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4年1月高考真题及适应性测试题汇编《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1.(2024.01浙江·T18)在学习《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第一单元的综合探究活动中,小张同学搜集了《人民日报》相关信息并做了文摘。2023年9月18日国家安全学应立足交叉学科定位。--摘自《加快推进国家安全学创新发展》2023年10月9日强国必先强军,军强才能国安。--摘自《军强国安护和平》2023年10月11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摘自《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2023年10月28日要始终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摆在首位……确保平时产得出、供得足,极端情况下顶得上、靠得住。--摘自《看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为》( http: / / z3.2003y.net / 117787 / uploadpic / 2024012415415079492.png" \o "点击图片看全图" \t "http: / / z3.2003y.net / 117787 / _blank )从上述文摘内容可知A.国家安全利益是国家的最高利益B.粮食安全和军事安全比文化安全更重要C.学习国家安全学,应优先学习农业和军事知识D.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综合考虑多方面安全2.(2024.01浙江·T19)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的实践不仅增强了国与国的联系,而且带动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走向现代化,进而使经济全球化突破发达国家主导的1.0版,走向2.0版。由此可见:A.共建“一带一路”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B.共建“一带一路”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平衡方向发展C.经济全球化1.0版不符合经济规律,造成全球两极分化D.经济全球化2.0版符合经济规律,进一步深化了国际分工3.(2024.01浙江·T20)2023年10月7日巴以冲突爆发以后,联合国安理会迟迟不能达成共识。中国成为安理会轮值主席后,积极协调各方,终于促成安理会于11月15日通过第2712号决议,呼吁在加沙实现停火,建立人道主义走廊。由此可见①联合国安理会现有议事规则不利于各成员表达诉求②联合国安理会对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负有重要责任③中国践行多边主义,积极推动地区冲突走向和平解决④中国勇担大国责任,是联合国改革的倡导者和支持者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2024.1贵州适应性考试·T2)回望共建“一带一路”10年历程,中国已同152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已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是越来越多国家的主要投资来源国。据此可推断( )①中国的对外开放更加积极主动②谋求共同发展是世界各国对外交往出发点③共建“一带一路”已成为重要的国际合作平台④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相关国家共同努力下已经建成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5.(2024.1安徽适应性考试·T12)随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开启新阶段,一批“小而美”项目正成为对外合作的优先事项,“澜湄甘泉行动计划”是其中之一。从这一计划可以看出,我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中( )2020年1月起,中国通过实施“澜湄甘泉行动计划——澜湄国家农村供水安全保障技术示范”项目,在柬埔寨、老挝和缅甸等国典型区域开展农村安全供水示范工程,显著提升当地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水平和供水安全保障能力,在推动澜湄国家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水与卫生”指标、促进民生改善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摘自《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①坚持立己达人,与各国人民共享发展机遇②推动国际格局变革,向世界展示中国力量③奉行多边贸易体制,推动实现世界持久和平④贡献中国智慧,为解决全球问题开辟新路径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6.(2024.1安徽适应性考试·T13)2023年8月,在约翰内斯堡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以“金砖与非洲:深化伙伴关系,促进彼此增长,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强包容性多边主义”为主题,各方就当前国际形势中的突出挑战深入交换意见,深化金砖国家在经贸、金融、安全、人文、全球治理等领域的务实合作。由此可见,金砖国家( )①着力打造以其为核心的国际体系,构建国际新秩序②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深化了团结互信③重视对话协商,维护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④开展大国外交,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中发挥决定作用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7.(2024.01浙江·T7)国外某汽车公司的上海超级工厂建成以来,不断扩大与本土供应商伙伴的深度合作,带动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展。截至2023年12月,该工厂零部件本土化率已超95%,本土一级供应商超过400家。这说明①深度参与国际分工能够优化资源配置 ②扩大生产合作是开放发展的主要方向③内外联动有助于推动经济繁荣发展 ④扩大生产合作需要提高本土厂商在生产链中的占比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 (2024.1贵州适应性考试·T14)如今,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中国外贸“新三样”扬帆出海,叫响全球。2023年1月至9月,“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同比增长41.7%,表现十分亮眼。“中国制造”走出海外( )①实现了对外经济投资方式的转型 ②有助于应对和防范国际金融风险③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 ④有利于形成我国国际竞争新优势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9. (2024.1广西适应性考试·T11)习近平主席在2023年中非领导人对话会上发起“支持非洲工业化倡议”,并宣布实施“中国助力非洲农业现代化计划”“中非人才培养合作计划”。这三大举措聚焦非洲实现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中国以实际行动支持非洲发展的生动体现。三大举措( )①是实现非洲现代化建设的内生发展引擎②为构建中非集体安全机制奠定了经济基础③为共筑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注入新动力④是我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体现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0. (2024.1广西适应性考试·T12)2020年中国与14国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后,2020-2022年间中国实际利用RCEP其他成员投资额、RCEP区域对中国实际利用外资增长贡献率变化如下图所示。据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注:增长贡献率表示一个整体中某个部分对整体增长贡献的程度。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商务部网站①该协定的签署促进了RCEP区域对我国的投资②该协定签署后降低了我国利用非RCEP区域投资的集中度③RCEP其他成员国对我国的投资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④我国实际利用RCEP其他成员国投资额高于非RCEP区域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1. (2024.1吉林黑龙江适应性考试·T11)2023年9月9日,二十国集团(G20)成员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峰会上达成一致,邀请非洲联盟(非盟)成为正式成员。中国是第一个明确表态支持非盟加入G20的国家。这次G20扩容表明( )①二十国集团成为新的全球经济治理平台 ②二十国集团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日益增强③非盟得到非洲国家和国际社会一致认可 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积极建设性作用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2. (2024.1吉林黑龙江适应性考试·T12)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十年实践中,中国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积极参与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从雅万铁路到中老铁路,从汉班托塔港到莱基深水港……以中国技术、中国标准与沿线国家深入合作,铺就共同繁荣之路。由此可见,“一带一路”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 )①制定了新规则 ②开拓了新空间 ③创造了新机遇 ④确立了新模式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3.