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做情绪情感的主人(大单元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单元做情绪情感的主人(大单元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 做情绪情感的主人
大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解读)
一、课标要求
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学会情绪调控,能够正确看待生活中的挫折。
二、素养目标
健全人格:能够自主调控自身的情绪波动,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主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教材分析
(一)内容简介
本单元承接上个单元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和心理变化的内容,关注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情绪和情感变化。通过“情绪—情感—情操”这条线索,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品德,形成健康的心理和正确的价值观。本单元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从个性心理品质及自身调控的角度,帮助学生认识青春期的情绪和情感变化,在引导学生认识情绪的基础上,把正面的情绪上升为美好的情感,从而更好地引领学生成长。
初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其情绪容易出现“急风暴雨”和“闭锁”的极端,情绪的偏差容易导致行为的偏差。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发展品格、健全人格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目标之一。本单元的设计与编写,在心理教育的过程中融入道德与价值观教育,以青春期情绪的自我觉察、认知为基础,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友善、文明、和谐等)的引导,将情绪管理从心理学意义上的自我调节扩展到人际交往中具有伦理学意味的情绪表达、情绪感染。情感不同于情绪,情感是具有价值倾向的,暗含着价值判断。例如正义感,虽然伴随愤怒的情绪,却包含着对公正的体验。相对于情绪而言,情感与人的道德生活关联更为紧密,人的高级情感包括道德感。更为广泛的基础性情感(如安全感)是学生生命体验与道德成长的重要基石。基于此,本册教材编写关心学生在广泛意义上的情感生活。教材着力引导学生在生活经验不断积累的基础上,体会更加丰富、深刻的情感,倡导学生不断创造、积累美好的情感体验,传递情感正能量。这些内容是青少年时期形成健全人格、涵养宽广博大胸怀的重要基础。
(二)主要观点
复杂多样的情绪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同时又影响着我们的观念和行动。进入青春期,伴随着身心发展,我们的情绪表现出一定的特点,不仅体现青春的活力,同时也包括烦恼和担忧。在人际交往中,我们需要了解自身的情绪,学会以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学会情绪调节的方法,合理地调节情绪。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成为情绪的主人,还可以帮助他人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情感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它让我们的内心世界更加丰富。情感与情绪紧密相关,伴随着情绪反应的逐渐积累和发展,情感也表现出复杂性。情感与情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情感相对稳定,反映我们对人和对事的态度、观念,与我们的想象力、创造力相关,并伴随着我们的生活经历而不断强化、积累、发展。美好的情感能促进我们的精神发展,一些负面感受可能转变为成长的助力。在情感体验中,我们除了被动接受,还可以主动影响他人,在情感的积极表达、回应与共鸣中,传递情感的正能量。
四、学情分析
情绪和情感的变化与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密切相关,但又不完全受青春期心理变化的制约。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会产生情绪和情感,但他们更多地局限于体验层面,对情绪的含义、情绪的特征、情绪的调控方法、情感的培养等知识较为陌生。因此,学生内心渴望得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这就为学习本单元内容提供了动力。
五、思维导图
六、必背关键句
1.要善于激发正面的情绪感受,学习积极面对负面情绪。【做法】
2.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我们要学会以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做法】
3.调节情绪的方法:改变认知评价、转移注意、合理宣泄和放松训练等。【高频考点】
4.要学会合理地调节情绪,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做情绪的主人。【做法】
5.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与人交往、参与有意义的社会活动等方式获得美好的情感。【做法】
6.我们要学会承受一些负面感受,善于将负面情感转变为成长的助力。【做法】
7.我们要传递美好的情感,传递生命的正能量。【做法】
8.传递情感正能量让我们不断获得新的感受,使我们的生命更有力量,让世界多一份美好。【意义】
教学建议
1.收集与课时内容贴切的相关新闻热点事件(文本、图片、视频均可)、相关图片资源。
2.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八、课时划分
本单元由分析、第四课《揭开情绪的面纱》和第五课《品出情感的韵味》组成。各设两框。结合教学实际,本单元共安排四课时,每框一课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