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阳泉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理科综合试题(Word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西省阳泉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理科综合试题(Word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机 密 . 启 用 前
阳泉市 2023~ 2024 学年度
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题
理 科 综 合 能 力 测 试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 1 至 6 页,第Ⅱ 卷 7 至 16 页,满分 300 分。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生要认真核对 答题卡上粘帖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与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3. 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Ⅱ卷用 0 .5 毫米的黑色签字 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4. 考试时间 150 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Fe—56 Ni—59 Cu—64 La—139
第 I 卷
一、选择题(共 13 小题 ,每小题 6 分 , 共 78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个 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
低密度脂蛋白
细胞外空间
细胞质
) (
受体
)1. 血液中的胆固醇分子大多数装载在尺寸不同的载
脂蛋白里,分别是尺寸较大的低密度脂蛋白和尺寸
较小的高密度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经常被叫作
“坏”胆固醇,它的作用如图所示,可以抑制细胞内
胆固醇的合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低密度脂蛋白进入细胞内,需要细胞膜上特定的蛋白参与
B. 临床实践中,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呈正相关
C. 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含量高,有利于细胞内胆固醇的合成,导致高胆固醇血症
D. 科学家可以通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低密度脂蛋白来研究受体蛋白的形成途径
2. 神经细胞的离子跨膜运输除受膜内外离子浓度差影响外,还受膜内外电位差的影响。已
知神经细胞膜外的 CI- 浓度比膜内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1)突触后膜的 Cl- 通道开放后,膜内外电位差不一定增大
(2)静息电位状态下,膜内外电位差一定阻止 K+ 的外流
(3)动作电位产生过程中,膜内外电位差始终促进 Na+ 的内流
(4)静息电位一动作电位一静息电位过程中,不会出现膜内外电位差为 0 的情况
A. 一项 B. 二项 C. 三项 D. 四项
3. 鼠的种类繁多 ,危害大,能传播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 。为了研究制约鼠 种群数量的因素,科研人员将某一 鼠种群迁入一座荒岛后,获得的鼠种群数量变化曲线 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时间
)
A. 这个鼠种群增长速率最快在 C 点左右
B. 食物最可能成为鼠种群繁殖速率的限制因素是 DE 段
C. 该种群的增长曲线是“S”型,E 点时出生率和死亡率均为 0
D. 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对鼠种群数量的制约属于负反债调节
4. 信息对维持生命的有序性非常重要 。下列对生命活动中各种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遗传信息通过复制和表达实现在亲代和子代之间的传递
B. 昆虫通过分泌信息素吸引异性,体现了信息传递在调节种间关系中的作用 C. 在血糖调节中,血糖浓度、神经递质等可作为调节胰高血糖素分泌的信息
D. 雌激素作用于乳腺细胞的过程中,以及精子进入卵细胞的过程中,细胞间信息交流 的实现分别依赖于血液运输和突触传递
5. 张九龄有诗云:红泥乍孽绿蚁浮,玉碗才倾黄蜜剖 。寥寥数语生动描绘了色香味俱全的 客家米酒 。客家米酒的特点之一是甜腻入口,这与其酿酒过程使用的甜酒曲有关,甜酒 曲主要含有根霉、毛霉和酵母菌等微生物 。下列有关酿酒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若酿制的米酒呈酸味,可能与长期封闭酿酒容器有关
B. 酵母菌在密闭酿酒容器内初期种群数量呈近似 J 型增长
C. 客家人用稻草为酿酒容器“保暖”,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酵母菌增殖
D. 根霉、毛霉与酵母菌构成竞争关系,应控制酒曲中各种微生物的比例 6. 下列叙述与生物学史相符的是
A. 赫尔希和察斯用 35S 和 32P 分别标记 T2 嗤菌体证明了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 梅塞尔森和斯塔尔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 DNA 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C. 鲁宾和卡门通过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过程中所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
D. 克里克于 1957 年提出的“中心法则”指出:遗传信息既可以从 DNA 流向 RNA,也可 以由 RNA 流向 DNA
理科综合试题 第 1 页(共 16 页)
理科综合试题 第 2 页(共 16 页)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放电时,
Mo
箱为电池的阳极
B.
充电时,
Na
+
通过交换膜从左室移向右室
C.
外电路中通过 0.2mo1 电子时,正极质量变化 2.4g
D.
充电时,正极反应为 Fe[Fe(CN)
6
]+2e

