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7 任务二 通讯 课件(共42张PPT)-《应用写作(第五版)》同步教学(高教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项目7 任务二 通讯 课件(共42张PPT)-《应用写作(第五版)》同步教学(高教社)

资源简介

(共42张PPT)
项目七 宣传
任务二: 通讯
丰满的消息
了 解 通 讯
“培养一批又一批学生,我内心非常满足”
  每天早上5点准时起床、第一个出现在校园里,每天至少3次巡校、查课……尽管已经64岁,而且身患心脏病、肺气肿等多种疾病,张桂梅依旧还是拼命工作。
  
导入
10多年来,张桂梅翻山越岭,走过约11万公里的家访路,共接收近2000名农村女孩入学。她一遍遍劝说家长:“上高中我们不收一分钱,上了大学我们也会帮忙”;她从不在学生家里吃饭,一行人员都是自带面包、方便面、矿泉水;她不仅管孩子学习,遇到路不通、水不通的情况,总是协调相关部门帮忙解决。
    
导入
1998年4月,张桂梅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她在党旗下默默许下诺言:要努力成为江姐那样的人。“能把青春献给党,献给党,正是我无上的荣耀”,江姐的这句唱词,成了她的人生信仰。
导入
学校老师们都知道,她最爱唱《红梅赞》,爱看《红岩》和歌剧《江姐》,她也把党章和红歌带进学校,教给学生。华坪女高每周都有一堂全校的思政课,由张桂梅统一组织理论学习。张桂梅认为,高中阶段是信仰塑造的关键期,红色基因的传承,关乎孩子心灵的塑造,能让学生们远方有灯、脚下有路、眼前有光。
导入
“培养一批又一批学生,我内心非常满足,她们将来都能拥有美好的人生。”张桂梅说起学生,露出欣慰的笑容。的确,华坪女子高中走出的许多学生,都以张桂梅为榜样,能吃苦、肯奉献,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美好的青春。
导入
什么是通讯
讯是一种常用的新闻体裁,是对新闻事件、人物和各种见闻的比较详尽而生动的报道。不仅交代什么事,而且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情节、细节和有关环境气氛。
消息与通讯的区别
消息、通讯是媒体常用的两种文体,实用性很强。消息和通讯的相同之处是都要求写真人真事,都要用事实说话,都要讲求实效。但也有不同之处 。
通讯一般采用一行标题,即主标题。需要时,通讯也可以加一副标题,即用破折号附加在主标题之后,用以解释或说明标题。
消息却可以做成单行、两行、多行标题。
1、标题不同
一行标题:
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
两行标题: 在大海中永生
——邓小平同志骨灰撒放记
通讯对材料的要求比较严格,要详细、深刻、生动、典型,记者需要有一个采集、选择和认识的过程。同时通讯强调报道的完整性,有时还必须等新闻事件有一个较充分的展示过程或等事物发展有一个阶段性成果时,采写通讯的时机方成熟。
消息则是讲究抢占第一时间报道。
2、时效不同
消息是将事件的几个新闻要素报道出去,使受众尽快了解到最重要的概括性信息。
通讯则往往在消息之后,将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等读者渴望知道的详尽信息加以整合,然后完整地报道出去。它比消息详细、完整、富有情节,可以满足读者知道详情的需要。通讯报道的事实往往比消息更形象、更生动,更具有感染力。
3、详尽程度不同
消息报道讲究客观,主体采用第三人称“他”或者“他们”叙事,即以局外人的姿态出现,极少让“我”出现在报道之中。消息较少有议论、描写,极少有抒情。
通讯常常融叙述、描写、议论、抒情于一体。三个人称“我”、“你”、“他” 各取所需。通讯感染力远远超过消息,甚至让人伤感、落泪,也可以让人兴奋、欢呼,它有一项特别功能——情感传播。
4、表现手法不同
通讯的种类
人物通讯 事件通讯
工作通讯 风貌通讯
具体、形象地报道人物事迹、经历的通讯。
人物通讯:
“两离桑梓地,满怀雪域情”
—— 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
详尽、具体而形象地描写新闻事件的通讯。它具有典型性、完整性。
事件通讯:
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经验、新问题的探讨和研究。是谈工作经验或教训的一种通讯体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政策性和指导性。
工作通讯:
“轻负担”照样“高质量” ——来自静安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中学的报告
反映社会变化、建设成就、地方物产、风土人情的一种通讯。它题材广泛,可写社会风貌,可写自然风貌,或二者兼而有之。大可一国一省,小可一村一店。其形式灵活多样,报上常见的有“见闻”、“巡礼”、“纪行”、“侧记”等。
风貌通讯:
春天如此美好,春风温暖民心
———阴平镇纪行
1、容量大
2、样式多 
3、写法活  
通讯的特点
一、通讯的概念:
二、通讯和消息的区别:标题不同、时效性不同、详尽程度不同、表现手法不同。
三、通讯的种类: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概貌通讯。
本课要点小结
灵活的技巧
通 讯 写 作
通讯写作三部曲
+
提炼主题
灵活构思
+
多样表达
通讯的主题是作者经过对现实社会的观察、体验、分析、研究,通过对素材的提炼和组织,所表达的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认识或一种思想观念。
提炼主题
先立意后动笔。把多样的素材用主题贯穿起来,深思熟虑,反复推敲,才能成为有传播价值的新闻。否则,就会变成一堆零乱无序、杂乱无章、缺乏灵魂的碎片。
提炼主题
《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
《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等作品,为时代树立了标杆。  
1、站到高处,作宏观分析。
善于开掘新闻事实所包含的时代精神和普遍意义,显示其意义和价值。
《八十三天的“打工梦”》,农民向春明从出走到归来,整整83天,他历尽艰辛,饱受了人间的冷暖。
  
