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下的讲话(3份打包)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国旗下的讲话(3份打包)

资源简介

勤俭传家久,节约继世长——国旗下演讲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培育时代新风新貌。”节俭是一个值得人们去关注的话题。勤俭节约,它是一种美德、一种传统。从“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到“勤俭持家久,诗书济世长”,无一不在证明勤俭节约在实现国家富强、家庭富裕进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中华民族正是具有这种精神,才能生生不息、兴旺发达。
勤俭是建立在“勤”与“俭”的结合上的,只有勤奋才能创造劳动成果,只有节约才能珍惜劳动成果。但生活中却有很多浪费的现象存在:水龙头中的长流水、教室里人去灯不熄、食堂里每顿倒掉的剩菜剩饭……殊不知,如果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作为支撑,我们就难以自立自强。
勤俭节约不是一时的,而是永恒的话题。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繁荣昌盛的,社会是难以长治久安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节约是一种美德,节约是一种智慧,节约更应该成为一种习惯和风尚。勤俭节约是大事,也是小事。大家应该做到: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牢固树立节约意识;从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一粒粮入手,把节约落到实处。勤俭节约,从我做起,就是要从思想上崇尚俭朴,以勤俭节约为荣、铺张浪费为耻。勤俭节约,从我做起,就是要在作风上艰苦创业,要舍得吃大苦、耐大劳,把艰苦奋斗当成有效发展的助推器,把勤俭节约当成战胜困难的传家宝。
同学们,行动起来吧!让我们携手并肩,强势开展节能、节用、节支增效活动,增强节约意识,养成节约习惯,创造节约方法,规范节约行为。把勤俭节约当作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道德楷模,成为一个高质量生活的幸福人。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如何缓解学习焦虑——国旗下演讲
大家好!今天我想跟大家讨论的问题是学习的焦虑问题,首先,在校园生活里,每个人都好像在忙碌于自己的学业中,正如大多数人所说,国际方向是一个需要通过自行学习与课堂交流相交融的方式才能走好的路,我们不能再像过去一样只凭借在课上的积累而缺乏课下的练习的方式学习。
在九年级的一整年里,拖沓,纠结,焦虑充斥着我的生活里。我总觉得我还能像之前初中一样通过课上的努力就能拿下不错的分数,可慢慢的我发现我的节奏迟滞,开始与课程脱节,总感觉学的东西和做的题完全不一样。导致我整一学年的成绩处于一个不太理想的水平。我似乎一直在焦虑着逃避学习,在学校的时候偶尔心血来潮学了一节自习课,下一节就又被打回了原型,心想着周末一定要好好复习和预习一下学习的内容,可是在进家门拿到手机的那一刻,我又躺平了。直到周天晚上突然想起来周末作业还没做的时候才好似大梦初醒,又浪费了一周。这种状态的持续会给我带来负反馈,不论是父母还是身边的人包括自己给的心理压力都足以压垮我,我开始质疑我自己的选择。
即使我知道我出的问题在哪里,但我好像还是缺乏了去改正它的动力。
我总跟父母说,我需要一个支持我学习的动力,如果说在你们这个年纪的时候跟你们说别玩了,好好学习才能谋出路,能听进去的又有多少呢。我并不像其他人一样认为,学习不该由动力去驱使,如果说学习是为了自己这句话能激励所有人,那我觉得人人都应该是博士硕士了,所以我找到了第一个问题所在的点,我是不是应该去找一个能够真的能激起我学习兴趣的动机?
