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六单元 童年的百花园一、目标与内容(一)学习目标1.认识本单元35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35个生字以及43个词语。朗读本单元三篇精读课文,背诵《溪边》。2. 尝试运用“结合生活经验,联系上下文、查资料、向别人请教”等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总结理解难懂的句子的方法。3.通过本单元课文学习,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珍惜当下时光。4.学会写身边的人,尝试写出他的特点,并给习作取一个能表现人物特点的题目。(二)学习内容与教学要点学习内容 学习重点●精读课文 《童年的水墨画》 《剃头大师》 《肥皂泡》 ●略读课文 《我不能失信》 ●习作 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语文园地 ●拓展:《童年的水墨画》另三首 ●推荐阅读:《开心男孩》 1.找出生字特点,自主识记,归类积累词语。 2.边朗读边想象,说说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有什么不同;用自己的话说说吹肥皂泡的过程。 3.默读课文,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并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4.借助想象,说出在溪边、江上和林中分别看到的画面,想一想肥皂泡还有哪些美丽的去处。 5.仿照例子,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写一个人,写出他的特点来。(三)设计说明本单元是三下第六单元,围绕“多彩童年”这一主题,教材编排了《童年的水墨画》《剃头大师》《肥皂泡》三篇精读课文,《我不能失信》一篇略读课文。这四篇课文体裁各不相同:《童年的水墨画》是儿童诗;《剃头大师》是秦文君小说《开心男孩》中的一个小故事;《肥皂泡》是作家冰心的一篇散文;略读课文《我不能失信》讲述的是宋庆龄小时候守信的故事。本单元课文从不同角度,呈现了多姿多彩的儿童生活,展现了童年生活的纯真和美好。《童年的水墨画》编排了三首儿童诗,通过《溪边》《江上》《林中》三个小标题,以跳跃的镜头捕捉乡村儿童生活的典型场景:孩子们或是去溪边钓鱼、或是去江上游泳、或是去林中采摘,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一幅幅儿童生活的欢乐画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令人回味无穷。《剃头大师》讲述了“我”给表弟小沙剃头的故事。课文内容浅显,语言幽默风趣,略带调侃的意味。课文以“剃头大师”为题,而文中的“我”却并没有剃头的经验。“我”剃头的水平与“大师”这一称号形成强烈反差,从而产生了戏剧性的表达效果。《肥皂泡》写的是冰心童年时代吹肥皂泡的经历。那小小的肥皂泡,经了她的手,她的嘴,以及她的眼,她的心,不仅吹出了快乐,吹出了情趣,还吹出了童年的梦想,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略读课文《我不能失信》,则运用大量对话来表现小庆龄信守诺言的美好品质。这些课文组合在一个单元之中,除了内容主题有很大的相关性之外,文本之间也有自己的逻辑。《童年的水墨画》与《肥皂泡》描写的是童年的游戏,表现了童年生活的美好;《剃头大师》展现了童真与童趣;《我不能失信》中讲述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小庆龄善良、守信的可贵品质。童年的百花园里,闪烁着真、善、美的光芒。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是在学完本单元课文之后,体会了描写的有序、细致,初步掌握抓关键词体会人物情感的基础上进行的写人习作。语文园地中“交流平台”把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作了梳理与总结。“词句段运用”一是引导学生发现汉语一词多义的现象,与本单元语文要素有关联;二是仿照例子,练习围绕一个意思来写,又为本单元写人习作“写出特点”打下了基础。因此,确定本单元的大主题为“童年的百花园”。为了给学生创设基于教材学习的情境,确定了“嘿,活灵活现的那一个”这一大任务,展开真实情境下的大单元教学活动。本单元的学习重点之一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这一语文要素,是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的提升。本单元中的三篇精读课文,需引导学生学习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等方法来理解难懂的句子,略读课文则引导学生自觉运用这些方法,再借助“交流平台”这一语文要素进行梳理与总结,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认识。本单元的另一学习重点是:写一个身边的人,尝试写出他的特点。语文园地中“词句段运用”,除了对一词多义的理解外,还有段落的运用: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围绕一句话,写生动写具体,是培养学生描写事物的能力,也是为写人习作中“围绕特点写清楚”作铺垫。通过本次习作,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人,发现身边人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二、情境与任务(一)学习情境溪边、江上、林中,童年的百花园里处处欢笑声声。开心率真的“剃头大师”,美丽泡泡中的爱玩女孩,信守承诺的小宋庆龄,每一个都纯真可爱。学生正经历着自己的童年生活,通过文字阅读观察别人的童年,走进同龄人的不同生活,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百花园,还会发现童真世界里的无限美好。(二)任务框架与内容安排1.任务框架2.