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诉讼文书 课件(共48张PPT)-《经济应用文写作(第2版)》同步教学(清华大学)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9章 诉讼文书 课件(共48张PPT)-《经济应用文写作(第2版)》同步教学(清华大学)

资源简介

(共48张PPT)
第九章 诉讼文书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诉讼文书的基本知识,掌握诉讼文书的写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诉讼文书的写法。
教学方法与学时:讲练结合。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起诉状
第二节 答辩状
第三节 判决书
第四节 裁定书
第一节 起诉状
一、起诉状的概念
起诉状,又称诉状,俗称“状子”,是案件的原告(或其法定代理人)或刑事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因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与他人发生争议,用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程序的开始。
二、诉讼的种类
根据案件性质的不同,起诉状可分为民事起诉状、行政起诉状、刑事自诉状、刑事附带民事起诉状等等。
三、起诉状的写法
起诉状的写法是相当程式化的,无论内容构成还是结构形式都有统一要求。一篇诉状通常都由如下三大部分六项内容构成:
(一)首部
1、标题
起诉状的标题通常直接写明诉状的性质和文体名称,如“经济纠纷起诉状”; 也可只写文体名称,如“诉状”。
2、当事人的基本情况
当事人包括:原告人,被告人,有时还有关系人以及他们的代理人。因当事人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1)当事人为公民: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职业、工作单位和住址等内容。
(2)当事人为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
单位名称、地址;
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职务(性别和年龄);
诉讼代理人的姓名、职务(性别和年龄)。
(二)正文
1、请求事项(或称案由)
向法院提出自己诉讼的目的和要求,请求法院依法判决。这一部分要独立成段。
请求事项的写作要求是:
(1)明确,具体,周全;不笼统,不含糊其词,无歧义;
(2)要有法律依据,即请求应合理合法;
(3)文字要高度概括、简洁明了,不拖泥带水。
2、事实和理由
(1)摆事实:
就是叙述案情。事实部分由两项内容构成:
一是叙述案件的具体情形、经过或说明被告人的侵权行为,包括纠纷产生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时间、人物、关键情节等。
二是列举证据,以证明事实的属实。证据注要包括人证、物证、书证等。证据可与事实合在一起写,也可独立成段。
2、事实和理由
(2)讲道理:
就是说明理由,是在事实基础上进行的分析论证。
一是分析纠纷的性质,说明是非曲直;
二是分析证据,说明起诉所依据的事实是可靠的;
三是论证权利和义务关系,说明提出的诉讼请求是合情合理的;
四是引用有关法律条文,说明起诉是有法律依据的,是完全合法的。
注意:事实和理由写完,再次提出请求,请法院依法判决。
3、收尾
诉状的收尾部分包括以下三项内容:
(1)写明诉状提交的人民法院名称。其写法与书信结语相似,分两行书写,人民法院名称要顶格写。如:“此致/×××人民法院”。
(2)具状人签名盖章。写在正文右下方落款处。
(3)具状日期。要写明具体的年月日。
(三)尾部
起诉状的尾部为“附项”部分,包括三项内容:
1、副本份数。
2、证物件数。
3、书证件数。
例文:
民事起诉状
原告:张××,男,汉族,1960年1月9日出生,住××省××市××路××号。
被告:李××,男,汉族,1974年10月2日出生,住××省××市××大街××号。
诉讼请求
1.请求贵院判令被告李××立即归还原告张××借款50000元人民币;并支付自2006年8月20日起至2009年1月20日止按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金融机构计收逾期贷款利息的标准计收的逾期付款利息为1578.5元人民币;
2.本案案件受理费等其他费用由被告承担。
事实与理由
2006年8月20日,被告李××从原告张××处借得人民币50000元整,承诺于2007年8月19日归还30000元,2009年1月20日前还清,有当时被告给原告立下的一份欠条为证。还款期到期后,原告多次向被告催讨,被告均以各种理由拒绝归还。
原告认为,被告拒绝还款的行为已严重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故原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及相关法律规定特向贵院提起诉讼,请求贵院依法维护原告的合法权益。
