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4张PPT)第四章 化学品的危害第三节 化学品的环境危害第四节 化学品危害预防与控制的基本原则一、环境危害二、三、化学品操作控制个体防护本次课目录第三节 化学品的环境危害1.人为施用如农药、化肥的施用等。2.生产废物在生产、加工、储存过程中,作为化学污染物,以废水、废气和废渣等形式排放进人环境。3.事故排放在生产、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由于着火、爆炸、泄漏等突发性化学事故,致使大量有害化学品外泄进入环境。4.人类活动废弃物在石油、煤炭等燃料燃烧过程中以及家庭装饰等日常生活使用中直接排入或者使用后作为废弃物进入环境。一、毒物进入环境的途径第三节 化学品的环境危害二、毒物对环境的危害(1) 急性危害(2) 慢性危害(3) 远期危害4.对人体的危害植物营养物污染的危害;藻类大量繁殖,海水变红,水中溶解氧的急剧减少,严重影响鱼类生存。3.对水体的污染(1)土壤酸化(2)土壤碱化(3)土壤板结2.对土壤的危害(1) 破坏臭氧层(2) 导致温室效应(3) 引起酸雨(4) 形成光化学烟雾1.对大气的危害3421第三节 化学品的环境危害第四节 化学品危害预防与控制的基本原则一、环境危害二、三、化学品操作控制个体防护四、本次课目录第四节 化学品危害预防与控制的基本原则一.预防火灾事故的基本措施1.控制可燃物2.控制点火源3.控制助燃物通风取代①用不燃或闪点较高的液体代替闪点较低的②用不燃液体稀释可燃液体,使混合液体的闪点、自燃点提高;③选用燃点或自燃点较高的不燃材料或难燃材料代替;④在可燃构件上覆盖或粉刷防火保护层以提高其耐火极限。①正确选择通风方式 ,一般采取自然通风;②正确设置通风口的位置,比空气轻的可燃气体和蒸气的排风口应设在室内建筑的上部,比空气重的可燃气体的排风口应设在下部;③散发可燃气体或蒸汽的场所内的空气不再循环使用;④空气中含有易燃易爆危险物质的厂房,应采用不产生火花的通风机和调节设备;⑤排风管道应直接通往室外安全处。通风管道不宜穿过防火墙或非燃烧体的楼板等防火分隔物。121.控制可燃物技术2.控制点火源技术①化学点火源的控制(明火)②高温点火源控制(辐射热)③电气点火源控制④冲击点火源控制①尽量避免采用明火加热易燃易爆物质--用水、水蒸气等;②明火加热的设备与火灾爆炸危险的生产装置、储罐区等分开设置或隔离--防火间距。③使用气焊、电焊、喷灯进行安装和维修时,必须按危险性等级办理动火批准手续,领取动火证,并消除物体和环境的危险状态,备好灭火器材;④严格管理厂区内可能存在的明火源。⑤强化管理职能,健全各种明火的使用、管理和责任制度,认真实施检查和监督。2.控制点火源技术①化学点火源的控制(明火)②高温点火源控制(辐射热)③电气点火源控制④冲击点火源控制①高温表面控制高温表面成为点火源的基本措施有:冷却降温、绝热保温、隔离等。②热辐射热辐射引燃可燃物的特征是非直接接触可燃物即可引起燃烧。采取的措施:遮挡阳光直射、加强通风、冷却降温、绝热保温等。2.控制点火源技术①化学点火源的控制(明火)②高温点火源控制(辐射热)③电气点火源控制④冲击点火源控制电火花电极间的击穿放电形成,大量的电火花汇集形成电弧,温度可达到3000-6000℃。电火花可以分为:高电压的火花放电、短时间的弧光放电、接点上的微弱火花放电。静电火花储存在带电物体内静电能量的快速释放使带电物体附近的物质产生电离。静电火花放电一般伴随着声光现象。预防措施:一是抑制静电的产生;二是迅速把产生的静电卸掉。2.控制点火源技术①化学点火源的控制(明火)②高温点火源控制(辐射热)③电气点火源控制④冲击点火源控制撞击和摩擦属于物体间的机械作用。(机器轴承摩擦发热、铁器和机件的撞击、钢铁工具的相互撞击、砂轮的摩擦等)。工人禁穿钉鞋,不得使用铁器制品。机器的转动部位应润滑良好;敲打工具应用铍铜合金或包铜的钢制作;地面应铺沥青、菱苦土等较软材料。搬运盛放可燃气体、易燃液体的金属容器时,必须轻拿轻放,严禁抛掷、拖拉和互相撞击;3.控制助燃物技术①密闭措施防止跑冒滴漏现象产生(正压操作和负压操作)。为保证系统的密闭性通常采取的措施:①正确选择连接方法(焊接)②正确选择密封垫圈(一般用石棉橡胶垫圈,在高温、高压或强腐蚀性介质中宜采用聚四氟乙烯)。③注意检漏、试漏和维修。②惰性介质保护(水蒸气、二氧化碳、氮气等)。