内容安排任务 课时 学习内容那些人那些事 1 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2 《童年的水墨画》(精读) 语文园地·识字加油站3 《肥皂泡》(精读) 语文学习园地·词句段运用 《我不能失信》(略读) 语文学习园地·日积月累居然成了“剃头大师” 1 《剃头大师》(精读第一课时)1 《剃头大师》(精读第二课时) 语文园地·交流平台活灵活写下来 1 语文学习园地·词句段运用1 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三)设计说明本单元以“童年的百花园”为单元学习总的主题情境,整合“三个任务,七个活动”进行学习,将识字写字、朗读背诵、理解感悟、练笔习作统整在“嘿,活灵活现的那一个”任务情境中,指导学生学会运用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等多种方法,理解课文中难懂的句子,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在认识了本单元各具特点的童年人物,学习了本单元描写的有序、细致之后,让学生去写一写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读写结合,使学生不仅感受别人的童年生活,写出身边人的特点,还学会珍惜自己正在经历的童年。第一个任务是“那些人那些事”。教师带领学生先从自己的生活出发,寻找关键词说出特点,为本单元的习作教学做好铺垫,也为学习本单元的课文开启话题。然后,进入大单元导读,让学生自读四篇课文,学习用关键词来概括课文中出现的人物。之后再进入精读课文《童年的水墨画》《肥皂泡》和略读课文《我不能失信》的教学。同时,把语文园地“识字加油站”和“日积月累”和“词句段运用”中的“一词多义理解”整合到这一任务中,在想象画面中识记生字;在感受小庆龄的美好品质后,积累古人关于“闻过必改”这一品质的名言警句。第二个任务是“居然成了剃头大师”。本任务设计两个活动,指向的是精读课文《剃头大师》。活动一“剃头大师是怎样炼成的”,通过对“害人精”和“剃头大师”的比较阅读,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句子,并能回答如此称呼他们的原因。活动二“天下最优秀的顾客”,聚焦于主人公小沙身上,引导学生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读一读,体会文章用语之妙,理解为什么“我”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教师需引导学生边读边想,体会人物内心感受,透过对语言的感悟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同时,把语文园地“交流平台”中“理解难懂的句子”梳理与总结放在学完四篇课文之后,让学生在交流中进一步明确和掌握理解难懂句子的方法。第三个任务是“活灵活现写下来”。本任务同样设计了两个活动,解决本单元小练笔与习作学习。活动一“他有一个有趣的名字”,作为大单元总结活动,回顾单元开始之初,学生为身边人找的特点;单元学习行进之时,单元人物的不同特点。此时,再来让学生用关键词形容身边人,要求与单元初始相比更有特点。活动二“好玩的那件事儿”,引导学生以最能够代表人物特点的词语为切入口,选择一件最能够表现人物特点的具体事例,向本单元课文学习,清楚地、有序地写出来。本单元课文的语言有的生动活泼,有的妙趣横生,有的清新隽永,学生可以练习朗读、学习默读,进行相关的言语实践,提升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教师需同时指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懂得童年生活的纯真与美好,珍惜自己正在经历的童年生活。三、教学活动示例及说明(一)任务一 那些人那些事童年生活, 是一幅幅精彩的画卷,是一首首优美的诗歌,是一个个动人的故事。童年时光里的那些人那些事,给我们带来多少欢乐。活动一 声声欢笑【设计意图与教学建议】“猜猜乐”,是本单元学习活动开场游戏,既为本单元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作铺垫,也为开启本单元的课文教学作准备。由身边人的特点转到本单元人物的初步印象,实现生活与课文的无缝对接。“读读课文,说说人物”,是这个大单元设计中的单元导读。让学生在课堂内通读这四篇文章,并说一说人物的初步印象,是带着学生整体感知本单元,体现出大单元教学的整体性。而让学生说一说最想交朋友的人,是建立文本与读者的内在沟通,也是为了进一步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归类学习词语”,把整个单元需要学习的词语以不同的词性归类进行学习。一方面渗透大单元教学意识,另一方面进行类教学,分清名词指人、物和其他,区分动词的细微差别。建议安排1课时。1.猜猜乐班级里的同学各有特点,能找出一个关键词来形容他(她)吗?让我们一起来猜猜他(她)是谁。(1)小组猜猜乐:四人小组轮流说,小组成员来猜。选出能让人听了会心一笑,最有意思的一个。(2)全班猜猜乐:选出的人在全班说特点,让大家猜猜他说的是谁。请发言者对同学的猜测进行评价。2.读读课文,说说人物(1)本单元我们要学习的四篇课文中,也有很多有特点的人物。请自由地读一读这四篇课文,把里面的人物找到并圈出,再想一想他的特点。(2)出示本单元人物,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一个,用关键词说一说初步印象。钓鱼的小朋友 游泳的小朋友 采蘑菇的小朋友 表弟小沙 “我” 吹泡泡的小女孩 小宋庆龄(3)这么多人物中,最让你觉得有意思的,想跟他(她)交朋友的是谁?简单说一说理由。3.归类学习词语(1)出示本单元名词词语,让学生读一读后进行归类水墨画 垂柳 钓竿 浪花 葫芦 松树 松针 蘑菇大师 表弟 中药 姑父 害人精 仇人 天分 睡衣肥皂泡 种类 其中 网球 形式 婴儿与人有关的:大师 表弟 姑父 害人精 仇人 婴儿与物有关的:水墨画 垂柳 钓竿 浪花 葫芦 松树 松针 蘑菇 中药 睡衣 肥皂泡 网球其他:天分 种类 其中 形式(2)出示本单元动词词语,让学生读一读后进行辨析扑腾 扇动 戏耍 拨动 理发 欢迎 摆布 过年 央求 清除 分裂 飞越 目送 希望用动作来进行“扇动”与“拨动”的辨析。活动二 一幅幅水墨画【设计意图与教学建议】“读诗寻画”,引导学生读通读顺读熟三首诗歌,解决易读错难理解的字词,特别是“蘑菇”与“斗笠”的互喻,让学生通过朗读感悟体会其中蕴藏的美感。梳通字词后,再让学生通过自读悟自读,读出画面感来。