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情境33 总氮的测定 课件(共19张PPT)-《水环境监测》同步教学(化学工业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学习情境33 总氮的测定 课件(共19张PPT)-《水环境监测》同步教学(化学工业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总氮的测定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一 预备知识
总氮是指水中各种形态无机和有机氮的总量。包括NO3-、NO2-和NH4+等无机氮和蛋白质、氨基酸和有机胺等有机氮,以每升水含氮毫克数计算。常被用来表示水体受营养物质污染的程度。
水中的总氮含量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总氮的测定有助于评价水体被污染和自净状况。地表水中氮、磷物质超标时,微生物大量繁殖,浮游生物生长旺盛,出现富营养化状态。
在120℃~124℃碱性介质中,加入过硫酸钾氧化剂,将水样中氨、铵盐、亚硝酸盐以及大部分有机氮化合物氧化成硝酸盐后,以硝酸盐氮的形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总氮的测定。

二 实训准备
准备事宜 名 称 方 法
样品的采集和保存   水样采集在聚乙烯瓶或硬质玻璃瓶内。用浓硫酸使水样酸化至 pH至1~2,常温下可保存7 d。贮存在聚乙烯瓶中,-20℃冷冻,可保存一个月。
试样的制备   取适量样品用氢氧化钠溶液或硫酸溶液调节pH 值至5~9,待测。

二 实训准备
准备事宜 名 称 方 法
实训试剂       1 无氨水 离子交换法 蒸馏水通过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氢型)柱,将流出液收集在带有磨口玻璃塞的玻璃瓶内。每升流出液加10g同样的树脂,以利于保存。
蒸馏法 在1000 ml 的蒸馏水中,加0.1ml 硫酸(ρ=1.84 g/ml),在全玻璃蒸馏器中重蒸馏,弃去前50ml馏出液,然后将约800ml馏出液收集在带有磨口玻璃塞的玻璃瓶内。每升馏出液加 10g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氢型)。
纯水器法 用市售纯水器临用前制备。
2 氢氧化钠 含氮量应小于0.0005%。

二 实训准备
准备事宜 名 称 方 法
实训试剂 3 过硫酸钾 含氮量应小于0.0005%。
4 硝酸钾 基准试剂或优级纯。在105~110℃下烘干2h,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5 浓盐酸 ρ(HCl)=1.19 g/ml。
6 浓硫酸 ρ(H2SO4)=1.84 g/ml。
7 盐酸溶液 1+9
8 氢氧化钠溶液 称取20.0g 氢氧化钠(2)溶于水中,稀释至100 ml。
ρ=200 g/L
二 实训准备
准备事宜 名 称 方 法
实训试剂 9 氢氧化钠溶液 量取氢氧化钠溶液(8)10.0ml,用水稀释至100ml。
ρ=20 g/L 10 碱性过硫酸钾溶液 称取40.0g 过硫酸钾(3)溶于600ml 水中(可置于50℃水浴中加热至全部溶解);另称取15.0g 氢氧化钠(2)溶于300ml 水中。待氢氧化钠溶液温度冷却至室温后,混合两种溶液定容至1000ml,存放于聚乙烯瓶中,可保存一周。
11 硝酸钾标准贮备液 称取0.7218g 硝酸钾(4)溶于适量水,移至10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混匀。加入1~2ml 三氯甲烷作为保护剂,在0~10℃暗处保存,可稳定6 个月。也可直接购买市售有证标准溶液。
ρ(N)=100mg/L 12 硝酸钾标准使用液 量取10.00ml 硝酸钾标准贮备液(11)至1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混匀,临用现配。
ρ(N)=10.0mg/L
三 分析步骤
在 6个25 ml 比色管中,分别加入 0.00、0.20、0.50、1.00、3.00和7.00 ml 硝酸钾标准使用液(12),加水稀释至10.00ml
取10.00ml水样于25ml具塞磨口玻璃比色管中
水样10.00 ml(若水样含氮量超过 70μg/L,可减少取样体积并加水稀释至10.00ml)于25ml具塞磨口玻璃比色管中
加入 5.00ml 碱性过硫酸钾溶液(10)

三 分析步骤
塞紧管塞,用纱布和线绳扎紧管塞,以防弹出。将比色管置于高压蒸汽灭菌器中,加热至顶压阀吹气,关阀,继续加热至120℃开始计时,保持温度在120~124℃之间30min。自然冷却、开阀放气,移动外盖,取出比色管冷却至室温,按住管塞将比色管中的液体颠倒混匀2~3次

三 分析步骤
在加入1.0ml盐酸溶液(7),用水稀释至ml标线,盖塞混匀

三 分析步骤
用 10 mm石英比色皿,以水作参比,分别在波长220 nm和275nm处测定吸光度

三 分析步骤
计算校正吸光度:
Ab=Ab220-2Ab275
As=As220-2As275
Ar=As-Ab
Ab——零浓度(空白)溶液的校正吸光度;
Ab220——零浓度(空白)溶液于波长220nm处的吸光度;
Ab275——零浓度(空白)溶液于波长275nm处的吸光度;
As——标准溶液的校正吸光度;
As220——标准溶液于波长220nm处的吸光度;
As275——标准溶液于波长275nm处的吸光度;
Ar——标准溶液校正吸光度与零浓度(空白)溶液校正吸光度的差。

三 分析步骤
计算绘制标准曲线,计算水样总氮的浓度:
——样品中总氮(以N 计)的质量浓度,mg/L;;
At——试样的校正吸光度与空白试验校正吸光度的差值;
——校准曲线的截距;
——校准曲线的斜率;
——试样体积,ml;
——稀释倍数。

三 分析步骤

四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1. 校准曲线的相关系数r 应大于等于0.999。
2. 每批样品应至少做一个空白试验,空白试验的校正吸光度Ab 应小于0.030。超过该值时应检查实验用水、试剂(主要是氢氧化钠和过硫酸钾)纯度、器皿和高压蒸汽灭菌器的污染状况。
3. 每批样品应至少测定10%的平行双样,样品数量少于10 时,应至少测定一个平行双样。当样品总氮含量≤1.00mg/L 时,测定结果相对偏差应≤10%;当样品总氮含量>1.00mg/L时,测定结果相对偏差应≤5%。测定结果以平行双样的平均值报出。

四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4. 每批样品应测定一个校准曲线中间点浓度的标准溶液,其测定结果与校准曲线该点浓度的相对误差应≤10%。否则,需重新绘制校准曲线。
5. 每批样品应至少测定10%的加标样品,样品数量少于10 时,应至少测定一个加标样品,加标回收率应在90%~110%之间。
五 总氮分析原始数据记录表
1.吸收池配套性检查
比色皿的校正值:A1 ;A2 ; A3 ;
所选比色皿为:
2.标准曲线的绘制:
测量波长: ;标准溶液原始浓度: ;
五 总氮分析原始数据记录表
溶液号 吸取标液体积,mL 浓度或质量( ) As220 As275 As Ar
0
1
2
3
4
5
回归方程: 相关系数:
五 总氮分析原始数据记录表
分析人 校对人 审核人____________
3.水质样品的测定
平行测定次数 1 2 3
水样在220nm处的吸光度,Ap220
水样在275nm处的吸光度,Ap275
水样的校正吸光度Ap =Ap220-Ap275
空白的校正吸光度,Ab 水样校正吸光度与空白校正吸光度的差值,At=Ap-Ab
回归方程计算所得浓度( )
水样浓度, g/mL
平均浓度,mg/L Rd,% 标准曲线绘制图

五 总氮分析原始数据记录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