此致
××××人民法院
附:1.本诉状副本1份。
2.书证1件。
起诉人:张××(章)
2009年1月28日
第二节 答辩状
一、答辩状的概念
答辩状是与起诉状和上诉状相对应的文体。
与起诉状对应,答辩状是被告人针对原告起诉的事实和理由进行回答和辩解的文书;
与上诉状对应,则是被上诉人针对上诉人的理由和请求进行回答和辩解的文书。
答辩状是从应诉出发而制作的辩驳性文书,具有辨论的特点。
二、答辩状的种类
就案件性质而言,答辩状也分民事和刑事两种。
三、答辩状的写法
答辩状的写法也有固定的结构和内容,分为三大部分,包括以下六个具体项目:
(一)首部
1、标题
答辩状的标题通常写明案件性质和文体名称,如“经济纠纷答辩状”,也可只写文体名称,如“答辩状”。
2、答辩人的基本情况
答辩人的基本情况与起诉状的写法相同。
(二)正文
1、案由
要写明对何人何案提出答辩,具体行文为:
“因××(原告)诉××(案由)一案,提出答辩如下:”
2、答辩理由和意见
是答辩状的核心内容,有如下要求:
(1)针对原告人(或上诉人)在起诉状(或上诉状)中提出的事实和理由进行答辩。要抓住争执的实质和焦点,具有针对性。
(2)明确提出自己意见、主张和要求;甚至可以提出反诉,转守为攻。
(3)据实反驳。善于提出相反的事实和证据,以证明自己的理由和观点的正确。
(4)攻其破绽。注意摘引原告人(或上诉人)诉状(或上诉状)中的不实之词进行反驳。“不实之词”包括:不真实的事例,不确凿的证据,引用法律不当之处等。
(5)语言犀利而严密。
(6)实事求是,不强词夺理、无理狡辩。
答辩的性质有四种情况:
第一、完全承认对方的诉讼请求,而给以答复;
第二、部分承认对方的请求而对其余部分进行反驳;
第三、有条件地承认对方的请求,而阐明提出条件的理由;
第四、完全拒绝对方的请求,而对其进行全面反驳。
3、收尾
与诉状相同,包括三项内容:
(1)写明答辩状提交的人民法院名称。
(2)具状人签名盖章。
(3)具状日期。
(三)附项
附项包括三项内容:
1、副本份数;
2、书证件数;
3、证物件数。
例文:
民事答辩状
答辩人:赵××,男,40岁,汉族,××市××个体运输车队负责人,地址:××市××路××号,电话:15800001343。
答辩人赵××因与被答辩人沈××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一案,提出答辩如下:
被答辩人的损害不是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造成的,其损失不应由答辩人承担。
被答辩人系答辩人雇佣的司机,为答辩人从事货物运输工作。2007年8月27日,被答辩人驾驶由答辩人所有的牌照为冀F××××的黄河牌汽车,在回家途中行至××路与××路交叉路口时与他人陈××驾驶的冀F××××号车相撞,造成被答辩人受伤、两车受损的交通事故。经××市公安局交通
警察大队认定,被答辩人沈××负事故的主要责任,陈××负事故的次要责任。根据法律规定,雇佣人只有在从事雇用活动中受到的伤害,才由雇主承担责任。而造成被答辩人受伤的交通事故是在被答辩人回家途中发生的,不是在从事雇佣活动过程中发生的,因此被答辩人所受到的损失不应由答辩人承担。
被答辩人受到的损害虽然与答辩人毫无关系,但出于人道主义考虑,被答辩人受伤住院后,答辩人积极给被答辩人垫付住院费并支付部分治疗费和营养费。
此致
××××人民法院
附:1.本答辩状副本1份;
2.××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事故鉴定书1份;
3.住院押金凭证和药费单据5张。
答辩人:赵××(章)
2008年1月5日
(选自《觅法网》。有改动)
第三节 判决书
一、判决书的概念
判决书是人民法院根据案件审理结果制作的法律文书。
二、判决书的种类
根据案件性质的不同,判决书可分为民事判决书、行政判决书、刑事判决书和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根据案件审理程序的不同,判决书又分为第一审程序的判决书、第二审程序的判决书(终审判决书)和审判监督程序的判决书(再审判决书)。因此,判决书的制作也各有不同。本节仅介绍第一审程序民事判决书的写作规范。
三、判决书的写作
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文书格式的要求,一审民事判决书由首部、正文和尾部组成。
(一)首部
1.标题
分两行书写,第一行写明法院名称,如“最高人民法院”、“××省高级人民法院”、“××市中级人民法院”、“××省××县人民法院”等。第二行写明案件的性质和文书种类名称,如“民事判决书”。
2.案号
在标题右下方写案号,案号由年份和制作法院、案件性质、审判程序的代字以及案件的顺序号组成,
年份用阿拉伯数字书写,用“()”号括住。如“(2009)×民初字第×号”。
3.当事人及其基本情况
当事人主要包括原告和被告,有时还有关系人(或称第三人)及他们的代理人。其基本情况因当事人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1)当事人为公民,其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职业、工作单位和住址等。
