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5张PPT)水中悬浮物的测定——重量法一 预备知识水质中的悬浮物(SS)是指水样通过0.45μm的滤膜,截留在滤膜上并于103--105℃烘干至恒重的固体物质。水中的悬浮物,使水体浑浊,透明度降低,影响水生生物呼吸与代谢活动;使江河湖库淤积,加重洪水灾害,破坏环境。因此为必测的水环境指标。造纸、皮革、冲渣、选矿、湿法粉碎和喷淋除尘等工业中产生大量含无机、有机的悬浮物废水。二 实训准备准备事宜 名称 方法样品的采集和保存 所用聚乙烯或硬质玻璃容器要先用洗涤剂清洗,再依次用自来水和蒸馏水冲洗干净。在采样之前,再用即将采集的水样冲洗三次,然后,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水样50—500ml。盖严瓶塞。采集的水样应尽快分析测定。如需放置,应贮存在4℃冰箱中,但最长不得超过七天。样品不得加入任何保护剂,以防止破坏物质在固、液间的分配平衡。滤膜的准备 用扁嘴无齿镊子夹取滤膜放于事先称重的称量瓶里。移入烘箱中在103~105℃烘干0.5h后取出置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其质量。反复烘干、冷却、称量,直至两次称量的质量差不超过≤0.2mg。三 分析步骤将恒重的滤膜正确地放在滤膜过滤器的滤膜托盘上,加盖配套的漏斗,并用夹子固定好。以蒸馏水润湿滤膜。并不断吸滤。 三 分析步骤量取充分混合均匀的试样100ml于漏斗内,启动真空泵进行抽吸过滤。当水分全部通过滤膜后,再用每次约10 ml蒸馏水连续冲洗量器三次,继续吸滤以除去痕量水分。 三 分析步骤停止吸滤后,仔细取出载有悬浮物的滤膜放在原恒重的称量瓶里,打开瓶盖,移入烘箱中在103-105℃烘干2小时后移入干燥器中,使其冷却至室温,称量。反复烘干、冷却、称量,直至恒重为止(≤0.4mg)。三 分析步骤结果计算悬浮物含量C(mg/L)按下式计算:式中:C——水中悬浮物浓度,mg/L;A——悬浮物+滤膜与称量瓶重量,g;B——滤膜与称量瓶重量,g;V——试样体积,ml。 四 质量控制和保证1.漂浮于水面或浸没于水体底部的不均匀固体物质不属于悬浮物质,应在样品采集时加以避免。实验室测定阶段,处理样品时应以清洁水样为先。在定量取样时,应选择好合适的量器,水样均匀混合后应尽快量出。快速倾入漏斗过滤后,用每次约10 ml蒸馏水冲洗量器三次,倾入漏斗过滤时,应将量器底部的较大颗粒物质去除。2.贮存水样时不能加任何保护试剂,以防止破坏物质在固相、液相间的分配平衡。四 质量控制和保证3.滤膜上截留过多的悬浮物,除了造成过滤困难,还会延长过滤、干燥时间。遇此情况,可酌情少取试样,浑浊水样采集20~100ml,比较清洁水样应采集100~200ml为宜,特别清洁的水样可增大试样体积至200~300 ml,否则会增大称量误差,影响测定精度。4.滤膜前处理阶段,以约100ml蒸馏水抽滤至近干状态(以50—60秒为宜)。实际操作中,在同一批样品测定中最好固定一个蒸馏水用量和抽滤时间,以减少因蒸馏水量和抽滤时间的不同而带来的误差。无论采用何种滤膜,都必须对其进行前处理或进行相关试验。四 质量控制和保证5.滤膜(处理后)和样品抽滤后,移入称量瓶加盖时,应保留适当缝隙,不要盖严,以保证滤膜和样品中水分、湿气能够充分逸出。6.经过103~105℃的烘箱中烘干的滤膜或样品在置于干燥器内冷却阶段,应在天平室进行。应避免空调器出风给称量带来的影响。天平室的温度会影响冷却的时间,一般5~20℃时,可冷却45分钟;21~26℃时,可冷却60分钟;27~32℃时,可冷却150分钟以上。滤膜上载附的悬浮物较多时,应增加冷却时间。另外,干燥器内的称量瓶不宜过多,避免碰撞;所有的称量过程应按照顺序号码依次进行。对清洁水样的滤膜与浑浊水样的滤膜分开冷却。称量瓶在使用前应仔细检查盖子本身的密闭性,淘汰进水的盖子。四 质量控制和保证7.实验室的洁净度必须符合要求,防止因空气中粉尘、颗粒物的因素造成样品抽滤中增加的重量。8.分析操作人员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必须仔细、认真,勤洗手,避免因个人的原因造成称重上的误差。五 操作规范评分表序号 考核点 配分 评分标准 扣分 得分一 称量 18 1 分析天平称量前准备 4 1.天平不水平,扣2分; 2.秤盘不清洁,扣2分。 2 分析天平称量操作 9 干燥器盖子放置不正确,扣1分; 手直接触及被称物容器或被称物容器放在台面上,扣2分; 称量瓶放置不当,扣1分; 开关天平门操作不当,扣1分; 读数及记录不正确,扣1分; 3 称量后处理 5 不关天平门,扣1分 天平内外不清洁,扣1分 未检查零点,扣1分 凳子未归位,扣1分 未做使用记录,扣1分 序号 考核点 配分 评分标准 扣分 得分二 烘干操作 12 103~105℃下烘干,不正确扣3分; 放在干燥器里冷却至室温,不正确扣3分; 称量恒重,两次称量的重量差≤0.2mg,不恒重扣3分 三 水样测定 20 水样要搅拌均匀,不正确扣5分; 用量筒量取水样,不正确扣5分; 水样的取用量不合适,扣10分 四 过滤操作 16 使用0.45μm的滤膜,不正确扣2分; 过滤装置安装不合理,扣4分; 倾倒溶液时要用玻璃棒引流,不正确扣2分; 玻璃棒应低于滤纸边缘并倾斜,不正确扣2分; 烧杯应洗涤3—4次,不正确扣2分 五 操作规范评分表序号 考核点 配分 评分标准 扣分 得分五 原始记录 10 数据未直接填在报告单上、数据不全、有效数字位数不对、有空项,原始记录中,缺少计量单位每项扣2分,数据更改每项扣5分 六 文明操作 6 文明操作 2 实验过程台面、地面脏乱,废液处置不当,一次性扣2分。 清洗仪器、试剂等物品归位 2 实验结束未先清洗仪器或试剂物品未归位就完成报告;一次性扣2分。 仪器损坏 2 仪器损坏,一次性扣2分。 七 测定结果准确度 18 测定结果:测定值在 保证值±1S内,不扣分; 保证值±2S,扣1分; 保证值±3S,扣2分; 五 操作规范评分表分析 编号 样品编号 取样 体积 V (ml) 容器加样品恒重A (g) 容器恒重B(g) 样品重 (g) 样品浓度C(mg/L) 平行双样测定结果 称量日期 1 2 平均 称量日期 1 2 平均 平均值(mg/L) 相对偏差% 是否合格 分析人 校对人 审核人六 悬浮物分析原始数据记录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