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情境31五日生化需氧量的测定 课件(共29张PPT)-《水环境监测》同步教学(化学工业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学习情境31五日生化需氧量的测定 课件(共29张PPT)-《水环境监测》同步教学(化学工业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五日生化需氧量的测定
——稀释与接种法

一 预备知识
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各类有机物。当其污染水域后,这些有机物在水体中分解时要消耗大量溶解氧,从而破坏水体中氧的平衡,使水质恶化,因缺氧造成鱼类及其它水生生物的死亡。这样的污染事故在我国时有发生。
水体中所含的有机物成分复杂,难以一一测定其成分。人们常常利用水中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所消耗的氧来间接表示水体中有机物的含量,生化需氧量即属于这类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 预备知识
生化需氧量是反映水体被有机物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但它并非反映有机物的含量,而是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消耗了多少氧。因其能相对表示微生物可分解的有机物量,所以,也是研究污水的可生化降解和生化处理效果以及生化处理污水工艺设计和动力学研究中的重要参数。
生化需氧量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微生物分解水中的某些可氧化的物质,特别是分解有机物的生物化学过程消耗的溶解氧。通常情况下是指水样充满完全密封的溶解氧瓶,在(20±1)℃的暗处培养5d±4h,分别测定培养前后水样中溶解氧的质量浓度,由培养前后溶解氧的质量浓度之差,计算每升样品消耗的溶解氧量,以BOD5形式表示。

二 实训准备
准备事宜   名 称 方 法
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样品需充满并密封于棕色玻璃瓶中,样品量不少于1000ml,置于0~4℃运输和保存,24h内尽快分析。24h内不能分析,可冷冻保存,冷冻样品分析前需解冻、均质化和接种。
二 实训准备
准备事宜   名 称 方 法
实训试剂 1 水 符合GB/T 6682规定的3级蒸馏水,水中铜离子浓度不大于0.01㎎/L,不含有氯或氯胺等物质。
2 接种液 可购买接种微生物用的接种物质,接种液的配制和使用按说明书的要求操作。也可按以下的方法获得接种液。
① 未受工业废水污染的生活污水:化学需氧量不大于300mg/L,总有机碳不大于100 mg/L。
② 含有城镇污水的河水或湖水。
③ 污水处理厂的出水。
④ 分析含有难降解物质的工业废水时,在其排污口下游适当处取水样作为废水的驯化接种液。也可取中和或经适当稀释后的废水进行连续曝气,每天加入少量该种废水,同时加入少量生活污水,使适应该种废水的微生物大量繁殖。当水中出现大量的絮状物时,表明微生物已繁殖,可用作接种液。一般驯化过程需3~8d。

二 实训准备
准备事宜   名 称 方 法
    实训试剂     3 盐溶液 ① 磷酸盐缓冲溶液
将8.5g磷酸二氢钾(KH2PO4)、21.8g磷酸氢二钾(K2HPO4)、33.4g七水合磷酸氢二钠(Na2HPO4·7H2O)和1.7g氯化铵(NH4Cl)溶于水中,稀释至1000ml,此溶液在0 ~4℃可稳定保存6个月。此溶液的pH应为7.2。
4 ② 硫酸镁溶液,ρ(MgSO4)=11.0g/L
将22.5g七水合硫酸镁 (MgSO4·7H2O) 溶于水中,稀释至1000ml,此溶液在0 ~4℃可稳定保存6个月,若发现任何沉淀或微生物生长应弃去。
5 ③ 氯化钙溶液,ρ(CaCl2)=27.6g/L
将 27.6g无水氯化钙(CaCl2)溶于水中,稀释至1000ml,此溶液在0 ~4℃可稳定保存6个月,若发现任何沉淀或微生物生长应弃去。
6 ④ 氯化铁溶液,ρ(FeCl3)=0.15g/L
将0.25g六水合氯化铁(FeCl3·6H2O)溶于水中,稀释至1000ml,此溶液在0 ~4℃可稳定保存6个月,若发现任何沉淀或微生物生长应弃去。

