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运 输 课件(共67张PPT)《新编现代物流管理》(航空工业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章 运 输 课件(共67张PPT)《新编现代物流管理》(航空工业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67张PPT)
第三章 运 输
第一节 运输概述
第二节 运输方式
第三节 运输合理化
开篇案例:航空运输
航空物流是中国高速成长的经济所创造的又一个奇迹。尽管经历了种种冲击,中国的航空运输都一往无前地迅猛发展。随着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中心的趋势渐趋明显,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鲜活产品(如水果、鲜花、海鲜等)、精密机械产品(如医疗器械)、电子产品(如计算机)、商务文件、通信产品(如手机)等需要通过飞机进行运送。目前,在苏州和无锡,有80%的IT产品可以通过飞机在48小时或72小时之内运到世界各地。在现代社会越来越讲求速度的趋势下,书籍、药品、软件、玩具等将逐渐成为航空运输的服务对象。
随着跨国企业大批进入中国,其航空物流外包商也随之跟进,并积极拓展中国市场。与此同时,航空运输已成为国内资本投资的热点,中国货运航空有限公司、中国国际货运航空有限公司、扬子江快运航空有限公司、翡翠国际货运航空有限公司等都加入了竞争的行列。现在,中国航空物流市场已经逐渐呈现出群雄逐鹿、硝烟四起的局面。
思考:
航空运输有哪些优势?除了航空运输外,你还知道哪些基本的运输方式?
第一节 运输概述
一、运输的概念
运输是指在不同的地域范围间,以改变“物”的空间位置为目的的活动,是对“物”进行的空间位移。
运输与搬运的主要区别:
运输是在较大范围内(如国家之间、城市之间等)进行的以实现物品位移为目的的物流活动。
搬运一般是在同一地域范围内(如工厂、仓库、车站等)对物品进行的以水平移动为主要内容的物流活动。
二、运输的基本原理
(一)规模原理
规模原理是指随着一次装运量的增加,单位重量的货物运输成本不断下降。
(二)距离原理
距离原理是指随着一次运输距离的增加,运输成本的增加会变得越来越缓慢,即单位运输成本随运输距离的增加而降低。
(三)速度原理
速度原理是指完成特定运输所需的时间越短,其效用价值越高。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① 运输时间缩短意味着单位时间内的运输量增加,因此单位运输成本降低;
② 货物在运输途中停滞的时间缩短,从而使到货提前期变短,有利于减少库存,降低仓储费用。
三、运输的分类
(一)按运输方式分
按运输方式分,运输可分为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
(二)按运输范围分
按运输范围分,运输可分为干线运输、支线运输、二次运输和场内运输。(各种运输的具体含义见下页)
干线运输:是指利用铁路、公路的干线,大型船舶的固定航线进行的长距离、大批量运输。干线运输具有运输距离长、数量多、速度快、成本低等特点。
支线运输:是指在与干线相接的分支线上进行的运输。支线的建设水平往往低于干线,因而一般支线运输的速度也较慢。
二次运输:是指通过干线、支线将货物运输到站后,站与用户仓库或指定接货地点之间的运输。二次运输距离较短,是一种补充形式的运输。
场内运输:是指在工业企业范围内,直接为生产过程提供服务的运输。这种运输一般在车间与车间、车间与仓库之间进行。
(三)按运输的作用分
按运输的作用分,运输可分为集货运输和配送运输。
集货运输:是指将分散的货物进行汇集的集中运输形式。集货运输一般是近距离、小批量运输,货物集中后再利用干线运输进行远距离、大批量的运输。
配送运输:是指将已按用户要求配好的货物分送到各个用户的运输。配送运输属于运输中的末端运输、支线运输,其运输距离较短、规模较小、费用较高,一般使用汽车作为运输工具。
(四)按运输的协作程度分
按运输的协作程度分,运输可分为一般运输、联合运输和多式联运。
一般运输:是指孤立地采用不同运输方式或同一种运输方式,而没有形成有机协作关系的运输。
