。二、储存作业绩效评价指标熟悉配送中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常用的库存管理水平指标有库存周转率和缺货率。配送中心可通过库存周转率衡量库存控制水平和经营绩效,通过缺货率衡量客户订货后缺货的概率。库存周转率和缺货率的计算公式分别为:(二)库存管理水平指标一般来说,库存周转率越高,表明配送中心能用越少的库存完成配送作业,且库存货物占用的资金越少;缺货率越高,表明客户满意度越低。配送中心一般应将库存周转率和缺货率两个指标结合起来分析库存管理水平,若库存周转率高、缺货率低,则表明配送中心的库存管理水平较高。二、储存作业绩效评价指标熟悉配送中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常用的储存质量指标是呆废货物率,配送中心可用此指标来衡量货物的损耗情况和由此造成的资金积压情况。呆废货物率的计算公式为:(三)储存质量指标呆废货物是指储存时间过长而未使用的货物或因其他原因而丧失使用价值的货物。一般来说,配送中心出现呆废货物是由货物变质、仓库保管不善、存货长期积压、客户取消订单或退货、新产品或替代品出现等因素引起的。(1)验收时严格把关,防止不合格货物进入配送中心。(2)采用合理的储存方法储存货物,并且重视效期货物的管理,以防货物过期或变质。(3)随时掌握库存水平,及时处理滞销品,以免其占用资金和库存。二、储存作业绩效评价指标熟悉配送中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常用的盘点质量指标有盘点数量误差率、盘点品项误差率和平均每件盘差品金额。这些指标的计算公式分别为:(四)盘点质量指标在实际作业过程中,配送中心应做好上述指标的分析工作,以便出现问题时及时采取改进措施。例如,盘点数量误差率和盘点品项误差率偏高、平均每件盘差品金额偏大时,配送中心应检查负责盘点这些货物的人员是否尽职尽责,同时思考这些货物的保管区域是否合理、是否应改进库存分类管理法等。三、订单处理作业绩效评价指标熟悉配送中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订单处理作业的主要任务是在接到客户的订单后快速响应,并将订单信息准确地传递给相关部门,以便指导下一步作业。配送中心可用订单量指标来衡量每日订单的变化情况,以此制订客户管理策略和业务发展计划。(一)订单量指标若日均受理订单量、客户平均订单量不多,则表明配送中心的业务量不多,配送中心可通过扩大经营范围、改进营销方式等方法来改善这种情况。三、订单处理作业绩效评价指标熟悉配送中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1.订单延迟率配送中心可用订单延迟率来衡量交货延迟状况。订单延迟率的计算公式为:(二)订单处理质量指标若订单延迟率较高,则表明配送中心的交货能力较差,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配送中心的信誉。(1)找出配送作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加强作业环节的协调性和均衡性。(2)准确掌握库存动态,及时补货。(3)合理安排配送时间。(4)根据订单资料,按客户的订货额占配送中心营业额的百分比对客户进行ABC分类,尽可能减少对A类客户延迟交货的次数。三、订单处理作业绩效评价指标熟悉配送中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2.订单满足率配送中心可用订单满足率来判断库存控制决策是否恰当,以此决定是否调整订货点与订货量。订单满足率的计算公式为:(二)订单处理质量指标若订单满足率较低,则表明配送中心的工作效率和客户满意度较低。为提高订单满足率,配送中心可采取以下措施:(1)定期分析存货异常变动情况。(2)合理规划进货和补货的时机。(3)督促供应商准时送货。三、订单处理作业绩效评价指标熟悉配送中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3.紧急订单响应率紧急订单响应率可被用来衡量配送中心快速处理订单的能力,其计算公式为:(二)订单处理质量指标若紧急订单响应率较低,则表明配送中心快速处理订单的能力较弱。为提高紧急订单响应率,配送中心可采取以下措施:(1)制订快速处理订单的作业流程和操作规程。(2)确定快速送货计费标准。四、拣货作业绩效评价指标熟悉配送中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配送中心在评价拣货作业绩效时,不仅应考虑拣货作业的效率和质量,还应考虑拣货成本的合理性。1.人均每小时拣货品项数配送中心可用人均每小时拣货品项数来衡量拣货作业效率,从而找出作业方法和管理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人均每小时拣货品项数的计算公式为:(一)拣货效率指标若人均每小时拣货品项数较低,则表明拣货员的作业效率较低。