(2024.1江西适应性考试·T12)习近平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指出:“共建‘一带一路’注重的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互帮互助走得远,崇尚的是自己过得好、也让别人过得好,践行的是互联互通、互利互惠,谋求的是共同发展、合作共赢。”与上述主张相符的是( )①维护世界公平正义,实现同步发展 ②加强国际人文交流,促进文明互鉴③拓展政治安全合作,维护和平安宁 ④加强政党交流融合,共行天下大道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4.(2024.1安徽适应性考试·T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近年来,安徽省委省政府着力推进“制造强省”战略。全省各地、各部门把制造业投资作为重要抓手,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取得了显著成效。制造业投资持续快速增长。2023年前10个月,安徽省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5.4%,高于全国19.2个百分点,连续22个月保持18%以上的增速。其中,引入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项目1025个,总投资额7576.5亿元,同比增长46.9%;光伏和储能领域共签约和开工项目388个,总投资额6586.6亿元,同比增长50%以上。产业开放力度越来越大。目前,已有近百家境外世界500强企业在皖投资,项目超过180个。仅2023年上半年,全省实际使用外资就达到11.9亿美元,同比增长33.8%,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都达到了68%左右。“抓住投资就抓住了经济工作的全链条”“抓投资重在抓制造业”,在全省上下已深入人心;“投资安徽就是投资未来”,在投资界正形成广泛共识。(2)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全球化”的知识,阐述安徽省如何发挥外资在“制造强省”中的作用。15. (2024.1江西适应性考试·T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稳步推进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是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是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深入参与世界贸易组织改革谈判,已与100多个世贸组织成员共同联署《投资使利化联合声明》,加快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积极推进《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等高标准多边协定的对标对表工作。同时,我国积极参与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等机制合作,出台《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国际商会调解中心知识产权争议调解规则》,与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近100份标准化合作文件。其中,中老铁路全线采用中国标准,印尼雅万高铁项目首次应用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简统化”接触网技术,标志着中国技术标准得到“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高度认可除此之外,我国还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高质量实施《外商投资法》《外国国家豁免法》等相关配套法律法规,促进公平竞争。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与社会》和《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相关知识,分析我国推进制度型开放的举措。16. (2024.1广西适应性考试·T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石。县域经济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效。S县以水晶产业为突破口,带动全县经济发展。本世纪初,S县水晶产业出现了井喷式增长,但产业附加值低、规模小、布局散等问题突出。2013年S县开始实施“统一治污、园区集聚、产业提升”行动。2016年,该县水晶企业由2.2万家骤减至526家。随后,S县积极打造“智慧生产园区+大数据销售平台”,吸引了全国水晶装备研发制造、水晶材料、水晶玻璃加工、水晶工艺品制造和销售等企业聚集,衍生出“互联网+”业态模式,涌现了大量“新、奇、美、高、精”的水晶产品。S县定期举办“晶博会”,吸引国内外厂商参会交流,同时鼓励当地企业参加各大国际商贸博览会,将水晶产业打造成“全国标杆、全球高地”。2022年S县水晶灯饰、水晶工艺品等产品占全国市场份额75%以上,占全球市场份额60%以上。与2016年相比,2022年S县水晶产业市场主体由526家增加到3879家,水晶产业总产值由44亿元增长到84.97亿元,占该县制造业的比重由37.51%提升到69.05%,纳税增长了30.77%,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25.36%。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相关知识,分析S县水晶产业转型升级对该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17. (2024.1吉林黑龙江适应性考试·T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当今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打造一个稳定、安全、畅通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是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增长的重要途径,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中国勇于担当大国责任。2023年11月,中国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以上中下游衔接、大中小企业融通、产学研用协同、中外企业互动为预期目标,在北京举办了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简称链博会)。来自55个国家和地区的515家中外企业和机构参加展会,其中境外参展商占比26%,签署合作协议、意向协议200多项,涉及金额1500多亿元人民币。未来5年,作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的中国,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进出口额有望累计超过32万亿美元、5万亿美元,必将为世界供应链合作提供超大规模的市场机遇,大大提振跨国企业在华发展的信心。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相关知识,分析中国举办链博会对世界经济复苏将起到的作用。18.(2024.1贵州适应性考试·T18)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深入推进,为有效应对风险挑战,以法律手段更好维护我国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加快涉外立法工作迫在眉睫。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法》在总则中明确:“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人民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以及公民,在对外交流合作中有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尊严、荣誉、利益的责任和义务”;在目标任务中明确:“发展对外关系,坚持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中“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知识,谈谈我国制定对外关系法的意义。19.(2024.01浙江·T29)跨国公司既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又是国际政治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材料一:学者X指出,冷战后跨国公司迅猛发展的30年,是全球经济联系最为紧密的30年,也是国际社会最为和平的30年。近年来,曾在俄乌两地谋得暴利的能源产业巨头,频繁穿梭于莫斯科、基辅之间,成了和平使者。材料二:学者Y认为,当今世界并不安宁,丛林法则仍有市场。国际冲突背后往往隐伏着跨国公司攫取利益的身影。为了紧俏的石油资源,美国能源巨头们多次促成白宫武装介入海湾地区;还是为了石油,美国美孚石油公司和英荷壳牌公司各自站在玻利维亚和巴拉圭两国背后,深度参与了一场持续3年的战争。你所在班级将举行一场辩论赛,辩题为“跨国公司促进世界和平/跨国公司阻碍世界和平”。请你选择一方立场,结合材料(可不局限于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中的相关知识,写一篇立论陈词。要求:(1)知识和素材运用恰当;论证路径清晰。(6分)(2)观点明确;逻辑严密;条理清晰;表达流畅;300字以内。(3分)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4年1月高考真题及适应性测试题汇编《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1.(2024.01浙江·T18)在学习《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第一单元的综合探究活动中,小张同学搜集了《人民日报》相关信息并做了文摘。2023年9月18日国家安全学应立足交叉学科定位。--摘自《加快推进国家安全学创新发展》2023年10月9日强国必先强军,军强才能国安。--摘自《军强国安护和平》2023年10月11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摘自《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2023年10月28日要始终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摆在首位……确保平时产得出、供得足,极端情况下顶得上、靠得住。--摘自《看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为》( http: / / z3.2003y.net / 117787 / uploadpic / 2024012415415079492.png" \o "点击图片看全图" \t "http: / / z3.2003y.net / 117787 / _blank )从上述文摘内容可知A.