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工业废水监测方案的制订工业废水概述PART 011、工业废水定义《水环境监测》(未受或轻微污染及稍有升温)生产废水(被污染及水温过高)生产污水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废液工业生产用料中间产物副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2、工业废水分类《水环境监测》按行业的产品加工对象可分为:1冶金废水2造纸废水3纺织废水4制革废水5农药废水2、工业废水分类《水环境监测》按工业废水中所含主要污染物的性质可分为:无机废水(如电镀工业)(如食品行业)有机废水仅受热污染的冷却水(如热电行业)兼含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混合废水含放射性物质的废水2、工业废水分类《水环境监测》按废水中所含污染物的主要成分可分为:碱性废水含酚废水含铬废水含有机磷废水酸性废水放射性废水3、工业废水特征《水环境监测》排放量大,污染范围广污染物种类繁多,浓度波动幅度大污染物质毒性强,危害大恢复比较困难污染物排放后迁移变化规律差异大制订工业废水监测方案PART 021、收集资料调查研究《水环境监测》1、收集资料调查研究《水环境监测》2、监测项目《水环境监测》排污单位的污水监测项目应按照各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或排污单位可根据本地区水环境质量改善需求、污染源排放特征等条件,增加监测项目。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排污许可证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其审批意见其他相关环境管理规定3、采样点布设《水环境监测》第一类污染物监测点位设在车间或车间预处理设施的出水口或集中预处理设施的出水口(如环境管理有要求,还可同时在排污单位的总排放口设置监测点位)。第二类污染物监测点位设在排污单位的总排放口。3、采样点布设《水环境监测》序号 污染物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序号 污染物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1 总汞 0.05mg/L 8 总镍 1.0mg/L2 烷基汞 不得检出 9 苯并(a)芘 0.00003mg/L3 总镉 0.1mg/L 10 总铍 0.005mg/L4 总铬 1.5mg/L 11 总银 0.5mg/L5 六价铬 0.5mg/L 12 总α放射性 1Bq/L6 总砷 0.5mg/L 13 总β放射性 10Bq/L7 总铅 1.0mg/L 摘自《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 第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3、采样点布设《水环境监测》污水处理设施效率:监测污水处理设施的整体处理效率时,在设施进水口、出水口设置监测点位监测各污水处理单元的处理效率时,在各单元设施的进水、出水口设置监测点位4、采样频次《水环境监测》排污单位的排污许可证其他相关环境管理规定相关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其审批意见对采样频次有规定,按规定执行4、采样频次《水环境监测》如未明确采样频次的,按照生产周期确定采样频次。排污单位间歇排放或排放污水的流量、浓度、污染物种类有明显变化,应在排放周期内增加采样频次。如无明显生产周期、稳定、连续生产,采样时间间隔应不小于4h;每个生产日内采样频次应不少于3次。生产周期在8h以内,采样时间间隔应不小于2h;生产周期大于8h,采样时间间隔应不小于4h;每个生产周期内采样频次应不少于3次。4、采样频次《水环境监测》确认自行监测的,排污单位也可在正常生产条件下的一个生产周期内进行加密监测:01030204采样的同时测定流量周期大于8h的,每2h采1次样周期在8h以内的,每小时采1次样每个生产周期采样次数不少于3次5、样品采集与保存《水环境监测》采样方式、采样量、保存方法、保存期限等参照《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 91.1-2019)执行。采样后要在每个样品瓶上贴标签,标明样品编号或名称、采样日期和时间、监测项目名称等。6、分析方法选择《水环境监测》根据污染物含量的范围、测定要求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优先选用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中规定的标准方法。6、分析方法选择《水环境监测》若适用性满足要求,其他国家、行业标准方法也可选用;尚无国家、行业标准分析方法的,可选用国际标准、区域标准、知名技术组织或由有关科技书籍或期刊中公布的、设备制造商规定的等其他方法,但须按照《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订技术导则》(HJ 168-2020)的要求进行方法确认和验证。6、分析方法选择《水环境监测》所选用分析方法的测定下限应低于排污单位的污染物排放限值。《水环境监测》作业:0102对于工业废水排放源,如何布设采样点?根据有关标准,试针对电镀厂含pH、镉、铜、镍、氯化物、化学需氧量等指标废水,制订一份水质监测方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