(2)当事人为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其基本情况包括: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职务及电话(也可包括性别和年龄);诉讼代理人的姓名、职务(也可包括性别和年龄)。
(3)有诉讼代理人的,如果是法定代理人,在姓名之后用括号注明其与当事人的关系;如果委托代理人是律师,要写明其姓名并注明所在律师事务所;如果委托代理人是当事人的近亲属,也应用括号注明与当事人的关系。
(4)在共同诉讼中,如有多名当事人,应依次写明身份事项;诉讼代理人也应分别写明是法定代理人或是委托代理人,不能简单地写成诉讼代理人。
当事人基本情况的书写顺序为:原告及其法定代表人,原告代理人;被告及其法定代表人,被告代理人;关系人及其法定代表人,关系人代理人。
4.案件由来和审理经过
案件由来和审理经过应表述为:“……(写明当事人的姓名或名称和案由)一案,本院于×年×月×日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或依法由审判员×××独任审判),公开(或不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写明本案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等)到庭参加诉讼。本案已审理终结”。
(二)正文
正文包括事实、理由和判决结果三层意思:
1.事实
事实部分首先写明当事人的请求和争议的事实与理由,然后另起一行写明人民法院认定的事实和证据。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1)当事人双方争议的事实、理由及各自的诉讼请求。即原告具体要求解决什么争议问题,如何解决及其事实和理由;被告对原告诉讼请求所持的态度,陈述的主要事实和理由,以此表明双方当事人起诉或答辩各自所持的态度或依据。如果本案有第三人参与诉讼,还应写明第三人对本纠纷所持的态度及主张;如果是具有独立诉讼请求权的第三人,还应写明其对本案所主张的诉讼请求。根据法院诉讼文书样式的规定,该项内容应用如下固定的写作模式表述:
原告×××诉称:(概述原告提出的具体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被告×××辩称:(概述被告答辩的主要内容)。
第三人述称:(概述第三人的主要意见)。
民事诉讼当事人争议的事实是当事人双方自行提供的,诉讼中尽管原、被告、第三人各自提供的事实和意见不一定完全真实和正确,甚至可能含有虚假成份,但也应将其内容概括地写入判决书,这样不仅能体现出人民法院对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尊重,增强民事判决的透明度,同时也有助于分辨双方发生纠纷的真实原因,以便使下文叙述查明认定的事实和判决理由时更富有针对性。
(2)人民法院认定的事实。主要包括: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发生法律关系的时间、地点及法律
关系的内容;产生纠纷的原因、经过、情节和后果。人民法院认定的事实,必须是经过法院审理查对属实的事实。叙述的方法一般应按时间顺序,客观地、全面地、真实地反映案件,同时抓住重点,详述主要情节和因果关系。认定事实的证据要有分析地进行列举,既可以在叙述纠纷过程中也可以单独分段列举。在叙述和举证时都要注意保守国家机密,保护和尊重当事人的隐私。
2.理由
理由是判决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事实叙述的基础上,对纠纷事实进行的分析认定,体现了人民法院判决的主要依据。民事判决书的理由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即判决的理由和判决适用的法律。
所谓判决的理由就是人民法院根据认定的事实和证据,阐明自己的观点,辨明是非,对当事人正当的诉讼请求给予支持,错误的给予批评、教育,讲明道理,从而为判决提供事实依据。所谓判决适用的法律,即判决所依据的民事实体法律条文。
理由部分在民事判决书中占有重要地位。充分地说理,不仅可以起到化解纠纷,息事宁人的作用,而且还是教育感化当事人的重要手段。民事案件判决是否恰当,双方当事人是否折服,往往取决于理由说服力的强弱,说服力强的理由往往能令败诉者息诉。因而,一份民事判决书质量的高低,理由部分至关紧要。
根据规定样式,这部分应表述为:“本院认为,……(写明判决的理由),依照……(写明判决所依据的法律条文)的规定,判决如下:……”。
3.判决结果
判决结果是人民法院根据事实和法律,对案件实体问题做出的处理决定。判决结果要明确、具体、完整;要根据确认之诉、变更之诉或给付之诉的不同情况,正确地加以表述。例如属给付之诉者,要写明标的物的名称、数量或数额,给付的时间及给付方式等。给付的财物品种较多时,在判决书中可以概括地写,详情另附清单;属判决义务人履行一定民事行为者,应当写明履行行为的内容及要求、履行期限等。如果需要驳回当事人的其他诉讼请求,可列为最后一项书写。
(三)尾部
一审民事判决书的尾部按顺序写明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诉讼费用的负担
诉讼费用的负担不属于判决结果的内容,应在判决结果后另起一行写明。诉讼费用包括案件受理费和其他诉讼费用,当事人应负担的具体数额都要写明。
2.向当事人交待上诉权、上诉期限和上诉法院名称