联合运输:是指由几个运输企业联合起来,综合利用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进行协作,实行一次托运、一票到底的货物运输。
多式联运:是指按照多式联运合同,以至少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由多式联运经营人把货物从一国境内接运货物的地点运至另一国境内指定交付货物的地点。
(五)按运输中途是否换载分
按运输中途是否换载分,运输可分为直达运输和中转运输。
直达运输:是指货物由发运地到接收地的途中不需要换载或在储存场所停滞的运输。直达运输具有运输时间省、周期短、运费低等特点。
中转运输:是指货物由发运地到接收地的途中经过一次以上换载或落地储存停滞的运输。中转运输的主要特点是化整为零、集零为整。
四、运输的原则
企业组织运输工作时应该遵循及时、准确、经济、安全的基本原则。
1 .及时
2 .准确
3 .经济
4 .安全
五、运输在物流中的地位
(一)运输是物流业务的核心活动
运输在物流中的主要任务是解决货物在空间上的位移问题,应该说,一切货物的移动都离不开运输。
(二)运输费用在物流费用中的比重最大
为直接消耗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所支付的直接费用中运输费用所占的比重最大,是影响物流费用的最主要因素。
第二节 运输方式
一、公路运输
公路运输是指使用汽车或者其他车辆(如人力车、畜力车等)在公路上进行货物运输的方式。我们这里所讲的公路运输主要是指汽车运输。
(一)公路运输的优缺点
公路运输是主要承担短距离、小批量的运输。其优缺点如下表所示。
(二)公路运输的分类
按货物运营方式的不同分,公路运输可分为整车运输、零担运输、集装箱运输和包车运输。
整车运输:是指按整车办理托运手续、组织运送和计费的货物运输。
零担运输:是指托运货物不足整车的货物运输。
集装箱运输:是指以集装箱为载体,将货物集合组装成集装单元的货物运输。
包车运输:是根据托运人的要求,经双方协议,将车辆包给托运人安排使用,按时间或里程计算运费的货物运输。
(三)公路运输设施设备
公路运输中涉及的设施设备主要包括汽车、汽车货运站、公路等。
1.汽车
(1)普通货车
按载重量的不同分,可分为以下几种。
轻型货车:载重量在2t以下,主要用于市内运输、集货、配送等。
中型货车:载重量在2~8t,主要用于市内、城市与城市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中、短途运输、配送等。
重型货车:载重量在8~14t,主要用于长途干线运输。
(2)厢式货车
厢式货车带有载货车厢(见下图)。其具有防雨、隔绝等功能,安全性能好,能有效防止货物遗失、被盗等。
(3)专用货车
专用货车是指用于装运某种特定货物或具有特殊用处的车辆,其通用性较差,往往只能单程运输,运输成本高。常见的专用货车有油罐车、混凝土搅拌车和冷藏车等,如下图所示。
油罐车
混凝土搅拌车
冷藏车
(4)牵引车和挂车
牵引车又称拖车,是一种有动力而无装载空间的车辆,专门用于拖挂和牵引挂车;挂车是无动力但有装载空间的车辆。二者常被组合在一起进行货物运输,如下图所示。
牵引车
挂车
牵引车和挂车组合
2.汽车货运站
汽车货运站是公路运输中主要的运输场站设施,是公路运输网络的结点,可为货主和车主提供多种服务,在公路运输中发挥着基地、桥梁与纽带的作用。
3.公路
公路是供各种车辆通行并符合一定技术标准的道路。按交通量及其使用性质分,公路可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5个等级,如下页表所示。
二、铁路运输
铁路运输是指用铁路列车运送货物的运输方式。
(一)铁路运输的优缺点(如下表所示)
(二)铁路运输设施设备
铁路运输的设施设备主要包括铁路运输工具、铁路车站和铁路线路。
1.铁路运输工具
(1)铁路机车
铁路机车(见右图)俗称火车头,是铁路运输的动力,主要用于牵引列车,其本身并不载运货物。按牵引动力的不同分,铁路机车可分为蒸汽机车、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
(2)铁路车辆
铁路车辆俗称火车车厢,主要用于承载货物,需由机车牵引,如下图所示。
铁路车辆主要有棚车、敞车、平车、罐车和保温车五大类。
2.铁路车站
