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是什么污染了空气》课题教学设计课题分析《是什么污染了空气》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第三分题的教学内容,位于课本40页。本节课旨在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了解造成空气污染的常见原因,提高对本地空气质量的关注,发现人类与环境相互依存的关系,唤起自觉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与法治意识。2.学情分析近几年由于雾霾天气,学校频频停课放假的情况,使得关注空气质量话题才进入孩子的生活,但由于二年级的孩子年龄小,生活经验少,在他们的实际生活中,大都还不知道雾霾是什么、有什么危害,不知道是什么污染了空气,在空气污染的环境里如何自我保护, 不知道可以为保护空气质量做些什么。但是孩子们能够通过眼睛、鼻子自身感觉和收看气象预报等形式了解当地空气质量并做简单的统计分析。3.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性,防治措施。2、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调查事实、收集资料、分析整理信息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引导学生关心空气质量,培养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理解并宣传有关的法律法规,在活动中能克服困难,与人合作,积极争做环保小宣传员。知识与技能:通过调查、收集资料,提高分析整理能力,培养合作意识。过程与方法:小组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会整理、分析。4.图文说明课本第40页共三幅图,从不同角度呈现造成空气污染的常见污染源:第一幅是工业生产中的废气排放,农业生产中的秸秆焚烧、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废气的排放;利用这些图课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了解人们的生产、生活与空气质量之间的关系。第二幅图是“空气污染小调查”,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记录调查情况,以便在课堂上交流讨论。最下面出示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有关污染防治的相关法律法规,旨在帮助学生初步形成法治意识,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收集、了解其他与空气污染防治相关的法规,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法律意识。5.教学要点(1)重点:了解大气污染的原因,树立环保意识(2)难点:学会分辨空气污染的行为,从自我做起保护清新空气,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学会探究的自主学习能力。6.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空气污染调查表(2)学生准备:1、调查家或学校周围的工厂: 厂内有多少烟囱 冒出的烟是什么颜色的 有什么难闻的气味吗 2、观察自己家所在小区或某一地点:数一数10分钟内大约有多少辆车经过 有没有扬起风尘 有没有烟排出?排出的烟什么颜色,什么气味 还有其他的发现吗 7.教学过程主要环节设计本色块课题主要让学生通过调查身边的环境,了解空气污染的原因,感受空气的变化,以及空气污染所造成的危害,从而懂得保护环境,树立环保意识。本课题可考虑设计四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观看视频,导入新课。1.看一看:课件出示空气污染的视频,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段视频请看屏幕(播放工厂大量烟囱往外冒黑烟和田地里农民正在焚烧秸秆,产生大量浓烟)。2.谈一谈:同学们,看了刚才两段视频,大家有什么感想呢?跟同学们交流一下吧!3.揭示课题:同学们近几年我们身边的空气越来越差,通过上面视频我们知道原来空气遭到污染,那么究竟是什么污染了空气呢?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板书:是什么污染了空气【设计意图:本环节组织学生通过看视频,让学生直观的感受空气污染的原因和危害程度,通过交流谈感受,丰富学生对空气污染原因的了解。让学生自觉树立强烈的环保意识,从而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空气污染的欲望。】第二环节:空气污染小调查。本环节可设计两个节点:第一个节点:交流课前调查情况。以小组为单位,将搜集的有关空气污染原因的调查资料进行整理,将调查结果填写在《空气污染小调查》的表格中。教师出示交流提示:根据自己的调查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每个人都要发表意见交流时要认真倾听他人调查内容,并与自己的调查内容对照,看哪些调查结果相似;根据交流梳理自己的调查内容,做好汇报准备。空气污染小调查调查人:我发现的污染源【设计意图:做调查是二年级小学生需要学习的一种重要的社会探究方法。课前对学生的调查活动做好指导,让学生明确调查的目的、方法和途径,这样才能提高调查活动的实效。是学生在实地调查过程中有更多体验,收到良好的自我教育效果。通过小调查活动,让学生发现空气污染的原因,也感受到空气污染的危害,体验到空气污染就在身边。】第二个节点:争相发言,汇报交流活动一:学生自己整理的空气污染小调查表,在班里展示调查到的污染源。我发现我们城市的空气污染源是工厂不断排放的废气。我发现我们老家村子空气的污染源是村民焚烧秸秆产生的。我发现我们城市的污染源是马路上行驶的汽车排放的尾气。我发现有人焚烧垃圾也会产生很多难闻的有害气体,我认为也是空气的主要污染源。我发现过年的时候空气很不好,因为人们大量燃放烟花爆竹,到处都是浓烟,而且呛人。我发现烧烤时也会产生很大的烟,对周围空气造成污染。活动二:教师通过思维导图总结:对污染源进行归纳总结。大气污染源就是大气污染物的来源,主要有以下三个:(1)工业污染:工业是大气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工厂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种类繁多,性质复杂,有烟尘、硫的氧化物等。(2)生活污染:城市中大量居民用生活炉灶和采暖锅炉需要消耗大量煤炭,煤炭在燃烧过程中要释放大量的灰尘、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污染大气。还有路边的烧烤,都会产生大量浓烟,往往使污染地区烟雾弥漫,呛得人咳嗽,这也是一种不容忽视的污染源。(3)交通运输污染:汽车、火车、飞机、轮船是当代的主要运输工具,它们烧煤或石油产生的废气也是重要的污染物。特别是城市中的汽车,量大而集中,排放的污染物能直接侵袭人的呼吸器官,对城市的空气污染很严重,成为大城市空气的主要污染源之-。汽车排放的废气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等,前三种物质危害性很大。所以说工业生产中的废气排放、农业生产中秸秆的焚烧、公共交通中汽车尾气的排放、以及日常生活中废气的排放、烧烤、火灾、天然气泄漏等是常见的污染源。【设计意图:学生在进行调查成果汇报交流时,说出自己的调查体验,在经验的碰撞中,丰富学生对空气污染原因的了解,真切体会环境与生活的关系,增强保护环境的决心。从内心深处提醒学生要从小树立环保意识。】第三环节:拓展延伸,感受危害。活动一:小组讨论:说一说大气污染给动物、植物和人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危害?活动二:全班交流。每个小组出一名代表,发表本小组的意见。交流中大家相互补充,共同提高。【设计意图:通过小组交流讨论,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丰富学生的知识,增强保护空气的责任感和自信心。】第四个环节:拓展延伸,深化法治观念。本环节可设计两个节点:第一个节点:学习课本中列出的有关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中华人们共和国宪法》第二十六条内容。活动一:组织学生齐读,理解宪法内容。活动二:交流自己对宪法内容的认识和感受。第二个节点:交流自己搜集的其他有关空气污染防治的相关法规。活动一:小组合作交流活动二:班级交流教师总结:与大气污染防治相关的法律法规有很多,如《中华人们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们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等。空气污染就在我们身边,大气污染带给我们一定危害,我们一定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养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设计意图:本环境通过课后搜集资料,课上交流,充分让学生了解我国有关大气质量保护的法律法规,并结合学生的生活情境有机渗透,引导学生在具体的生活中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从小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使环保意识在学生情感上进一步升华。】8.板书设计工业污染是什么污染了空气 生活污染交通运输污染【设计意图:板书是一节课重难点的引领,借这样简洁的板书设计,让学生认识到本节课的重点,明确空气污染的原因,体现了本课的主题思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