“赏析画中意”,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学会提取诗歌最关键的信息,为诗歌扩充命名。通过重点指导学生学习《溪边》一诗,让学生掌握诗歌学习的方法与步骤:默读,圈画,想象,交流,朗读,背诵。再运用习得的方法,自主学习《江上》《林中》这两首诗,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在这一环节中,指导学生根据上下文理解句子是本单元重点及难点。“人在画中游”,由诗歌进入语文园地中“识字加油站”的学习,实现了情境的自然过渡。认词找图,让学生在认识词语、学会生字的过程中,认识这一事物。再通过朗读,想象画面,并说一说自己看到的画面。这一环节,还拓展了《童年的水墨画》组诗另外三首,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能有更多的积累。“诗画朗诵会”,这一学习活动,让学生在练习朗读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感,入情入境地体验字里行间蕴含着的对童年生活的热爱。建议安排2课时。当我们走进这一单元,就是走进了童年的百花园,看到了一幅幅水墨画,听到了一首首童年欢歌。1.读诗寻画(1)依次出示三首诗歌,并齐读题目:童年的水墨画。学生思考:画在哪儿呢?(2)提出自读要求: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难读的句子和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3)出示三组词语,读熟词语后,朗读与词语相关的诗歌当作 染绿 钓竿 碎了 扑腾(重点指导加红字的读音。)拨动 浪花 你拨我溅 水葫芦(理解加红词,再回到诗中理解这个词的特殊含义。)清清爽爽 蘑菇 斗笠(理解加红词,再回到诗中读两次出现的“蘑菇”与“斗笠”,思考互喻。)(4)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诗,读出画面感来。2.赏析画中意(1)四人合作小组读一读诗,为这三首诗中画起个名字。溪边( )图 江上( )图 林中( )图这三幅图,都是儿童的活动,都是一个主题,我们称它为“组诗”。(2)学习《溪边》。默读,圈出画中景物,想象画面,用一个词写出自己的感受。①学生交流后运用联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诗句:人影给溪水染绿了。(景美)②指导学生运用想象的方法理解诗句: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人欢)③根据下面的提示,练习背诵,并上传背诵作品。垂柳 ,山溪 。人影 ,钓竿上 。忽然 ,草地上 。(3)学习《江上》《林中》。①运用《溪边》这首诗的学习方法:默读、想象、交流来学习这两首诗。②联系上下文理解“水葫芦”“两排银牙”,再通过朗读体会江上戏水的乐趣。③运用多种方法,理解“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3.人在画中游欣赏了水墨画溪边、江上、林中图,我们再走到海边,看看这一幅大自然的水墨画。(1)认词找图。认识下面的词语,读准加拼音的字,再把词语拖到图片的相应位置。日 岛 海滨 沙滩 望 航 绳 铁(2)读词说画读一读词语,说一说你看到的画面。(3)《童年的水墨画》组诗一共6首,还有三首《街头》《花前》《树下》,选择喜欢的读一读。4.诗画朗诵会举办一次班级诗画朗诵会,配上音乐与画面,学生朗读《童年的水墨画》其中任一首。5.写字指导重点进行对称结构“爽”的指导。活动三 美丽泡泡【设计意图与教学建议】“打开资料袋”,凭借这一学习活动,走近作家冰心。简单了解冰心的原名、代表作、作品特点等,为学习她的文章积累前期经验,也为课后自主阅读冰心作品作一引导。“吹吹字词泡泡”,是让学生认读本课生字词,掌握多音字“和”。以游戏的形式学习字词,是为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吹出美丽泡泡”,是本活动核心环节。让学生朗读课文,圈出动词,再说一说肥皂泡的制作过程,是为了让学生学会提取关键信息,然后进行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用上表示顺序的词,把一段话说清楚。三年级学生,课标习作要求写清楚。那么,必须先要做到说清楚。本活动的重点与难点在于,教会学生运用联系生活经验的方法理解句子。因此,要求学生不仅说出泡泡美在哪,还要说出所描写的句子的具体含义。学生可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谈一谈对难句的理解。 此环节,还需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泡泡之美,然后再展开想象,泡泡还有哪些美丽的去处。最后,回到文章主旨上,体会冰心对童年生活的留恋,感受冰心作品的童真、童趣与童心。另外,语文园地中“词句段运用”的“一词多义”题,也正好因为有“熟睡”一词的出现,“熟”字与“味道”的多义便直接被带出。这一环节,还把略读课文《我不能失信》与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整合至此,让学生体会除童年游戏之外的另一种美丽,并积累关于“改过”的文言文名言。略读课文的教学,教师要学会放手,让学生自主去阅读,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学习中渐渐习得读书的方法。建议安排3课时。在童年的美丽画卷里,我们感受了大自然中儿童的快乐游戏。让我们走进冰心老人的文章《肥皂泡》中,感受她童年时在家里游戏的快乐。1.打开资料袋自读课本79页中的资料袋,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谈谈对冰心老人的了解。2.吹吹字词泡泡(1)自由朗读课文,找出喜欢的语句,与同桌交流。(2)我会读。以泡泡形式出示本课字词,让学生自己读一读。特别关注:“和弄”的读音,复习“和”这个多音字。3.吹出美丽泡泡(1)朗读课文,圈出动词,说说制作的工具和吹出肥皂泡的过程。①交流动词“蘸”“吹”“提”“扇”,感受用词的贴切与精准。②指导学生用“先……再……然后……接着……”,说一说过程。(2)瞧,泡泡有多美啊!①默读课文第四小节,画出描写肥皂泡美丽神奇的词语。四人合作小组交流,说说美在哪。②联系生活经验,理解“五色的浮光,在那轻清透明的球面上乱转。”这句话的含义。(3)美丽泡泡飞向哪?