国家安全利益是国家的最高利益B.粮食安全和军事安全比文化安全更重要C.学习国家安全学,应优先学习农业和军事知识D.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综合考虑多方面安全1.【答案】D。【详解】国家安全利益是国家的最高利益不能概括4篇文摘,不具有代表性,A不符合题意。我们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不能说粮食安全和军事安全比文化安全更重要,各有其重要性,B错误。国家安全学应立足交叉学科定位。说明“学习国家安全学,应优先学习农业和军事知识”错误,C错误。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胁迫的状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综合考虑军事安全、粮食安全等多方面安全,D正确。故本题选D。2.(2024.01浙江·T19)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的实践不仅增强了国与国的联系,而且带动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走向现代化,进而使经济全球化突破发达国家主导的1.0版,走向2.0版。由此可见:A.共建“一带一路”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B.共建“一带一路”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平衡方向发展C.经济全球化1.0版不符合经济规律,造成全球两极分化D.经济全球化2.0版符合经济规律,进一步深化了国际分工2.【答案】B。【详解】材料强调了共建“一带一路”的意义,不是强调共建“一带一路”的必要性,A不符合题意。共建“一带一路”的实践不仅增强了国与国的联系,而且带动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走向现代化,进而使经济全球化突破发达国家主导的1.0版,走向2.0版。由此可见共建“一带一路”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平衡方向发展,B符合题意。经济全球化符合经济规律,不能说经济全球化1.0版不符合经济规律,C说法错误。材料强调共建“一带一路”的意义,没有强调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影响,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3.(2024.01浙江·T20)2023年10月7日巴以冲突爆发以后,联合国安理会迟迟不能达成共识。中国成为安理会轮值主席后,积极协调各方,终于促成安理会于11月15日通过第2712号决议,呼吁在加沙实现停火,建立人道主义走廊。由此可见①联合国安理会现有议事规则不利于各成员表达诉求②联合国安理会对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负有重要责任③中国践行多边主义,积极推动地区冲突走向和平解决④中国勇担大国责任,是联合国改革的倡导者和支持者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答案】C。【详解】②③:中国成为安理会轮值主席后,积极协调各方,终于促成安理会通过决议,呼吁在加沙实现停火,建立人道主义走廊,说明联合国安理会对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负有重要责任,中国积极协调各方,坚持以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积极推动地区冲突走向和平解决,②③符合题意。联合国安理会现有的议事规则有利于各成员表达诉求,①错误。材料没涉及联合国改革,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4.(2024.1贵州适应性考试·T2)回望共建“一带一路”10年历程,中国已同152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已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是越来越多国家的主要投资来源国。据此可推断( )①中国的对外开放更加积极主动②谋求共同发展是世界各国对外交往出发点③共建“一带一路”已成为重要的国际合作平台④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相关国家共同努力下已经建成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4.【答案】B。【解析】中国与其他国家共建“一带一路”,中国已同152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已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贸易伙伴,说明中国的对外开放更加积极主动,“一带一路”已成为重要的国际合作平台,故①③正确。世界各国对外交往的出发点是维护国家利益,故②错误。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相关国家共同努力下正在构建中,已经建成不符合事实,故④错误。故本题选B。5.(2024.1安徽适应性考试·T12)随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开启新阶段,一批“小而美”项目正成为对外合作的优先事项,“澜湄甘泉行动计划”是其中之一。从这一计划可以看出,我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中( )2020年1月起,中国通过实施“澜湄甘泉行动计划——澜湄国家农村供水安全保障技术示范”项目,在柬埔寨、老挝和缅甸等国典型区域开展农村安全供水示范工程,显著提升当地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水平和供水安全保障能力,在推动澜湄国家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水与卫生”指标、促进民生改善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摘自《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①坚持立己达人,与各国人民共享发展机遇②推动国际格局变革,向世界展示中国力量③奉行多边贸易体制,推动实现世界持久和平④贡献中国智慧,为解决全球问题开辟新路径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5.【答案】B。【解析】中国在柬埔寨、老挝和缅甸等国典型区域开展农村安全供水示范工程,显著提升当地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水平和供水安全保障能力,说明我国与各国人民共享发展机遇,帮助澜湄国家发展,在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水与卫生”指标、促进民生改善等方面贡献中国智慧,①④说法正确。材料主要体现了我国与各国人民共享发展机遇,为为解决全球问题贡献中国智慧,没有涉及推动国际格局变革,也没有涉及世界和平,②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6.(2024.1安徽适应性考试·T13)2023年8月,在约翰内斯堡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以“金砖与非洲:深化伙伴关系,促进彼此增长,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强包容性多边主义”为主题,各方就当前国际形势中的突出挑战深入交换意见,深化金砖国家在经贸、金融、安全、人文、全球治理等领域的务实合作。由此可见,金砖国家( )①着力打造以其为核心的国际体系,构建国际新秩序②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深化了团结互信③重视对话协商,维护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④开展大国外交,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中发挥决定作用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6.【答案】C。【解析】金砖国家的发展有利于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但并不是以金砖国家为核心,①说法错误。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期间,金砖各国就当前国际形势中的突出挑战深入交换意见,深化金砖国家在经贸、金融、安全、人文、全球治理等领域的务实合作,体现了金砖国家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重视对话协商,金砖国家是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合作、维护共同利益的重要平台,②③说法正确。我国开展大国外交,金砖国家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中发挥建设性作用,而不是决定作用,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7.(2024.01浙江·T7)国外某汽车公司的上海超级工厂建成以来,不断扩大与本土供应商伙伴的深度合作,带动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展。截至2023年12月,该工厂零部件本土化率已超95%,本土一级供应商超过400家。这说明①深度参与国际分工能够优化资源配置 ②扩大生产合作是开放发展的主要方向③内外联动有助于推动经济繁荣发展 ④扩大生产合作需要提高本土厂商在生产链中的占比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答案】B。【详解】截至2023年12月,该工厂零部件本土化率已超95%,本土一级供应商超过400家。这说明深度参与国际分工能够优化资源配置,①正确,开放发展的主要方向是积极拓展进口,提升国际竞争力,营造公平的营商环境,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而不是扩大生产合作,②错误。国外某汽车公司的上海超级工厂建成以来,不断扩大与本土供应商伙伴的深度合作,带动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展。这说明内外联动有助于推动经济繁荣发展,③正确。扩大生产合作不需要提高本土厂商在生产链中的占比,而要提高资源配置效率,④错误。故本题选B。8. (2024.1贵州适应性考试·T14)如今,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中国外贸“新三样”扬帆出海,叫响全球。2023年1月至9月,“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同比增长41.7%,表现十分亮眼。“中国制造”走出海外( )①实现了对外经济投资方式的转型 ②有助于应对和防范国际金融风险③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 ④有利于形成我国国际竞争新优势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8.