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节《塔里木盆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区域认知目标利用地图掌握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分析造成干旱的成因;能看图说明本区城镇和交通的分布特点,并能分析与水源、绿洲的关系;读图文资料,了解西气东输工程及其意义。综合思维目标通过读图确定位置、分析干旱的原因、城镇交通线的分布等,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通过学习西气东输工程带来的好处以及生态保护等内容,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综合分析和运用能力。地理实践目标明确我国西部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人地观念目标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各地理要素之间联系的学习,初中让学生体会到人与自然需要和谐共处,从而树立可持续发展观。通过对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开发、利用的学习,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经济发展的大局观。重点和难点塔里木盆地城镇、交通线分布与水源、绿洲分布的关系。三、教材设计思路本节是西北地区的代表区域。首先,塔里木盆地因其特殊的地形和丰富的资源,在我国西部开发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次,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环境特点对人口和城市的分布有较大的影响;最后,作为西部开发的一个重要区域,塔里木盆地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也十分突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教材从内容上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描述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环境特征,突出它干旱的特点,并通过活动分析说明自然环境对人口、城镇、交通线分布的影响;第二部分突出其能源和资源的开发,彰显“宝地”。两部分彼此之间有关联性,并以递进的形式呈现,始终贯穿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四、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情景导入:塔里木盆地的卫星图片。问题引领:我国四大盆地中哪个轮廓似眼睛?教师小结和承转:同学们基础知识很牢固,没错!就是塔里木盆地,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西北,走进塔里木盆地。【讲授新课】图片欣赏:塔里木盆地的相关图片。问题引领:用关键词概括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特征和资源优势。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归纳和承转:干旱的宝地,本节课我们将围绕“干旱”和“宝地”两个关键词展开。找一找:塔里木盆地的位置和范围。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归纳:位于新疆南部,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之间,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承转)塔里木盆地就像一只眼睛,上眼皮是天山山脉,下眼皮是昆仑山脉,上下眼皮同时关闭,水汽就很难进入眼里了。想一想:读下图,请分析塔里木盆地的气候特征?学生小组讨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教师归纳和承转:同学们回答的很好,那你知道塔里木盆地为什么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吗?议一议:请从海陆位置、地形来分析塔里木盆气候地极端干旱的原因。方法导引:读图8.17。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归纳:由于塔里木盆地被南北山脉的阻挡,湿润气流难以进入,外加上塔里木盆地本来就深居西北内陆,所以气候干旱。补充资料:塔克拉玛干沙漠形成的原因。(承转)你知道干旱给塔里木盆地带来哪些影响吗?学生活动1:认识塔里木盆地城镇、交通线的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方法引导: 读图8.18 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城镇和交通线的分布。问题引导:(1)绿洲主要分布在盆地的什么位置,并分析原因。(2)说出塔里木盆地城镇的主要分布特点。(3)讨论塔里木盆地的城镇、交通线分布与水源、绿洲分布的关系。(4)图中有两条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公路,分析修建这两条公路的原因。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归纳:(1)绿洲位于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原因是由于本区降水稀少,靠近盆地边缘更容易获得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2)城镇分布在塔里木盆地边缘的绿洲上,呈环状分布;(3)城镇分布在绿洲上,交通线串联起各座城镇,沿着盆地边缘呈环状分布;(4)主要为了开发盆地中的油气资源。(承转)干旱是塔里木盆地最突出的自然特征,但在地表荒芜的下面却埋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教师讲述: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塔里木盆地气候严酷,交通不便,丰富的油气资源一直沉睡在地下。随着我国的西部大开发,塔克拉玛干两条沙漠公路的陆续建成,为开发塔里木盆地的油气资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想一想:结合下面材料分析新疆丰富的油气资源该如何利用。方法引导:新疆自治区面积166万(江西面积16.9万)平方公里,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占中国国土总面积六分之一,2020年常住人口2585万(江西人口4518万)人,工业发展较落后。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归纳: 西部能源丰富,但消费少;东部能源不足,但消费多,东西部能源供需不平衡。(承转)如何解决东西部能源供给不平衡问题,需要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学生活动2: 认识西气东输工程对东西部地区发展的意义。方法引导: 读图8.21。问题引导:(1)找出西气东输路线的起点和终点,运输方式,运输产品。(2)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为东西部地区带来什么益处。(3)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在油气开发和运输中,我们怎样才能做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呢?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归纳:(1)略;(2)对西部来讲:带动了西部的经济发展,发挥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增加了就业机会;对东部来讲:缓解了能源紧张的局面,改善了大气环境,优化了能源结构;(3)经济效益方面:增加财政收入,增加就业岗位,带动经济发展;生态效益方面:天然气成为当地的主要能源,改善了大气的环境,更多资金的投入加强了绿洲的保护。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