①自读课文第五小节,思考肥皂泡的四个特点。交流四个特点:圆满、自由、透明、美丽,并用“那么……那么……”说说自己喜欢的东西。②比比谁的泡泡最美?&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合作小组中每人选择一处,读一读,比比谁的泡泡飞得美。③泡泡还会去哪儿?学生自由地想象,泡泡还会飞到哪儿去?④问一问泡泡的主人思考:冰心小时候为什么会喜欢吹泡泡呢?(4)辨析一词多义。出示: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让学生理解“熟”在这儿的意思后,出示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中的“一词多义”,让学生进行辨析。4.发现另一种美丽童年的游戏是美丽而又快乐的,童年的品质也让人看到了另一种美丽。①学习略读课文《我不能失信》,运用联系上下文和联系生活经验两种方法理解下面的句子:“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②守信是一种美的品德,改过同样也是。守信,改过,让我们遇见最美的童年。朗读并背诵语文园地中“日积月累”。(二)任务二 居然成了“剃头大师”活动一:“剃头大师”是怎样炼成的【设计意图与教学建议】“认识‘剃头大师’”,是帮助学生初步把握课文内容。先让学生说一说被人称为“剃头大师”,说明了什么?由已知的生活经验走向未知的文本,让学生带着“‘剃头大师’在文中指的是谁”这个问题走进课文,寻找答案。“开场辩论会吧”,是运用辩论会的形式,比较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教会学生基本的辩论技巧,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剃头大师’炼成记”,指向进一步深化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对“剃头工具”“剃头过程”“剃头结果”三项对比,学生回到文中去捕捉重点词句,体会剃头老师傅的严肃与认真,“我”的随意与调皮,从而得出结论:老剃头师傅带给小沙的是痛苦,但却是一个合格的理发师;在“我”剃头时,小沙是愉快的,却害小沙必须去剃个光头。在对比阅读中,体会课文题目的表达效果。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加以点拨,感受课文语言的风趣幽默。建议安排1课时。1.认识“剃头大师”(1)设疑激趣:被人称为“剃头大师”,说明什么?“剃头大师”在文中指的是谁?自由读课文,如果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就猜一猜,想一想。(2)学生读后交流:你是从哪儿知道“我”是剃头大师的?交流后出示:我觉得自己像个剃头大师,剪刀所到之处,头发纷纷飘落,真比那老剃头师傅还熟练。2.开场辩论会吧辩论主题:老剃头师傅到底是不是“害人精”?正方观点:是个“害人精” 反方观点:不是“害人精”例:正方发言:我方认为老剃头师傅是个“害人精”,因为他有一把老掉牙的推剪,常常会咬住一绺头发不放,让小沙吃尽苦头。反方发言:我方认为老剃头师傅不是“害人精”。因为小沙怕剃头,谁给他递头,他就骂谁“害人精”,还用仇人一样的目光怒视对方。教师总结发言:老剃头师傅看似老掉牙,却是严肃和认真的。这里的“害人精”只是一种比喻的说法。看来,小沙真是太胆小,太怕剃头了。3.“剃头大师”炼成记(1)“害人精”和“剃头大师”比一比读读课文,想想老剃头师傅和“我”剃头有什么不同,再用关键词完成下面的表格,再说一说。老剃师傅 “我”剃头工具 磨得锃亮的剃刀,老掉牙的推剪剃头过程 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剃头结果你的结论(2)为何用它做题目四人合作小组讨论,课文为什么要用“剃头大师”做题目。例:是一种自嘲,包含着有趣的童年记忆。同时,也让人感到特别有意思,这样的调侃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活动二:天下最优秀的顾客【设计意图与教学建议】“给小沙取个名”,呼应了前面一个活动——“‘剃头大师’是怎样炼成的”。让学生也像文中的“害人精”“剃头大师”一样,根据小沙的个性特点为他取个有意思的名字。同时,也为本单元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渗透一些取名的方法。“两次做顾客的经历”,通过对小沙前后两次理发经历的回顾,再次深入课文,体会小沙的天真幼稚,童心可掬。引导学生关注文本内容,抓住关键词句,来理解难句。这也是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的又一举措。再把语文园地中“交流平台”整合至此,让学生巩固复习,掌握方法。“聊天室”,先从课本聊起,让学生定格课本中有趣的画面,也就是聊聊他印象最深、最有趣的那一幕。然后,从文本走向生活,唤醒学生的个体记忆,遵循语文教学的实践之道,做到与语文与生活相融合。建议安排1课时。给小沙取个名默读课文,像文中提到的“害人精”和“剃头大师”一样,也给小沙起一个有意思的名字,并说说你的理由。例:胆小鬼。怕鬼,怕喝中药,怕做噩梦,还怕剃头。2.两次做顾客的经历(1)合作小组分成两队,一队研究小沙第一次做顾客的表现,另一队研究小沙第二次做顾客的表现。充分学习后,进行交流。例:第一次谁都不欢迎。因为是被押进理发店,姑父执木尺监督,否则会闭门而逃。……第二次天下最优秀。因为对“我”要求很低,只要耳朵在就好。……(2)理解难句:“我”为什么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3)与语文园地“交流平台”相结合,梳理与总结理解难懂句子的几种方法。3.聊天室(1)定格画面:如果让你来为这篇课文画插图,你想定格哪个画面?说说理由哦!(2)你来做顾客:你也有理发的经历,你是什么样的顾客呢?大家来聊一聊吧(三)任务三 活灵活现写下来活动一:他有一个有趣的名字【设计意图与教学建议】“画张思维导图”,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进行单元总结,让学生学会从不同方面梳理本单元所学。刚刚开始绘制思维导图时,要求不宜过高。教师要发现亮点,通过亮点对学生思维导图绘制进行指导。“有趣名字大亮相”,是在单元导读初定名字,单元学习后了解其他名字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习习作中出示的特点。