2、走到低处,作微观比较。
将新闻事实和人物作具体细致的考察和比较、分析,发现其特殊性、个性。
3、变换角度,作多面透视。
多角度对事实进行观照,全面把握事实的本质特征,然后选择最佳角度来表现。
考虑和确定通讯材料的组织与安排,使通讯成为一个思路清晰,变而有序,详略得当,布局合理的有机整体,更好地为表现主题服务。
灵巧构思
即按单纯的时间发展顺序、事物发展的顺序(包括递进、因果等)、作者采访过程的先后顺序等来安排层次。
1、纵式结构
《优秀义务兵的好母亲—赵趁妮》,主要故事情节从头到尾都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展开的。
即按空间变换或事物性质的不同方面来安排层次。 
2、横式结构
新华社记者采写的《今夜是除夕》,分别写了五个地方的人们做着日常工作的情况——在中央电视台:不停歇的人们;在长途电话大楼:传递信息和问候;在红十字急救站:救护车紧急出动;在北线阁清洁管理站:“城市美容师”的话;在妇产医院:新的生命诞生了。
即将纵式和横式结合起来。此结构多用于事件复杂而时间跨度大、空间跨度广的通讯。
3、纵横式结合
《27载风雪边关路》(载《 人民日报》)像这样描述27年来的事情,单纯采用时间结构或只截取片断时间的内容,都很难将主题思想表述充分。作者采取逻辑分类的方法,用了“无悔青春回报‘金珠玛米’ ”、“千难万险难挡阿妈拥军情 ”、“用母爱温暖战士心田 ”三个小标题。
融叙述、描写、议论、抒情于一体,借助文学手法表现主题,服务主题。
多样表达
以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为例加以说明。
举例
有一支志愿军的部队向敌后猛插,去切断军隅里敌人的逃路。当他们赶到书堂站时,逃敌也恰恰赶到那里,眼看就要从汽车路上开过去。这支部队的先头边就匆匆占领了汽车路边一个很低的光光的小山冈,阻住敌人。一场壮烈的搏斗就开始了……
这段叙述是作者讲述松骨峰战斗的序幕。
叙 述
这激战整整持续了八个小时,最后,勇士们的子弹打光了。蜂涌上来的敌人,占领了山头,把他们压到山脚。飞机掷下的汽油弹,把他们的身上烧着了火。这时候,勇士们是仍然不会后退的呀,他们把枪一摔,身上、帽子上冒着呜呜的火苗向敌人扑去,把敌人抱住,让身上的火,把要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
这是朝鲜战场上一次最壮烈的战斗——松骨峰战斗,触目惊心的战斗场面,英勇无畏精神,都在这些描写中体现出来。
描 写
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似江河奔泻一样的感情的抒发,是对战士最激情的讴歌,最永久的缅怀。
抒 情
我们的战士,对敌人这样狠,而对朝鲜人民却是那样的仁义,充满国际主义的深厚热情。
请再深深地爱我们的战士吧,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发自内心的感悟,体现鲜明、深刻的主题。
议 论
作者更多的时候是多种表达方式紧密结合,增加语言的美感,使文章添色生辉。
多种表达方式结合
本课要点小结
一、提炼主题:先立意后动笔。在高处、低处、多角度分析。
二、灵巧结构:纵式、横式、纵横结合式。
三、多样表达:叙述、描写、议论、抒情于一体。
谢 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