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地表水水质监测方案的制订——采样 课件(共12张PPT)-《水环境监测》同步教学(化学工业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地表水水质监测方案的制订——采样 课件(共12张PPT)-《水环境监测》同步教学(化学工业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12张PPT)
地表水水质监测方案制订
——采样
采样频次与时间
PART 01
1、确定采样频次的原则
《水环境监测》
依据不同的水体功能、水文要素和污染源、污染物排放等实际情况。
01
力求以最低的采样频次,取得最有时间代表性的样品。
02
既要满足能反映水质状况的要求,又要切实可行。
03
2、采样频次与时间的确定
《水环境监测》
01
地表水环境质量例行监测可按月开展。
02
若月度内断面所处河流因自然原因或人为干扰使其河流特征属性发生较大变化,可开展加密监测。上年度内每月均未检出的指标,可降低采样频次。
2、采样频次与时间的确定
《水环境监测》
03
背景断面或者上年度内水质稳定为Ⅰ、Ⅱ类的断面,可降低采样频次。
04
受潮汐影响的监测断面,可分别采集涨潮和退潮水样并测定。涨潮水样应在水面涨平时采样,退潮水样应在水面退平时采样。仅评价地表水环境质量时,可只采集退潮水样。
样品采集
PART 02
1、采样前的准备
《水环境监测》
确定采样负责人:负责制定采样计划并组织实施。
制定采样计划:
监测断面(采样垂线和采样点)
采样质量保证措施
采样时间和路线
采样人员和分工
采样器具和交通工具
现场测定项目和安全保证
监测项目和数量
1、采样前的准备
《水环境监测》
准备采样器材与现场测定仪器:
2、样品采集与保存
《水环境监测》
采样位置、采样方式、采样方法等均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HJ 91.2-2022)执行。
最少采样量应符合标准分析方法或《水质 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HJ 493-2009)的规定。
水样保存:按标准分析方法的规定添加适量保存剂,标准分析方法中没有规定的、按HJ 493规定执行。添加保存剂的过程中所用器具不可混用,避免交叉污染。
3、水样运输与交接
《水环境监测》
水样运输前,应将样品瓶的外(内)盖盖紧,需要冷藏保存的样品应按照标准分析方法要求保存,并在运输过程中确保冷藏效果。
装箱时应用减震材料分隔固定,以防破损。
水样采集后宜尽快送往实验室。根据采样点的地理位置和各监测项目标准分析方法允许的保存时间,规划采样送样时间,选用适当的运输方式,以防延误。
3、水样运输与交接
《水环境监测》
样品运输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避免沾污、损失和丢失。
水样交付实验室时,应清点样品,核查样品的有效性并填写交接记录表。
采样记录、样品标签及其包装应完整。若发现样品异常或处于损坏状态,应如实记录,并尽快采取相关处理措施,必要时重新采样。
《水环境监测》
作业:
01
1、地表水有几种采样方式?各有何技术要求?
02
2、采集地表水样后,在样品的运输、固定和保存过程中应注意哪些事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