【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了“中国制造”出口成绩亮眼,而未涉及对外经济投资方式的变化,①排除。“中国制造”走出海外与应对和防范国际金融风险无必然关系,②排除。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中国外贸“新三样”扬帆出海,叫响全球,既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又有利于形成我国国际竞争新优势,中国制造正在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坚定前行,③④正确。故本题选D。9. (2024.1广西适应性考试·T11)习近平主席在2023年中非领导人对话会上发起“支持非洲工业化倡议”,并宣布实施“中国助力非洲农业现代化计划”“中非人才培养合作计划”。这三大举措聚焦非洲实现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中国以实际行动支持非洲发展的生动体现。三大举措( )①是实现非洲现代化建设的内生发展引擎②为构建中非集体安全机制奠定了经济基础③为共筑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注入新动力④是我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体现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9.【答案】D。【解析】习近平主席发起“支持非洲工业化倡议”,并宣布实施“中国助力非洲农业现代化计划”“中非人才培养合作计划”。这三大举措聚焦非洲实现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中国以实际行动支持非洲发展的生动体现。三大举措是我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体现,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目标和准则,为共筑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注入新动力,③④符合题意。材料中的三大举措是实现非洲现代化建设的外部因素,而不是内生发展引擎,①与题意不符。材料中的三大举措聚焦非洲实现现代化,支持非洲发展,反映的是发展问题,不涉及构建中非集体安全机制,②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D。10. (2024.1广西适应性考试·T12)2020年中国与14国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后,2020-2022年间中国实际利用RCEP其他成员投资额、RCEP区域对中国实际利用外资增长贡献率变化如下图所示。据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注:增长贡献率表示一个整体中某个部分对整体增长贡献的程度。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商务部网站①该协定的签署促进了RCEP区域对我国的投资②该协定签署后降低了我国利用非RCEP区域投资的集中度③RCEP其他成员国对我国的投资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④我国实际利用RCEP其他成员国投资额高于非RCEP区域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0.【答案】B。【解析】2020年中国与14国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后,2020-2022年间,中国实际利用RCEP其他成员投资额、RCEP区域对中国实际利用外资增长贡献率均快速增长,这说明该协定签署促进了RCEP区域对我国的投资,RCEP其他成员国对我国的投资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①③正确。题干图表并没有反映我国利用非RCEP区域投资的状况,因此,也不能反映出我国实际利用RCEP其他成员国投资额是否高于非RCEP区域,②④排除。故本题选B。11. (2024.1吉林黑龙江适应性考试·T11)2023年9月9日,二十国集团(G20)成员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峰会上达成一致,邀请非洲联盟(非盟)成为正式成员。中国是第一个明确表态支持非盟加入G20的国家。这次G20扩容表明( )①二十国集团成为新的全球经济治理平台 ②二十国集团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日益增强③非盟得到非洲国家和国际社会一致认可 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积极建设性作用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1.【答案】C。【解析】二十国集团成为新的全球经济治理平台在材料中没有体现,而且二十国集团早已成为新的全球经济治理平台,①排除。二十国集团(G20)成员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峰会上达成一致,邀请非洲联盟(非盟)成为正式成员。这次G20扩容表明二十国集团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日益增强,②正确。非盟得到非洲国家和国际社会一致认可夸大了G20扩容的意义,③错误。中国是第一个明确表态支持非盟加入G20的国家。这次G20扩容表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积极建设性作用,④正确。故本题选C。12. (2024.1吉林黑龙江适应性考试·T12)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十年实践中,中国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积极参与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从雅万铁路到中老铁路,从汉班托塔港到莱基深水港……以中国技术、中国标准与沿线国家深入合作,铺就共同繁荣之路。由此可见,“一带一路”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 )①制定了新规则 ②开拓了新空间 ③创造了新机遇 ④确立了新模式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2.【答案】C。【解析】材料中没有体现“一带一路”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制定新规则,①不符合题意。中国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积极参与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从雅万铁路到中老铁路,从汉班托塔港到莱基深水港,由此可见,“一带一路”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开拓了新空间,②正确。以中国技术、中国标准与沿线国家深入合作,铺就共同繁荣之路。由此可见,“一带一路”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创造了新机遇,③正确。确立新模式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并且不同国家的发展模式要根据自己的国情进行选择,是不尽相同的,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13.(2024.1江西适应性考试·T12)习近平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指出:“共建‘一带一路’注重的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互帮互助走得远,崇尚的是自己过得好、也让别人过得好,践行的是互联互通、互利互惠,谋求的是共同发展、合作共赢。”与上述主张相符的是( )①维护世界公平正义,实现同步发展 ②加强国际人文交流,促进文明互鉴③拓展政治安全合作,维护和平安宁 ④加强政党交流融合,共行天下大道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3.【答案】C。【解析】“众人拾柴火焰高、互帮互助走得远”“自己过得好、也让别人过得好”“互联互通、互利互惠,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等观点强调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因此,“加强国际人文交流,促进文明互鉴”以及“拓展政治安全合作,维护和平安宁”与这些主张相符,②③符合题意。材料这些主张强调了实现共同发展,而不是同步发展,①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加强政党交流融合,④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C。14.(2024.1安徽适应性考试·T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近年来,安徽省委省政府着力推进“制造强省”战略。全省各地、各部门把制造业投资作为重要抓手,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取得了显著成效。制造业投资持续快速增长。2023年前10个月,安徽省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5.4%,高于全国19.2个百分点,连续22个月保持18%以上的增速。其中,引入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项目1025个,总投资额7576.5亿元,同比增长46.9%;光伏和储能领域共签约和开工项目388个,总投资额6586.6亿元,同比增长50%以上。产业开放力度越来越大。目前,已有近百家境外世界500强企业在皖投资,项目超过180个。仅2023年上半年,全省实际使用外资就达到11.9亿美元,同比增长33.8%,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都达到了68%左右。“抓住投资就抓住了经济工作的全链条”“抓投资重在抓制造业”,在全省上下已深入人心;“投资安徽就是投资未来”,在投资界正形成广泛共识。(2)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全球化”的知识,阐述安徽省如何发挥外资在“制造强省”中的作用。14.【参考答案】(2)①推进高水平的对外开放,要依法保护外商的投资权益,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让外资能够更好的服务安徽制造业的发展。