此时,再让学生重新命名,与单元刚开始时,应该更能表现出人物特点。“围绕特点自由写”,把语文园地中的“词句段运用”整合进习作中,先学会围绕一个特点写一段话,之后再进行围绕一个特点写一件事,便能水到渠成。建议安排1课时。1.画张思维导图(1)默读四篇课文,想一想可以从哪些方面绘制单元总结思维导图。例:主题:童年的百花园;第一分支:人物、体裁、理解句子的方法(2)合作小组一起绘制思维导图,并按小组在班级内进行单元总结思维导图分享。2.有趣名字大亮相(1)回味单元导读时所起的名字,本单元新学的有趣名字。(2)出示习作教材中的词语,读一读,并说一说这些词语让你想到了谁?为什么?(3)用上一两个这样的词语,说一说身边你熟悉的人。3.围绕特点自由写(1)回顾“小沙”形象的描写,出示例句,说一说围绕什么来写的。例:我的表弟小沙天生胆小,他怕鬼,怕喝中药,怕做噩梦,还怕剃头。(2)围绕“小丽多才多艺……”,四人合作小组聊聊该写什么,怎么写。(3)围绕自己确定的“有趣的名字”写一段话,写完后交流评价。活动二:好玩的那件事儿【设计意图与教学建议】“说说那件好玩的事儿”,指导学生根据特点挖掘出生活中的事例,并总结出事例该如何写好的方法。锦囊妙计侧重于指导学生通过简单又顺口的句子,记住这些方法,并用之于实践中。“写写改改也好玩”,要求学生运用在单元学习中掌握的写人方法,写一篇习作。写完后,与同桌进行互读互改活动,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要求学生能将事例有序表达出来,能做到倾听别人的建议,反复进行修改,以突出人物的特点,规范文章的语言。“请他听听更好玩”,这是一个拓展环节。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写完后给自己写的那个人看看,听听他的评价,更有利于学生写出人物特点。建议安排1课时。1.说说那件好玩的事儿(1)找到典型事例回顾《我不能失信》,找一找典型事例是什么?怎么样写的?(2)写人锦囊妙计在学生充分交流后,总结出写人的锦囊妙计:抓特点,要好玩。小事例,写具体。重细节,有顺序。2.写写改改也好玩(1)动笔写一写。(2)读给同桌听一听,在他的建议下,用修改符号作出修改。3.请他听听更好玩拓展:如果有可能,写完后给自己写的那个人看看,听听他的评价。四、教学建议与资源支持(一)单元教学建议1.强调单元整体识词。在大单元教学设计的背景下,把整个单元的词语放到一起来学习,扫清单元课文学习的拦路虎,并进一步强调学生自主识词、归类记忆的氛围。让学生继续使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图片、动作演示等方法来理解生字。指导学生正确使用钢笔写好生字。2.通过“诗画朗诵会”,充分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深化对诗歌美的感悟。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读出诗歌的画画感来。在指导朗读《肥皂泡》一文时,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再结合想象,读出泡泡的美丽与想象的丰富。3.将“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这一语文要素融入整个单元的学习之中。在《童年的水墨画》一课,让学生练习借助上下文理解难懂的诗句。《剃头大师》则让学生练习理解意味深长的句子,感受其语言的幽默风趣。《肥皂泡》一课,让学生练习理解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具有个人语言风格的句子。略读课文《我不能失信》,则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习得的方法,自读自悟加以理解。恰当地运用“交流平台”,对这一语文要素进行单元梳理、总结,以期内化学生的语文素养。4.渗透大单元教学意识。本教学设计,从大单元角度出发,将语文园地、习作内容与和单元任务情境统整,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并学会写出人物特点。将语文园地“识字加油站”与《童年的水墨画》进行整合,让学生学习想象画面,读出美感;将《肥皂泡》与《我不能失信》整合在一个活动中学习,让学生将在课文中习得的理解难句的方法,自觉运用于略读课文的学习中,并用“另一种美丽”这个话题,将两课建立逻辑,进行有效整合;学习《剃头大师》时,将语文园地中“交流平台”整合进来,是在本单元四篇课文学习完之后的即时回顾、总结与提升。而习作教学,更是贯穿于单元教学的始终。值得一提的是,本单元设计,融进了单元导读与单元总结两个环节,旨在让学生以整体的意识进入和走出大单元学习,体现知识的完整性与融通性。5.注重习作指导与评价。三年级,是学生习作的起步阶段。这一阶段,教师的方法指导显得尤为重要。学生除了从课文学习中习得方法之外,教师还要在任务三中,通过单元总结回顾,使学生在“他有一个有趣的名字”这一活动中取名更有创意,更能显出人物特点。接着通过对片段的练习,掌握围绕一个意思、一个特点写清楚的技能。在教学中,更要注意写后评点。先写后评,同桌互评,主人公评,都可以促使学生习作技能的提高。6.重视阅读习惯的培养。一是边读边圈画的习惯;二是边读边展开想象的习惯;三是乐于读书并分享的习惯……要在阅读与写作的过程中,自然勾联学生的生活与知识经验,为新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要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将整本书的阅读融入学生的生活。既注意阅读方法的引领指导,又注意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推荐阅读秦文君小说《开心男孩》,拉长课外阅读的过程,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二)单元线上学习包的设计与使用建议任务一 那些人那些事活动一 声声欢笑线上支持(资源、工具、测评) 设计意图【读读课文,说说人物】 读读本单元课文,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录音并上传。再根据出示的人物,用关键词说一说初步印象,请同学给你打星。 钓鱼的小朋友 游泳的小朋友 采蘑菇的小朋友 表弟小沙 “我” 吹泡泡的小女孩 小宋庆龄 借助平台的录音上传功能,让学生主动练习朗读。再根据同学说的人物初步印象,作出星级评价。