+2Na
+
=
Na
2
Fe[Fe(CN)
6
]
)
7. 化学与生活、生产及科技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地下钢铁管道用导线连接铜块可以减缓管道的腐蚀
B. 将二氧化硫添加到红酒中可以起到杀菌和抗氧化作用
C. 将 “84 消毒液”与 75%的酒精混合使用,消毒效果更好
D. “中国天眼”使用的高性能碳化硅是一种新型的有机高分子材料
8. 如图所示有机物是制备螺虫乙酷的重要中间体 。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不正
确的是
A. 分子式 C19H27No4
B. 有三种含氧官能团
C. 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共平面
D. 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
9 . 钻的一种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右图所示,已知 A 点的原子坐标参数为(0,0,0),B 点为
( ,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钻的配位数为 6
Ti4+
(
Co
2+
)B. 化合物中 Co2+价电子排布式为 3d7
C. C 点原子坐标参数为( , , ) o2-
D. 该物质的化学式为 TiCoo2
10.Buchwald — Hartwig 偶联反应(布赫瓦尔德 — 哈特维希反应)是合成芳胶的重要方法,反
应机理如图(图中 Ar 表示芳香径基,— — —表示
为副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整个过程仅涉及到取代反应
B. 3、5 和 8 都是反应的中间体
C. 理论上 1molH— N N— H 最多能消耗
2molBr
D. 若原料用Br 和 H— N ,则可能得
到的产物为 N 、 和 N
11.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烧杯壁上的银镜 用浓氨水浸泡清洗
B 配制 100mL 1.0mol/L Cuso4 溶 液 将 25gCuso4 .5H2o 溶于 100mL 蒸馏水中
C 制备 Fe(oH)3 胶体 向 NaoH 稀溶液中加入饱和 FeCl3 溶液,然后 煮沸
D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 NH4+ 取少量试液于试管中 ,加入 NaoH 溶液并加 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
12. 以柏林绿 Fe[Fe(CN)6 ]为代表的新型可充电钠离子电池,其放电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
V
Fe[Fe(CN)
6
]
Na
2
Fe[Fe(CN)
6
]
Mo


Na
+
的有机电解质
离子交换膜
[Mg
2
Cl
2
]
2+
Mg

M
g
)
13.25究时,向 lL c(HA)+c(A — )=0. 1mol/L 的溶液中滴加盐酸或 NaoH 溶液,溶液中的 H+、oH —、A — 及 HA 的浓度的对数值(lg c)与 PH 的关系如图所示(不考虑溶液温度
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


1




3


5
8.87

7
7.0

9
0
A.
K(HA)的数量级为
10
—6
4
6
8
10 12
PH
1
4
4.75
2.88
b
d
c
a
P
2
)
B. 曲线 a 表示 lgc(A —)与 PH 的关系
C. P 点溶液中 n(Na+)+n(H+)=0. 1mol
D. 滴加盐酸或 NaoH 溶液的过程中 c(HA)、c(oH —)均增大
理科综合试题 第 3 页(共 16 页)
理科综合试题 第 4 页(共 16 页)
(
A.
射入小孔时粒子的速度越大,在圆内运动
时间越短
B.
粒子能从小孔射出的最短时间为
C.
调节射入小孔时粒子速度大小,粒子运动轨迹可
能通过圆心
D.
从小孔射出的粒子的速度大小可能超过
)
二 、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 ,每小题 6 分 ,共 48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第 14~18 题只有 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9~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 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分 。 )
14.TWS(True Wireless Stereo)智能降噪耳机能收集周围环境中的噪声信号,并主动产生相 应的抵消声波进入耳道 。某一 噪声信号(声波)在耳膜处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在 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340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噪声信号的频率为 1000Hz
B. 为达到最好的降噪效果,抵消声波在耳膜处应与
图中所示的振动步调一致
C. 该噪声信号遇到人体时会发生明显衍射
D. 该噪声信号为横波
15.意大利科学家枷利略曾于 1630 年提出“最速降线”问题,如图(a)所示,从高处 M 点到地 面 N 点有I、Ⅱ两条光滑轨道,轨道I末端与 N 点相切。两相同小物块甲、乙同时从 M 点 由静止释放,沿不同轨道滑到 N 点,其速率 o 与时间 t 的关系如图(b)所示 。由图可知,
两物块在离开 M 点到达 N 点的下滑过程中 M o
A. 甲沿I下滑且率先到达 N 点 Ⅱ 乙
(
I
)B. 甲沿Ⅱ下滑且同一时刻甲的动能比乙的大
C. 乙沿I下滑且乙的重力功率先增大后减小 甲
D. 乙沿Ⅱ下滑且乙的加速度始终大于甲 图(a) N 图(b) t
16. 我国高海拔宇宙射线观测站“拉索”首次完整记录迄今最亮“宇宙烟花”—枷马射线 暴 GRB 221009A 爆发全过程,并精确测量了迄今最亮枷马暴的高能辐射能谱,据 此为检验相对论的适用范围提供了重要信息 。该枷马暴在 1s 内释放的能量量级 为 1046J 。假设释放的能量来自于物质质量的减少,则每分钟平均减少的质量数量 级为(光速为 3x108m/s)
A. 1019kg B. 1024kg C. 1029kg D. 1030kg
17.分子云中的致密气体和尘埃在引力作用下不断集聚逐渐形成恒星,恒星的演化会经历 成年期(主序星)、中年期(红巨星、超巨星)、老年期—恒星最终的归宿与其质量有
关,若质量为太阳质量的 1-8 倍将坪缩成白矮星,质量为太阳质量的 10-20 倍将坪缩 成中子星,质量更大的恒星将坪缩成黑洞 。假设恒星坪缩前后可看成质量均匀分布的 球体,质量不变,体积缩小,自转变快。已知逃逸速度为第一宇宙速度的V2 倍,中子星 密度约为白矮星密度的 108 倍,白矮星半径约为中子星半径的 103 倍 。根据万有引力 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恒星坪缩后的第一宇宙速度变大
B. 中子星的逃逸速度小于白矮星的逃逸速度
C. 同一恒星表面任意位置的重力加速度大小相同
D. 恒星坪缩后表面两极处的重力加速度变小
(
Q
) (
45O
N
) (
30O
O
) (
P
) (
S
)18 . 如图所示 ,楔形玻璃的横截面 POQ 的顶角为 30O ,OP
边上有点光源 S,垂直于 OP 边的光线 SN 在 OQ 边的
折射角为 45 O 。不考虑多次反射,OQ 边上有光射出部分
的长度与 SN 边的长度之比为
(
D.V
3
)A. 1 B. C.V 2
19. 电子墨水是一种无光源显示技术,它利用电场调控带电颜料微粒的分布,使之在自然 光的照射下呈现出不同颜色 。透明面板下有一层胶囊,其中每个胶囊都是一个像素。
如图所示,胶囊中有带正电的黑色微粒
(

