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熟悉劳动争议处理 课件(共26张PPT)《人力资源管理实务》(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4熟悉劳动争议处理 课件(共26张PPT)《人力资源管理实务》(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熟悉劳动争议处理
任务四
潘某与LT公司的劳动争议
案例导入
2015年5月,潘某到LT公司从事操作工工作并签订劳动合同。2020年11月,双方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并约定公司根据工作需要,按照合理、诚信原则,可依法变动潘某的工作岗位。
2022年,LT公司因部分业务外包,决定安排包括潘某在内的三名员工转岗。通过审批后,LT公司发布人事命令,将潘某从I部门车辆维修管理岗位调整到E部门成型操作员岗位。
2022年12月2日,潘某签字确认并进入新岗位工作。2022年12月13日起,潘某未再到LT公司工作。LT公司E部门经理多次通过电话要求潘某前往公司工作,但潘某表示拒绝。2022年12月16日,LT公司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邀请潘某前往LT公司进行调解,潘某到达LT公司,但调解未果。
2023年1月13日,潘某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后不服仲裁决定,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确认解除与LT公司的劳动关系,主张LT公司支付经济补偿、办理社会保险及档案交接手续。
潘某与LT公司的劳动争议
案例导入
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LT公司已将原告潘某原先所在部门的业务外包,其工作岗位已被取消,因客观事实的变更调整原告岗位,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原告、被告双方在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时约定,被告可根据工作需要,按照合理、诚信原则,依法变动原告工作岗位。被告调岗的缘由及方式符合双方约定的情形,调岗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故对于原告主张经济补偿的诉讼请求,依法不予支持。
(1)什么是劳动争议?
(2)案例中的劳动争议处理方式有哪些?
请思考
一、什么是劳动争议
劳动争议又称劳动纠纷,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因劳动关系所发生的纠纷。从本质上看,劳动争议是劳动关系主体围绕经济利益产生的有关权利和义务的争议。
根据争议涉及的权利和义务的具体内容,劳动争议可分为以下几类:
什么是劳动争议
(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3)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4)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5)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二、劳动争议的特点
劳动争议具有下述特点:
劳动争议围绕经济利益,涉及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
(1)有特定的内容。
劳动争议的当事人是企业劳动关系的双方主体及其代表,即一方是企业及其代表,另一方是员工及其代表。
(2)有特定的当事人。
劳动争议既可以由企业和员工协商解决,也可以由第三方参与解决。
(3)有多种处理方式。
课堂活动
判断下述事件是否属于企业劳动争议:
(1)企业拖欠供应商尾款,双方发生争议。
(2)员工刚离职,发现自己患职业病,要求企业支付经济补偿,双方发生争议。
(3)企业部门经理不愿意接受总经理的工作调动安排,双方发生争议。
2~3人一组,讨论问题:
三、劳动争议的处理方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以下简称《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5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由此可知:
三、劳动争议的处理方式
劳动争议协商是指企业与员工就争议的问题直接协商,共同寻找解决争议的具体方案的处理方式。
(一)劳动争议协商
劳动争议的当事人通常互相了解,因此发生争议后最好先协商。在实践中,企业与员工经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而解决劳动争议的情况非常普遍。
应注意的是,劳动争议协商不是处理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劳动争议双方可以协商,也可以不协商,完全出于自愿。
什么是劳动争议协商
三、劳动争议的处理方式
劳动争议调解是指劳动争议调解组织以规范性文件为依据,促使劳动争议当事人在互让互谅的基础上达成协议,从而化解争议的处理方式。
(二)劳动争议调解
1.劳动争议调解组织
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包括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
其中,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职工代表和企业代表组成。职工代表由工会成员担任或者由全体职工推举产生,企业代表由企业负责人指定。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任由工会成员或者争议双方推举的人员担任。
什么是劳动争议调解
三、劳动争议的处理方式
2.劳动争议调解程序
(二)劳动争议调解
当事人申请劳动争议调解可以采用书面形式,也可以采用口头形式。口头申请的,调解组织应当当场记录申请人的基本情况,以及申请调解的争议事项、理由和时间。
(1)申请和受理。
3.申请仲裁
调解劳动争议,应当充分听取当事人对事实和理由的陈述,耐心疏导,帮助他们达成协议。
(2)调查和调解。
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当制作调解协议书。调解协议书由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经调解员签名并加盖调解组织印章后生效,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
(3)制作调解协议书。
自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收到调解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未达成调解协议的,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仲裁。达成调解协议后,一方当事人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不履行调解协议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仲裁。
