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会计行政法规 课件(共27张PPT)《会计法规与职业道德》同步教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章 会计行政法规 课件(共27张PPT)《会计法规与职业道德》同步教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第三章 会计行政法规
第一节 总会计师条例
一、总会计师的设置范围
《会计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国有的和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大、中型企业必须设置总会计师。总会计师的任职资格、任免程序、职责权限由国务院规定。《总会计师条例》第二条规定,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设置总会计师;事业单位和业务主管部门根据需要,经批准可以设置总会计师。
二、总会计师的地位
总会计师是单位行政领导成员,协助单位主要行政领导人工作,直接对单位主要行政领导人负责。总会计师不是一种专业技术职务,也不是会计机构的负责人或会计主管人员,而是一种主管财务会计工作的行政职务。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积极为社
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服务
第二,坚持原则,廉洁奉公
第三,取得会计任职资格,主管一个
单位或者单位内一个重要方面的财
务会计工作时间不少于三年。
总会计师的任职条件
三、总会计师的任职条件
第四,有较高的理论政策水平
第五,具备本行业的基本业务知识,
熟悉行业情况,有较强的领导能力。
第六,身体健康,能胜任本职工作。
总会计师的任职条件
四、总会计师的职责和权限
(一)总会计师的职责
编制和执行预算、财务收支计划、信贷计划,拟定资金筹措和使用方案,开辟财源,有效地使用资金。
进行成本费用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督促本单位有关部门降低消耗、节约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负责对本单位财会机构的设置和会计人员的配备、会计专职职务的设置和聘任提出方案,组织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考核,支持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
承办单位主要行政领导人交办的其他工作。
建立健全经济核算制度。
协助单位的主要行政领导人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发展以及基本建设投资问题作出决策。
具有对单位财政收支的审批签署权。
对本单位会计人员的管理权
具有建立健全单位经济核算的组织指挥权。
1
4
2
3
总会计师
的权限
对违法、违纪问题的制止和纠正权。
(二)总会计师的权限
五、总会计师的任免和奖惩
(一)总会计师的任免
对于企业,总会计师由本单位主要行政领导人提名,政府主管部门任命或者聘任;免职或者解聘程序与任命或者聘任程序相同。
(二)总会计师的奖惩
第二节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一、财务会计报告的定义
财务会计报告,又称财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文件。
二、财务会计报告体系
为了实现财务报告有关决策有用和评价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目标,一套完整的财务报告体系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附注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文字信息。
三、财务会计报告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一)资产负债表与现金流量表
(二)资产负债表与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三)利润表与现金流量表
(四)利润表与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五)会计报表附注与其他报表
四、资产负债表
(一)资产负债表的定义
资产负债表是反应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
(二)资产负债表的结构
1.报告式资产负债表
2.账户式资产负债表
可以为信息使用者提供进行财务分析的数据资料,以便计算企业的变现能力、偿债能力和资金周转能力。
可以提供某一日期的资产总额及其结构,表明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及其分布情况。
作用
(三)资产负债表的作用
1
分类别列报
2
资产和负债按流动性列报
3
列报相关的合计、总计项目
(四)资产负债表列报的总体要求
五、利润表
(一)利润表的定义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经营成果的财务报表
(二)利润表的结构
1.单步式利润表
2.多步式利润表
1
2
3
4
5
揭示利润的变化趋势,预测企业未来的获利能力。
经营管理者通过对利润表的分析,可以了解到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内的收入实现情况和耗费情况,进而了解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果。
便于利润表信息使用者发现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帮助投资者和债权人作出正确的投资和信贷决策。
为经营成果分配提供重要依据。
(三)利润表的作用
(四)利润表列报的总体要求
1.分类别进行列报
2.分层次进行列报
六、现金流量表
(一)现金流量表的定义
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情况的报表
(二)现金流量表的结构
在现金流量表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被视为一个整体,企业现金形式的转换不会产生现金的流入和流出。
(三)现金流量表的作用
(1) 能够说明企业一定期间内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原因。
(2) 能够说明企业的偿债能力和支付股利的能力。
(3) 能够分析企业未来获取现金的能力。由于商业信用的大量存在,营业收入与现金流入会有较大的差异,能否真正实现收益还取决于企业的收现能力。
(4) 能够分析企业投资和理财活动对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影响。
(四)现金流量表列报的总体要求
现金流量表应当分别按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列报现金流量。现金流量应当分别按照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总额列报。
七、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一)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定义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是通过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及其变动情况,了解企业会计期间影响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的具体原因,判断构成所有者权益各个项目变动的合法性与合理性,为报表使用者提供较为真实的所有者权益总额及其变动信息的报表。
(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结构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应当以矩阵的形式列示:一方面,列示导致所有者权益变动的交易或事项,另一方面,按照所有者权益各组成部分(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和库藏股)及其总额列示交易或事项对所有者权益变动的影响。
1
2
3
4
通过对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分析,可以清晰地了解企业会计期间构成所有者权益各个项目的变动规模与结构,了解其变动趋势,反映企业净资产的实力,提供保值增值的重要信息。
通过对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分析,可以进一步从全面收益角度报告更全面、更有用的财务业绩信息,以满足报表使用者投资、信贷及其他经营决策的需要。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可以反映企业会计政策变更的合理性以及会计差错更正的幅度,具体报告由于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对所有者权益的影响数额。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可以反映由于股权分置、股东分配政策、再筹资方案等财务政策对所有者权益的影响。
(三)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作用
(四)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列报要求
1.上年年末余额项目
2. 会计政策变更和前期差错更正项目
3. 本年增减变动额项目
4. 上年金额栏内各项数字
5. 本年金额栏内各项数字
八、会计报表附注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第十四条规定:“会计报表附注是为便于会计报表使用者理解会计报表的内容而对会计报表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及主要项目等所作的解释。
九、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
1.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要求
2.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前的准备工作
(1)清查资产,核实债务。
(2)清理账目,调整差错。
十、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对外提供
对外提供是指企业按照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企业章程的规定,向利益相关方进行报送或者披露。根据《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的规定,企业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符合十点要求。
十一、法律责任
1.违反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编制相关规定的法律责任
2.企业编制、对外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的法律责任
3.个人违反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的编制和报送的规定的法律责任
Thank You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