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企业会计准则 课件(共16张PPT)-《会计法规与职业道德》同步教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五章 企业会计准则 课件(共16张PPT)-《会计法规与职业道德》同步教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16张PPT)
第五章 企业会计准则
一、企业会计准则概念
有关会计准则的概念在我国有两种看法。
一种认为会计准则是指导整个会计工作的规范,包括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两个方面,这种观点是广义上的。
另外一种观点是狭义上的,认为会计准则主要是指导会计核算方面的规范,即对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方面的规范。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的概念都强调会计准则对会计实践工作的指导作用,用于规范企业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行为。
第一节 企业会计准则概述
基本准则
会计准则
应用指南
解释公告
具体准则
二、会计准则体系的构成
第二节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一、关于基本准则的地位和作用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一条规定:“为了规范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准则。”第三条规定:“企业会计准则包括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具体准则的制定应当遵循本准则。”
二、关于规范对象
基本准则的规范对象仅指在我国境内设立的企业,包括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乡镇企业、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乡村集体所有制企业,以及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
三、关于财务报告目标
(一)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二)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间隔相同的会计期间。
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会计基本假设
四、关于会计基本假设
五、关于会计基础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九条规定:“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六、关于核算方法
(一)记账符号
记账符号是会计上用来表示经济业务的发生涉及的金额应计入有关账户的左方金额栏还是右方金额栏的符号。借贷记账法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借方在账户的左方,贷方在账户的右方,但是哪方登记借方,哪方登记贷方,是由账户的性质决定的。
(二)记账规则
记账规则是指运用一定的记账方记录经济业务时应遵循的规律。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实质重于形式
重要性
谨慎性
及时性
可靠性
相关性
可理解性
可比性
七、关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八、关于会计要素分类及其确认
(一)会计要素分类
基本准则将会计要素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个要素,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要素属于静态指标,反映企业在某一时点的财务状况,收入、费用和利润要素属于动态要素,反映企业在某一期间的经营成果。
(二)资产要素的确认
会计要素确认的标准包括可定义性、可计量性、相关性和可靠性。
(三)负债要素的确认
基本准则明确了作为负债要素予以确认首先必须满足负债的定义,其次,要满足可计量性,再次,要满足相关性和可靠性要求
(四)所有者权益要素的确认
所有者权益是资产负债表的构成部分,其金额由资产和负债所决定。
(五)收入要素的确认
基本准则明确了作为收入要素予以确认首先必须满足收入的定义,其次,要满足可计量性,最后,要满足相关性和可靠性要求
(六)费用要素的确认
基本准则明确了作为费用要素予以确认首先必须满足费用的定义,其次,要满足可计量性,最后,要满足相关性和可靠性要求
(七)利润要素的确认
企业在一定期间的利润金额由当期实现的收入,发生的费用,以及产生的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的金额决定。
1
2
3
4
5
可变现净值
历史成本
重置成本
现值
公允价值
九、关于会计要素的计量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四十二条规定: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
十、关于财务报告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四十四条规定:“财务会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财务会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及其附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会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报表。小企业编制的会计报表可以不包括现金流量表。”
还有其他规定,详见教材104页。
Thank You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