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地表水水质监测方案的制订——布点 课件(共18张PPT)-《水环境监测》同步教学(化学工业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地表水水质监测方案的制订——布点 课件(共18张PPT)-《水环境监测》同步教学(化学工业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地表水水质监测方案制订
——布点
监测断面的设置
PART 01
1、监测断面布设原则
《水环境监测》
01
监测断面的布设在宏观上能反映流域(水系)或所在区域的水环境质量状况和污染特征。
02
监测断面的布设应避开死水区、回水区、排污口处,尽量设置在顺直河段上,选择河床稳定、水流平稳、水面宽阔、无急流或浅滩且方便采样处。
1、监测断面布设原则
《水环境监测》
03
监测断面的布设尽量利用现有的桥梁和其他人工构筑物。
04
监测断面的布设应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监测工作的实际状况和需要。
05
监测断面的布设应考虑水文测流断面,以便利用其水文参数,实现水质监测与水量监测的结合。
1、监测断面布设原则
《水环境监测》
06
监测断面的设置数量,应考虑人类活动影响,通过优化以最少的监测断面、垂线和监测点位获取具有充分代表性的监测数据。
07
监测断面布设后应在地图上标明准确位置,在岸边设置固定标志。同时,以文字说明断面周围环境的详细情况,并配以照片,相关图文资料均应存入断面档案。
1、监测断面布设原则
《水环境监测》
流域(水系)可布设:
08
背景断面
为评价某一完整水系的水质状况,未受或很少受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影响,能够反映水环境背景值的监测断面。
控制断面
用来反映水环境受污染程度及其变化情况的监测断面。
消减断面
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在水体内流经一定距离而达到最大程度混合,污染物受到稀释、降解,其主要污染物浓度有明显降低的断面。
河口断面
河流汇入海洋、湖泊或其他河流河段的监测断面。
1、监测断面布设原则
《水环境监测》
09




在过境河流
水系源头
背景断面
对照断面
控制断面
消减断面
出境断面
河口断面
入境断面
用来反映水系流入某行政区域时水质状况的监测断面。
具体判断某一区域水环境污染程度时,位于该区域所有污染源上游处,能够反映这一区域水环境本底值的监测断面。
用来反映水系流出某行政区域时水质状况的监测断面。
2、监测断面的设置方法
《水环境监测》
河流监测断面
如果拟定断面处于地球化学异常区,应在地球化学异常区上、下游分别设置;
如果水土流失情况较严重,应设置在水土流失区上游。
背景断面:原则上设置在水系源头,未受或很少受人类活动影响,远离城市居民区、工业区、农药化肥施用区及主要交通路线。
对照断面:设置在河流流经本区域大型污染源之前,避开废水、污水流入或回流处。
2、监测断面的设置方法
《水环境监测》
控制断面:应设置在排污区(口)下游,污水与地表水基本混匀处。控制断面的数量、控制断面与排污区(口)的距离可根据以下因素决定:
主要污染区数量及其间距
各污染源实际情况
主要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
其他水文特征
河流监测断面
2、监测断面的设置方法
《水环境监测》
河口断面
设置在地貌上具备明显河流特征处,宜靠近河口,原则上在最后一个排污区(口)下游。
入境断面
设置在水系进入本区城且尚未受到本区域污染源影响处,宜靠近水系入境处。
河流监测断面
出境断面
设置在本区域最后一个污水排放口下游,宜靠近水系出境处。
2、监测断面的设置方法
《水环境监测》
指出图中河段哪是对照断面、控制断面、消减断面?
采样点位的设置
PART 02
1、河(渠)采样点的确定
《水环境监测》
河(渠)采样垂线
水面宽度(b) 垂线数
b≤50m 一条(中泓线)
50m<b≤100m 二条(左、右岸有明显水流处)
b>100m 三条(左、中、右)
注:①垂线布设应避开污染带(监测污染带应另加垂线)。 ②确能证明断面水质均匀时,可仅在中泓线设置垂线。 ③凡在该断面要计算污染物通量时,应按本表设置垂线。
1、河(渠)采样点的确定
《水环境监测》
河(渠)采样垂线上采样点
水深(h) 采样点数
h≤5m 上层一点
5m<h≤10m 上层、下层两点
h>10m 上层、中层、下层三点
注:①上层---水面下或冰下0.5m处(水深不到0.5m时、在1/2水深处)。 ②下层---河底以上0.5m处。 ③中层---1/2水深处。
2、湖(库)采样点的确定
《水环境监测》
湖(库)监测垂线
——湖泊和水库通常只设置监测垂线
湖泊和水库的不同水域,如进水区、出水区、深水区、浅水区、湖心区、岸边区等,按水体类别设置监测垂线。
2、湖(库)采样点的确定
《水环境监测》
湖(库)监测垂线
受污染物影响较大的重要湖泊和水库,应在污染物主要迁移途径上设置控制断面。
湖泊和水库若无明显功能区别,可用网格法均匀设置监测垂线。
2、湖(库)采样点的确定
《水环境监测》
湖(库)监测垂线上采样点
水深(h) 采样点数
h≤5m 一点(水面下0.5m处,水深不到1m时、在1/2水深处)
5m<h≤10m 两点(水面下0.5m,水底上0.5m)
h>10m 三点(水面下0.5m,1/2水深处,水底上0.5m)
注:①根据监测目的,如需要确定变温层(温度重直分布梯度≥0.2℃/m的区间),可从水面向下每隔0.5m测定并记录水温、溶解氧和pH值,计算水温垂直分布梯度。 ②湖泊、水库有温度分层现象时,可在变温层增加采样点。 ③有充分数据证实垂线上水质均匀时,可酌情减少采样点。 ④受客观条件所限,无法实现底层采样的深水湖泊、水库,可酌情减少采样点。
作业:
《水环境监测》
请大家查阅相关资料,寻找答案。
01
1、河流监测断面有哪几种?在设置断面时各有什么要求?
02
2、湖泊和水库采样点位的布设应考虑哪些因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