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语文园地教案班级:______ 课时:______ 课型:______一、学情分析“交流平台”部分要调动学生分享自己积累的佳句,三年级的学生能说清楚自己所积累的佳句,但在说明理由上需要引导。“识字加油站”部分,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形声字,了解形声字中的表意和表形的部分,在教学中让学生体会到识字的乐趣和汉字的魅力。三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词汇,在“词句段运用”部分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句中辨析词语的用法,培养学生准确用词的意识。《忆江南》这首词比较简单,学生能根据字面意思大体掌握词意,但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词意体会作者的情感,了解“词”这种文学体裁,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二、教学目标1.完成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的内容训练。2.多角度积累语句。巩固识字规律;正确运用近义词;能据外形特点进行描写。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借助形声字特点自主识字。辨析近义词并运用。朗读背诵《忆江南》。【教学难点】交流体会优美生动的句子。能够抓住小动物外形特点进行描写。四、教学过程第一板块 【交流平台】1.积累展示:出示本单元所学课文中的优美语句,学生自主发言说说自己所积累的好词佳句。激发学生交流分享的兴趣,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2.方法导学:出示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1)关注:文中优美的语句,画面感强的句段。(2)体会:反复朗读优美生动的语句,细细体会。(3)摘抄:积累优美生动的语句,多角度体会。(4)展示:与同学相互展示优美语句,交流体会。3.交流展示:教师出示范例,演示如何讲述对句子的美,美在哪。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对语句的鉴赏能力。4.朗读体会:教师出示范例,引导学生赏析句子的出彩之处,体会作者的笔下活灵活现的事物。5.小组交流:教师组织学习小组进行交流分享自己积累的佳句,谈论语句的优美之处。要求:讨论交流,互相说说自己的体会,归纳整理后,选代表向全班展示交流。第二板块 【识字加油站】1.生字认读:出示生字,学生先自主朗读,再个别学生代表朗读,师生正音。要求:读一读,记一记,观摩生字的相同之处。明确:(1)援、掷、捞→扌(2)缚、缭、络→纟(3)资、贡、贷→贝2.理解归纳:学生自行归纳,教师点拨。提问:读词语,你有什么发现?词语:(1)扌:救援、投掷、打捞(2)纟:束缚、缭乱、网络(3)贝:资产、贡献、贷款明确:(1)带“扌”的字与手部动作有关系。(2)带“纟”的字与丝有关,原指蚕丝、麻等细长状物,多与纺织过程和结果有关,后引申为绳子或与绳子相关。(3)带“贝”的字都与金钱有关系。3.识字规律:借助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自主识字。出示词语,教师点明“援、缚、资”表意和表音部分,引导学生自主辨别“掷、捞、缭、络、贡、贷”等字中的表意和表音部分,提高学生自主识字能力。4.拓展运用:要求:写三个含有这些偏旁的字,并组词造句。(1)扌——(抹)→(抹去):脑海里的记忆不会被抹去。(2)纟——(绝)→(绝对):我们绝对服从指挥。(3)贝——(贺)→(祝贺):祝贺你取得了胜利!5.迁移识字:借助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自主识字。(1)艹:豆荚、芥菜、茼蒿;(2)火:炼化、针灸、炯炯有神。目的:提高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和自主识字辨字能力。第三板块 【词句段运用】1.词语辨析(一):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句中辨析词语的意思,并分别造句。培养学生准确用词的意 识,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1)水面的小圆晕一圈圈地(荡漾√ 飘荡)开去。荡漾:多形容水波等微微起伏波动。比如:湖水荡漾、水波荡漾。飘荡:多形容在空中飘动或飞扬。比如:随风荡漾、香味飘荡。(2)他们走在回家的路上,唱起了一首(轻巧 轻快√)的歌曲。轻巧:多用于形容重量小而灵巧或操作轻松灵巧等。比如:外形轻巧、精致轻巧。轻快:多用于形容不费劲或者轻松愉快。比如:脚步轻快、乐曲轻快。(3)这只小狗的鼻子真(灵巧 灵敏√),老远就闻到了食物的气味。灵巧:形容灵活而巧妙。比如:手很灵巧、心思灵巧。灵敏:多用于形容反应快,能对极其微弱的刺激迅速反应。比如:嗅觉灵敏、反应灵敏。2.拓展练习:朗读句子,选择合适的词语。(1)乐乐看到一位老奶奶摔跤了,(赶紧√ 紧急)跑过去把她扶起来。(2)此刻她的心情很(平静√ 宁静)。(3)他有一个(活泼√ 灵活)可爱的妹妹。3.例句分析:依据描述,猜动物,使学生在具体的动物特征中猜动物,以此让学生体会如何抓住主要特点写描述动物的语句。(1)颜色:乌黑的羽毛;形状:剪刀似的尾巴;特点:轻快有力的翅膀。明确:小燕子。例句: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2)颜色:深色的壳;形状:犀牛一样的角;特点:挺硬的壳。明确:独角仙。例句:独角仙的壳多为深色,挺硬的,头部尖端有一只犀牛一样的角。4.课文回顾:以课文《昆虫备忘录》为例,调动学生已有知识,整理描写动物的方法。明确:(1)抓住昆虫的外形特点;(2)细致贴切的动作描写;(3)使用拟声词;(4)语言亲切,充满童趣。5.特征观察:出示动物的图片,学生观察表达,提高学生应用迁移的能力。要求:观察下列动物图片,说说它们的外形特点及独特之处。6.例文引导:教师出示范例,供学生参考,引导学生表达观察所得。7.小练笔:回忆一种小动物的外形,想想有什么特点,抓住样貌、颜色等方面进行描写。完成后与同桌相互交流、互评。第四板块 【日积月累】1.诗词朗读:出示《忆江南》,学生先自主朗读,扫除字词读音障碍,并试着划分节奏,教师点拨。2.走近作者:教师简单介绍白居易,提高学生语文素养。3.创作背景:教师讲述《忆江南》的创作背景,为学生理解词意做铺垫。4.体裁揭示:了解“词”的相关知识,增强学生知识,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引导学生观察《忆江南》,说说词与诗的区别,在比较中加深学生对词的认识。明确:(1)“忆江南”——词牌名。(2)文学体裁:词;句子有长有短,又叫:长短句,配上曲谱能歌唱。5.词句解读:出示词,引导学生逐句理解词意。6.熟读成诵:出示词句,学生根据出示回顾词句,进而背诵。提问:体会到作者对江南的赞美和怀念了吗?目的:引导学生在理解和朗读的基础上体会情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