③隔绝空气储存切断爆炸传播途径减弱爆炸压力和冲击波的损坏检测报警防止爆炸性混合物的形成严格控制火源及时泄出爆炸开始时的压力040506020301二、预防爆炸事故的基本措施防爆基本原则①覆盖保护:可燃固体物质的粉碎、筛选及输送;②惰性气体进行置换:处理可燃易爆的物料系统;③以防万一:将惰性气体通过管线与火灾爆炸危险的设备、储槽等连接起来用;④充压输送:针对易燃液体;⑤充氮正压保护:可能引起火灾的电器、仪表;⑥吹扫置换:易燃易爆系统检修动火前;⑦冲淡:易燃易爆气体泄漏。二.预防爆炸事故的基本措施1.惰性气体保护(氮气(含氧量不得超过2%)、二氧化碳、水蒸气、烟道气(烟道气应经冷却,并除去氧及残余可燃组分))2.厂房通风:使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的浓度控制在爆炸下限1/5以下。1.灭火方法三、灭火措施隔离灭火法冷却灭火法窒息灭火法物理灭火方法将着火的地方或物体与其周围的可燃物隔离或移开。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或用不燃烧的物质冲淡空气,使燃烧物得不到充足的氧气而熄灭。。将灭火剂直接喷射到燃烧物,以降低燃烧物的温度,燃烧物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时,燃烧就停止了化学抑制灭火法:灭火剂参与到燃烧反应中,使游离基连锁反应中断。第四节责任关怀制度简介常见灭火剂水(及水蒸气)泡沫灭火剂气体灭火剂干粉灭火剂卤代烷灭火剂2.灭火剂三、灭火措施三、灭火器的使用使用前要将瓶体颠倒几次,使筒内干粉松动。1三、灭火器的使用2除掉灭火器铅封,拔掉保险销。三、灭火器的使用左手握着灭火器的喷管。3三、灭火器的使用右手提着灭火器压把,快速来到着火点。4在距火焰两米的地方,右手用力压下压把,左手拿着喷管左右扫射,喷射干粉覆盖燃烧区,直至把火全部扑灭。5第三节 化学品的环境危害第四节 化学品危害预防与控制的基本原则一、环境危害二、三、化学品操作控制个体防护本次课目录三、个体防护1、 呼吸防护(1)过滤式防毒呼吸器(2)隔离式呼吸器2、皮肤防护依据个人防护用品,如: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手套、口罩、眼镜等使皮肤不外露。3、 消化道保护毒从口入,不能在工作岗位上吃饭或吃零食,包括在实验室。例如:在HCN生产中,手接触过HCN ,未洗干净,吃馒头,中毒死亡。局部吸风区域吸风送新风隔离个人防护个人防护个人防护用品分类按照用途划分:防尘用品、防毒用品、防噪声用品、防电用品、防高温防辐射用品、防酸碱用品、防坠落用品等按防护的人体部位划分:按照《劳动防护用品标准体系表》头部防护呼吸防护眼面部防护听力防护防护手套防护鞋防护服坠落防护其他防护头部防护眼脸部防护听力防护呼吸防护防护服手部防护足部防护听觉系统声音使耳膜振动听小骨将振动传到耳蜗耳蜗的接收器 (毛细胞) 将振动转换为电子信号大脑将这些电子信号解读为声音头部防护眼脸部防护听力防护呼吸防护防护服手部防护足部防护17岁女孩低噪音暴露量正常的耳蜗接收器(毛细胞)完好无损76岁的老人(男)低噪音暴露量毛细胞减少,但未受损59岁老人(男)高噪音暴露量耳蜗受损毛细胞遭破坏听觉毛细胞没有再生能力头部防护眼脸部防护听力防护呼吸防护防护服手部防护足部防护噪声危害:噪声性听力损失是全球最普遍的永久性职业病,但又是完全可以预防的。长期暴露在高噪声下,可引起听力的不可返回的损伤。噪声也会对人体生理和心理产生影响。头部防护眼脸部防护听力防护呼吸防护防护服手部防护足部防护80分贝以上,应佩备听力防护用品如果你需要提高你的音量来盖过背景音量的话,你的声音水平应该已经高于85分贝 (通常谈话的音量是 60 – 70分贝)噪声危害:头部防护眼脸部防护听力防护呼吸防护防护服手部防护足部防护最长暴露时间:声压级(dBA) 允许最长暴露时间85 8小时88 4小时91 2小时94 1小时97 30分钟100 15分钟103 7.5分钟最高不得超过115dBA听力防护策略控制声源隔声隔离工程控制噪声源护耳器个体防护控制传播途径头部防护眼脸部防护听力防护呼吸防护防护服手部防护足部防护听力防护用品:③噪声区使用个人防护用品。耳塞耳罩防声头盔头部防护眼脸部防护听力防护呼吸防护防护服手部防护足部防护耳塞的正确佩戴:个体防护用品重要性选择风险控制措施的优先顺序:最后优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