透明面板
白自然光
)和带负电的白色微粒 。当胶囊下方的电 黑色微粒
极极性由正变负时,微粒在胶囊内迁移 像素胶囊
(每个微粒电量保持不变),像素由黑色 白色微粒 电极
+ + - -
变成白色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像素呈黑色时,黑色微粒所在区域的电势高于白色微粒所在区域的电势 B. 像素呈白色时,黑色微粒所在区域的电势低于白色微粒所在区域的电势
C. 像素由黑变白的过程中,白色微粒电势能减少
D. 像素由白变黑的过程中,黑色微粒电势能增加
20.如图所示,一木板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一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以初速度 o0 从左 侧冲上木板,已知木板与物块之间的摩擦力为∫ , 木板和物块的质量分别为 M 和m(M>m), 木板长度为 l,当物块从木板右侧离开时 l
A. 木板获得的动能一定小于系统产生的内能 m o0
B. 物块具有的动能小于mo0 (2)-∫ l M
C. 物块离开前,摩擦力对物块的冲量与摩擦力对木板的冲量相同
D. 运动过程中,物块、木板的速度变化率相同
21.光滑刚性绝缘圆筒内存在着平行于轴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 B,筒上 P 点开有一 个小孔,过 P 的横截面是以 O 为圆心的圆,圆的半径为 R。如图所示,一质量为 m、电荷 量为 q 的粒子从 P 点沿 PO 方向射入,与筒壁发生碰撞后反弹 。假设粒子每次碰撞前、 后动能不变,碰撞时间极短,电荷量不变,重力不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P
O
)
理科综合试题 第 5 页(共 16 页)
理科综合试题 第 6 页(共 16 页)
(
。,其中 。A
为水平段
。选择相同材质的
一角硬币和一元硬币进行实验。
测量硬币的质量
,得到一角和一元硬
币的质量分别为 m
1
和 m
2
(m
1
2
)。将硬币
甲放置在斜面某一位置,标记此位置为 B。
由静止释放甲,当甲停在水平面上某处时,
) (
上支座
气缸
0.20m
弹赁
活塞柱
下支座
0.
20
m
)
第 Ⅱ 卷
三、非选择题(共 174 分,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 )
22.(6 分)
某同学为了验证对心碰撞过程中的动量守恒定律,设计了如下实验:用纸板搭建 如图所示的滑道 ,使硬币可以平滑地从斜面滑到水平面上 ,选择适当的一点标记为
(

B


图(b)

