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水样浊度的测定——分光光度法一 预备知识浊度是指水中悬浮物对光线透过时所发生的阻碍程度。水中的悬浮物一般是泥土、砂粒、微细的有机物和无机物、浮游生物、微生物和胶体物质等。水的浊度不仅与水中悬浮物质的含量有关,而且与它们的大小、形状及折射系数等有关。方法原理:在适当温度下,硫酸胼与六次甲基四胺聚合,形成白色高分子聚合物,以此作为浊度标准液,在一定条件下与水样浊度相比较。本方法适用于饮用水、天然水及高浊度水,最低检测浊度为3度。二 实训准备准备事宜 名 称 方 法样品的采集和保存 样品应收集到具塞玻璃瓶中,取样后尽快测定。如需保存,可保存在冷暗处不超过24h。测试前激烈振摇并恢复到室温。实训试剂 无浊度水 将蒸馏水通过0.2 m滤膜过滤,收集于用滤过水荡洗两次的烧瓶中。硫酸阱溶液 ρ=1 g/100ml 称取1.000g硫酸阱[(N2H4)H2SO4]溶于水,定容至100ml。六次甲基四胺溶液 ρ=10 g/100ml 取10.00g六次甲基四胺[(CH2)6N4]溶于水,定容至100ml。浊度标准贮备液 浊度为400度 吸取5.00ml硫酸阱溶液(1 g/100ml)与5.00ml六次甲基四胺溶液(10 g/100ml)于100ml容量瓶中,混匀。于(25±3)℃下静置反应24h。冷后用水稀释至标线,混匀。此溶液浊度为400度。可保存一个月。三 分析步骤在 7个50 ml 比色管中,分别加入 0.00、0.50、1.25、2.50、5.00、10.00、12.50 ml 浊度标准溶液,然后加水至标线。摇匀后,即得浊度为0度、4度、10度、20度、40度、80度及100度的标准系列的标准系列。三 分析步骤在波长 680 nm下,用 30 mm比色皿,以水作参比,测量吸光度,绘制校准曲线。三 分析步骤水样的测定:吸取50.0ml摇匀水样( 无气泡,如浊度超过100度可酌情减少取样量,用无浊度水稀释至50.0ml ),于50ml比色管中,按绘制校准曲线步骤测定吸光度,由校准曲线上查得水样浊度。三 分析步骤结果计算: 浊度(度)= A(B+C)/C 式中:A——稀释后水样的浊度,度;B——稀释水体积,ml;C——原水样体积,ml四 质量控制和保证1.所有与样品接触的玻璃器皿必须清洁,可用盐酸或表面活性剂清洗。2.水中应无碎屑和易沉颗粒,如所用器皿不清洁、水中溶解的气泡和有色物质会干扰测定。3.不同浊度范围浏试结果的精度要求如下:四 质量控制和保证浊度范围(度) 精度(度)1~10 110~100 5100~400 10400~1000 50大于1000 100表:测定浊度的精度要求序号 考核点 配分 评分标准 扣分 得分一 仪器准备 4 1 玻璃仪器洗涤 2 1.未用无浊度水清洗两遍以上,扣1分; 2.玻璃仪器出现挂水珠现象,扣1分。 2 分光光度计预热20分钟 2 1.仪器未进行预热或预热时间不够,扣1分; 2.未切断光路预热,扣1分。 五 操作规范评分表序号 考核点 配分 评分标准 扣分 得分二 标准溶液的配制 16 1 标准系列的配制 4 1.贮备液未稀释,扣1分; 2.直接在贮备液或工作液中进行相关操作,扣1分; 3.标准工作液未贴标签或标签内容不全(包括名称、浓度、日期、配制者),扣1分; 4.每个点移取的标准溶液应从零分度开始,出现不正确项1次扣0.5分,但不超过该项总分4分(工作液可放回剩余溶液的烧杯中再取液,辅助试剂可在移液管吸干后在原试剂中进行相关操作); 2 水样稀释液的 1 直接在水样原液中进行相关操作,扣1分(水样稀释液在移液管吸干后可在容量瓶中进行相关操作)。 