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第二单元 相继兴衰的中古欧国家 单元检测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第二单元 相继兴衰的中古欧国家 单元检测卷

资源简介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新课程学业成长评价题(二)
第二单元
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建立了许多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是 ( )
A.意大利 B.德意志 C.法兰克 D.英吉利
2.从查理曼帝国分裂出来的西欧封建国家有 ( )
①法兰西帝国 ②德意志帝国 ③意大利帝国 ④英吉利帝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日常生活中,与中世纪欧洲人关系最密切的是 ( )
A.教会 B.学校 C.市集 D.军营
4.8世纪中叶,“丕平献土”对中世纪西欧产生的重要影响是 ( )
A.查理曼帝国诞生 B.标志着西欧封建制度形成
C.新型城市开始兴起 D.为教皇国的产生奠定基础
5.欧洲中世纪有一句谚语: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 )
A.封建等级制度是建立在土地层层分封基础之上 B.该制度直接导致查理曼帝国的灭亡
C.封建主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呈现出一团乱麻 D.该制度不利于查理曼帝国的有效管理
6. 欧洲封建教会对主张日心说以及宇宙无限说的布鲁诺施以火刑,这说明 (   )
A.教会与国王狼狈为奸,互相利用   B.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C.基督教的创立标志着西欧封建制度形成 D.基督教是中古西欧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7. 下列关于中世纪庄园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 ( )
①庄园经济是自给自足的 ②庄园里农民拥有土地及生产资料
③庄园需要从外部购买盐和铁 ④庄园内的人们要到庄园外的教堂参加祷告仪式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8.在新兴的城市中,不仅是政治中心,也是著名的商业中心的是 ( )
A.巴黎和威尼斯 B.威尼斯和热那亚 C.热那亚和伦敦 D.巴黎和伦敦
9.中世纪,为了保护同行手工业者的利益而成立的社会组织是 ( )
A.行会 B.商会 C.协会 D.学会
10.由西欧市民阶级分化出来,发展成为早期资产阶级的有 ( )
①手工业者 ②富裕商人 ③银行家 ④城市贫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结合所学,回答11—14题。21教育网
11.在各地抗震救灾过程中,到处活跃着带有“红十字”标记的医护人员。“红十字”始于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据此,你认为“红十字”标记起源于下列哪一宗教 ( )
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12.他是一个宗教创始人,又是一个军事和政治领袖,他和他的继承者们建立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他是 ( )
A.凯撒 B.乔达摩?悉达多 C.耶稣 D.穆罕默德
13.在一个虔诚的穆斯林心中,享有至高无上地位的是 ( )
A.上帝 B.耶稣 C.释迦牟尼 D.真主安拉
14.被穆斯林奉为经典的是 ( )
A.《古兰经》 B.《圣经》 C.《金刚经》 D.《道德经》
15. 8世纪中叶,阿拉伯帝国的首都位于今天的 ( )
A.伊朗境内 B.印度境内 C.伊拉克境内 D.以色列境内
16.伊斯兰教教历纪念的元年开始于 ( )
A.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B.穆罕默德出走麦地那???
C.阿拉伯半岛完成统一 ??? D.阿拉伯成为大帝国
17.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穆罕默德在宗教和政治活动中的大事,正确的是 ( )
①基本统一阿拉伯半岛 ②继承人哈里发对外征战
③出走麦地那 ④在麦加传播伊斯兰教
A.②③④① B.②④③① C.④③①② D.③②④①
18.要了解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下列最适合查阅的是 ( )
A.《荷马史诗》 B.《天方夜谭》 C.《马可·波罗行记》 D.《哈姆雷特》
19. 伊斯兰教在形成过程中,与其他世界宗教不同的是( )
?A.成为统治人民的工具???B.有助于国家和民族的统一????
C.要求人们大发善心 ???D.创造了灿烂光辉的文化?
20. 右图中这一数字的发明者和传播者分别是 ( )
A.古印度人、阿拉伯人 B.阿拉伯人、印度人
C.腓尼基人、阿拉伯人 D.罗马人、中国人
21.西欧有一句谚语:“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克人的手。”据此,你认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充当使者的是 ( )
A.马其顿人 B.阿拉伯人 C.中国人 D.法兰克人
22.日本成为依靠“律令”实行统治的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离不开曾经到过中国的哪一部分人的有力推动 ( )
A.孝德天皇 B.遣唐使 C.苏我氏 D.阿拉伯人
23. 古代中国光照四邻,日本的大化改新,其实是仿照 ( )
A.中国秦朝制度??? B.中国汉朝制度??? C.中国隋唐制度??? D.中国明清制度
24.大化改新使日本向封建社会过渡。其改革在经济方面上的措施是 ( )
A.废除土地国有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B.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
C.土地收归国有,并将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D.编制律令,实行天皇制中央集权
25.下列关于日本武士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是日本正规的国家军队 ②是日本庄园主蓄养的私人武装力量
③是日本社会一个特殊的阶层 ④在日本历史上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6. 把我国的指南针、造纸术、火药传到西欧的是 ( )
A.古印度人 B.阿拉伯人 C.法兰克人 D.古埃及人
27. 世界三大宗教,按产生的先后顺序是 (   )
①基督教   ②佛教    ③伊斯兰教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②①③
28.从2世纪到8世纪中叶,曾经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有 ( )
①罗马 ②阿拉伯 ③亚历山大 ④奥斯曼土耳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9.不同的宗教,建筑风格有明显区别,为召唤信徒,采用穹顶建筑宗教建筑景观的是( )
A.佛教寺庙 B.基督教教堂 C.伊斯兰教清真寺 D.道教的道观
30.小明在学完世界三大宗教的内容后,运用比较法的得出了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都产于西亚? B.都信仰上帝???