B

M
N
图(a)
A
A
P
)
测量甲硬币右侧从 。点到停止处的滑行距离 。P 。将硬币乙放置在 。处 ,左侧与 。点重 合,将甲放置于 B 点由静止释放 。当两枚硬币发生碰撞后,分别测量甲右侧、乙左侧从 。 点到停止处的滑行距离 。M 和 。N 。保持释放位置不变,重复实验若干次,得到 。P、。M 、 。N 的平均值分别为 S1、S2、S3。
(1)在本实验中,乙选用的是 A (填“一元”或“一角”)硬币;
(2)碰撞前,甲到 。点时速度的大小可表示为 A (设硬币与纸板间的动摩擦 因数为 μ , 重力加速度为 g);
(3)若甲、乙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则 VS1 -VS2 = A (用 m1 和 m2 表示),然 VS3
后通过测得的具体数据验证硬币对心碰撞过程中动量是否守恒。
23.(12 分)
在“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提供的器材有: A. 待测干电池一节(电动势约为 1.5V,内阻约为 0.3~ 1Ω)
B. 电流表 A(0~0.6A~3A 内阻 RA1 和 RA2 分别约为 0.5Ω 和 0.1Ω)
C. 电压表 V(0~3V~ 15V,内阻分别为 RV1=1000Ω 和 RV2=5000Ω)
D. 滑动变阻器 R1(最大阻值 20Ω , 允许最大电流 2A)
E. 滑动变阻器 R2(最大阻值 200Ω , 允许最大电流 1.25A)
F. 开关 S 和若干导线
(

) (

)(1)①按如图甲所示电路测量干电池的
电动势和内阻,电压表应选用的
量程为 A (填“0~3V”或
“0~ 15V”);电流表应选用的量程
为 A (填 “0 ~ 0 . 6A ”或
“0~3A”),选择理由是 A ;滑动变阻器应选 A (填写代号“R1”或“R2”)。
②根据实验要求连接实物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如图乙所示的实物图连接 成实验电路(已连接了部分线),要求变阻器的滑动触头滑至最左端时,其使用电 阻值最大。
(2)实验步骤:
①按实验要求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前把变阻器的滑动触头滑至最左端,使接入电 路的阻值最大。
②闭合开关,发现 A 的指针没有有明显偏转,调节滑动变阻器,读取电流表 和电压表的示数,测量多组数据。
③断开开关,整理好器材。
④数据处理。
(3)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纵轴为 U,横轴为 I,将实验测得的数据标在坐标图中,作 出 U—I 图线,由图像可得纵轴截距为 b,斜率的绝对值为 k,不考虑电表对电路的影 响,待测电池的电动势 E= A ,内电阻 r= A ;若考虑电表内阻对电路的 影响,求得待测电池的电动势 E石= A ,内电阻 r石= A 。(用相关电表的内
阻符号、b 和 k 表示)
24.(10 分)
如图是一种由气缸、活塞柱、弹赁和上下支座构成的汽车氮气减震装置,气缸内的气体 可视为理想气体。该装置未安装到汽车上时,弹赁处于原长状态。封闭气体和活塞柱长度均 为 0.20m,气体压强等于大气压强 P0=1.0x105Pa。将四台减震装置安装在汽车上,稳定时车 重由四台减震装置支撑,且封闭气体被压缩了 0.12m。已知活塞柱横截面积 S=1.0x10—2m2,弹
赁的劲度系数 k=1.0x104N/m。该装置的质量、活塞柱与气缸
摩擦均可忽略不计,气缸导热性和气密性良好,环境温度不
变,g=10m/S2 求:
(1)压缩后气缸内氮气的压强;
(2)汽车的质量 M。
25.(14 分)
足够长 U 形导轨平置在光滑水平绝缘桌面上,宽为 1m,电阻不计 。质量为 1kg、长为 1m、电阻为 1Ω 的导体棒 MN 放置在导轨上,与导轨形成矩形回路并始终接触良好,I和Ⅱ 区域内分别存在竖直方向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分别为 B1 和 B2,其中 B1=0.5T,方向向 下。用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固定轻滑轮将导轨 CD 段中点与质量为 0.4kg 的重物相连,绳与 CD 垂直且平行于桌面。如图所示,某时刻 MN、CD 同时分别进入磁场区域I和Ⅱ并做匀速
(
B
1
) (
B
2