配制 五 操作规范评分表序号 考核点 配分 评分标准 扣分 得分二 标准溶液的配制 16 3 溶液配制过程中有关的实验操作 11 1.未进行容量瓶试漏检查,扣0.5分; 2.容量瓶、比色管加蒸馏水时未沿器壁流下或产生大量气泡,扣0.5分; 3.蒸馏水瓶管尖接触容器,扣0.5分; 4.加水至容量瓶约3/4体积时没有平摇,扣0.5分; 5.容量瓶、比色管加水至近标线等待1min,没有等待,扣0.5分; 6.容量瓶、比色管逐滴加入蒸馏水至标线操作不当或定容不准确,扣0.5分; 7.持瓶方式不正确,扣0.5分; 8.容量瓶、比色管未充分混匀或中间未开塞,扣0.5分; 9.对溶液使用前没有盖塞充分摇匀的,扣0.5分; 10.润洗方法不正确,扣0.5分; 11.将移液管中过多的贮备液放回贮备液瓶中,扣0.5分; 12.移液管管尖触底,扣0.5分; 13.移液出现吸空现象,扣1分; 14.移液管移取标准储备液、标准工作液、水样原液及水样稀释液前未处理管尖溶液,扣0.5分; 15.移取标准贮备液、标准工作液及水样原液时未另用一烧杯调节液面,扣0.5分; 16.移液管移取标准储备液、标准工作液、水样原液及水样稀释液时,调节液面前未处理管尖部,扣0.5分; 17.移液管未能一次调节到刻度扣1分; 18.移液管放液不规范,扣1分 19.取完试剂后未及时盖上试剂瓶盖扣0.5分; * 重新配标准工作溶液,一次性扣5分。 * 重新配标准系列或水样稀释液,每出现一次扣2分,最多扣10分。 五 操作规范评分表序号 考核点 配分 评分标准 扣分 得分三 分光光度计使用 15 1 测定前的准备 2 1.没有进行比色皿配套性选择,或选择不当,扣1分; 2.不能正确在T档调“100%”和“0”,扣1分。 2 测定操作 7 1.手触及比色皿透光面,扣0.5分; 2.比色皿润洗方法不正确(须含蒸馏水洗涤、待装液润洗),扣0.5分; 3.比色皿润洗操作不正确,扣0.5分; 4.加入溶液高度不正确,扣1分; 5.比色皿外壁溶液处理不正确,扣1分; 6.比色皿盒拉杆操作不当,扣 0.5分; 7. 重新取液测定,每出现一次扣 1分,但不超过4分; 8. 不正确使用参比溶液,扣 1分。 3 测定过程中仪器 2 1.比色皿放在仪器表面,扣1分; 被溶液污染 2.比色室被撒落溶液污染,扣0.5分;3.比色室未及时清理干净,扣0.5分。 4 测定后的处理 4 1.台面不清洁,扣0.5分; 2.未取出比色皿及未洗涤,扣1分; 3.没有倒尽控干比色皿,扣0.5分 4.测定结束,未作使用记录登记,扣1分; 5.未关闭仪器电源,扣1分。 五 操作规范评分表序号 考核点 配分 评分标准 扣分 得分四 实验数据处理 12 1 标准曲线取点 标准曲线取点不得少于7点(包含试剂空白点),否则标准曲线无效。 2 正确绘制 5 1.标准曲线坐标选取错误或比例不合理(含曲线斜率不当),扣1分; 标准曲线 2.测量数据及回归方程计算结果未标在曲线中,扣1分; 3.缺少曲线名称、坐标、箭头、符号、单位量、回归方程及数据有效位数不对,每1项扣0.5分,但不超过3分。(请在扣分项上打√) 3 试液吸光度处于 2 水样取用量不合理致使吸光度超出要求范围或在0号与1号管测点范围内,扣2分。 要求范围内 4 原始记录 3 数据未直接填在报告单上、数据不全、有效数字位数不对、有空项,原始记录中,缺少计量单位,数据更改每项扣0.5分,可累计扣分,但不超过该项总分3分。(请在扣分项上打√) 5 有效数字运算 2 1.回归方程未保留小数点后四位数字,扣0.5分; 2.γ未保留小数点后四位,扣0.5分; 3.