②优化外资利用结构,吸引外资进入制造业、高技术产业等,推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原题无答案,本答案仅供参考)【解析】【分析】背景素材:安徽省委省政府着力推进“制造强省”战略考点考查: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全球化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小问2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需要调用“经济全球化”的有关知识,分析安徽省如何发挥外资在“制造强省”中的作用。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全省各地、各部门把制造业投资作为重要抓手,大力推进招商引资,,“投资安徽就是投资未来”,在投资界正形成广泛共识→可联系优化营商环境,为外资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关键词②:仅2023年上半年,全省实际使用外资就达到11.9亿美元,同比增长33.8%,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都达到了68%左右→可联系优化外资利用结构,吸引外资进入制造业、高技术产业等;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15. (2024.1江西适应性考试·T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稳步推进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是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是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深入参与世界贸易组织改革谈判,已与100多个世贸组织成员共同联署《投资使利化联合声明》,加快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积极推进《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等高标准多边协定的对标对表工作。同时,我国积极参与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等机制合作,出台《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国际商会调解中心知识产权争议调解规则》,与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近100份标准化合作文件。其中,中老铁路全线采用中国标准,印尼雅万高铁项目首次应用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简统化”接触网技术,标志着中国技术标准得到“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高度认可除此之外,我国还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高质量实施《外商投资法》《外国国家豁免法》等相关配套法律法规,促进公平竞争。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与社会》和《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相关知识,分析我国推进制度型开放的举措。15.【参考答案】①我国贯彻开放发展理念,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积极参与机制合作。②我国积极推进高标准多边协定的对标对表工作,践行多边主义,促进深层次改革,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③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我国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发展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④我国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为建立国际新秩序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原卷无答案,此答案仅供参考)【解析】【分析】背景素材:我国推进制度型开放 考点考查: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放是当代中国鲜明标识等有关知识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要求分析我国推进制度型开放的举措,需要调用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等有关知识,可从原因、意义等角度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我国积极参与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等机制合作→可联系贯彻开放发展理念,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关键词②:我国深入参与世界贸易组织改革谈判→可联系促进深层次改革,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词③: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促进公平竞争→可联系发展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关键词④:中国技术标准得到“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高度认可→可联系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等相结合。16. (2024.1广西适应性考试·T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石。县域经济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效。S县以水晶产业为突破口,带动全县经济发展。本世纪初,S县水晶产业出现了井喷式增长,但产业附加值低、规模小、布局散等问题突出。2013年S县开始实施“统一治污、园区集聚、产业提升”行动。2016年,该县水晶企业由2.2万家骤减至526家。随后,S县积极打造“智慧生产园区+大数据销售平台”,吸引了全国水晶装备研发制造、水晶材料、水晶玻璃加工、水晶工艺品制造和销售等企业聚集,衍生出“互联网+”业态模式,涌现了大量“新、奇、美、高、精”的水晶产品。S县定期举办“晶博会”,吸引国内外厂商参会交流,同时鼓励当地企业参加各大国际商贸博览会,将水晶产业打造成“全国标杆、全球高地”。2022年S县水晶灯饰、水晶工艺品等产品占全国市场份额75%以上,占全球市场份额60%以上。与2016年相比,2022年S县水晶产业市场主体由526家增加到3879家,水晶产业总产值由44亿元增长到84.97亿元,占该县制造业的比重由37.51%提升到69.05%,纳税增长了30.77%,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25.36%。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相关知识,分析S县水晶产业转型升级对该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16.【参考答案】①推动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制定科学的经济发展规划,培育龙头企业,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②推动创新发展,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集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③支持企业科技创新,促进国际合作,推动企业自主研发。加强产品对外宣传,拓展海外市场,拓宽产品销售渠道。 【原卷无答案,此答案仅供参考。】 【解析】【分析】背景素材: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考点考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发展理念、国际合作等有关知识能力考查: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描述阐释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要求运用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相关知识,分析S县水晶产业转型升级对该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解答时把握材料关键信息,调动运用教材知识分析回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2013年S县开始实施“统一治污、园区集聚、产业提升”行动→可联系推动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制定科学的经济发展规划,培育龙头企业,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关键词②:S县积极打造“智慧生产园区+大数据销售平台”,吸引了全国水晶装备研发制造、水晶材料、水晶玻璃加工、水晶工艺品制造和销售等企业聚集,衍生出“互联网+”业态模式→可联系推动创新发展,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集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关键词③:同时鼓励当地企业参加各大国际商贸博览会,将水晶产业打造成“全国标杆、全球高地”。2022年S县水晶灯饰、水晶工艺品等产品占全国市场份额75%以上,占全球市场份额60%以上→可联系支持企业科技创新,促进国际合作,推动企业自主研发。加强产品对外宣传,拓展海外市场,拓宽产品销售渠道。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相结合。17. (2024.1吉林黑龙江适应性考试·T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当今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打造一个稳定、安全、畅通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是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增长的重要途径,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中国勇于担当大国责任。2023年11月,中国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以上中下游衔接、大中小企业融通、产学研用协同、中外企业互动为预期目标,在北京举办了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简称链博会)。