) (
M
) (
D
) (
N
) (
I
) (
C
)直线运动,MN、CD 与磁场边界平行。MN 的速度 。1=2m/S,
CD 的速度为 。2,且 。2 > 。1,MN 和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2,重力加速度大小取 g= 10m/S2。
(1)判断区域Ⅱ的磁场方向并求出该区域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2)求 CD 在区域Ⅱ中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2 的大小。
26.(20 分)
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两小物块 A、B,质量分别为 mA=1.0kg,mB=4.0kg,两者之间有一定 量的火药,A 与其右侧的竖直墙壁距离 l=1.25m。如图所示.某时刻,将火药点燃,使 A、B 瞬 间分离,两物块获得的动能之和为 Ek=10.0J。点燃后,A 沿着与墙壁垂直的方向向右运动。
(
l
) (
B
A
)A、B 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μ=0.20 ,重力加
速度取 g=10m/S2 。A、B 运动过程中所涉及的碰撞均
为弹性碰撞且碰撞时间极短。
(1)求火药点燃后瞬间 A、B 速度的大小;
(2)物块 A、B 中的哪一个先停止?该物块刚停止时 A 与 B 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3)A和 B 都停止后,A、B 到右侧竖直墙壁的距离分别是多少?
理科综合试题 第 7 页(共 16 页)
理科综合试题 第 8 页(共 16 页)
(
cpm
90O
6
0O
ap
m
La
Ni
a
p
m
) (
压强/atm
)
27.(15 分)次磷酸钠(NaH2PO2)是具有珍珠光泽的晶体或白色结晶性粉末,易溶于水、乙 醇、甘油,微溶于氨水,不溶于乙醒 。次磷酸钠(NaH2PO2)广泛应用于化学镀镇,其制备
与镀镇过程如下图所示:
NaOH 溶液 NH3 (
碱溶
沉降池
净化
) (
(P
4

)黄磷 PH3 滤液 1 NaH2PO2 NisO4 溶液 镀镇 Ni 滤液 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 Ni 原子价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A ,PH3 分子空间构型为 A 。
(2)“碱溶”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 。
(3)“沉降池”中通入氨气的目的是 A ,“净化”操作需要过滤、洗涤、干燥等过
程,洗涤时可选用的洗涤剂为 A 。
(4)“滤液 2”经分离提纯可以得到 H3PO4,“镀镇”过程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 。
充分反应后,向“滤液 2”中加入适量 Ca(OH)2 悬浊液,生成 CasO4 和 CaHPO4 混合沉淀,
此时溶液中 cPO42 (O42-))-)= A [已知:KSp(CasO4)=7X10-5,KSp(CaHPO4)=1X10-7 ]。
(5)Ni 和 La 的合金是目前广泛使用的储氢材料,该合金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①该合金的化学式为 A 。
②已知该晶体晶胞底面是边长为 apm 的菱形,高
为 c pm,设 NA 为阿伏枷德罗常数的值,则该
晶体的密度为 A g. cm-3(用含 a、c、NA
的代数式表示)。
28.(14 分)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重要的能源物质,可发展替代传统化石燃料 。开 发 CO2 加氢制甲醇技术既能解决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又能有效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请回答下列问题:
(1)CO2 加氢过程中可能同时发生的反应如下:
CO2(g)+3H2(g)一CH3OH(g)+H2O(g) ΔH1=-49.6KJ.mol-1
CO2(g)+H2(g)一CO(g)+H2O(g) ΔH2=+41.2KJ.mol-1
CO(g)+2H2(g)一 CH3OH(g) ΔH3
ΔH3= A KJ.mol-1。
(2)CO2 加氢生成甲醇适宜在 A (填“低温”“高温”“高压”“低压”,可多选)条件 下进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通常会在原料气里掺一些 CO,请从平衡移动角度分析
原因: A 。
(3)在一恒温、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1mol CO2 与 3mol H2,发生反应 CO2(g)+ 3H2(g)一CH3OH(g)+H2O(g),CO2 在温度 T 下的平衡转化率与总压强的关系如 图 1 所示 。图中 M 点时,反应体系中 CH3OH 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A (结果保 留三位有效数字,下同),该温度下反应的分压平衡常数 Kp= A (用平衡分
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X物质的量分数)。
T
M
O2 OH- BivO4 H++CO2 H+ OH- CH3OH TiO2
图 1 图 2
(4)CO2 也可以通过电化学方法转化为 CH3OH,装置如图 2 所示。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A 。若外接电源为铅蓄电池,铅蓄电池正极质量增加 32g 时,该电解池阳极
生成的 O2 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A L。
理科综合试题 第 9 页(共 16 页)
理科综合试题 第 10 页(共 16 页)
29.(15 分)实验室可以模拟拉希法用氨和次氯酸钠反应制备胁(N2H4),并探究胁的性质。
制备装置如下图所示:
(
b
浓盐酸
a
NaOH 溶液
A B C
漂白粉
)
已知:硫酸胁为无色无味鳞状结晶或斜方结晶,微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 。请回答下
列问题:
(1)装置 A 试管中的试剂为 A ,仪器 a 的作用是 A 。
(2)装置 B 中制备胁的化学方程式为 A 。
(3)装置 C 中仪器 b 的名称是 A ,该仪器侧面导管的作用为 A 。
(4)上述装置存在一定缺陷,会导致胁的产率降低,改进方法是 A 。
(5)①探究胁的性质
取装置 B 中溶液,加入适量稀硫酸振荡,置于冰水浴冷却,试管底部得到结晶。请
写出生成结晶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A 。
②测定产品中胁的质量分数
称取 m g 装置 B 中溶液,加入适量 NaHCO3 固体(滴定过程中,调节溶液的 PH 保持在 6.5 左右),加水配成 100mL 溶液,移取 25.00mL 置于锥形瓶中,并滴加 2~3 滴指示剂,用 c mol. L —1 的碘溶液滴定,滴定过程中有无色无味无毒气体产 生。滴定过程中指示剂可选用 A ;滴定终点平均消耗标准溶液 Ⅴ mL,则产
品中胁的质量分数为 A (写出表达式)。
理科综合试题 第 11 页(共 16 页)
30.(14 分)2 —(2 — 咪性基)—(4 — 正丁氧基)術甲酷術胶(M)具有潜在的抗肿瘤效应,其一种
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已知:已知:R — 0H+R/ — X K2C03 R O R/+HX(X 为 Cl、Br 或 I)。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 A 的分子式为 C7H5NO3,则 A 的结构简式为 A ,A 中官能团的名称
为 A 。
(2)C 与 H 反应生成 M 的反应类型为 A 。M 中同周期三种元素第一 电离能
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A (用元素符号表示)。
(3)已知 F 在转化为 G 的过程中还生成乙醇,E 为澳代径,则 D 和 E 反应生成 F 的 化学方程式为 A ;E 有一种同分异构体,其水解产物不能发生催化氧化反
应,则其名称为 A 。
(4)由 E 只用一步反应制得 CH3CH2CH2CH20H 的反应条件是 A 。
(5)同时符合以下 3 个条件的 D 的同分异构体共有 A 种(不考虑立体异 构),请写出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四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 6:2:1:1 的所有同分
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A 。
①与 FeCl3 溶液能显色;②能与 NaHC03 溶液反应;③術环上有 4 个取代基
理科综合试题 第 12 页(共 16 页)
31.(10 分)花生是我国主要的经济和油料作物,小麦套种花生是实现黄淮海地区粮油均衡 增产的主要种植方式 。为探明花生从葫蔽环境转入自然光照下的光抑制及光保护机 制,为小麦套种花生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采用两种不同 透光率的遮阴网模拟 50%(S50)和 85%(S85)两种遮光条件,以自然光为对照(C),从花 生出苗开始遮阴,40 天后解除遮阴并开始进行数据测定,部分结果如图 1 和图 2 所
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
遮阴解除后天数