二 实训准备
准备事宜   名 称 方 法
实训试剂 7 稀释水 在5~20L玻璃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控制水温在(20±1)℃,用曝气装置至少曝气1h,使稀释水中的溶解氧达到8 mg/L以上。使用前于每升水中加入磷酸盐缓冲溶液、硫酸镁溶液、氯化钙溶液、氯化铁溶液各1.0ml,混匀,20℃保存。在曝气的过程中防止污染,特别是防止带入有机物、金属、氧化物或还原物。
稀释水中氧的质量浓度不能过饱和,使用前需开口放置1h,且应在24h内使用。剩余的稀释水应弃去。
8 接种稀释水 根据接种液的来源不同,每升稀释水中加入适量接种液:城市生活污水和污水处理厂出水加1~10 ml,河水或湖水加10~100 ml,将接种稀释水存放在(20±1)℃的环境中,当天配制当天使用。接种的稀释水pH值为7.2,BOD5值应小于1.5mg/L。

二 实训准备
准备事宜   名 称 方 法
 实训试剂 9 盐酸溶液 将40ml浓盐酸(HCl)溶于水中,稀释至1000ml。
c(HCl)=0.5mol/L 10 氢氧化钠溶液 将20g氢氧化钠溶于水,稀释至1000ml。
c(NaOH)=0.5mol/L 11 亚硫酸钠溶液 将1.575g亚硫酸钠(Na2SO3)溶于水中,稀释至1000ml。此溶液不稳定,需现用现配。
c(Na2SO3)=0.025mol/L 12 葡萄糖-谷氨酸标准溶液 将葡萄糖(C6H12O6,优级纯)和谷氨酸(HOOC-CH2-CH2-CHNH2-COOH)在130℃干燥1h,各称取150mg溶于水中,在10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此溶液的BOD5为(210±20)mg/L,现用现配。该溶液也可少量冷冻保存,融化后立刻使用。

二 实训准备
准备事宜   名 称 方 法
      实训试剂       13 丙烯基硫脲硝化抑制剂 溶解0.2g丙烯基硫脲(C4H8N2S)于200ml水中混合,4℃保存,此溶液可稳定保存14d。
ρ(C4H8N2S)=1.0g/L 14 乙酸溶液 1+1
15 碘化钾溶液 将10g碘化钾(KI)溶液水中,稀释至100ml。
ρ(KI)=100g/L 16 淀粉溶液 将0.5g淀粉溶于水中,稀释至100ml。
ρ=5g/L
二 实训准备
准备事宜   名 称 方 法
水样的 前处理 pH值调节 若样品或稀释后样品pH值不在6~8范围内,应用盐酸溶液或氢氧化钠溶液调节其pH值至6~8。

二 实训准备
准备事宜   名 称 方 法
水样的 前处理 余氯和结合氯的去除 若样品中含有少量余氯,一般在采样后放置1~2h,游离氯即可消失。对在短时间内不能消失的余氯,可加入适量亚硫酸钠溶液去除样品中存在的余氯和结合氯,加入的亚硫酸钠溶液的量由下述方法确定。
取已中和好的水样100ml,加入乙酸溶液10ml、碘化钾溶液1ml,混匀,暗处静置5min。用亚硫酸钠溶液滴定析出的碘至淡黄色,加入1ml淀粉溶液呈蓝色。再继续滴定至蓝色刚刚褪去,即为终点,记录所用亚硫酸钠溶液体积,由亚硫酸钠溶液消耗的体积,计算出水样中应加亚硫酸钠溶液的体积。

二 实训准备
准备事宜   名 称 方 法
水样的 前处理 样品均质化 含有大量颗粒物、需要较大稀释倍数的样品或经冷冻保存的样品,测定前均需将样品搅拌均匀。
样品中有藻类 若样品中有大量藻类存在,BOD5的测定结果会偏高。当分析结果精度要求较高时,测定前应用氯孔为1.6μm的滤膜过滤,检测报告中注明滤膜滤孔的大小。

二 实训准备
准备事宜   名 称 方 法
水样的 前处理 含盐量低的样品 若样品含盐量低,非稀释样品的电导率小于125μS/cm时,需加入适量相同体积的四种盐溶液,使样品的电导率大于125μS/cm。每升样品中至少需加入各种盐的体积V按式计算:
 