测量结果未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扣1分。 五 操作规范评分表序号 考核点 配分 评分标准 扣分 得分六 文明操作 18 1 文明操作 4 实验过程台面、地面脏乱,废液处置不当,一次性扣4分。 2 清洗仪器、试剂等物品归位 4 实验结束未先清洗仪器或试剂物品未归位就完成报告;一次性扣4分。 3 仪器损坏 6 仪器损坏,一次性扣6分。 4 试剂用量 4 每组均准备有两倍用量的试剂,若还需添加,则一次性扣4分。 操作部分合计 65 五 操作规范评分表序号 考核点 配分 评分标准 扣分 得分八 测定结果 35 1 回归方程的计算 5 没有算出或计算错误回归方程的,扣5分。 用带有计算回归方程功能的计算器计算回归方程,一次性扣10分。(*可为负分) 2 空白吸光度 1 空白吸光度大于0.030,扣1分 回归方程 3 截距超出±0.008,扣1分。 斜率超出0.0072-0.0080,扣2分。 标准曲线线性 6 γ≥0.9999,不扣分; γ=0.9997-0.9998,扣1分; γ=0.9995-0.9996,扣2分; γ=0.9993-0.9994,扣3分; γ=0.9991-0.9992,扣4分; γ=0.9990,扣5分; γ<0.999,扣6分; γ计算错误或未计算先扣3分,再按相关标准扣分,但不超过6分。 五 操作规范评分表序号 考核点 配分 评分标准 扣分 得分八 测定结果 35 3 测定结果精密度 10 │Rd│≤0.5%,不扣分; 0.5%<│Rd│≤0.6%,扣1分; 0.6%<│Rd│≤0.7%,扣2分; 0.7%<│Rd│≤0.8%,扣3分; 0.8%<│Rd│≤0.9%,扣4分; 0.9%<│Rd│≤1.0%,扣5分; 1.0%<│Rd│≤1.1%,扣6分; 1.1%<│Rd│≤1.2%,扣7分; 1.2%<│Rd│≤1.3%,扣8分; 1.3%<│Rd│≤1.4%,扣9分; │Rd│>1.4%,扣10分。 精密度计算错误或未计算先扣5分,再按相关标准扣分,但不超过10分。 * 水样原液未作平行样三份,一次性扣10分。(*可为负分) 五 操作规范评分表序号 考核点 配分 评分标准 扣分 得分八 测定结果 35 4 测定结果准确度 10 测定结果:测定值在 保证值±0.5%内,不扣分; 保证值±0.6%,扣1分; 保证值±0.7%,扣2分; 保证值±0.8%,扣3分; 保证值±0.9%,扣4分; 保证值±1.0%,扣5分; 保证值±1.2%,扣6分; 保证值±1.4%,扣7分; 保证值±1.6%,扣8分; 保证值±1.8%,扣9分; 不在保证值±1.8%或测定结果少于3个,扣10分。 结果部分合计 35 最终合计 五 操作规范评分表1.吸收池配套性检查比色皿的校正值:A1 0.000 ;A2 ; A3 ;所选比色皿为:_________六 浊度分析原始数据记录表2.标准曲线的绘制:测量波长: ;标准溶液原始浊度: ;溶液号 吸取标液体积,mL 浊度,度 A A校正0 1 2 3 4 5 6 7 回归方程: 相关系数: 六 浊度分析原始数据记录表3.水质样品的测定平行测定次数 1 2 3吸光度,A 空白值,A 校正吸光度,A校正 回归方程计算所得浊度( ) 原始试液浊度,度 样品浊度的测定结果,度 Rd,% 分析人 校对人 审核人_________六 浊度分析原始数据记录表计算:1.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的计算 2.测定结果的计算 六 浊度分析原始数据记录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