C.都产于同一时期??? D.都宣扬服从神的思想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 历史图片包含着生动丰富的历史信息,是我们学习历史的又一本“教科书”。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共10分)21cnjy.com

(1)三幅图分别反映了欧洲中世纪封建制度的特点,图1和图3各代表的是什么制度?(2分)
(2)图1中的封主与封臣之间形成了“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关系,这一关系对欧洲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2·1·c·n·j·y
(3)图2反映了欧洲中世纪封建制度的的哪一特点?这对欧洲社会的思想文化产生了什么消极影响?(4分)
(4)图3是中世纪西欧农村的真实写照。用简要的语言描述庄园中农奴的生活境况。(2分)
3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阿拉伯帝国统治区域曾经是世界文明的摇篮,首都巴格达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阿拉伯人创造的辉煌文化成就令世人瞩目,他们在不同的文明区域之间搭起了文化交流的桥梁,阿拉伯人对世界文明作出了重大的贡献。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请举两个事例证明“阿拉伯人创造的辉煌文化成就令世人瞩目”这一观点。(2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阿拉伯人创造辉煌文化成就的原因有哪些?(3分)
材料二: ……像日本人那样自觉的,大规模的文化引进,在西方历史中是找不出来同样的例子的。 21·世纪*教育网
——美?赖肖尔《当今日本人》
(3)古代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日本的这场“拜师学艺”活动,史称什么?引发日本进行该次改革的社会根源和外部因素分别是什么?(6分)
(4)日本在完成本次改革后,国家体制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赖肖尔的话反映了日本民族的什么特点?(4分)  21*cnjy*com
3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的,苦的根源在于人有欲望,因此,只有消灭欲望,忍耐顺从,才能达到极乐世界。【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材料二:救世主不久要下凡,拯救人类进入幸福的“千年之国”,因人有罪,信仰上帝并虔诚悔罪的人才能进入天国,否则要下地狱。【来源:21cnj*y.co*m】
材料三:宇宙唯一的“真主”安拉……大家都应信仰“真主”,而不要再信仰本部落的神。
(1)三则材料分别属于哪种宗教的观点?(3分)
(2)材料二涉及的宗教是怎样产生的?(4分)
(3)材料三涉及的宗教与该地区的统一之间有什么关系?(5分)
(4)说说与三大宗教有关的节日。(要求:每个宗教各写出一个节日即可,3分)
参看答案第二单元
一、单选题
1—5:CAADB; 6—10:DCDAD; 11—15:CDDAC;
16—20:BCBBA; 21—25:BBCCD; 26—30:BDACD
二、非选择题
31.(1)图1: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图2:封建庄园制度或封建农奴制度 (2分)
(2)影响:复杂的关系在封建领主之间造成一团乱麻般的权利和义务,使封建主之间不断发生战争。(2分)21·cn·jy·com
(3)基督教的作用和影响。消极影响:基督教是中古西欧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文化教育也为教会所垄断。(4分)www.21-cn-jy.com
(4)从国王、教会、贵族手中租种土地,缺乏人身自由,生活极端贫困等。(2分)
32.(1)阿拉伯数字;现代代数学来自阿拉伯文;伊斯兰教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医学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等(任意写出2点,每点1分)。
(2)原因:①地理位置优越,三洲交界,便于吸收各国丰富的文化营养;②帝国国力强盛,利用宗教传播伊斯兰文化;③阿拉伯民族善于学习、重视文化。(每小点1分,共3分)
(3)大化改新(2分);社会根源:国内社会矛盾尖锐,皇权旁落(2分);外部因素:国际上大唐王朝以及朝鲜等先进文明的刺激。(2分)。www-2-1-cnjy-com
(4)成为依靠“律令”实行统治的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2分)特点:善于学习借鉴优秀的外来文化,学习的同时将其改造为自己的东西(意思相近即可,2分)。
33.(1)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每点1分,共3分)。
(2)1世纪,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长期遭受苦难,渴望“救世主”的到来。(4分)。
(3)伊斯兰教的产生顺应了阿拉伯部落的要求(1分);一神崇拜,有助于打破狭隘的氏族界限,适应了统一的需要(1分);它利用宗教进行扩张圣战,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1分)。而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又为伊斯兰教的传播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2分)。
(4)佛教:腊八节、浴佛节等。基督教:圣诞节、感恩节等;伊斯兰教:开斋节、古尔邦节等。(每个宗教写出一个节日即可,3分)2-1-c-n-j-y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