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导学案 2023-2024学年高一政治统编版必修3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导学案 2023-2024学年高一政治统编版必修3

资源简介

1.2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导学案
(2023最新版)
一、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认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
2.科学精神: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意义、改革开放的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由此深刻体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的结论。
3.公共参与:通过学习本课知识学习使学生升华对党的认识,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做有时代担当的青年,自觉投身改革开放和新时代的建设中去。
二、学习目标: 
必备知识: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前提;理解改革开放的内涵和重大历史意义,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具体内涵、历史意义。
关键能力:通过自主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通过展示成果环节,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和自我表达能力。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感悟,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改革开放的内涵和重大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具体内涵、历史意义
四、新知导学(请同学们课前结合教材,认真完成下列填空。)
一、建立新中国 中国人民站起来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想社会主义的过渡,并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__________.
2.1953年12月,党中央提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__________,并逐步实现国家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___________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这标志着______________在我国确立,从而为我国逐步走向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__________。
3.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物质成就和历史经验,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奠定了_________。
二、实行改革开放 走向民富国强
1.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________的历史新时期。_______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2.实行改革开放,就是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中国强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要____________,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三、进入新时代 踏上新征程
1.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经过长期努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________,我国发展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意味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意味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实践充分证明,由_____________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
五、课前探究
探究1:
展示材料:截至2021年12月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已高达15万公里,全国高铁汇总里程数也突破4万公里,足足可以围绕地球一周,比其他所有国家的总和还多。不仅如此,中国的高铁已经成为在国际上让西方发达国家无比羡慕和惊叹的一张响亮名片。如今的中国,早已实现从“洋人收钱来给中国修铁路”逆袭成“出去给洋人修铁路赚钱”的华丽转变。
忆苦思甜,如今生活在和平富裕现代社会的我们,不妨一起回顾来中国铁路的百年奋斗与变迁历史,缅怀一下这一切的艰辛与来之不易!
光绪二年,美国驻上海领事馆与英国怡和商行合资,在上海和苏州之间修了一条14.5公里的吴淞铁路。清廷与英美两国交涉,在赔了二十八万两白银后,才算把这条铁路收回来。然后,转眼就把铁路拆了个精光。
1881年,李鸿章为首开始搞起洋务运动,想要加强大清海军和各种科学技术。而当时的战舰都是蒸汽动力的,需要燃烧大量的煤,李鸿章就派人去探矿,最后在开平找到了煤矿。为了运煤矿,他动了修铁路的心思,而且还把此前从吴淞铁路拆下来铁轨废物利用,运过来直接铺上。就这样,中国的第一条自主修建的铁路-—唐胥铁路终于通车了。
1909年,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竣工,这是第一条由中国人自行设计、修建、运营的铁路。
1912年,中华民国诞生。孙中山先生上任后这样说说:今日之世界,非铁道无以强国。
然而,彼时之中国,太平远远没有达到,难有机会休养生息。
随后的连年惨烈战乱,让中国的铁路陷入反复被中断、新建与摧毁,如同当时的中国从腐朽的晚清时代开始苏醒过程中所必然经历的涅槃剧痛。
直到新中国成立,动荡百年的中华大地才得以喘息,真正走向了复兴的道路。1949年10月至1952年是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也是新中国铁路的起步阶段。此后中国的每一个五年计划,都把铁路建设纳入工作的重点。1957年10月,我国建成了贯通南北、具有世界水准的武汉长江大桥,结束了长江上没有铁路桥梁的历史。1958年到1960年,青岛四方厂仿制国内现有的机车,造出了“解放型”蒸汽机车。随后,中国又自行设计出“胜利型”与“和平型”蒸汽机车。
1962年制定出“内燃电力并重,内燃为主”的方针,先后创造出“东方红型”内燃机车和“6Y1型”系列电力机车,成为中国电气化客货运输的主力车型。
问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知识思考:建国后,中国能够自主研制、建设铁路,凭借什么?
探究2:
展示材料:到了1978年,中国迎来改革开放大时代,铁路的客运和货运需求都开始激增。除了多修铁路,1997年起,中国铁路还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干线大提速。先后进行了五次提速,并在2006年开通了“天路”青藏铁路。在高海拔多冻土的地区,成功修建出这样一条铁路,全球范围内也是第一例。时至2006年底,中国的铁路总里程已经达到了7.66万公里,位居世界第四位,成为真正的铁路大国。
2007年,中国进行了第六次铁路大提速,意味着中国迈入了高铁时代。
问题:什么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的目的和意义有哪些?
探究3:
展示材料: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铁路行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真正做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十年来,中国铁路始终不忘初心,锐意进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精进,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在高质量、快速发展“加速度”中实现了质的飞跃,实力“圈粉”,让人民群众体验更顺畅、更高效的幸福生活。十年来,从“一日一图”精准安排列车运力,到刷脸进站自主选座,铁路部门坚持“以人民满意为标准”,创新服务产品,简化服务流程,方便旅客乘车,不断从细节入手,融入互联网+思维,真正实现智能化与人性化的完美结合。中国铁路这十年,是高铁加速延伸的十年,是主动对接市场的十年,是自主创新赢得世界舞台、掌握更多话语权的十年。从林海雪原到江南水乡,从大漠戈壁到东海之滨,哪里有人民群众,中国铁路就通达到哪里。
问题:从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高铁的发展可以看出进入这个时代有何意义?
随堂练习
1.2023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改革前后两个30年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由此可知( )
①二者都是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具有完全同一性
②前一时期为后一时期提供了制度基础、物质技术条件和实践经验
③后一时期是对前一时期的继承与发展,取得了超越历史条件的成就
④要在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3年10月,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新命名20个单位为第十批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广东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东湖旅店成功入选。1941年,东湖旅店见证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粤港秘密大营救”,转移了100多名爱国民主人士。东湖旅店是中国共产党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的重要见证,是广东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要见证。参观东湖旅店的意义在于( )
①加深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认识
②深刻体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③从历史中汲取前行的力量,坚定理想信念
④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建设统一战线为目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改革春风吹满地,中国人民真争气”这句话出自一个小品而改编的歌词在某视频平台上爆火,而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粮油布票到电商狂欢,从拨号上网到万物互联,从第一辆合资轿车出厂到新能源汽车的潮流……这些现象折射出改革开放( )
①改变了旧社会面貌并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②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伟大贡献
③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以及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④促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从南湖红船烟雨到井冈星星之火,从西柏坡进京赶考到天安门庄严宣告,从“在南海边上画了个圈”到走向世界的“一带一路”,从矢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到擘画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愿景……100年一以贯之,100年坚毅前行,100年久久为功,中国共产党用实践信仰的知行合一精神,锻造组织的伟大工程;用革命到底的政党品格以及永远奋斗的政党精神,铸就出盛世中国,最美华夏。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②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③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④肩负履行国家职能的使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新中国成立74年来,我国由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已踏上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走出了适合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取得的巨大成就。由此可见( )
①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②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③改革开放是我国取得一切成绩进步的根本原因
④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新知导学答案:新知导学答案见2023.8版本教材
随堂练习答案:CACA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