铁路车站俗称火车站,是办理货物运输业务的基地。此外,车站还办理与列车运行有关的各项业务,如列车的接发、解体与编组、换挂与整备、检查与维修等。
3.铁路线路
铁路线路简称铁路,是为了进行铁路运输所修建的固定线路。根据其在整个铁路网中的作用,铁路线路可划分为一级铁路、二级铁路和三级铁路3个等级。
一级铁路: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国防意义,在铁路网中起骨干作用,远期国家要求的年输送能力大于800万吨。
二级铁路:具有一定的政治、经济、国防意义,在铁路网中起联络、辅助作用,远期国家要求的年输送能力不小于500万吨。
三级铁路:为某一地区服务,远期国家要求的年输送能力小于500万吨。
三、水路运输
水路运输是以船舶为主要运输工具、以港口或港站为运输基地、以水域(海洋、河、湖等)为运输活动范围的运输方式。
(一)水路运输的优缺点(如下表所示)
(二)水路运输的分类
按航行区域分,水路运输可分为海洋运输和内河运输。
1.海洋运输
海洋运输即通过海上航道运输货物的方式,可分为沿海运输、近海运输和远洋运输。
沿海运输:是指使用船舶通过大陆附近沿海航道在我国海域内各港口之间的运输,一般使用中、小型船舶。
近海运输:是指使用船舶通过邻近国家的海上航道运输货物,视航程可使用中型船舶,也可使用小型船舶。
远洋运输:是指使用船舶进行跨大洋的长途运输,主要使用大型船舶。
2.内河运输
内河运输是指通过一条或几条河流(包括运河)运输货物,一般为国内运输。
与海洋运输相比,内河运输具有以下特点:
① 航道狭窄、弯曲、水浅、风浪小,有的航段设有船闸、桥梁、过江电缆等碍航设施;
② 主要使用中、小型船舶。
(三)水路运输设施设备
水路运输的设施设备主要包括船舶、港口和航道。
1.船舶
物流运输中使用的船舶主要有以下几种。
(1)集装箱船
集装箱船是专门用于装载集装箱或混装集装箱的高速货船,如右图所示。其具有瘦长的船体外形,一般不配备装卸设备。
(2)散装船
散装船是专门用于装运谷物、煤炭、矿石、盐等散装货物的船舶,如下图所示。由于载重量越大,单位运费越低,因此个别航线散装船的载重量可达30万吨以上。
(3)油船
油船又称油轮,是专门用于装运散装石油或液体货物的船舶,如右图所示。
油船上的货物主要通过油泵和输油管进行装卸,因此不需配备吊杆和起重设备。目前,油船载重量普遍在5万吨以上,大型油船在20~30万吨,超大型的油船可达50万吨以上。
(4)液化气船
液化气船是专门用于装运液化的天燃气体和石油气体的船舶,如右图所示。
液化气船可分为液化天然气船(LNG)和液化石油气船(LPG)。其中,前者容量约为2 500~2 700m ,最大容量可达130 000m ;后者的容量一般不超过100 000m 。
(5)滚装船
滚装船是利用运货车辆来载运货物的专用船舶,如下图所示。滚装船没有货舱口,也没有吊杆和起重设备,其载重量一般为5 000~26 000t。
(6)冷藏船
冷藏船是指设有冷藏设备,专门用于装运鱼、肉、水果、蔬菜等鲜活易腐货物的船舶。
因受货物批量限制,冷藏船的载重量不大,通常为几百吨到几千吨。根据货物所需温度,其制冷装置一般可将冷藏舱温度控制在15~25℃之间。
2.港口
港口是水路运输中用于停靠船舶、装卸货物的场所。港口由水域和陆域两大部分组成。其中,水域是供船舶进出港以及在港内运转、抛锚和装卸作业使用的;陆域是供货物装卸、堆存和转运使用的。
3.航道
航道是以组织水路货物运输为目的所设置(或建设)的船舶航行通道。
四、航空运输
航空运输是指使用飞机等航空器运送货物的运输方式。
(一)航空运输的优缺点(如下表所示)
(二)航空运输设施设备
航空运输的设施设备主要包括飞机、航空港和航空线网。
1.飞机
用于物流领域的飞机主要有客货机和货机两类。其中,客货机以运送旅客为主,运送货物为辅;货机专门用于运送各类货物。
2.航空港
航空港俗称机场,由飞行区、运输服务区和机务维修区三部分组成。
飞行区:包括跑道、滑行道,以及各种保证飞行安全的设施、信息系统,其主要作用是供飞机安全起落。
运输服务区:包括候机楼、停车场、货运站等,主要完成货物集散等作业。
机务维修区:包括维修厂、维修机库、维修机坪、储油库等,其主要作用是提供技术服务和保证燃料供应。
3.航空线网
航空线网由航线和航路组成。其中,航线是飞机飞行的路线;航路是根据地面导航系统建立的走廊式保护空域,是由多条航线公用的空中通道。
五、管道运输