来自55个国家和地区的515家中外企业和机构参加展会,其中境外参展商占比26%,签署合作协议、意向协议200多项,涉及金额1500多亿元人民币。未来5年,作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的中国,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进出口额有望累计超过32万亿美元、5万亿美元,必将为世界供应链合作提供超大规模的市场机遇,大大提振跨国企业在华发展的信心。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相关知识,分析中国举办链博会对世界经济复苏将起到的作用。17.【参考答案】①有助于打造国际经济贸易合作新平台,深化国际经贸合作,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稳定,推动生产要素高效配置,为世界经济复苏增添新动力。②有助于为各参与方提供广阔市场,让世界各国共享中国发展机遇,推动互利共赢,为全球贸易和投资的发展注入新活力。(原卷无答案,此答案仅供参考。)【解析】【分析】背景素材:链博会考点考查:经济全球化、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为意义类试题,要求分析说明我国举办链博会对世界经济影响,可从增添动力和注入活力两个角度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有效信息①:打造一个稳定、安全、畅通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是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增长的重要途径,链博会推动了中下游衔接、大中小企业融通、产学研用协同、中外企业互动。→可知链博会打造了国贸合作新平台,使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得到完善和发展,使经济复苏动力更强。有效信息②:来自55个国家和地区的515家中外企业和机构参加展会,进出口额有望累计超过32万亿美元、5万亿美元,为世界供应链合作提供超大规模的市场机遇。→可知链博会为世界各国共享中国发展机遇,实现自身发展,促进全球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相结合。18.(2024.1贵州适应性考试·T18)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深入推进,为有效应对风险挑战,以法律手段更好维护我国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加快涉外立法工作迫在眉睫。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法》在总则中明确:“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人民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以及公民,在对外交流合作中有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尊严、荣誉、利益的责任和义务”;在目标任务中明确:“发展对外关系,坚持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中“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知识,谈谈我国制定对外关系法的意义。18.【参考答案】(2)①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维护国家安全,要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②制定对外关系法,顺应了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迫切需要,旗帜鲜明反对一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任何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凌行径,有利于以法治方式手段坚定有效维护国家利益,为我国发展对外关系、促进国际合作提供更多法律遵循,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提供更强法治保障,也有利于更好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原卷无答案,此答案仅供参考)【解析】【分析】背景素材:《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法》考点考查:科学立法、总体国家安全观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对外关系法的过程是如何体现科学立法的。【小问2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要求谈谈我国制定对外关系法的意义,属于意义类主观题,需要调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关键信息进行具体分析。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人民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以及公民,在对外交流合作中有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尊严、荣誉、利益的责任和义务→可联系国家安全的重要地位。关键词②:发展对外关系,坚持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可联系制定对外关系法对发展对外关系、维护国家安全的积极意义。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教材信息与材料、时政信息相结合。19.(2024.01浙江·T29)跨国公司既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又是国际政治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材料一:学者X指出,冷战后跨国公司迅猛发展的30年,是全球经济联系最为紧密的30年,也是国际社会最为和平的30年。近年来,曾在俄乌两地谋得暴利的能源产业巨头,频繁穿梭于莫斯科、基辅之间,成了和平使者。材料二:学者Y认为,当今世界并不安宁,丛林法则仍有市场。国际冲突背后往往隐伏着跨国公司攫取利益的身影。为了紧俏的石油资源,美国能源巨头们多次促成白宫武装介入海湾地区;还是为了石油,美国美孚石油公司和英荷壳牌公司各自站在玻利维亚和巴拉圭两国背后,深度参与了一场持续3年的战争。你所在班级将举行一场辩论赛,辩题为“跨国公司促进世界和平/跨国公司阻碍世界和平”。请你选择一方立场,结合材料(可不局限于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中的相关知识,写一篇立论陈词。要求:(1)知识和素材运用恰当;论证路径清晰。(6分)(2)观点明确;逻辑严密;条理清晰;表达流畅;300字以内。(3分)19.【参考答案】正方论证路径示例路径一 由“跨国公司推动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加深各国互相依赖”推导路径二 由“跨国公司促进全球经济发展”和“发展是和平的基础”推导路径三 由“跨国公司是国际政治行为体”和“不同力量中心相互制衡”推导路径四 由“跨国公司逐利”和“战争破坏跨国公司逐利环境”推导…… ……反方论证路径示例路径一 由“跨国公司逐利”“资源(相对)有限”和“国际政治中的丛林法则”推导路径二 由“跨国公司集中在霸权主义国家”“霸权主义国家的国体”和“霸权主义对和平的挑战”推导路径三 由“跨国公司逐利”“经济全球化的体制基础”和“贫富差距对和平的挑战”推导路径四 由“跨国公司逐利”和“战争作为直接手段为跨国公司争夺资源”推导…… …… 评分参考正方论证路径示例:路径一:由“跨国公司推动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加剧各国互相依赖”推导路径二:由“跨国公司促进全球经济发展”和“发展是和平的基础”推导路径三:由“跨国公司是国际政治行为体”和“不同力量中心相互制衡”推导路径四:由“跨国公司逐利”和“战争破坏跨国公司逐利环境”推导(写出“跨国公司有利于经济全球化、促进全球经济发展、是国际政治行为体”直接给3分内容分)反方论证路径示例:路径一:由“跨国公司逐利”“资源(相对)有限”和“国际政治中的丛林法则”推导路径二:由“跨国公司集中在霸权主义国家”“霸权主义国家的国体”和“霸权主义对和平的挑战”推导路径三:由“跨国公司逐利”“经济全球化的体制基础”和“贫富差距对和平的挑战”推导路径四:由“跨国公司逐利”和“战争作为直接手段为跨国公司争夺资源”推导(写出“跨国公司逐利、利益最大化、国际政治中的丛林法则”直接给3分内容分) 评分细则:立场选择正反方均可,参考答案上任意一个路径的前部分表述清晰正确就给3分,后部分表述清晰正确也给3分(内容分)。注意必须搭配。逻辑思路体现出推导的逻辑性。逻辑混乱不给逻辑分,但可只给一知识点分数。关于内容:通篇无跨国公司的则0分,通篇标注序号1、2、3等倒扣一分。 发展是和平的基础,基础可写成前提或保障等只罗列知识点只给三分。前面论述正确的,如前面讲促进,但在最后既谈促进又说阻碍的在原来基础上扣一半。关于字数:少于2行(包括2行)及以上,超过2行(包括2行)及以上扣1分,上限1分。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4年1月高考真题及适应性测试题汇编《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1.【答案】D。【详解】国家安全利益是国家的最高利益不能概括4篇文摘,不具有代表性,A不符合题意。我们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不能说粮食安全和军事安全比文化安全更重要,各有其重要性,B错误。国家安全学应立足交叉学科定位。说明“学习国家安全学,应优先学习农业和军事知识”错误,C错误。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胁迫的状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综合考虑军事安全、粮食安全等多方面安全,D正确。故本题选D。2.【答案】B。【详解】材料强调了共建“一带一路”的意义,不是强调共建“一带一路”的必要性,A不符合题意。共建“一带一路”的实践不仅增强了国与国的联系,而且带动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走向现代化,进而使经济全球化突破发达国家主导的1.0版,走向2.0版。由此可见共建“一带一路”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平衡方向发展,B符合题意。经济全球化符合经济规律,不能说经济全球化1.0版不符合经济规律,C说法错误。材料强调共建“一带一路”的意义,没有强调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影响,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3.【答案】C。