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7张PPT)第一节 税收的特征第二节 税收的作用第三节 税收制度的基本要素第四节 税收分类第一章 税收基础第一节 税收的特征一、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方式二、税收的形式特征三、税收的本质特征一、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方式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两类产品:私人品和公共品:私人品——由市场提供公共品——由国家提供——国家就必须有收入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方式:地租、捐献、摊派、利润、货币发行、规费、罚没、税收等。其中税收是主要方式。——原因第一节 税收的特征二、税收的形式特征(一)无偿性(二)强制性(三)固定性第一节 税收的特征三、税收的本质特征(一)税收分配的主体是国家(二)税收分配的依据是国家的政治权力(三)税收分配的结果是经济利益从社会成员向国家 单方面转移第一节 税收的特征第一节 税收的特征税收定义:在对税收的形式特征与本质特征进行分析之后,可以对税收定义如下:税收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参与社会产品分配以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方式。一、税收是保证国家实现其职能的最有效手段二、税收是国家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三、税收是在对外经济交往中维护国家权益的重要手段第二节 税收的作用一、税收是保证国家实现其职能的最有效手段(二)纳税人1.纳税人资源税的纳税人,是在我国领域及管辖海域开采本条例规定的矿产品或者生产盐的单位和个人。2.扣缴义务人独立矿山、联合企业和其他收购未税矿产品的单位,为资源税的扣缴义务人。第二节 税收的作用二、税收是国家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一)促进社会经济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二)调节收入水平,缓解社会分配不公(三)税收是监督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第二节 税收的作用三、税收是在对外经济交往中维护国家权益的重要手段(1)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对进出口商品规定差别较大的税率,调节进出口贸易,保护和促进我国民族经济的发展。(2)依据国际惯例,在平等互利基础上,通过协商解决跨国经济活动所形成的国际税收问题,维护我国的主权和经济利益。第二节 税收的作用一、纳税人二、征税对象三、税率四、税收优惠 五、纳税环节六、纳税期限七、纳税地点八、违章处理第三节 税收制度的基本要素一、纳税人(一)纳税人的概念纳税人又称纳税义务人,是指税法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它是纳税的主体。对于纳税人的确定,我国采取的是属地兼属人的原则。(二)与纳税人相关的两个概念1.负税人负税人就是税款的最终负担者。2.扣缴义务人扣缴义务人又称代扣代缴义务人,是指税法规定的负有代收代缴、代扣代缴义务的单位和个人。第三节 税收制度的基本要素二、征税对象(一)征税对象的概念征税对象,是税法中规定的征税的标的物,即对什么征税。征税对象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是税收制度的基本要素之一。(二)与征税对象相关的两个概念1.税目税目是征税对象的具体项目,体现着征税的广度。2.计税依据计税依据是征税对象在数量上的具体化,是计算应纳税额的依据。第三节 税收制度的基本要素二、征税对象征税对象与计税依据的关系是:征税对象是从质的方面对征税对象所作的规定,即征税对象只规定了对什么征税,而不在乎其多少,计税依据则是从量的方面对征税对象所作的规定,是征税对象的量化,只有把征税对象量化,才能计算税额。第三节 税收制度的基本要素第三节 税收制度的基本要素三、税率(一)税率的概念(二)税率的基本形式(三)税率的特殊形式三、税率(一)税率的概念税率是应纳税额与征税对象数量之间的比例,是计算应纳税额的尺度,它体现征税的深度。税率的设计,直接反映着国家的有关经济政策,直接关系着国家财政收入的多少和纳税人税收负担的高低,是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第三节 税收制度的基本要素三、税率(二)税率的基本形式1.