比如说,进步,不论是一分两分还是十分二十分,阶段性的小成就感,是不是都该给自己给自己一些鼓励,不论是物质还是精神上的满足,这总能给你一种日子有盼头的幸福感,就像我和父母达成了协议,如果说我真的在某一段时间里学业水平到达了怎样的高度,就可以得到我想了很久的一双球鞋或者什么小目标,当然这个目标是可被达成的。
其次,我们需要去面对焦虑,而不是焦虑的拖延,总感觉拖沓一次两次在高中四年里不过是细小的影响罢了,可是国际方向本身就是需要把四年的过程整合从而递交给各个大学。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才是我们所需要的,分类来讲,九十年级专注于标化考试,十一年级专注于大考,这都是需要我们自学掌握的知识,我们就需要将这些事情很好的规划在自己的学习时间里,合理利用自习的时间去进行除了课内知识之外的知识拓展,这或许只能靠大家自己的努力了,但是我相信也没有人会愿意去把所有事情都堆在最后去完成。能够正视自己的短板也是一种能力,我希望拥有能够直面困难的勇气,也不怕解决哪些困扰我很久的问题。
在这已经接近尾声的一个学期里,我遵循着给自己的规划,虽然说我自己并没有很优秀和亮眼,但至少我克服了去年自己所没克服的困难,在稳步的提升,在新的一周里,祝愿大家也可以先正式自己的焦虑,想办法去解决自己的焦虑与问题,认真复习,在期末取得理想的成绩。
也希望大家能够在寒假合理的设计自己学习的规划,去达成给自己设下的目标。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弘法扬威,护法铸剑——国旗下讲话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跟同学们一起以“弘法扬威,护法铸剑”为主题,开展国旗下讲话。
古人云:法令行则国治,法令驰则国乱。回望中国宪法历程,我们看到,从中华民国的临时约法,为苦难中的中国带来希望的曙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初期颁布的《共同纲领》,团结和引领着全国人民发展生产、保家卫国,直到第一部五四宪法的正式诞生,中国的法律体系日臻完善。今年是我国现行宪法实施的41周年,她让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富民强,民运恒昌,中国人民过上了前所未有的幸福生活。中国法制建设一路走来步履铿锵,信念坚定,这是无数人对理想和信念的坚守,也是党和人民智慧的结晶。
国徽高悬,宪法至上。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可以说宪法与普通法是母与子、源与流的关系,为一切法律的制定提供了指导,任何法律违宪无效。
2019年的香港暴乱,我们还历历在目,暴徒在街上占道拦截,打人放火,让无辜的民众流血伤亡。那些暴乱分子却甚嚣尘上,肆意地扰乱着社会秩序。一时间,晴朗的天空被灰暗笼罩,繁荣的香港动荡不安,香港人民陷入了极大的恐慌之中,国家也因此受到了严重的伤害。不久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基本法》的指导,出台了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正是这部法律的出台,将那些乱港分子绳之以法,其背后企图制造国家分裂的邪恶势力也不敢再轻举妄动。一部《国安法》,维护了民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了香港的稳定,这就是法律的保障,这就是宪法的力量。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国家与社会的长治久安亦有其根之所系,而宪法就是每个中国人应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根本法则。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法律素质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未来社会的稳定程度。据江苏省检察机关数据统计,2019-2022年受理审查逮捕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4204人,受理审查起诉10297人,其中在校学生占四成以上。由此可见,青少年法治意识的培养多么的关键和重要。
苏格拉底曾说过:“守法精神远比法律本身重要的多”,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身上承载着祖国的希望,肩负着振兴中华的崇高使命。在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我们也要在心中根植法治之花,认真学习宪法、敬畏宪法,以实际行动守护国家安宁,社会安定。
今天的中国,人民幸福,百姓安康,少年进入学堂接受义务教育,青年人锐意进取、安心创业,老年人优享福利,安度晚年,这些都是宪法赋予我们的权利。宪法如灯,照亮了未来的道路,青年追寻,更应踔厉奋发向前奔赴。作为新生代的青年,我们要与时俱进、革故鼎新,把宪法精神与时代内涵紧密结合起来,让宪法精神根植心底,法治信仰蓬勃生长;我们要敬畏宪法、学习宪法、用好宪法,用不灭的热情,执宪法之笔,展法律之光。
同学们,让我们弘法扬威,护法铸剑,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奋楫扬帆,保驾护航,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构建法治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