当事人的上诉事项表述为:“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交副本,上诉于××人民法院。”
3.审判人员署名
审判人员署名在上诉事项的右下方,按审判长、审判员或陪审员顺序分项列署。审判人员为助理审判员者,要署代理审判员。
4.写明判决日期,加盖院印
判决日期在署名下方隔一行,写明具体年月日,并在判决日期上加盖人民法院印章。
5.书记员署名
在判决日期下方隔一行由书记员署名。
6.正本及副本加盖校对戳记。
在判决日期与书记员署名之间的空行左侧,加盖:“本件与原本核对无异”印戳。
例文:
×××人民法院
民事判决书
(××××)民初字第×××号
原告:……(姓名或名称等基本情况)。
法定代表人(或代表人):……(姓名和职务)。
法定代理人(或指定代理人):……(姓名等基本情况)。
委托代理人:……(姓名等基本情况)。
被告:……(姓名或名称等基本情况)。
法定代表人(或代表人):……(姓名和职务)。
法定代理人(或指定代理人):……(姓名等基本情况)。
委托代理人:……(姓名等基本情况)。
第三人:……(姓名或名称等基本情况)。
法定代表人(或代表人):……(姓名和职务)。
法定代理人(或指定代理人):……(姓名等基本情况)。
委托代理人:……(姓名等基本情况)。
……(写明当事人的姓名或名称及案由)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或依法由审判员×××独任审判),公开(不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本案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等)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诉称,……(概述原告提出的具体诉讼请求和所依据的事实与理由)。
被告×××辩称,……(概述被告答辩的主要理由)。
第三人×××述称,……(概述第三人的主张)。
经审理查明,……(人民法院认定的事实和证据)。
本院认为,……(判决的理由)。依照……(判决所依据的法律条款项)之规定,判决如下:
……(判决结果)。
……(诉讼费用的承担)。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人民法院。
审判长:×××
审判员:×××
审判员:×××
××××年×月×日(院印)
本件与原本核对无异
书记员:×××
第四节 裁定书
一、裁定书的概念
裁定书是人民法院在案件审理或判决执行过程中,就诉讼程序或部分实体问题做出决定所制作的文书。如驳回上诉的裁定、因被告人死亡终止审理的裁定、诉讼保全或先行给付的裁定等。
二、裁定书的种类
根据案件性质的不同,裁定书可分为民事裁定书、行政裁定书和刑事裁定书;根据解决问题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不予受理的民事裁定书、驳回起诉的民事裁定书、准予上诉的民事裁定书、准予复议的民事裁定书等;根据案件审理程序的不同可分为:
第一审民事裁定书、第二审民事裁定书、再审民事裁定书、督促程序的民事裁定书、公示催告程序的民事裁定书、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的民事裁定书和执行程序的民事裁定书等。本节仅介绍第一审民事裁定书的写作规范。
第一审民事裁定书也称一审民事裁定书,是人民法院在审理第一审民事案件过程中,为解决程序问题做出的书面决定。
二、裁定书的写作法
一审民事裁定书的制作必须依照法律,按照法院诉讼文书格式样本的规定,认真负责地制作;力求叙事清楚,说理透彻,结论明确,格式规范,文字简洁,通俗易懂。民事裁定书的结构、内容和民事判决书的结构、内容基本相同。
按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文书格式的要求,一审民事裁定书由首部、正文和尾部组成。
(一)首部
1.标题
分两行书写,第一行写明法院名称,如“最高人民法院”、“××省高级人民法院”、“××市中级人民法院”、“××省××县人民法院”等。第二行写明案件的性质和文书种类,如“民事裁定书”。
2.案号
在标题右下方写案号,案号由年度和制作法院、案件性质、审判程序的代字以及案件的顺序号组成,年度用阿拉伯数字书写,用“()”号括住。如“(2009)×民初字第××号”。
3.当事人及其基本情况
当事人包括原告和被告,有时还有关系人(或称第三人)及他们的代理人。其基本情况因当事人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1)当事人为公民,其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职业、工作单位和住址等内容。
(2)当事人为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其基本情况包括如下三项:
单位名称、地址;
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职务及电话(也可包括性别和年龄);
诉讼代理人的姓名、职务(也可包括性别和年龄)。
(3)有诉讼代理人的,如果是法定代理人,在姓名之后要用括号注明其与当事人的关系;如果委托代理人是律师,要写明其姓名并注明所在律师事务所;如果委托代理人是当事人的近亲属,也应用括号注明与当事人的关系。