管道运输是指利用管道输送气体、液体和粉状固体的运输方式。可通过管道运输的货物除石油、天然气外,还包括矿石、煤炭、化学品、粮食等。
(一)管道运输的优缺点(如下表所示)
(二)管道运输设施设备
管道运输的设施设备主要包括管线、管道站和附属设施。
1.管线
管线即管道线路,是管道运输的载体。现在,我国已形成了横跨东西、纵贯南北、覆盖全国、连通海外的油气管网格局。
2.管道站
管道站又称输油(气)站,是对沿管道干线建立的为输送油品(气体)服务的各种作业站的总称。按其所处的位置分,管道站可分为首站、中间站和末站3种。
首站:位于管线的首端,其作用是汇集货物并将其变成流体然后加压送往中间站。
中间站:位于首站和末站之间,其主要作用是给管线加压,为管道运输提供能量。长距离的管道运输中有多个中间站。
末站:位于管线的末端,其作用是接收管道输送的货物,然后送往使用单位或用其他运输方式转运出去。
3.附属设施
附属设施包括通信线路、供电线路、道路、管理和维修机构、生活基地等。
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如下表所示。
第三节 运输合理化
一、运输合理化的概念及意义
(一)运输合理化的概念
运输合理化是指在保证货物运量、运距、流向和中转环节合理的前提下,在整个运输过程中确保运输质量,并以合理的运输工具、最少的运输环节、最佳的运输线路、最低的运输成本将货物从起运地运送至目的地。
(二)运输合理化的意义
(1)可以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的合理分工,充分利用运输能力,以最低的运输劳动消耗及时满足国民经济的运输需要。
(2)可以加速货物流通,既可保证市场供应,又可降低企业流通费用,加速资金周转,使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可以消除运输中的种种浪费现象,提高货物运输质量。
二、影响合理运输的因素
影响合理运输的因素主要有运输距离、运输环节、运输工具、运输时间、运输费用等。
(一)运输距离
运输距离的长短是决定运输合理与否的最基本因素。运输时间、运输费用、运输工具的周转等都与运输距离有一定的关系,因此,企业应尽可能就近运输,避免舍近求远。
(二)运输环节
每增加一次运输,不但会增加总运费,而且还要进行装卸、搬运等工作,花费过多的劳动力。因此,企业应尽量减少运输环节,尤其是同类运输方式的中转环节。
(三)运输工具
各种运输工具都有其使用的优势领域,在运输中由于需求不同,选择运输工具时所考虑的侧重点也不同。总体来说,企业应根据不同货物的特点选择相应的运输工具,以发挥各种运输工具的优势。
(四)运输时间
运输是物流过程中需要花费较多时间的环节,所以运输时间的缩短对整个流通时间的缩短有决定性的作用。运输时间短,不仅有利于加速运输工具和资金的周转,还可提高运输线路的通过能力。
(五)运输费用
运输费用是衡量运输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指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整个物流系统的竞争能力。无论对货主企业还是运输企业来讲,降低运输费用都是运输合理化的重要目标。
三、不合理运输的表现形式
不合理运输是指在运输过程中违反货物流通规律,不按经济区域和货物自然流向组织货物运输,忽视运输工具的充分利用和合理分工,从而导致运力浪费和运输费用增加的现象。
不合理运输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对流运输、迂回运输、重复运输、倒流运输、过远运输、无效运输等。
(一)对流运输
对流运输是指同类或可以相互替代的货物相向运输。对流运输是不合理运输中最突出、最普遍的表现形式,可分为明显对流运输和隐蔽对流运输两种。
明显对流运输:是指同类货物沿着同一线路相向运输,如下图所示。
隐蔽对流运输:是指同类货物通过不同的运输方式在平行线路上相向运输,如下图所示。
(二)迂回运输
迂回运输也称绕道运输,是指运输货物时舍近求远、绕道而行的现象,也就是常说的“近路不走走远路”,如下图所示。
(三)重复运输
重复运输是指运输货物时本可以直达目的地,但由于某种原因而在中途停卸、重复装运的现象,如下图所示。
(四)倒流运输
倒流运输是指同一批货物或同批货物中的一部分货物由甲地运往乙地后,又从乙地运往甲地的现象。
