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云》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演唱《云》聆听《海上风暴》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教材二年级三册第七课一、教材分析《云》这是一首单乐段的歌曲,D大调,全曲由四个乐句组成。三拍子的节拍,徐缓的速度,平稳的旋律,描绘出一幅蓝天、白云、春雨、田野的春景图。演唱该曲应注意三拍子的律动感,可要求学生和着歌曲的节奏即兴创编表演动作。《海上风暴》选自挪威作曲家格里格作于1891年的管弦乐《培尔.金特第二组曲》。《培尔.金特第二组曲》是根据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五幕诗剧《培尔.金特》所作的戏剧配乐选编而成。二、教学目标1、能用自然、优美的声音准确的演唱歌曲,在歌曲的演唱和律动活动中感受歌曲轻柔的旋律和意境。2、在微课中,了解掌握换气几号,并能在演唱中正确的运用。在图形谱中熟悉歌曲的旋律并发现解决歌曲难点。3、能够感受乐曲的情绪,并能选择适合音乐情绪的颜色来表达自己的心情。三、教学重点能用自然、优美的声音准确的演唱歌曲,在活动中感受歌曲轻柔的旋律和意境。四、教学难点能够唱准旋律起伏较大(好像海里漂帆船)的乐句。五、教具电子琴、多媒体、三角铁六、教学流程一、学习歌曲《云》(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1、课件出示谜语:大大一团棉花糖,高高挂在蓝天上,天天飘来又飘去,小小雨滴里面藏。2、结合生活经验,请学生说说所见过的云朵都是什么样子的。3、观看视频,了解多姿多彩的云朵。【教学意图】在歌曲的伴奏中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感受多姿多彩的云朵,增强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二)新课教学,音乐探索1、初次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和速度。2、观看视频,在音乐中合着视频中出现的云朵用手捕捉云朵。3、请学生再来捕捉云朵,并根据云朵出现的重音发现歌曲是几拍子的?【教学意图】聆听音乐,在视频游戏中用捉云朵的形式感受歌曲的重音,增强学生音乐体验和感知能力。4、聆听歌曲,熟悉歌词。相信同学们都捉到了自己喜欢的云朵,让我们听一听小云朵把我们带到了哪里呢?【教学意图】在情境中聆听歌词内容、熟悉歌词,为准确的演唱歌曲做准备。5、出示歌词,同学们试着读一读。同学们的清脆的声音也吸引了来了一个小符号,它也想加入到歌词当中让同学们的声音更加整齐,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它吧!6、学习换气记号(观看微课)【教学意图】学习换气记号,在学生自己尝试标记和谱例的对比中发现换气记号位置的区别和换气要求,能够更加准确的运用到歌曲中,了解音乐知识。7、观看课件,聆听音乐,用手指跟随小云朵的高低起伏画旋律线,感受歌曲的旋律高低。8、再次观看、聆听,请同学们边划旋律线,小声哼唱。你能发现图形谱中的哪一句歌词的小云朵起伏最大?飘得最高呢?9、发现难点乐句,解决难点。“像”字要唱得像白云飘在空中一样,高高地演唱。【教学意图】在图形谱中,直观形象的发现难点、解决难点。10、完整演唱歌曲。11、歌曲处理。想让小云朵飘的更美更稳,想一想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演唱呢?【教学意图】歌曲处理,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和感知能力。天空中的云朵瞬息万变,我们听一听美丽的天空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它带我们又来到了哪里呢?(三)欣赏《海上风暴》聆听《海上风暴》一部分,感受音乐情绪。乐曲仿佛把我们带到了哪里?同学们的心情是怎样呢?聆听《海上风暴》二部分,选择适合心情的色块。如果用色块来表示,你觉得用什么颜色能表现你现在的心情呢?3、聆听《海上风暴》第三部分,这部分的音乐在力度上有变化吗?天气又发生什么变化呢?【教学意图】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和鉴赏、想象能力,并能选择合适的颜色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四)、总结今天可真是惊心动魄的一天,最后让我们再次跟着小云朵唱起歌,返回我们的家乡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