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12 任务三 答辩状 课件(共24张PPT)-《应用写作(第五版)》同步教学(高教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项目12 任务三 答辩状 课件(共24张PPT)-《应用写作(第五版)》同步教学(高教社)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项目十二 诉讼
任务三: 答辩状
收到传票,被人告上法庭怎么办
答辩状的概念和分类
答辩状是与起诉状、上诉状相对应的文书。一审程序上的答辩状,是被告针对原告起诉状提出的。二审程序上的答辩状,是被上诉人针对上诉人的上诉状而提出的。答辩状是答辩时一种应诉行为,是被告和被上诉人依法享有的一种诉讼权利。为保证当事人平等地行使诉讼权利,法律要求被告和被上诉人提交答辩状。
导入语
答辩状,就是被告和被上诉人针对起诉的事实和理由或上诉的请求和理由进行回答和辩解的文书。
答辩状的概念
被告提交答辩状,有利于法院全面查明案情,做到兼听则明,公正判决或裁定,防止误判或误裁。有利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被告和被诉人通过答辩状,可以针对原告或上诉人提出起诉或上诉的事实、理由和根据以及请求事项,进行有的放矢的答辩,阐明自己的理由和要求,并提出事实和证据证实自己的观点。这样,人民法院可以全面了解诉讼双方当事人的意见、要求,及时处理好案件。
答辩状的分类
答辩状的分类
民事答辩状
刑事答辩状
行政答辩状
民事答辩状是民事被告、被上诉人针对原告或上诉人的起诉或上诉,阐述自己认定的事实和理由,予以答复和辩驳的一种书状。
民事答辩状
刑事答辩状是刑事自诉案件被告人针对自诉人控诉向法院以书面形式提交的辩解材料。
刑事答辩状
行政答辩状是被告或被上诉人针对原告或上诉人在起诉状或上诉状中提出的起诉或上诉请求事项、事实和理由向人民法院作出的书面辩驳。
行政答辩状
第一,作者的特定性。
答辩状必须由民事、行政案件的被告、上诉案件的被上诉人、刑事自诉案件的被告提出。
答辩状的特点
第二,写作时间上的规定性。
答辩状必须是在法定期限内提出。
答辩状的特点
温馨提示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或被上诉人,被告或被上诉人在收到之日起15日内提出答辩状。提出答辩状是当事人的一项诉讼权利,不是诉讼义务;但被告人或被上诉人逾期不提出答辩状,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第三,内容上的针对性。
答辩状必须针对起诉状和上诉状的内容进行答辩。
答辩状的特点
积极应对,据理力争 答辩状的写作
答辩状的写作格式
包括标题、答辩人的基本情况以及答辩事由三项内容。
1.标题
标题要写明案件性质和文书种类名称,如“民事答辩状”。
首部
2.答辩人的基本情况。
答辩人是公民的,应写明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或工作单位、住址等;答辩人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应写明名称、法定代表人姓名与职务、住所地等。如果是法定代理人,还要写明他与答辩人的关系。
3.答辩事由。
写明对何人起诉或对上诉的什么案件提出答辩。
第一审案件答辩状和上诉案件答辩状其事由的写法不同。
第一审案件答辩人是被告,答辩事由的具体行文为:“因××(案由)一案,现提出答辩如下: ”。
上诉案件答辩状的答辩人是被上诉人,答辩状具体行文为:“上诉人×××(姓名)因××(案由)一案不服×××人民法院××年×月×日×字第×号×事判决(或裁定),提起上诉,现提出答辩如下:”
正文
答辩理由
答辩请求
答辩理由
答辩的理由是答辩状的主体部分,写法没有统一的规定,一定要针对原告在诉状中提出的事实和理由,或上诉人在上诉状中提出的上诉请求和理由进行答辩,并可提出相反的事实、证据和理由,以证明自己的理由和观点是正确的,提出的要求是合理的。
答辩请求
答辩请求是在充分阐明答辩理由的基础上,经过综合归纳,明确提出答辩结论,并请求人民法院依法做出公平合理的判决或裁定。
尾部
1.呈送的机关,先写“此致”,再另起一行顶格写“××人民法院”。
2.右下方写明:答辩人×××,签名或盖章,注明年月日。
3.附项,注明物证、书证的名称和件数。
谢 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