【详解】②③:中国成为安理会轮值主席后,积极协调各方,终于促成安理会通过决议,呼吁在加沙实现停火,建立人道主义走廊,说明联合国安理会对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负有重要责任,中国积极协调各方,坚持以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积极推动地区冲突走向和平解决,②③符合题意。联合国安理会现有的议事规则有利于各成员表达诉求,①错误。材料没涉及联合国改革,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4.【答案】B。【解析】中国与其他国家共建“一带一路”,中国已同152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已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贸易伙伴,说明中国的对外开放更加积极主动,“一带一路”已成为重要的国际合作平台,故①③正确。世界各国对外交往的出发点是维护国家利益,故②错误。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相关国家共同努力下正在构建中,已经建成不符合事实,故④错误。故本题选B。5.【答案】B。【解析】中国在柬埔寨、老挝和缅甸等国典型区域开展农村安全供水示范工程,显著提升当地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水平和供水安全保障能力,说明我国与各国人民共享发展机遇,帮助澜湄国家发展,在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水与卫生”指标、促进民生改善等方面贡献中国智慧,①④说法正确。材料主要体现了我国与各国人民共享发展机遇,为为解决全球问题贡献中国智慧,没有涉及推动国际格局变革,也没有涉及世界和平,②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6.【答案】C。【解析】金砖国家的发展有利于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但并不是以金砖国家为核心,①说法错误。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期间,金砖各国就当前国际形势中的突出挑战深入交换意见,深化金砖国家在经贸、金融、安全、人文、全球治理等领域的务实合作,体现了金砖国家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重视对话协商,金砖国家是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合作、维护共同利益的重要平台,②③说法正确。我国开展大国外交,金砖国家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中发挥建设性作用,而不是决定作用,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7.【答案】B。【详解】截至2023年12月,该工厂零部件本土化率已超95%,本土一级供应商超过400家。这说明深度参与国际分工能够优化资源配置,①正确,开放发展的主要方向是积极拓展进口,提升国际竞争力,营造公平的营商环境,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而不是扩大生产合作,②错误。国外某汽车公司的上海超级工厂建成以来,不断扩大与本土供应商伙伴的深度合作,带动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展。这说明内外联动有助于推动经济繁荣发展,③正确。扩大生产合作不需要提高本土厂商在生产链中的占比,而要提高资源配置效率,④错误。故本题选B。8.【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了“中国制造”出口成绩亮眼,而未涉及对外经济投资方式的变化,①排除。“中国制造”走出海外与应对和防范国际金融风险无必然关系,②排除。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中国外贸“新三样”扬帆出海,叫响全球,既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又有利于形成我国国际竞争新优势,中国制造正在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坚定前行,③④正确。故本题选D。9.【答案】D。【解析】习近平主席发起“支持非洲工业化倡议”,并宣布实施“中国助力非洲农业现代化计划”“中非人才培养合作计划”。这三大举措聚焦非洲实现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中国以实际行动支持非洲发展的生动体现。三大举措是我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体现,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目标和准则,为共筑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注入新动力,③④符合题意。材料中的三大举措是实现非洲现代化建设的外部因素,而不是内生发展引擎,①与题意不符。材料中的三大举措聚焦非洲实现现代化,支持非洲发展,反映的是发展问题,不涉及构建中非集体安全机制,②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D。10.【答案】B。【解析】2020年中国与14国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后,2020-2022年间,中国实际利用RCEP其他成员投资额、RCEP区域对中国实际利用外资增长贡献率均快速增长,这说明该协定签署促进了RCEP区域对我国的投资,RCEP其他成员国对我国的投资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①③正确。题干图表并没有反映我国利用非RCEP区域投资的状况,因此,也不能反映出我国实际利用RCEP其他成员国投资额是否高于非RCEP区域,②④排除。故本题选B。11.【答案】C。【解析】二十国集团成为新的全球经济治理平台在材料中没有体现,而且二十国集团早已成为新的全球经济治理平台,①排除。二十国集团(G20)成员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峰会上达成一致,邀请非洲联盟(非盟)成为正式成员。这次G20扩容表明二十国集团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日益增强,②正确。非盟得到非洲国家和国际社会一致认可夸大了G20扩容的意义,③错误。中国是第一个明确表态支持非盟加入G20的国家。这次G20扩容表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积极建设性作用,④正确。故本题选C。12.【答案】C。【解析】材料中没有体现“一带一路”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制定新规则,①不符合题意。中国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积极参与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从雅万铁路到中老铁路,从汉班托塔港到莱基深水港,由此可见,“一带一路”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开拓了新空间,②正确。以中国技术、中国标准与沿线国家深入合作,铺就共同繁荣之路。由此可见,“一带一路”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创造了新机遇,③正确。确立新模式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并且不同国家的发展模式要根据自己的国情进行选择,是不尽相同的,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13.【答案】C。【解析】“众人拾柴火焰高、互帮互助走得远”“自己过得好、也让别人过得好”“互联互通、互利互惠,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等观点强调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因此,“加强国际人文交流,促进文明互鉴”以及“拓展政治安全合作,维护和平安宁”与这些主张相符,②③符合题意。材料这些主张强调了实现共同发展,而不是同步发展,①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加强政党交流融合,④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C。14.【参考答案】(2)①推进高水平的对外开放,要依法保护外商的投资权益,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让外资能够更好的服务安徽制造业的发展。②优化外资利用结构,吸引外资进入制造业、高技术产业等,推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原题无答案,本答案仅供参考)【解析】【分析】背景素材:安徽省委省政府着力推进“制造强省”战略考点考查: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全球化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小问2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需要调用“经济全球化”的有关知识,分析安徽省如何发挥外资在“制造强省”中的作用。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全省各地、各部门把制造业投资作为重要抓手,大力推进招商引资,,“投资安徽就是投资未来”,在投资界正形成广泛共识→可联系优化营商环境,为外资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关键词②:仅2023年上半年,全省实际使用外资就达到11.9亿美元,同比增长33.8%,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都达到了68%左右→可联系优化外资利用结构,吸引外资进入制造业、高技术产业等;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15.【参考答案】①我国贯彻开放发展理念,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积极参与机制合作。