 
V——需加入各种盐的体积,ml;
ΔK——样品需要提高的电导率值,μS/cm。

三 分析步骤
非稀释法(样品中有足够的微生物)
非稀释接种法(样品中无足够的微生物,如酸性废水、碱性废水、高温废水、冷冻保存的废水或经过氯化处理等的废水)
稀释法(样品中有足够的微生物)
稀释接种法(样品中无足够的微生物)
(一)非稀释法(样品中的有机物含量较少,BOD5的质量浓度不大于6mg/L。)
(二)稀释与接种法(样品中的有机物含量较多,BOD5的质量浓度大于6mg/L。)
分析步骤
分析步骤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三 分析步骤
待测试样:温度达到(20±2)℃,若样品溶解氧浓度低,用曝气装置曝气15min,充分振摇赶走样品中残留的空气泡;若样品中氧过饱和,将容器2/3体积充满样品,用力振荡赶出过饱和氧,然后根据试样中微生物含量情况确定测定方法。若试样中含有硝化细菌,需在每升试样中加入2ml丙烯基硫脲硝化抑制剂。
(一)非稀释法

三 分析步骤
直接取样测定。
每升试样中加入适量的接种液,待测定。
空白试样:每升稀释水中加入与试样相同量的接种液,需要时每升试样中加入2ml丙烯基硫脲硝化抑制剂。
非稀释法
非稀释接种法

三 分析步骤
将试样充满两个溶解氧瓶中,使试样少量溢出,使瓶中存在的气泡靠瓶壁排出。
将一瓶盖上瓶盖,加上水封,罩上密封罩,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5d±4h后测定试样中溶解氧的质量浓度。另一瓶15min后测定培养前溶解氧的质量浓度。
将试样充满一个溶解氧瓶中,使试样少量溢出,使瓶中存在的气泡靠瓶壁排出。测定培养前溶解氧的质量浓度。
盖上瓶盖,加上水封,罩上密封罩,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5d±4h后测定试样中溶解氧的质量浓度。

三 分析步骤
(二)稀释与接种法
待测试样:温度达到(20±2)℃,若样品溶解氧浓度低,用曝气装置曝气15min,充分振摇赶走样品中残留的气泡;若样品中氧过饱和,将容器的2/3体积充满样品,用力振荡赶出过饱和氧,然后根据试样中微生物含量情况确定测定方法。若试样中含有硝化细菌,需在每升试样中加入2ml丙烯基硫脲硝化抑制剂。


三 分析步骤
确定稀释倍数:可根据样品的总有机碳、高锰酸盐指数或化学需氧量的测定值Y,按照表1列出的比值R(R与样品的类型有关)估计BOD5的期望值ρ(ρ=R Y ),再根据表2确定稀释因子。当不能准确地选择稀释倍数时,一个样品做2~3个不同的稀释倍数。
三 分析步骤
当分析结果精度要求较高或存在微生物毒性物质时,一个试样要做两个以上不同的稀释倍数,每个试样每个稀释倍数做平行双样同时进行培养。测定培养过程中每瓶试样氧的消耗量,并画出氧消耗量对每一稀释倍数试样中原样品的体积曲线。
若曲线呈线性,则此试样中不含有任何抑制微生物的物质,即样品的测定结果与稀释倍数无关;若曲线仅在低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取线性范围内稀释比的试样测定结果计算平均的BOD5值。

三 分析步骤
按照确定的稀释倍数,将一定体积的试样或处理后的试样用虹吸管加入已加部分稀释水或接种稀释水的稀释容器中,加稀释水或接种稀释水至刻度,轻轻混合避免残留气泡待测定。若稀释倍数超过100倍,可进行两步或多步稀释。
若试样中有微生物毒性物质,应配制几个不同稀释倍数的试样,选择与稀释倍数无关的结果,并取其平均值。试样测定结果与稀释倍数的关系确定见右框内容。
空白试样:稀释水或接种稀释水,需要时每升稀释水或接种稀释水中加入2ml丙烯基硫脲硝化抑制剂。