1
遮阴解除后天数

2
)
(1)遮阴棚高 1.5m,东、南、西三面遮阴网距地面 30cm,北面完全敞开,以利通风透气, 这样做的目的是 A 。
(2)40 天后突然解除遮阴,叶绿体中 NADPH/NADP+、ATP/ADP 的值会 A ,请据
图 1、2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除遮阴后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可能机理 A 。
(3)长期生长在弱光下的植物叶片具有阴生叶的特点,遮阴解除当天突然暴露于强光 下后,叶片发生的光抑制或光破坏严重 。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其光合器官形成 了一系列抵御强光破坏的光保护机制,如叶片和叶绿体运动相关的避光机制、非光 化学滓灭机制(NPQ)、PSII 损伤修复、活性氧自由基清除系统、光呼吸途径等。非光 化学滓灭机制(NPQ)能将植物吸收的多余光能以热能形式散失,这种光保护机制 与类囊体蛋白 PsbS 含量、叶黄素循环密切相关,如图 3 所示。叶黄素循环是几种叶 黄素在不同条件下的相互转化,溶液中缺钱 A (会/不会)影响叶黄素的合
成,叶黄素循环发生在 A (填场所)上。
(
+
)PsbS NPQ
+
玉米黄素
脱环氧化晦 环氧化晦
叶黄素循环
紫黄素
“+”表示正相关
图 3 非光化学滓灭机制(NPQ)
(4)据图 1 可知,解除遮阴 5 天后 S50 和 S85 组净光合速率开始上升,分别在遮阴解
除后第 10 和 20 天恢复至对照水平,据图 4、5 结果分析其原因 A 。
(
遮阴解除后天数
CAT
晦是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重要晦
遮阴解除后天数
)
图 4 图 5
32.(12 分)果蝇的灰身与黑身是 一对相对性状 ,现有纯种黑身 、灰身果蝇雌雄若干 。 某研究机构从上述果蝇中选取亲本进行如下杂交实验(不考虑基因位于 Y 染色体
和 X 染色体同源部分上),请回答下列问题:
(
黑身
(雌、雄相互交配)
) (
P
)灰身x
F1
F2
(1)若 F2 中 灰身: 黑身:δ灰身:δ黑身= 1:1:1:1 且该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①从实验结果可推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 A (填 “常”或 “X”)染色体
上,显性性状是 A 。若基因用 B、b 表示,F1 果蝇的基因型为 A 。
②若要进一 步验证以上推断 ,可从 F2 中选择材料进行杂交实验 ,则应选择 F2 中表现型为 A 果蝇作为亲本进行实验,若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
A ,则推断成立。
(2)实验结果发现 F2 中 灰身: 黑身:δ灰身:δ黑身 =7:9:7:9,且控制该性状的 基因均不在性染色体上,有人认为该性状由两对基因控制,满足自由组合定律, 有人提出了该性状由一对基因控制,为了确定该性状是由一对还是由两对基因 控制,可从 A (填 “P”“F1”或 “F2”)判断,若 A ,则由两对等位基因
控制;若 A ,则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理科综合试题 第 13 页(共 16 页)
理科综合试题 第 14 页(共 16 页)
(
入情况分别是
A