为增加人均每小时拣货品项数,配送中心可采取以下措施:(1)合理安排货物的储存位置。(2)合理规划拣货区域和拣货路径。(3)合理安排拣货员的数量。(4)提高拣货作业的机械化、电子化程度。活学活用某配送中心某月共处理订单600份,2名拣货员当月工作25天,平均每天拣货8小时,平均每份订单品项数为20。请计算人均每小时拣货品项数。请思考:?熟悉配送中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四、拣货作业绩效评价指标四、拣货作业绩效评价指标熟悉配送中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2.批量拣货时间批量拣货时间反映了平均每批货物所需的拣取时间,可供配送中心日后制订订单分批策略时参考。批量拣货时间的计算公式为:(一)拣货效率指标批量拣货时间越短,越有利于配送中心处理紧急订单。四、拣货作业绩效评价指标熟悉配送中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常用的拣货质量指标是拣货差错率,其计算公式为:(二)拣货质量指标若拣货差错率较高,则表明拣货质量较差。为降低拣货差错率,配送中心可采取以下措施:(1)选择合理的拣货方式。(2)加强对拣货员的培训。(3)引进计算机辅助拣货系统等自动化技术。(4)增加拣货区域内的照明设备数量。四、拣货作业绩效评价指标熟悉配送中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常用的拣货成本指标有每份订单投入拣货成本、每件货物投入拣货成本。这两项指标的计算公式分别为:(三)拣货成本指标若每份订单投入拣货成本较高或每件货物投入拣货成本较高,配送中心可通过规定拣货员合理使用拣货设备、采取合适的拣货方式拣货等措施来控制拣货成本。五、送货作业绩效评价指标熟悉配送中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配送中心在评价送货作业绩效时,应重点考虑送货人员、送货车辆、送货成本和送货质量这几个因素。常用的人员负担指标有人均送货量、人均送货距离、人均送货重量和人均送货车次。配送中心可用这些指标来衡量送货人员的能力负荷和作业绩效,判断是否应增加或减少送货人员。这些指标的计算公式分别为:(一)人员负担指标五、送货作业绩效评价指标熟悉配送中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常用的车辆负荷指标有平均每辆车送货吨千米数、平均每辆车送货量和空驶率。配送中心可通过这些指标判断是否应增加或减少送货车辆。这些指标的计算公式分别为:(二)车辆负荷指标五、送货作业绩效评价指标熟悉配送中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常用的送货成本指标有送货成本率、每吨送货成本、每车次送货成本和每千米送货成本。配送中心可用这些指标来衡量送货过程中的成本支出。这些指标的计算公式分别为:(三)送货成本指标若配送中心独立运营,且上述指标的数值偏高,则配送中心可考虑采取共同配送策略,以降低距离较远、出货量较少的送货作业的成本。五、送货作业绩效评价指标熟悉配送中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常用的送货质量指标有送货延迟率和送货短缺率,它们的计算公式分别为:(四)送货质量指标造成送货延迟率过高的原因有车辆故障、路况不佳、交通意外、供应商延迟交货等。为避免出现上述情况,配送中心应定期检修车辆、掌握实时路况、督促供应商准时送货等。送货短缺率过高,不仅会影响客户满意度,而且会导致送货成本增加。为降低送货短缺率,配送中心应做好送货作业每一环节的检查工作,提高每位送货人员的作业质量。任务实施——分析某配送中心的配送绩效熟悉配送中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1.任务描述某配送中心对A、B两个小组进行绩效评价,各个绩效评价指标的数值如下表所示。2.实施步骤(1)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2)各小组成员比较该配送中心A、B两个小组各个绩效评价指标的数值,然后查阅相关资料,针对某些指标的异常情况给出相应的改进措施。(3)各小组将讨论结果制作成PPT,然后派1名代表在课堂上展示本组制作的PPT。教师听取各小组的汇报后给出相应的点评。小组 绩效评价指标 进货误差率 紧急订单响应率 拣货差错率 送货延迟率 送货短缺率A 6 50 20 60 40B 8 70 10 40 50简要介绍阶段成本控制法。配送中心绩效评价的原则有哪些?简述配送中心绩效评价的实施步骤。常用的送货质量指标有哪些?配送中心可采取哪些措施来提高送货质量?课堂回顾熟悉配送中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感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