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实验用水纯度分析(水电导率测定及纯度判定) 课件(共12张PPT)-《水环境监测》同步教学(高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4实验用水纯度分析(水电导率测定及纯度判定) 课件(共12张PPT)-《水环境监测》同步教学(高教版)

资源简介

(共12张PPT)
水电导率测定及纯度判定1.水电导率测定及纯度判定1.1原理由于天然水中一般含有极其微量的Na+、K+、Ca2+、Mg2+、CO32-、Cl-、SO42-等多种离子,所以具有较强的导电能力,即具有较大的电导率值。在一定浓度范围类,水中电解质离子含量越大,导电能力越强,电导率值越大。水电导率测定及纯度判定1.1电导法测定水纯度原理水经过纯化处理后,其离子含量急剧降低,甚至为零,因而纯水的导电性较差,电导率值一般较小。一般地,水的纯度等级越高,离子含量越低,电导率值越小,不同级别纯水的电导率值见表4-3。因此,可通过测定电导率鉴定水的纯度。水电导率测定及纯度判定纯水级别(级)pH值(25℃)电导率(25℃)×103μS/m吸光度(254nm,1cm光程)可氧化物质 O,mg/L蒸发残渣(105℃±2℃)mg/L可溶性硅 SiO2,mg/L1——≤0.01≤0.001————≤0.012——≤0.10≤0.01<0.08≤1.0≤0.0235.0~7.5≤0.50——<0.40≤2.0——表4-1实验室不同级别纯水的技术规格注:①一级水、二级水的pH值很难准确测定,因而对pH值范围不做规定;②一级水、二级水的电导率需用新制备的水“在线”测定;③一级水的可氧化物质和蒸发残渣指标很难准确测定,因而对其限量不做规定,可用其他条件和制备方法来保证一级水的质量。水电导率测定及纯度判定2.不同级别水的电导率测定2.1取样(1)取样前用待测水反复清洗容器至少3次以上。(2)取3 L以上有代表性水样于干净的容器中,保证水样注满容器。水电导率测定及纯度判定2.2水样贮存因为各级纯水在贮存期间,其沾污物的主要来源是容器可溶成分的溶解、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杂质的溶入。因此:(1)一级水不可贮存,应使用前制备;(2)二级水、三级水可适量制备贮存,但要求贮存在预先经同级水清洗过的相应容器中;(3)各级纯水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沾污 。水电导率测定及纯度判定2.3测定:(1)按要求调节好仪器,将“校正/测量”换档开关扳至“测量”位置;(2)用4个烧杯分别盛适量自来水、瓶装饮用水、三级纯水和二级纯水;(3)将适宜电极插入待测水样中,尽快读数;(4)测定电导率的同时测定水温。水电导率测定及纯度判定2.4数据记录将测定结果及时记录入下表。水样编号实验用水类型电导率KtμS/cm水样温度℃电导率Ks(25℃)μs /cm纯度等级1二级纯水 2三级纯水 3瓶装饮用水 4市政自来水 表4-4水样电导率测定数据记录表水电导率测定及纯度判定2.5温度校正(1)将实际测定的电导率值和温度值带入式中计算25℃时电导率Ks;(2)将计算结果填入结果记录表相应位置。水样编号实验用水类型电导率KtμS/cm水样温度℃电导率Ks(25℃)μs /cm纯度等级1二级纯水 2三级纯水 3瓶装饮用水 4市政自来水 表4-4水样电导率测定数据记录表水电导率测定及纯度判定2.6确定水样的纯度等级:将自来水、瓶装饮用水、三级纯水和二级纯水的电导率值与表4-1的标准值比较,确定各待测水样的纯度等级,记录判定结果。纯水级别(级)pH值(25℃)电导率(25℃)×103μS/m吸光度(254nm,1cm光程)可氧化物质 O,mg/L蒸发残渣(105℃±2℃)mg/L可溶性硅 SiO2,mg/L1——≤0.01≤0.001————≤0.012——≤0.10≤0.01<0.08≤1.0≤0.0235.0~7.5≤0.50——<0.40≤2.0——表4-1实验室不同级别纯水的技术规格水电导率测定及纯度判定(1)纯水电导率测试试验必须在洁净环境中进行、并采取适当措施,以避免对试样的沾污。(2)盛被测溶液的容器必须清洁,无离子沾污。(3)高纯水被盛入容器后应迅速测量,否则电导率增大很快,因为空气中CO2会溶入水样中变成CO32-使电导率快速增大。3.注意事项水电导率测定及纯度判定(4)电极的引线不能潮湿,否则将测不准;(5)用于一二级水测定的电导率仪,应配备电极常数为0.01~0.1cm-2的“在线”电导池,并具有温度自动补偿功能。3.注意事项水电导率测定及纯度判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