) (
amp
r
) (
P2
) (
amp
r
) (
amp
r
) (
amp
r
) (
tet
r
ECoR
V
P0
) (
ECoRV
) (
P3
) (
P1
) (
A
A
目的基因片断
) (

3
)
33.(11 分)《本草纲目》中记载苦瓜性味“苦、寒、无毒”,是一种药源性食材 。苦瓜粗提物 的主要成分为苦瓜总皂昔,现代医学证明苦瓜总皂昔具有抗Ⅱ型糖尿病作用 。某研究
小组探究苦瓜粗提物对Ⅱ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结果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6.6
15.O
14.4
13.0
(
12.
1
)11.O3
(
10.6
)10.2
8. 1
(
7.4
)7.28
4.O
(
1.8
) (
1.
1
) (
0.7
0.4
0.4
1.2
0.4
) (
1.0
)1.4
(
0.5
) (
0.4
)0.7
正常对照组 糖尿病对照组 二 甲双服组 低剂量组 中剂量组 高剂量组
空腹血糖 mmol/L 空腹胰岛素 mlu/L 葡萄糖转运载体表达量相对值 肝糖原相对值
(二 甲双服是 口服降血糖药物)
治疗后大鼠空腹血糖、胰岛素、葡萄糖转运载体表达相对值和肝糖原相对值的结果
(1)在正常人体内,胰岛 B 细胞是可兴奋细胞,引起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的信号分 子有 A 。
(2)Ⅱ型糖尿病患者表现为胰岛素的分泌量比正常对照组偏高,但血糖浓度也比正常对 照组高,据图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A 。 图中苦瓜粗提物各组中的 A
组可明显改善大鼠Ⅱ型糖尿病症状。
(3)上述实验的设计思路为 A 。
(4)据图分析,推测苦瓜总皂昔降血糖作用的机制是 A 。
34.(11 分)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曾提出过海水稻十年目标:年推广 1 亿亩,亩产 300 公 斤。耐盐碱水稻的广泛种植可以在缓解耕地压力的同时,增加粮食产量,在一定程度上
也保证了国家的粮食安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发现,与普通水稻相比,海水稻的生存竞争能力、抗涝、抗盐碱、抗倒伏、抗病 虫能力更强 。据此可推出 ,与普通水稻相比 ,海水稻的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 A (填“更高”或“更低”),海水稻项目能使荒地变绿洲,说明人类活动可以 改变群落演替的 A 。
(2)海水稻不是直接用海水进行浇灌的,而是使用一定比例的海水和淡水进行调配 浇灌,海水稻不能直接用海水浇灌的原因是 A ,海水稻能够耐盐碱的根本 原因是 A 。
(3)在农产品的种植中,与化肥相比,施用农家肥可以改善土壤性质,防止土壤板结, 农家肥促进作物生长的原理是 A 。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可用 A 进行调查。
(4)水稻种子在萌发初期产生 ATP 的场所是 A ,与水稻种子相比,花生种子萌 发时需要的 。2 较多,其原因是 A 。
(5)有人提出海水稻研究成功不仅可在沿海盐碱地生产稻米,还可以在稻田中配套放 养鱼、虾、蟹,饲养海鸭等,实施“种养一体化”。请从能量流动的角度说明实施“种 养一体化”的好处 A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请谈谈你对这种种养模式
的看法 A 。
35.(10 分)重组人纤溶醇原激活剂(hPA)能够高效特异性地溶解血栓,目前已培育成功 rhPA 转基因兔,作为乳腺生物反应器批量生产药物。某科研团队构建 PCL25/rhPA 重组 质粒如图 1 所示(该质粒以 β-casein 作为调控序列 , 以 CMV 为启动子 , 图 1 中 salI、 xhoI、NotI 所在位置表示相关限制醇切点),图 2 为培育 rhPA 转基因兔时用的乳腺特异
性表达载体及 PCR 检测原理图(PCR-F、PCR-R 为引物序列)。请回答下列问题:
(
salI
Amp
R
ori
5/β-casein
3/β-casein
CMV
rhPA
cDNA
XhoI
XhoI
NotI
) 图 1 561 bp PCR-F:CGTGGATAGCGGTTTGA PCR-R:GAGCCCTCCTTTGATGC 图 2
(1)PCL25/rhPA 重组质粒如图 1 所示。rhPA 基因上游的 CMV 能被 A 结合,从 而开启转录过程 。在 PCL25 质粒的 A 限制醇切位点处插入化学合成的 rhPAcDNA 片段 。复制原点(ori)序列中 A—T 含量很高,有利于 DNA 复制起始时
的解旋,原因是 A 。氨半西林抗性基因(AmpR)的作用是 A 。
(2)能否用只含有氨半西林的培养基筛选出导入重组质粒的细胞? A 。原因是
A 。
(3)为筛选出含有重组质粒 P3(图 3)的菌落,采用含有不同抗生素的平板进行筛选, 得到 A 、B、C 三类菌落,其生长情况如表( “+”代表生长,“一”代表不生长)。根据
表中结果判断,应选择的菌落是 A (填表中字母)类,另外两类菌落质粒导
平板类型 菌落类型
A B C
无抗生素 + + +
氨半西林 + + -
四环素 + -
氨半西林+四环素 + -
(4)图 2 为培育 rhPA 转基因兔时用的乳腺特异性表达载体及 PCR 检测原理图(PCR- F、PCR-R 为引物序列)。结合图 1 可知,需用 A 醇切割 PCL25/rhPA 重组质粒,
获得图 2 的线性化乳腺特异性表达载体。线性化表达载体的主要目的是 A 。
理科综合试题 第 15 页(共 16 页)
理科综合试题 第 16 页(共 16 页)机密★启用前
24.(10分)
(1)P=2.5×10Pa;(2)M=1080kg
阳泉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题
解析:(1)当汽车装上减震装置后,设气缸压缩后的体积为V1,压强为P,由玻意耳定律可知: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PV0=PV1…(2分))
解得:P=2.5×10P…(2分)
物理部分
(2)设汽车对一个减震装置的压力为F,以减震装置气缸上表面为研究对象,受力分
评分说明:
析可知:
1考生如按其他方法或步骤解答,正确的,同样给分;有错的,根据错误的性质,参考评
PS+F=PS+kAx
(3分)
分参考中相应的规定给分
F=2700N
(1分)
2.计算题只有最后答案没有演算过程的,不给分;只写出一般公式但未能与试题所给的
以汽车为研究对象
具体条件联系的,不给分。
mg-4.......
(1分)
解得汽车的质量:
m=1080kg…(1分)
二、选择题(每题6分,共计48分)】
25.(14分)
(1)磁场垂直于桌面向上B=0.5T;(2)w2=6m/s
题号
14