【归类学习词语】 读一读出示的本单元词语,并用鼠标拖动进行归类练习。 利用平台的“拖拽匹配”功能,让学生对本单元词语进行归类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动二 一幅幅水墨画线上支持(资源、工具、测评) 设计意图【读诗寻画】 (1)出示三首诗歌,让学生练习初读,并思考:画在哪儿? (2)出示三组词语,请学生朗读后,录制与之相关的诗。 当作 染绿 钓竿 碎了 扑腾 拨动 浪花 你拨我溅 水葫芦 清清爽爽 蘑菇 斗笠 点击鼠标,第一组加红字出现拼音,第二和第三组加红字,出示链接的图片。另设录音功能,让学生选择喜欢的诗朗读之后上传。【赏析画中意】 根据提示练习背诵,并上传背诵作品。 垂柳 , 山溪 。 人影 , 钓竿上 。 忽然 , 草地上 。 借助录音功能,根据背诵提示,学生练习背诵后上传作品。【人在画中游】 认识下面的词语,读准加拼音的字,再把词语拖到图片的相应位置。 日 岛 海滨 沙滩 望 航 绳 铁 利用平台的“拖拽匹配”功能,将词语拖到图片的相应位置,让学生建立图片与文字之间的联系。【诗画朗诵会】 配上音乐与画面,让学生选择《童年的水墨画》中任一首,朗读并上传,并听别人的朗读,选出最佳朗读者。 利用平台的录音功能,配上画面与音乐,让学生上传朗读作品,并对他人的作品作出评价。活动三 美丽泡泡线上支持(资源、工具、测评) 设计意图【打开资料袋】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她的作品充满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以及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如《繁星》《春水》《寄小读者》。她被称为“世纪老人”。 利用录音功能,录制学生对冰心老人的了解,并上传。【吹吹字词泡泡】 肥皂泡 廊子 木碗 若是 扯成 仰着头 一串 轻清透明 玲珑娇软 脆薄 颤巍巍 飞越山巅 婴儿 希望 扇子轻轻扇送 和弄 借助平台的“拖拽匹配”功能,把“扇”和“和”在词语中的准确读音拖至相应位置。【吹出美丽泡泡】 (1)方法是把用剩的碎肥皂放在一只小碗里,加上点儿水,和弄和弄,使它融化,然后用一支竹笔套管,蘸上那黏稠的肥皂水,慢慢地吹起,吹成一个轻圆的网球大小的泡儿,再轻轻地一提,那轻圆的球儿便从管上落了下来,轻悠悠地在空中飘游。若用扇子在下面轻轻地扇送,有时能飞得很高很高。 请用画笔圈出制作和吹肥皂泡时的动作,然后用“先……再……然后……接着……”说一说过程。 (2)读读比比谁的泡泡最美 &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 &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 &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 合作小组每人选择一处读一读,录音并上传,比比谁的泡泡飞得美。 利用平台的画笔功能,圈出相应的动词。 利用平台的录音功能,录制句子并上传。任务二 居然成了“剃头大师”活动一 “剃头大师”是怎样炼成的线上支持(资源、工具、测评) 设计意图【开场辩论会吧】 设置两个录音喇叭,一个为正方录音键,一个为反方录音键。双方辩论,并上传现场照片。 利用宏程平台的录音与拍照功能,记录辩论会现场。【“剃头大师”炼成记】 读读课文,想想老剃头师傅和“我”剃头有什么不同,再用关键词完成表格,再说一说。 利用宏程平台的文字录入功能,让学生自己输入关键词,再说一说两者的不同。活动二 天下最优秀的顾客线上支持(资源、工具、测评) 设计意图【两次做顾客的经历】 合作小组分成两队,一队研究小沙第一次做顾客的表现,另一队研究小沙第二次做顾客的经历。充分学习后,利用平台的录音功能进行交流。 利用平台的录音功能,设置两个录音键,学生分别录入自己的思考,供其他同学学习与评价。【聊天室:也来做顾客】 你也有理发的经历,你是什么样的顾客呢?大家来聊一聊吧! 利用平台的录音功能,录制自己的经历,并上传。任务三 活灵活现写下来活动一 他有一个有趣的名字线上支持(资源、工具、测评) 设计意图【画张思维导图】 合作小组一起绘制思维导图,并按小组在班级内进行单元总结思维导图分享。 利用平台的拍照功能,上传合作小组绘制的思维导图,可供学生分享思维时打开。【有趣名字大亮相】 1.出示教材中出现的名字,读一读,说一说这些词语让你想到了谁? 2.用上一两个词语,说一说你身边熟悉的人。 利用宏程平台的图片上传功能,上传习作教材中的图片,再添加文字录入功能,让学生也来写一两个关键词。【围绕特点自由写】 围绕自己确定的“有趣的名字”写一段话,写完后交流评价。 借助宏程平台的书写功能,让学生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组织学生进行评价。活动二 好玩的那件事儿线上支持(资源、工具、测评) 设计意图【说说那件好玩的事儿】 写人锦囊妙计:抓特点,要好玩。小事例,写具体。重细节,有顺序。 借助平台录音功能,让学生根据“写人锦囊妙计”说说自己想写的那个事例,并上传。【写写改改也好玩】 (1)利用拍照功能,上传学生的一篇习作,集体进行修改。 将自己修改习作的痕迹上传平台,大家互评互议。 拍照上传自己最满意的习作片段,互相评议。 利用投票功能,选出最佳习作。 (2)拓展:如果有可能,写完后给自己写的那个人看看,听听他的评价。 借助宏程平台拍照功能,上传一篇例文,师生在平台上一起学习修改的方法,共同修改例文。 借助拍照或录音功能,分享自己的习作,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与热情。利用投票功能,选出最佳习作,鼓励学生认真写作,细心修改。(三)单元学生用书使用建议本单元的学生用书与教师用书相一致,依然是“童年的百花园”这个大情境下的大板块大任务驱动式学习,结构清晰,充满童趣,富有探究性。学生用书的使用要关注中年段阅读理解、习作表达的学习,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本单元需认识35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35个生字以及43个词语。学习用钢笔字正确书写。“那些人那些事”这个任务,是让学生读通读顺本单元四篇课文,并完成两篇精读和一篇略读的学习。在读读课文,说说人物的过程中,初步走进这一单元,了解不同人物的童年经历,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妙时光。同时,出示整个单元中大部分词语,让学生读一读,再归一归类,实现整体识词。