三 分析步骤
确定稀释倍数:可根据样品的总有机碳、高锰酸盐指数或化学需氧量的测定值Y,按照表1列出的比值R(R与样品的类型有关)估计BOD5的期望值ρ(ρ=R Y ),再根据表2确定稀释因子。当不能准确地选择稀释倍数时,一个样品做2~3个不同的稀释倍数。
将试样充满一个溶解氧瓶中,使试样少量溢出,使瓶中存在的气泡靠瓶壁排出。测定培养前溶解氧的质量浓度。
将试样充满一个溶解氧瓶中,使试样少量溢出,使瓶中存在的气泡靠瓶壁排出。测定培养前溶解氧的质量浓度。
盖上瓶盖,加上水封,罩上密封罩,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5d±4h后测定试样中溶解氧的质量浓度。
碘量法测定试样溶解氧
电化学探头法测定试样溶解氧

三 分析步骤
水样的类型 总有机碳R (BOD5/TOC) 高锰酸盐指数R (BOD5/IMn) 化学需氧量R
(BOD5/CODCr)
未处理的废水 1.2~2.8 1.2~1.5 0.35~0.65
生化处理的废水 0.3~1.0 0.5~1.2 0.20~0.35
表1 典型的比值R

三 分析步骤
BOD5的期望值/(mg/L) 稀释倍数 水样类型
6~12 2 河水,生物净化的城市污水
10~30 5 河水,生物净化的城市污水
20~60 10 生物净化的城市污水
40~120 20 澄清的城市污水或轻度污染的工业废水
100~300 50 轻度污染的工业废水或原城市污水
200~600 100 轻度污染的工业废水或原城市污水
400~1200 200 重度污染的工业废水或原城市污水
1000~3000 500 重度污染的工业废水
2000~6000 1000 重度污染的工业废水
表2 BOD5测定的稀释倍数

四 数据的计算与处理
非稀释法
——五日生化需氧量质量浓度,mg/L;
——水样在培养前的溶解氧质量浓度,mg/L;
——水样在培养后的溶解氧质量浓度,mg/L。
非稀释接种法
——五日生化需氧量质量浓度,mg/L;
——接种水样在培养前的溶解氧质量浓度,mg/L;
——接种水样在培养后的溶解氧质量浓度,mg/L;
——空白样在培养前的溶解氧质量浓度,mg/L;
——空白样在培养后的溶解氧质量浓度,mg/L。

四 数据的计算与处理
稀释与接种法
——五日生化需氧量质量浓度,mg/L;
——接种稀释水样在培养前的溶解氧质量浓度,mg/L;
——接种稀释水样在培养后的溶解氧质量浓度,mg/L;
——空白样在培养前的溶解氧质量浓度,mg/L;
——空白样在培养后的溶解氧质量浓度,mg/L。
——接种稀释水或稀释水在培养液中所占的比例;
——原样品中培养液所占的比例。
数据处理:BOD5测定结果以氧的质量浓度(mg/L)报出。对稀释与接种法,如果有几个稀释倍数的结果满足要求,结果取这些稀释倍数结果的平均值。结果小于100mg/L,保留一位小数;100~1000 mg/L,取整数位;大于1000 mg/L以科学计数法报出。结果报告中应注明:样品是否经过过滤、冷冻或均质化处理。

五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1. 空白试样
每一批样品做两个分析空白试样,稀释法空白试样的测定结果不能超过0.5mg/L,非稀释接种法和稀释接种法空白试样的测定结果不能超过1.5mg/L,否则应检查可能的污染来源。
2. 接种液、稀释水质量的检查
每一批样品要求做一个标准样品,样品的配制方法如下:取20ml葡萄糖-谷氨酸标准溶液于稀释容器中,用接种稀释水稀释至1000ml,测定BOD5,结果应在180~230mg/L范围内,否则应检查接种液、稀释水的质量。

五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3. 平行样品
每一批样品至少做一组平行样,计算相对百分偏差RP。当BOD5值小于3mg/L时,RP值应≤±15%;当BOD5为3~100mg/L时,RP值应≤±20%;当BOD5值大于100mg/L时,RP值应≤±25%。计算公式如下:
RP——相对百分偏差,%;
——第一个样品BOD5的质量浓度,mg/L;
——第二个样品BOD的质量浓度,mg/L。
分析人 校对人 审核人____________
六 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原始数据记录表
样品编号 Ve,ml Vt,ml 培养前溶解氧,mg/L 培养后溶解氧,mg/L BOD5,mg/L 备注
空白 ①
空白 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