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短歌行》与《归园田居》对比阅读——汉魏时期生命价值的思考与诗意表达学习任务单学习目标1.诵读两首诗,感受诗歌韵味,把握不同的感情基调。 2.品味语言,理解并赏析两首诗的不同情感与风格。 3.把握诗人形象,感受不同的生命状态,形成对生命价值的思考。课前学习任务自主诵读《短歌行》《归园田居》,查找相关资料,完成两首诗歌基础内容 整理的表格,并记录下你的问题与困惑。诗歌 体裁 题材 节奏 韵律 情感 风格 时代背景 问题《短歌行》《归园田居》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 围绕诗歌的“忧”与“归”,比较《短歌行》和《归园田居》(其一)在表达志士之慨 和隐士之情时不同的韵律节奏和表达技巧,探寻汉魏时代的生命追求与价值思考。 【学习活动一】小组分享小组交流,梳理两首诗歌基本内容,分享课前学习收获。 【学习活动二】听读感悟 欣赏《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视频,感受两首诗歌不同的韵律节奏和生命情怀。 【学习活动三】分析比较 小组讨论: “心怀天下之忧”和“山野田园之归”是两种不同的人生选择。你从《短 歌行》和《归园田居》(其一)中,各看到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现在让我们从解读两首 诗歌入手,感受两首诗歌不同的内容情感和创作风格。推荐的学习资源作品推荐 一、陶渊明相关作品: 《归园田居》(其一到其五)、《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 曹操相关作品:《观沧海》《蒿里行》《短歌行二》 二、 历史上对曹操、陶渊明的评价选摘。 曹操: 1.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许劭 2. “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陈寿《三国志》 3. “历观古今书籍所载,贪残虐烈无道之臣,于操为甚。” ——裴松之《三国志(注)》 4. “曹操之所以任天下之智力,术也,非道也。” ——王夫之《读通鉴论》 5.“临危制变,料敌设奇,一将之智有馀,万乘之才不足。” ——唐太宗(《资治通鉴》司马光) “曹操是一个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位英雄。” ——鲁迅《而已集》 陶渊明: 1. “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 饱则鸡黍以迎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 ——北宋文学家苏轼 2.“晋人多放达,独渊明有忧勤语,有自托语,有知足语,有悲愤语,有乐天 安命语。” ——清代诗人、学者沈德潜 3.“《归园田居》只是把他的实历感写出来,便成为最亲切有味之文。” ——近代思想家、文学家梁启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