(4)在共同诉讼中,如有多名当事人,应依次写明身份事项;诉讼代理人也应分别写明是法定代理人还是委托代理人,不能简单地写成诉讼代理人。
当事人基本情况的书写顺序为:原告及其法定代表人,原告代理人;被告及其法定代表人,被告代理人;关系人及其法定代表人,关系人代理人。
(二)正文
由案由、事实、理由和裁定结果四项内容构成。
根据《法院诉讼文书样式》的规定,对于不同内容的一审裁定书,格式写法有所不同,下面是几种常用的裁定书格式:
1.不予受理起诉民事裁定书:
××××年×月×日,本院收到×××起诉状(或口头起诉),……(写明起诉理由)
经审查,本院认为,……(写明不符合起诉条件而不予受理的理由)。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12条之规定,裁定如下:
对×××的起诉,本院不予受理。
2.管辖权异议民事裁定书:
本院受理……(写明当事人姓名或名称和案由)一案后,被告×××在提交答辩状期间对管辖权提出异议,认为……(写明异议的内容与理由)
经审查,本院认为,……(写明异议成立或不成立的根据与理由)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条之规定,裁定如下:
被告×××对管辖权提出的异议成立,本案移送××人民法院处理(若异议不成立的则写:驳回被告×××对本案管辖权提出的异议)。
3.诉讼财产保全民事裁定书:
本院在审理……(写明当事人名称或姓名和案由)一案中,×告×××于××××年×月×日向本院提出财产保全申请,要求……(写明请求具体内容)并已提供但保(未提供担保的不写此句)。
(法院依职权要采取保全的,不写×告×××……一段,接着写需要采取财产保全的事实依据。)
本院认为,×告×××的申请符合法律规定,法院依职权保全的,则写本院为了……(写明需采取财产保全面的理由)。依照……(写明采取财产保全的具体内容)
4.准许或不准许撤诉民事裁定书:
本院在审理……(当事人姓名或名称和案由)一案中,原告×××于××××年×月×日向本院提出撤诉申请。
本院认为,……(准许或不准许撤诉的理由)依照……(裁定所依据的法律条款)之规定,裁定如下:
准许原告×××撤回起拆(或不准许原告×××撤回起诉,本案继续审理。)
5.中止或终结诉讼民事裁定书:
本院在审理……(当事人姓名或名称和案由)一案中,……(中止或终结诉讼的事实根据)依照……(裁定所依据的法律条款)之规定,裁定如下:
本案中止诉讼(或本案终结诉讼)。
(三)尾部
1.交待有关事项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99条规定:“当事人对财产保全或者先予执行的裁定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不停止裁定的执行。”因此,对上述裁定,在尾部应写明:“本裁定书送达后,可以向本院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不停止裁定的执行”。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47条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或裁定的,有权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因此,对于不予受理的裁定、管辖权提出异议的裁定,驳回起诉的裁定,在尾部应写明:“如不服本裁定,可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上诉于××人民法院”。
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裁定和不予执行公证债权文书的裁定,依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由于实行的是一审终审制,故上述裁定书的尾部应写明:“本裁定为终审裁定”。
准许或不准撤诉、中止或终结诉讼、补正裁判文书
笔误的裁定,不存在有关事项的交待,故“准许撤诉”的或“终结诉讼”的只需写明诉讼费用的负担即可。
2.署名、日期与用印
审判人员署名在上述事项的右下方,按审判长、审判员或陪审员顺序分项列署。审判人员为助理审判员的,署代理审判员。裁定日期在署名下方隔一行写明年月日,并在其上加盖人民法院印章。在其下方隔一行由书记员署名。
此外,在裁定日期和书记员署名的空行左方,加盖:“本件与原本核对无异”印戳。
例文:
×××人民法院
民事裁定书
(××××)×民初字第×号
起诉人:……(姓名或名称及基本情况)。
××××年×月×日,本院收到×××的起诉状,……(起诉的理由)。
经审查,本院认为,(不符合法律条款而不予受理的理由)。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之规定,裁定如下:
对×××的起诉,本院不予受理。
如不服本裁定,可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上诉于××人民法院。
审判员:×××
××××年×月×日(院印)
本件与原本核对无异
书记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