引导学生关注对重点字词的理解与掌握,理解图片与文字之间的逻辑关系,并通过朗读练习和难句的理解,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这一任务中,诗歌的朗读与背诵练习也很重要,需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用心感受诗歌的意境,读出诗歌的情感美、画面美。“居然成了‘剃头大师’”这一任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我”到底是不是“剃头大师”展开辩论。在辩论的过程中,让学生去文章中捕捉关键信息,增强自己的说服力。需要关注的是,辩论不重结果,重要的是读懂文章后发表自己观点的过程。在这一任务的学习中,教师还需引导学生从书本走向生活,激起学生对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活灵活现写下来”这一任务,主要是让学生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进行单元总结。需要注意的是,对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要求不宜过高,从培养兴趣出发,养成学完一单元进行总结的习惯。这一任务重点在于,让学生在回顾和总结的基础上学会表达。习作也通过从一段话到一篇文,突显学习的过程。再通过在线评价交流等,使学生获得习作的兴趣,提升习作能力。本单元的“学习万花筒”推荐阅读《调皮的日子》,可让学生通过阅读秦文君的作品,了解童年的自由自在与轻松快乐。提供《童年的水墨画》儿童诗另三首,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自主积累。本单元的“我来试一试”,以“嘿,活灵活现的那一个”为学习情境,有字词的学习、积累、书写,有课文主要内容的梳理复习,也有结合展开想象的创意表达,教师要充分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大胆创造。本单元还安排了“我的童玩”综合性单元评测,创设相对合理的、真实的生活情境,开放性地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教师要大胆放手,鼓励学生大胆创造,加强同伴合作,互相交流、评价。【单元评测】我的童玩冰心的童年回忆里,有着承载她想象的肥皂泡泡,让她心里充满了骄傲与希望;秦文君的儿童小说里,记录着“我”成为“剃头大师”的调皮经历,让我们感觉到童年的纯真与美好……童年,就是一幅幅美丽的画卷;童玩,就是一串串快乐的音符。亲爱的同学们,快想想你的童年里有什么游戏让你难忘。和小伙伴们玩一玩,再记录下来吧!例:1.分享我的童玩上传图片或照片后,与小伙伴们说一说你的童玩吧。2.记录我的童玩学习《肥皂泡》一文的写作方法,把向小伙伴介绍的童玩写下来吧!3.读读评评玩玩读读别人写下的文章,然后作出评价,也可以试着玩一玩哦!设计说明1.考查指向一是发现与观察的能力与习惯:学生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经点拨,很难以旁观者的心态去发现与观察。通过考查,引导学生去感知自己的生活,发现生活中好玩的游戏,并学会仔细观察。二是结合图片或照片,把一段话写清楚的能力和水平:学生能否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围绕自己喜欢的游戏,把游戏的玩法和过程写清楚。三是主动交流意识,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倾听能力和水平:在交流自己喜欢的童玩过程中,能积极主动,进行清楚明白的表达,能专心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发表自己的观点。2.涉及的课程内容(1)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2)有口语表达的自信,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再结合本单元所学课文,描述自己喜欢的童玩;能认真听别人讲话,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3)能围绕一个意思,把说过的游戏写下来,完成一篇小练笔。(4)会欣赏别人的优点,作出积极评价。3.答题要求一共三大题,目标指向不同,由易到难,由单一到开放。(1)第1题:对照图片或照片,与同学分享自己的童玩;能专心地倾听他人的发方,并提出自己的观点。(2)第2题: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看着图片或照片,用文字有条理地、清楚地记录下游戏的玩法和过程。用文字正确表达自己的感受,写出游戏的好玩。(3)第3题:能对同学的作品作出适当的评价,并从中学习他人的优点。4.情境设计理由本单元是描写童年生活的单元,通过阅读《童年的水墨画》《剃头大师》等故事,学生已了解了他人的童年生活,知道他人在童年时所玩的游戏。这一单元的学习,会激活学生的个体认知及生活经验。所以,设计了“我的童玩”这一单元测评。从文中的童年游戏,走进生活中的童年游戏,使语文与生活无缝连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学生捕捉自己的童玩,凝固成画面或照片,再通过讲述分享给小伙伴。然后,再以“我的童玩”为题写下来。学生可以欣赏他人的作品,再对其作出评价。在这个过程中,进行言语实践,学习各类童玩,让自己的童年生活变得理加丰富。5.考查水平及题目难度预估题目所考查的能力目标具有综合性,需要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主动分享自己的童玩经历,再把它写下来,编织出自己的童年。对学生的发现与观察能力、口头及书面表达能力,倾听与评价能力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尤其对学生习作能力,是继本单元“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之后,又一次结合本单元学习内容的习作能力提升练习,有一定难度。6.不同水平学生作答及评分标准题目 一级水平 二级水平 三级水平第一题 能找到自己的童玩,并绘制简单的图或发上照片,讲清游戏的大概玩法和过程。 能找到自己的童玩,并绘制富有童趣的图或发上照片,游戏的玩法和过程讲得清楚明白。 