16
17
R
19
0
21
解析:(1)由于>"1,可知导体棒MN所受摩擦力f向右,且MN匀速,故其所受安培力F
答案
C
0
0
0
BC
AB
BD
与摩擦力方向相反,向左,且满足:
f=umig
。(1分)
三、非选择题(22、23小题共计18分,24、25、26小题共计44分)
F=f..........
…(1分)
22.(6分)
由左手定则可知电流方向为N→M→D→C→N,
(1)一角(2分)
(2)V2g1(2分)
(3)mL(2分)
F=BL1=4A…(1分)
1m2
对CD受力分析可知,其所受摩擦力向左,大小也为∫,由于fKmg,故CD所受安
23.(12分)
培力F向左,且满足
(1)①0-3V(1分):0-0.6A(1分):
f3tfm2g…
(1分)
当电流表的读数超过0.6A时滑动变阻器的有效阻值
f2=2N
(1分)
将会小于2.5Ω,这时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很容易造
由F=BIL
(1分)
成电源短路,很难获取多组数据(2分);R(1分)
得B2=0.5T…(1分)
②连线如图(2分)。
结合左手定则可知,
B2方向垂直于桌面向上…
(1分)
(2)电流表(1分)。
(2)由BLw1+BLm2=r
(4分)
(3)b(1分):
k(1分);
Rb(1分);
Rvi-k
Rk(1分)。
Rvi-k
得v2=6m/s
(2分)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试题答案第1页(共4页)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试题答案第2页(共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