②我国积极推进高标准多边协定的对标对表工作,践行多边主义,促进深层次改革,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③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我国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发展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④我国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为建立国际新秩序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原卷无答案,此答案仅供参考)【解析】【分析】背景素材:我国推进制度型开放 考点考查: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放是当代中国鲜明标识等有关知识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要求分析我国推进制度型开放的举措,需要调用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等有关知识,可从原因、意义等角度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我国积极参与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等机制合作→可联系贯彻开放发展理念,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关键词②:我国深入参与世界贸易组织改革谈判→可联系促进深层次改革,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词③: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促进公平竞争→可联系发展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关键词④:中国技术标准得到“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高度认可→可联系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等相结合。16.【参考答案】①推动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制定科学的经济发展规划,培育龙头企业,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②推动创新发展,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集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③支持企业科技创新,促进国际合作,推动企业自主研发。加强产品对外宣传,拓展海外市场,拓宽产品销售渠道。 【原卷无答案,此答案仅供参考。】 【解析】【分析】背景素材: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考点考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发展理念、国际合作等有关知识能力考查: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描述阐释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要求运用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相关知识,分析S县水晶产业转型升级对该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解答时把握材料关键信息,调动运用教材知识分析回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2013年S县开始实施“统一治污、园区集聚、产业提升”行动→可联系推动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制定科学的经济发展规划,培育龙头企业,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关键词②:S县积极打造“智慧生产园区+大数据销售平台”,吸引了全国水晶装备研发制造、水晶材料、水晶玻璃加工、水晶工艺品制造和销售等企业聚集,衍生出“互联网+”业态模式→可联系推动创新发展,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集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关键词③:同时鼓励当地企业参加各大国际商贸博览会,将水晶产业打造成“全国标杆、全球高地”。2022年S县水晶灯饰、水晶工艺品等产品占全国市场份额75%以上,占全球市场份额60%以上→可联系支持企业科技创新,促进国际合作,推动企业自主研发。加强产品对外宣传,拓展海外市场,拓宽产品销售渠道。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相结合。17.【参考答案】①有助于打造国际经济贸易合作新平台,深化国际经贸合作,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稳定,推动生产要素高效配置,为世界经济复苏增添新动力。②有助于为各参与方提供广阔市场,让世界各国共享中国发展机遇,推动互利共赢,为全球贸易和投资的发展注入新活力。(原卷无答案,此答案仅供参考。)【解析】【分析】背景素材:链博会考点考查:经济全球化、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为意义类试题,要求分析说明我国举办链博会对世界经济影响,可从增添动力和注入活力两个角度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有效信息①:打造一个稳定、安全、畅通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是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增长的重要途径,链博会推动了中下游衔接、大中小企业融通、产学研用协同、中外企业互动。→可知链博会打造了国贸合作新平台,使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得到完善和发展,使经济复苏动力更强。有效信息②:来自55个国家和地区的515家中外企业和机构参加展会,进出口额有望累计超过32万亿美元、5万亿美元,为世界供应链合作提供超大规模的市场机遇。→可知链博会为世界各国共享中国发展机遇,实现自身发展,促进全球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相结合。18.【参考答案】(2)①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维护国家安全,要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②制定对外关系法,顺应了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迫切需要,旗帜鲜明反对一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任何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凌行径,有利于以法治方式手段坚定有效维护国家利益,为我国发展对外关系、促进国际合作提供更多法律遵循,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提供更强法治保障,也有利于更好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原卷无答案,此答案仅供参考)【解析】【分析】背景素材:《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法》考点考查:科学立法、总体国家安全观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对外关系法的过程是如何体现科学立法的。【小问2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要求谈谈我国制定对外关系法的意义,属于意义类主观题,需要调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关键信息进行具体分析。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人民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以及公民,在对外交流合作中有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尊严、荣誉、利益的责任和义务→可联系国家安全的重要地位。关键词②:发展对外关系,坚持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可联系制定对外关系法对发展对外关系、维护国家安全的积极意义。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教材信息与材料、时政信息相结合。19.【参考答案】正方论证路径示例路径一 由“跨国公司推动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加深各国互相依赖”推导路径二 由“跨国公司促进全球经济发展”和“发展是和平的基础”推导路径三 由“跨国公司是国际政治行为体”和“不同力量中心相互制衡”推导路径四 由“跨国公司逐利”和“战争破坏跨国公司逐利环境”推导…… ……反方论证路径示例路径一 由“跨国公司逐利”“资源(相对)有限”和“国际政治中的丛林法则”推导路径二 由“跨国公司集中在霸权主义国家”“霸权主义国家的国体”和“霸权主义对和平的挑战”推导路径三 由“跨国公司逐利”“经济全球化的体制基础”和“贫富差距对和平的挑战”推导路径四 由“跨国公司逐利”和“战争作为直接手段为跨国公司争夺资源”推导…… …… 评分参考正方论证路径示例:路径一:由“跨国公司推动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加剧各国互相依赖”推导路径二:由“跨国公司促进全球经济发展”和“发展是和平的基础”推导路径三:由“跨国公司是国际政治行为体”和“不同力量中心相互制衡”推导路径四:由“跨国公司逐利”和“战争破坏跨国公司逐利环境”推导(写出“跨国公司有利于经济全球化、促进全球经济发展、是国际政治行为体”直接给3分内容分)反方论证路径示例:路径一:由“跨国公司逐利”“资源(相对)有限”和“国际政治中的丛林法则”推导路径二:由“跨国公司集中在霸权主义国家”“霸权主义国家的国体”和“霸权主义对和平的挑战”推导路径三:由“跨国公司逐利”“经济全球化的体制基础”和“贫富差距对和平的挑战”推导路径四:由“跨国公司逐利”和“战争作为直接手段为跨国公司争夺资源”推导(写出“跨国公司逐利、利益最大化、国际政治中的丛林法则”直接给3分内容分) 评分细则:立场选择正反方均可,参考答案上任意一个路径的前部分表述清晰正确就给3分,后部分表述清晰正确也给3分(内容分)。注意必须搭配。逻辑思路体现出推导的逻辑性。逻辑混乱不给逻辑分,但可只给一知识点分数。关于内容:通篇无跨国公司的则0分,通篇标注序号1、2、3等倒扣一分。 发展是和平的基础,基础可写成前提或保障等只罗列知识点只给三分。前面论述正确的,如前面讲促进,但在最后既谈促进又说阻碍的在原来基础上扣一半。关于字数:少于2行(包括2行)及以上,超过2行(包括2行)及以上扣1分,上限1分。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4年1月高考真题及适应性测试题汇编《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doc 2024年1月高考真题及适应性测试题汇编《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答案解析版).doc 2024年1月高考真题及适应性测试题汇编《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试题及解析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