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与征税范围 课件(共21张PPT)-《税法》同步教学(同济大学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与征税范围 课件(共21张PPT)-《税法》同步教学(同济大学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个人所得税法
目录 /CONTENTS
01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与征税范围
02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03
个人所得税的税收优惠
04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01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与征税范围
个人所得税是主要以自然人取得的各类应税所得为征税对象而征收的一种所得税,是政府利用税收对个人收入进行调节的一种手段。
个人所得税的定义
01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与征税范围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
居民个人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183天的个人为居民个人。纳税年度自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居民个人负有无限纳税义务,其 取得的所得无论是来源于中国境内还是中国境外,都要在中国缴纳个人所得税。
非居民个人
非居民个人是指不符合居民个人判断标准(条件)的纳税人。非居民个人承担有限纳税义务,仅就其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向中国缴纳个人所得税。
01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与征税范围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包括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和中国境外取得的所得和非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
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
01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与征税范围
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下列所得,无论支付地点是否在中国境内,均为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
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
(一) 所得来源地的确定
(1)因任职、受雇、履约等在中国境内提供劳务取得的所得。
(2)将财产出租给承租人在中国境内使用而取得的所得。
(3)许可各种特许权在中国境内使用而取得的所得。
(4)转让中国境内的不动产等财产或者在中国境内转让其他财产
取得的所得。
(5)从中国境内企业、事业单位、其他组织以及居民个人取得的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01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与征税范围
居民个人取得下列第一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简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第一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 下列第五至第九项所得,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
(二) 九项应税所得
01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与征税范围
1.工资、薪金所得
不属于工资、薪金性质的津贴、补贴或不属于纳税人本人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的收入,不征收个人所得税,主要包括以下项目:
(1)独生子女补贴。
(2)执行公务员工资制度未纳入基本工资总额的津贴、补贴差额和家属成员的副食品补贴。
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
(二) 九项应税所得
01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与征税范围
1.工资、薪金所得
不属于工资、薪金性质的津贴、补贴或不属于纳税人本人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的收入,不征收个人所得税,主要包括以下项目:
(3)托儿补助费。
(4)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
(5)外国来华留学生领取的生活津贴费、奖学金不属于工资、薪金范畴,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
(二) 九项应税所得
拓展思维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单位非因上述原因而以差旅费津贴名义发放给职工变相旅游的行为,发放误餐补助的行为,或者以误餐津贴名义发放的费用,税法都是不允许的,一律要计入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按照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否则,一律属于偷税行为,会被税务机关查处,面临巨大的税务风险。
01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与征税范围
2.劳务报酬所得
劳务报酬所得是指个人从事各种非雇佣劳务所取得的所得。这些劳务主要有设计、装潢、安装、制图、化验、测试、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学、广播、翻译、审稿、书画、雕刻、影视、 录音、录像、表演、技术服务、经纪服务、代办服务以及其他劳务。
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
(二) 九项应税所得
小贴士
工资、薪金所得是属于非独立个人劳务活动,即在机关、团体、学校、部队、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中任职、受雇而得到的报酬。劳务报酬所得是个人独立从事各种技艺、提供各项劳务取得的报酬。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存在雇佣与被雇佣关系, 后者则不存在这种关系。
01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与征税范围
3.稿酬所得
稿酬所得是指个人因其作品以图书、报刊形式出版、发表而取得的所得。将稿酬所得从劳务报酬所得中单独分割出来是因为出版、发表作品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息息相关,是需要依靠较高智力创作的精神产品,其报酬需要予以适当的优惠照顾。
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
(二) 九项应税所得
01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与征税范围
4.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是指个人提供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非专利技术以及其他特许权 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提供著作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不包括稿酬所得。
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
(二) 九项应税所得
01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与征税范围
5.经营所得
经营所得包括以下内容:
(1)个体工商户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所得,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合伙企业的个人合伙人来源于境内注册的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生产、经营的所得。
(2)个人依法从事办学、医疗、咨询以及其他有偿服务活动取得的所得。
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
(二) 九项应税所得
01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与征税范围
5.经营所得
经营所得包括以下内容:
(3)个人对企业、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承租经营以及转包、转租取得的所得。
(4)个人从事其他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所得。
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
(二) 九项应税所得
01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与征税范围
6.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是指个人拥有债权、股权而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利息是指个人拥有债权而取得的利息,包括存款利息、贷款利息和各种债券的利息。股息、红利是指个人拥有股权取得的股息、红利。
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
(二) 九项应税所得
拓展思维
上述各类行为,税法之所以规定视同对于个人投资者的利润分配,按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主要原因在于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以外的其他企业个人投资者发生上述行为,本质上是利用自身的特殊有利业主身份,获取了企业的财产,一般无须归还。上述行为实质上相当于企业的利润分配行为,需要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以堵塞税法漏洞并防止国家税收流失。
01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与征税范围
7.财产租赁所得
财产租赁所得是指个人出租不动产、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个人取得的财产转租收入属于财产租赁所得的征税范围,由财产转租人缴纳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
(二) 九项应税所得
01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与征税范围
8.财产转让所得
财产转让所得是指个人转让有价证券、股权、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不动产、机器设 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
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
(二) 九项应税所得
9.偶然所得
偶然所得是指个人得奖、中奖、中彩以及取得其他偶然性质的所得。
01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与征税范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