能找到自己的童玩,并绘制富有童趣的图或发上照片,游戏的玩法和过程讲得清楚明白,比较吸引人。第二题 能把讲述的内容写成一篇文章,写得基本清晰。 能把讲述的内容写成一篇文章,写得清晰、明白。 能把讲述的内容写成一篇文章,写得清晰、明白,而且生动有趣。第三题 欣赏别人的习作,作出评价。 欣赏别人的习作,作出评价,并能说出可以被自己所用的优点。 欣赏别人的习作,作出评价,并能说出可以被自己所用的优点,对别人进行鼓励。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六单元 童年的百花园【轻轻告诉你】溪边、江上、林中,处处欢笑声声。大师、女孩、庆龄,个个纯真可爱。童年的百花园里,那一次次快乐的游戏,那一个个美丽的泡泡,承载着我们的梦想,飞向远方……任务 要 求那些人那些事 1.通读本单元四篇课文,整体感知本单元,能说说人物初步印象,并归类学习本单元词语。 2.在学习《童年的水墨画》过程中,掌握诗歌学习的方法与步骤。 3.通过朗读、背诵与想象练习,感受蕴含在诗歌与文章中的对童年生活的热爱与留恋,欣赏诗歌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居然成了“剃头大师” 1.运用辩论会的形式,比较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会抓住文中的关键句来理解课文内容。 2.在学习《剃头大师》的过程中,学会给人物取名,并比较小沙两次做顾客的经历。 3.通过“聊天室”的活动,定格画面,并用语言展现出来。同时,能理角课文为什么要用“剃头大师”做题目。活灵活现写下来 1.通过画一画思维导图,来回顾本单元所学,进行单元总结。 2.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一段话,为习作做准备。 3.学习本单元课文的有序描写,把与人物特点有关的一件事写好,再与同学进行交流与互评。【快乐学习吧】任务一 那些人那些事一、声声欢笑童年生活,是一幅幅精彩的画卷,是一首首优美的诗歌,是一个个动人的故事童年时光里的那些人那些事,给我们带来多少欢乐。1.猜猜乐2.读读课文,说说人物3.归类学习词语(1)读读本单元名词词语,然后进行归类。(2)读读本单元动词词语,辨一辨“扇动”与“拨动”。※小钥匙※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归类认识称谓等。二、一幅幅水墨画当我们走进这一单元,就是走进了童年的百花园,看到了一幅幅水墨画,听到了一首首童年欢歌。1.读诗寻画(1)读通读顺诗歌,想一想:画在哪儿呢?(2)读熟词语,再朗读与词语相关的诗歌。※小钥匙※读词语的时候,可以在脑中想象画面,再寻找与之相关的诗歌,读出画面感来。2.赏析画中意(1)为这三首诗中的水墨画起个名字。(2)练习背诵《溪边》,并上传作品。3.人在画中游(1)读读词语,拖动词语与图片匹配,再说一说你看到的画面。(2)拓展:选择《童年的水墨画》另三首中喜欢的一首,读一读。4.诗画朗诵会5.识、写字指导三、美丽泡泡1.打开资料袋2.吹吹字词泡泡3.吹出美丽泡泡(1)圈动词,说过程。(2)瞧,泡泡多美呀!(3)比比谁的泡泡美?4.发现另一种美丽任务二 居然成了“剃头大师”一、“剃头大师”是怎样炼成的1.认识“剃头大师”2.开场辩论会吧※小钥匙※你支持哪方观点,就把四角星移到哪方观点下,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哦!3.“剃头大师”炼成记二、天下最优秀的顾客1.给小沙取个名2.两次做顾客的经历3.聊天室任务三 活灵活现写下来一、他有一个有趣的名字1.画张思维导图2.有趣名字大亮相※小钥匙※请在右上方写下身边熟悉人的特点,与单元导读时取的名字比一比,有没有进步?3.围绕特点自由写二、好玩的那件事儿1.写人锦囊妙计2.写写改改也好玩【语文万花筒】读儿童诗《童年的水墨画》另三首1.读读题目,想想画面;2.读读诗歌,想一想每首诗分别写的是孩子们在做什么?3.朗读诗歌,读出画面感来。街头听不见马路上车马喧闹,哪管它街头广播声高。书页在膝盖上慢慢翻动,嘴角旁牵动着一丝抹不掉的笑;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也想看“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花前目光一次次从花上移到纸上。心里早画下花儿的模样。一支蜡笔在纸上轻轻滑动,一朵鲜花在纸上慢慢开放;一只蜜蜂绕着画纸飞了一圈,它好像已闻到花儿的清香。树下黄桷树撑开一柄翠绿的伞,一群白鸽在浓荫中飞翔。阳光从叶缝间悄悄地看,千百只眼睛织成一张光的网。仿佛老树也变得年轻了。一次次鼓着绿色的手掌。二、拓展阅读《开心男孩》1.读读这本书的目录,看看秦文君是如何取个有趣的名字的?2.读读这本书,并选择其中一个故事与大家分享。※小钥匙※读读诗歌,看看小说,感受童年的纯真与美好。【我来试一试】一、一字一音清爽 (suǎng shuǎng ) 虽然 (suī shuī) 一件 (jiǎn jiàn)长廊 (láng liáng) 撕扯 (zhǐ chě ) 一串 (cuàn chuàn)二、魔幻汉字(给下列汉字先加偏旁,再组词)发 ( ) ( )良 ( ) ( )乔 ( ) ( )三、一词多义身体好( ) 好朋友( ) 态度好( ) 好一会儿( )优点多或使人满意 表示多或久 友爱,和睦 身体健康四、句子孵化站拟人句: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仿写:比喻句: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仿写:排比句:我的表弟小沙天生胆小,他怕鬼,怕喝中药,怕做噩梦,还怕剃头。仿写:【单元评测】我的童玩冰心的童年回忆里,有着承载她想象的肥皂泡泡,让她心里充满了骄傲与希望;秦文君的儿童小说里,记录着“我”成为“剃头大师”的调皮经历,让我们感觉到童年的纯真与美好……童年,就是一幅幅美丽的画卷;童玩,就是一串串快乐的音符。亲爱的同学们,快想想你的童年里有什么游戏让你难忘。和小伙伴们玩一玩,再记录下来吧!例:1.分享我的童玩上传图片或照片后,与小伙伴们说一说你的童玩吧。2.记录我的童玩学习《肥皂泡》一文的写作方法,把向小伙伴介绍的童玩写下来吧!3.读读评评玩玩读读别人写下的文章,然后作出评价,也可以试着玩一玩哦!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学作业设计.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