倒流运输有两种形式:一是同一货物直接由乙地运回甲地或转运地;二是由乙地将甲地能够生产的货物运往甲地,而甲地的同种货物又运往丙地。
(五)过远运输
过远运输是指相同质量、价格的货物舍近求远的运输现象,如下图所示。
(六)无效运输
无效运输是指运输的货物不符合需求方要求,没有实际意义或者价值,白白浪费运力的运输现象。
四、实现运输合理化的途径
(一)合理选择运输方式和运输工具
一般首要考虑运输成本的高低和运输速度的快慢。在同种运输方式中,也要根据货物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运输工具,避免浪费。
(二)提高运输工具实载率
实载率是指运输工具的实际载重量与运距之乘积和额定载重量与行驶里程之乘积的比率。
企业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提高运输工具的实载率:① 将零担货物拼装成整车后再发运;② 重货和轻货搭配装载。
(三)正确选择运输线路
企业要在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如运输线路繁忙情况)的情况下,选择最合理或者最短的运输线路,保证货物能在最短时间内运达,从而实现降低运输费用、节约运力的目的。
(四)尽量开展直达运输
直达运输可将货物从产地直接运往要货单位,中间不经过各级批发企业,因此可以减少中转、换装等不必要的环节,节省运输时间,加快车辆周转。
(五)采用集装化运输技术
集装化运输是指用集装器具将裸装、散装货物组合成一定规格或重量的集装件之后再进行运输。常用的集装器具有托盘、集装箱、集装笼、集装桶、集装袋、集装架等。
本章知识点回顾
1.运输概述
运输是指在不同的地域范围间,以改变“物”的空间位置为目的的活动,是对“物”进行的空间位移。
运输的基本原理包括规模原理、距离原理、速度原理。
按运输方式分,运输可分为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按运输范围分,运输可分为干线运输、支线运输、二次运输和场内运输;按运输的作用分,运输可分为集货运输和配送运输;按运输的协作程度分,运输可分为一般运输、联合运输和多式联运;按运输中途是否换载分,运输可分为直达运输和中转运输。
企业组织运输工作时应该遵循及时、准确、经济、安全的基本原则。
运输在物流中的地位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 运输是物流业务的核心活动;② 运输费用在物流费用中的比重最大。
2.运输方式
公路运输是指使用汽车或者其他车辆(如人力车、畜力车等)在公路上进行货物运输的方式。按货物运营方式的不同分,公路运输可分为整车运输、零担运输、集装箱运输和包车运输。公路运输中涉及的设施设备主要包括汽车、汽车货运站、公路等。
铁路运输是指用铁路列车运送货物的运输方式。铁路运输的设施设备主要包括铁路运输工具、铁路车站和铁路线路。
水路运输是以船舶为主要运输工具、以港口或港站为运输基地、以水域(海洋、河、湖等)为运输活动范围的运输方式。按航行区域分,水路运输可分为海洋运输和内河运输。水路运输的设施设备主要包括船舶、港口和航道。
航空运输是指使用飞机等航空器运送货物的运输方式。航空运输的设施设备主要包括飞机、航空港和航空线网。
管道运输是指利用管道输送气体、液体和粉状固体的运输方式。管道运输的设施设备主要包括管线、管道站和附属设施。
3.运输合理化
运输合理化是指在保证货物运量、运距、流向和中转环节合理的前提下,在整个运输过程中确保运输质量,并以合理的运输工具、最少的运输环节、最佳的运输线路、最低的运输成本将货物从起运地运送至目的地。
影响合理运输的因素主要有运输距离、运输环节、运输工具、运输时间、运输费用等。
不合理运输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对流运输、迂回运输、重复运输、倒流运输、过远运输、无效运输等。
实现运输合理化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① 合理选择运输方式和运输工具;② 提高运输工具实载率;③ 正确选择运输线路;④ 尽量开展直达运输;⑤ 采用集装化运输技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