开展“互联网+调解”工作,是推进“互联网+人社(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具体举措,对于提高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效率、减少群众跑腿次数、加强人社系统行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2019年8月26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在全国推广使用“互联网+调解”服务平台的通知》,决定在全国推广使用“互联网+调解”服务平台(全国劳动人事争议在线调解服务平台,如图所示)。
《关于在全国推广使用“互联网+调解”服务平台的通知》发布
政策引领
该服务平台分为前台和后台,前台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公共服务,后台为调解组织和调解员提供管理服务。平台的主要功能有:
《关于在全国推广使用“互联网+调解”服务平台的通知》发布
政策引领
为当事人提供调解在线申请、相关法律政策和案件处理进展查询等服务,实现劳动人事争议调解“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
(1)公共服务功能。
为调解员提供规范的案件办理流程、调解文书模板、相关法律法规和案例库等,可辅助调解员办案。各级调解仲裁机构可通过后台掌握调解组织和调解员的基本信息,加强对调解组织和调解员队伍的管理。
(2)规范管理功能。
调解仲裁机构可实时掌握辖区内在线调解案件情况,并可对案件总量、案件类型、涉及行业等进行统计分析。
(3)统计分析功能。
三、劳动争议的处理方式
劳动争议仲裁(见右图)是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争议当事人自愿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依据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的约定和劳动争议仲裁程序,进行公断或调解,并做出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的裁决的处理方式。
(三)劳动争议仲裁
1.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组成人员应当是单数,依法履行下列职责:
(1)聘任、解聘专职或者兼职仲裁员。
(2)受理劳动争议案件。
(3)对仲裁活动进行监督。
2.劳动争议仲裁程序
1)申请和受理
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
三、劳动争议的处理方式
(三)劳动争议仲裁
点击此处播放微课
举证责任分类
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① 员工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② 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③ 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三、劳动争议的处理方式
(三)劳动争议仲裁
三、劳动争议的处理方式
2)开庭和裁决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实行仲裁庭制。仲裁庭由三名仲裁员组成,设首席仲裁员。简单劳动争议案件可以由一名仲裁员独任仲裁。
仲裁庭一般在开庭五日前,将开庭日期、地点以书面形式通知双方当事人。
当事人有正当理由的,可以在开庭三日前请求延期开庭。是否延期,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决定。
(三)劳动争议仲裁
裁决应当按照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少数仲裁员的不同意见应当记入笔录。仲裁庭不能形成多数意见时,裁决应当按照首席仲裁员的意见作出。
释疑解惑
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劳动争议的处理方式
3)形成裁决书
裁决书一般载明仲裁请求、争议事实、裁决理由、裁决结果和裁决日期,由仲裁员签名,加盖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印章。
(三)劳动争议仲裁
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
三、劳动争议的处理方式
劳动争议诉讼是指人民法院依法对劳动争议案件进行审理和裁决的活动,是处理劳动争议的最终手段。
(四)劳动争议诉讼
劳动争议案件由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审理,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的相关程序进行。
什么是劳动争议诉讼
艾某于2019年进入Y公司工作。2023年1月,Y公司发布《关于2022年度年终奖金发放的通知》,载明:年终奖金=(当月基本工资×当月出勤系数)/12×年度系数,当年累计各类假期(法定假期除外)65.25天以上的,年度系数为0。
艾某在2022年全年的请假情况为:1月份病假18天、2月份病假16天、3月份病假23天、6月份事假2天、9月份事假1.5天、11月份事假2天。Y公司认为,艾某在2022年2月和3月一直处于休病假状态,这两个月应按每月缺勤21.75天计算,艾某全年假期累计超过65.25天,年度系数为0,公司无须向其发放年终奖金。艾某认为Y公司应当支付其年终奖金,因此申请劳动仲裁。
模拟劳动争议仲裁
实训背景:
同步实训
(1)全班学生自由分组,每组3~5人,并选出一名小组长。
(2)请以小组为单位,扮演上述案例中的角色,结合《劳动合同法》《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等法律、法规,模拟劳动争议仲裁过程,并给出合理的处理结果。
(3)老师对模拟过程及处理结果加以点评。
模拟劳动争议仲裁
实训步骤:
同步实训
课堂训练
问题一:简述劳动争议的特点。
问题二:简述劳动争议调解程序。
课堂小结
学习成果评价
请进行学习成果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填入表中。
评价项目 评价内容 分值 评分 自我评分 老师评分
知识
(40%) 劳动合同的概念和条款 5
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 10
劳动合同的解除、终止、续订 10
劳动保护的概念和内容 5
劳动保护管理制度 5
劳动争议的概念和特点 5
技能
(40%) 能合理运用晋升的方法 10
能合理处理降职问题 10
能合理运用员工留用策略 10
能合理处理劳动争议 10
素养
(20%) 具备团队合作意识 5
积极参加实训活动 5
具备良好的学习态度 10
合计 100
总分(自我评分×40%+老师评分×60%) 自我评价 老师评价 感谢 您的 观看
人力资源管理实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