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我设计的自行车》教学设计姓名:单位:课 题 《我设计的自行车》 版 本 山东教育出版社年 级 三年级 课 时 1课时教材分析 《我设计的自行车》是山东教育出版社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第15课活动内容,本课以“我设计的自行车”为课题,自行车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交通工具,从它诞生至今已经历了二百多年的历史。通过欣赏古今中外不同样式、不同用途的自行车,使学生不仅能观察、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还能启发他们寻觅历史、关注现在、畅想未来,从而对普通的自行车有一种全新的感受,进而提高欣赏能力,激发创作热情。自行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车身轻巧,使用方便,污染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特别是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多功能自行车的需求更是日趋高涨。这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想象能力和造型能力的一节课,学生将通过图文展示和信息交流进行探究学习,从而拓展认知,启发思维,借助绘画的形式创作出造型独特、功能先进的自行车。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自行车结构已经有了一定了解,但对于现在自行车创意设计想象较少,借助欣赏法让学生更多了解自行车在造型和功能上的创意,激发学生好奇探秘的学习欲望。考虑到课程内容、学生知识技能及年龄特点,势必要采用自主探究的方法。教师会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年龄特点和心理状况综合考虑,尽可能地发挥孩子们的特长,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孩子们轻松愉快地投入到课堂的学习活动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范画、绘画纸、马克笔等。大 观 念 创意非凡的自行车设计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素养目标 1.通过对自行车结构的初步认识,指导学生利用绘画的方式表现想象中的自行车。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3.在创作中体验设计自行车的乐趣,学会欣赏美,提高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基本问题:如何为山区儿童设计一款创意非凡的多功能自行车? 关键问题:1.你觉得早期自行车设计有什么缺陷?2.自行车有哪些组成部分?3.结合山区儿童上学道路的特点,你想对普通自行车的哪个部分进行改造?4.结合山区儿童上学道路的特点,你想为普通自行车添加什么功能?最终任务:为山区儿童设计一款创意非凡的多功能自行车。 过程性活动任务:1.小组尝试组拼自行车各部件,从而对自行车结构深入了解;2.结合山区儿童上学道路的情况,分小组探究,你想对普通自行车的哪个部分进行改造,并添加什么功能;3.设计师作品赏析,发散思维,激发灵感;4.巧妙构思,大胆联想,为山区儿童设计一款创意非凡的多功能自行车。7.了解山区儿童的学习环境,生发好好学习让科技改变生活,设计服务生活的情感。教学结构图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自行车的大体结构及功能,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大胆创新。教学难点:能够有创意地对自行车加以改进,使其变得更美观、更实用。教学过程设计 内容要点 处理方式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为山区儿童设计一款创意非凡的多功能自行车。 情景图片引入,任务情景布置,激发学生思考。学习新知 1.参观自行车博物馆。2.任务一:游戏组拼自行车部件。3.任务二:结合山区儿童上学上学道路的情况,分小组探究,你想对普通自行车的哪个部分进行改造,并添加什么功能。4.设计师作品赏析,发散思维。 5.学生创作。 小组任务单探究,通过游戏组拼自行车部件,了解自行车的结构;结合山区儿童上学上学道路的情况,发散思维,激发创意。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掌握新知。突破知识技能的学习,渗透创意非凡的设计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思想。教师示范:强调构图、功能、色彩等细节。 学生直观感受。课堂评价 发散思维,能在自行车造型、功能上有所改进,注重设计的美观与实用功能。 学生交流、自评,互评,师生共同评价、小结。拓展 德育升华,科技改变生活,设计服务生活。 了解山区儿童的学习环境,生发学生好好学习,让科技改变生活,设计服务生活的情感。【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设计意图:情境导入,贯穿始终,激发学生创作热情。】在山区里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每天上学都需要跋山涉水,冬天天寒路滑,雨天山路泥泞难走,上学的道路非常艰辛。正好我们今天要学习《我设计的自行车》这一课,我们一起为山区的儿童设计一款多功能自行车,来解决山区孩子们上学的难题,好不好?二、问题引领,合作探究1.走进自行车博物馆,了解自行车的历史。【设计意图:学生宏观了解自行车的设计是为了便捷人们的生活,凝聚了一代又一代人为此努力的奇思妙想。】2.任务一【设计意图:了解自行车的结构,有助于更好的设计。】游戏组拼自行车,请小组内以最快的速度组拼散落的自行车部件。共同探讨自行车的组成部分:车轮、车座、车把、车筐、铃铛、脚蹬等;3.任务二【设计意图:小组探究讨论,结合山区儿童上学道路的情况,可以对普通自行车的哪个部分进行改造,添加什么功能;发散思维,激发创意。】各小组依次汇报。教师总结:在造型方面进行改进,运用夸张、变形的方法;在功能上进行改进,实现功能的多样性。三、作品赏析 【设计意图:赏析作品,发散思维。】四、教师示范【设计意图:简单示范更直观,激发学生绘画的冲动。】好的设计离不开巧妙的构思,教师示范,强调构图、功能、色彩、设计说明等细节,出示两幅范画。五、实践创作【设计意图:大胆绘画,体验创作的快乐。】巧妙构思,大胆联想,创作要求:为山区儿童设计一款创意非凡、多功能的自行车。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设计师,别忘了:1.画面构图饱满,线条流畅。2.想象奇特,联想丰富。3.具有美观、实用的功能。4.画面必要的地方要有设计说明。六、展评【设计意图: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看到咱班同学为山区孩子们设计的爱心自行车,老师非常的欣慰!评价标准:互评:假如你是山区的孩子,你最想骑着哪一辆自行车去上学?为什么?自评:你对自己设计的自行车哪里最满意?如果再设计一次还想添加什么功能?师评。六、拓展【设计意图:增强学生艺术修养以及对科技的思考。】从这些作品中,老师感受到了同学们非凡的创造力,还有满满的爱心。现在国家对山区的资助力度很大,山区的孩子们能吃的起饭,上的起学,他们知道唯有好好学习才能改变他们的命运,希望咱们同学也能好好学习,让科技改变生活,让设计服务生活。【评价指标及量规】评价内容1.运用任务单引导学生探究如何设计有创意、多功能,美观又实用的自行车;2.现场点评学生的设计作品;3.根据评价量表,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评价方式:诊断式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自评、互评、师评。评价工具:探究任务单、评价表。评价指标水平1 1-1 初步认识自行车的结构。1-2 与小组内同学合作探究,能简单阐述自己的想法。 1-3 能画出一幅简单的自行车设计作品。水平2 2-1了解自行车的历史,熟悉自行车的结构。2-2 与小组内同学积极合作,能表达自己独特的创意。 2-3 能画出一幅联想丰富的自行车设计作品。水平3 3-1深入了解自行车的历史,轻松掌握自行车的细节结构。3-2与小组内同学合作愉快,在自行车的造型、功能上有自己独特的构想。3-3 能有创意地对自行车加以改进,使其变得更美观、更实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