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情境10 氨氮的测定 课件(共19张PPT)-《水环境监测》同步教学(化学工业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学习情境10 氨氮的测定 课件(共19张PPT)-《水环境监测》同步教学(化学工业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氨氮的测定
——流动注射
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一 预备知识
流动注射分析法(FIA)是基于把一定体积的液体试样注射到一个运动着的、无空气间隔的由适当液体组成的连续载流中,被注入的试样形成了一个带,然后被载带到检测池中连续地记录其吸光度、电极电位或者其他物理参数。在亚硝基铁氰化钠存在下,铵与水杨酸盐和次氯酸离子反应生成蓝绿色化合物,在波长660nm具最大吸收。利用流动注射技术与水杨酸分光光度法进行联用,可快速、准确测定水中的氨氮含量。
二 实训准备
准备事宜 序号 名 称 方 法
样品的采集和保存 水样采集在聚乙烯瓶或玻璃瓶内,要尽快分析。如需保存,应加硫酸使水样酸化至 pH<2,2~5℃下可保存 7 d。
准备事宜 序号 名 称 方 法
实训试剂    1 硫酸 ρ (H2SO4)=1.84 g/mL
2 氯化铵 优级纯。在105±5℃下干燥恒重后,保存在干燥器中。
3 氢氧化钠(NaOH)  
4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  
(C10H14N2Na2O8·2H2O) 二 实训准备
准备事宜 序号 名 称 方 法
实训试剂 5 磷酸氢二钠(Na2HPO4·7H2O)  
6 水杨酸钠(NaC7H5O3)  
7 二水亚硝基铁氰化钠(Na2[Fe(CN)5NO]·2H2O)  
8 硫代硫酸钠  
(Na2S2O3) 二 实训准备
准备事宜 序号 名 称 方 法
实训试剂     9 次氯酸钠(NaOCl): 市售溶液。有效氯含量不低于5.25%;有效氯浓度的测定方法参见HJ536附录A
10 缓冲溶液 称取30g氢氧化钠(3)、25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4)和67g磷酸氢二钠(5),溶于800mL水中,溶解后用水稀释至1000mL,摇匀。该溶液可稳定1个月。
11 水杨酸钠溶液 称取 144g 水杨酸钠(6)和 3.5g 二水亚硝基铁氰化钠(7)溶于 800mL水中,溶解后用水稀释至1000mL,摇匀。盛于棕色瓶中,该溶液在 4℃下保存,可稳定1个月。
(显色剂) 12 次氯酸钠使用溶液 量取60mL次氯酸钠溶液(9),用水稀释至 1000mL,摇匀。
二 实训准备
准备事宜 序号 名 称 方 法
    实训试剂     13 氨氮标准贮备液:r(N)=1000mg/L 称取3.819g氯化铵(2)溶于水中,溶解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并混匀。该溶液在4℃下保存,可稳定6个月。或直接购买市售有证标准物质。
14 氨氮标准使用液:r(N)=50.0mg/L 量取5.00mL氨氮标准贮备液(13),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并混匀。该溶液在4℃下保存,可稳定1个月。
15 硫代硫酸钠溶液:r=3500mg/L 称取3.5g硫代硫酸钠(8)溶于水中,用水稀释至1000mL。
16 水性滤膜 孔径为0.45 m
17 氦气 纯度≥99.99%
二 实训准备
准备事宜 序号 名 称 方 法
试样的制备 去除余氯 若样品中存在余氯,可加入适量的硫代硫酸钠溶液去除。每加 0.5 mL可去除 0.25 mg 余氯。用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余氯是否除尽。
离心过滤 当样品含有固体或悬浮物时,上机前应对样品采用离心方式加以澄清或用滤膜过滤。
预蒸馏 若试样经加标回收检验不合格或当样品浑浊、带有颜色、含有大量金属离子或有机物时,须进行预蒸馏:将 50 mL 硫酸溶液移入接收瓶内,确保冷凝管出口在硫酸溶液液面之下。分取 250mL样品,移入烧瓶中,加几滴溴百里酚蓝指示剂,必要时,用氢氧化钠溶液或硫酸溶液调整pH至6.0(指示剂呈黄色)~7.4(指示剂呈蓝色),加入0.25g轻质氧化镁及数粒玻璃珠,立即连接氮球和冷凝管。加热蒸馏,使馏出液速率约为 10 mL/min,待馏出液达200 mL时,停止蒸馏,加水定容至250 mL。
二 实训准备
三 分析步骤
仪器的调试 :仪器说明书安装分析系统、设定工作参数、操作仪器。开机后,先用水代替试剂,检查整个分析流路的密闭性及液体流动的顺畅性。待基线走稳后(约15min),系统开始进试剂,待基线再次走稳后,进行校准和测定


三 分析步骤
标准系列的制备:别移取适量的氨氮标准使用液,用水稀释定容至100mL,制备6个浓度点的标准系列。氨氮浓度分别为:0.00mg/L、0.05 mg/L、0.25 mg/L、0.50 mg/L、2.50 mg/L 和 5.00mg/L。

校准曲线的绘制 :量取适量标准系列,置于样品杯中,由进样器按程序依次从低浓度到高浓度取样、测定。以测定信号值(峰面积)为纵坐标,对应的氨氮浓度(以N计,mg/L)为横坐标,绘制校准曲线。
三 分析步骤
空白试验:用实验用水代替试样,与绘制校准曲线相同的条件,进行空白试验
三 分析步骤
样品测定:按照与绘制校准曲线相同的条件,进行试样的测定
三 分析步骤
试样中氨氮的质量浓度(以N计,mg/L),按照公式以下进行计算。
式中:
——样品中氨氮的质量浓度,mg/L;
y ——测定信号值(峰面积);
a ——校准曲线方程的截距;
b ——校准曲线方程的斜率;
f ——稀释倍数。
三 分析步骤
四 质量控制和保证
1、空白试验
每批样品需至少测定2个空白样品,测定空白值不得超过方法检出限。否则应查明原因,重新分析直至合格之后才能测定样品。
2、校准有效性检查
每批样品分析均须绘制校准曲线,校准曲线的相关系数 0.995。
每分析10个样品需用一个校准曲线的中间浓度溶液进行校准核查,其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应 5%,否则应重新绘制校准曲线。
3、精密度控制
每批样品应至少测定10%的平行双样,样品数量少于10个时,应至少测定一个平行双样。当样品的氨氮浓度为 0.10mg/L时,平行样的允许相对偏差 20%;当氨氮浓度为 0.10~1.0mg/L时,平行样的允许相对偏差 15%;当氨氮浓度>1.0mg/L时,平行样的允许相对偏差 10%。
4、准确度控制
每批样品应至少测定10%的加标样品,样品数量少于10个时,应至少测定一个加标样品,加标回收率应在80%~120%之间。必要时,每批样品至少带一个已知浓度的质控样品,测试结果应在其给出的不确定度范围内。
四 质量控制和保证
五 氨氮分析原始数据记录表
组分 浓度 mg/L 保留时间 峰高或峰面积 标准曲线
γ
氨氮 0.00
0.05 0.25 0.50 2.50 5.00 1. 标准曲线绘制
组分 样品 峰面积 从标准曲线查得组分质量浓度,mg/L 样品中组分的质量浓度,mg/L
氨氮 空白样
样品1
平行样
2.样品的测定:
分析人 校对人 审核人_________
五 氨氮分析原始数据记录表
标准曲线绘制图






















































五 氨氮分析原始数据记录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