比例税率2.累进税率3.定额税率第三节 税收制度的基本要素三、税率(二)税率的基本形式1.比例税率(1)概念比例税率,是指对同一征税对象不论数额大小,只规定一个百分比的税率。采用这种税率,税额随征税对象的量等比增加,征税比例不变。(2)形式单一比例税率、差别比例税率、幅度比例税率等。(3)优缺点:优点:计算简便;税负直观透明缺点:税负具有累退性第三节 税收制度的基本要素三、税率(二)税率的基本形式2.累进税率(1)概念累进税率,是指将征税对象的数额按一定标准,划分若干等级,每个等级由低到高规定相应的比例税率,征税对象数额越大税率越高,征税对象数额越小税率越低。(2)形式全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超率累进税率)我国现行累进税率有:超额累进税率和超率累进税率两种形式(3)优缺点优点:税负合理,有利于纵向公平缺点: 计算复杂第三节 税收制度的基本要素第三节 税收制度的基本要素三、税率(二)税率的基本形式3.定额税率(1)概念定额税率又称固定税额,是根据单位征税对象直接规定一个固定的征税数额。(2)形式地区差别税额、幅度税额、分类分级税额。(3)优缺点优点:计算简便缺点: 收入弹性较差,三、税率(三)税率的特殊形式1.加成征收加成征收是按应纳税额的一定成数加征税款。一成为10%,加一成即为加征应纳税额的10%。2.加倍征收加倍征收是按应纳税额一定倍数加征税款。加成征收和加倍征收实际上是税率的延伸,是国家为了限制某些经营活动,调节某些纳税人的收入水平而采取的加重征税的方法和措施。第三节 税收制度的基本要素四、税收优惠 (一)税收优惠的概念税收优惠是国家税法规定的对某些纳税人或征税对象给予鼓励和照顾的特殊规定。(二)税收优惠的形式减税、免税;起征点、免征额;亏损抵补;加速折旧;投资抵免………等等第三节 税收制度的基本要素五、纳税环节纳税环节是征税对象从生产到消费的流转过程中应当缴纳税款的环节。任何税种都要确定纳税环节,有的比较明确、固定,有的则需要在许多流转环节中选择确定。如对一种产品,在生产、批发、零售诸环节中,可以选择只在一个环节征税,称为一次课征制,也可以选择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环节征税,称为多次课征制。第三节 税收制度的基本要素六、纳税期限(一)纳税期限的概念纳税期限是纳税人发生纳税义务后向国家缴纳税款的期限。它是税收强制性、固定性在时间上的体现。规定纳税期限,可以保证税收收入的及时取得。(二)纳税期限的种类1.按期纳税2.按次纳税第三节 税收制度的基本要素七、纳税地点纳税地点是国家规定的纳税人(包括扣缴义务人)具体缴纳税款的地点。国家根据不同的税种、纳税人的不同情况规定不同的纳税地点,既方便税务机关和纳税人征纳税款,又可协调各地区的税收利益。第三节 税收制度的基本要素八、违章处理(一)概念(二)税收违章行为(三)违章处理的具体措施第三节 税收制度的基本要素八、违章处理(一)概念违章处理是对有违反税收制度行为的纳税人采取的惩罚措施。它是税收强制性在税收制度中的具体体现,是维护国家税法严肃性、完成税收任务、严肃财经纪律的保证。第三节 税收制度的基本要素八、违章处理(二)税收违章行为1.违反税收征收管理法2.欠税3.偷税4.抗税5.骗税第三节 税收制度的基本要素八、违章处理(三)违章处理的具体措施1.征收滞纳金2.处以罚款3.税收保全措施4.税收强制执行措施5.税收法律责任第三节 税收制度的基本要素一、税收分类的概念二、税收分类的方法第四节 税收分类一、税收分类的概念税收分类,是指根据税制构成的基本要素,将性质相同或相近的税种进行的归类和综合。对税种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可以帮助人们从繁多的税种中归纳出类别,找出某些税种的共性,为分析和研究税收负担的分配情况、税收负担的轻重、税收制度的优劣、国家税制的总体结构是否合理以及有效地制定和实施税收政策等提供依据。第四节 税收分类二、税收分类的方法(一)按征税对象的性质分类(二)按计税依据的标准分类(三)按税额与价格的关系分类(四)按税收管理和税款使用权限分类(五)按税负能否转嫁分类第四节 税收分类二、税收分类的方法(一)按征税对象的性质分类1.流转税类2.所得税类3.财产税类4.资源税类5.行为税类第四节 税收分类二、税收分类的方法(二)按计税依据的标准分类1.从价税2.从量税第四节 税收分类二、税收分类的方法(三)按税额与价格的关系分类1.价内税2.价外税第四节 税收分类第四节 税收分类二、税收分类的方法(四)按税收管理和税款使用权限分类1.中央税2.地方税3.中央地方共享税二、税收分类的方法(五)按税负能否转嫁分类1.直接税2.间接税第四节 税收分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